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前文工作的基础上,结合MNDO/EHMO分子轨道方法和自然杂化轨道方法,具体计算了C-C键和C-P键的核自旋偶合常数.计算结果表明,1JCC1JCP主要由成键原子的轨道杂化作用和键极性这两种结构因素所决定.为从简单价键理论角度解释和计算1JCC1JCP值提供了简便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直接计算偶合常数1JCN1JCF的线性关系式,结果表明,1J(CN)和1JCF主要由成键原子的轨道杂化作用和键极性这两种结构因素所决定,且偶合相互作用中的Fermi接触项仍是最主要的.为从简单价键理论角度解释并计算JCN和JCF的值提供了简便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波谱学杂志》1999,16(2):2
在前文工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MNDO分子轨道方法和最大键级杂化轨道方法研究得到了计算苯及其取代物中孪位偶合常数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一种计算直接键连原子间的核自旋-自旋偶合常数的通用关系式,结合CNDO/2分子轨道方法和自然杂化轨道方法,具体计算了一些极性α-C-H键的核自旋偶合常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适合于多种类型的直接键连原子间的偶合常数的计算,且与已有实验值吻合一致.  相似文献   

5.
利用PM3级别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法和最大键级杂化轨道方法,计算了系列烃类化合物的杂化轨道和电荷分布,拟合出计算C-H及C-C偶合常数的简单关系式. 研究了各种烃类分子中不同的C-H键和C-C键偶合常数,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数据都较为符合. 进一步验证了直接键连1JCX偶合常数主要取决于偶合作用中的Fermi接触项,为从简单价键理论角度解释和计算1JCH1JCC提供了一种简便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一种计算直接键连原子间的核自旋─自旋偶合常数的通用关系式,结合CNDO/2分子轨道方法和自然杂化轨道方法,具体计算了一些极性α─C─H键的核自旋偶合常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适合于多种类型的直接键连原子间的偶合常数的计算,且与已有实验值吻合一致.  相似文献   

7.
在前文工作的基础上,结合MNDO/EHMO分子轨道方法和自然杂化轨道方法,具体计算了CC键和CP键的核自旋偶合常数.计算结果表明,1JCC和1JCP主要由成键原子的轨道杂化作用和键极性这两种结构因素所决定.为从简单价键理论角度解释和计算1JCC和1JCP值提供了简便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文火 《波谱学杂志》1984,1(2-3):143-152
本文把计算隔两个化学键的偶合常数2J的原理和方法,推广到烃类分子中的隔三个化学键的偶合常数3J和远程偶合常数4J5J……的计算。对20个化合物的57个偶合常数的计算结果表明,除了个别与实验值相差较大外,一般都能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9.
C-P(V)键核自旋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然杂化轨道,以从头算级别的理论计算方法,选择较小基组STO-3G,研究了C-P(V)键的核自旋偶合常数,并用三种化合物进行验证,理论计算值较好地与文献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直接键链13C-1H的核自旋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一种计算直接键链原子核自旋偶合常数1JA-B的统一的半经验关系式,研究了各种代表性的环状分子及非环状分子的1JC-H的核自旋偶合常数,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的较好, 说明该统一的半经验关系式既可适用于非环状分子又可适用于环状分子化合物体系的直接键链原子的核自旋偶合常数1JC-H计算.  相似文献   

11.
碘杂环类化合物的13C NMR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杂原子的3,6二硝基二苯并六元碘杂环类化合物,应用13C-1H COSY谱对它们的13C NMR谱峰进行了归属,讨论了杂原子及碘离子对谱峰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8种新的苯并[h]喹啉的13C NMR谱.应用13C NMR等谱确定了这8种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对全部谱峰进行了归属,初步探讨了分子结构对13C NMR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 (R)和 2 0 (S) 人参皂甙 Rg2 属于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 .应用 2DNMR技术 :1 H 1 HCOSY、HMQC和HMBC全归属 2 0 (R)和 2 0 (S) 人参皂甙 Rg2 碳和氢质子信号 ,为该类型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提供波谱学依据 .  相似文献   

14.
活体23Na NMR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胞内Na+浓度和跨膜梯度的维系对于保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物组织细胞内Na+测定的23Na NMR方法,并讨论了23Na NMR在生理病理学研究和疾病诊断等生物医学领域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甾体药物(LIVIAL)1在微酸性条件下发生重排反应得另一化合物2.对化合物1,2应用NMR梯度场反相实验(GCOSY,GNOESY,GHMQC和GHMBC)进行深入的NMR研究,归属了化合物1,21H,13C NMR的化学位移.讨论了它们的立体化学及反应历程,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分子模拟.  相似文献   

16.
大叶吊兰甙A和B的NMR化学位移全归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2D NMR实验技术进一步研究确定了从百合科植物大叶吊兰中分离到的两个新的C-27甾体皂甙类化合物,大叶吊兰甙(chloromaloside)A和B的化学结构,并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7.
AD 32和DM是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临床上用于治疗难治性膀胱癌、淋巴瘤、间皮瘤、乳癌、卵巢癌、头颈部癌、小细胞肺癌、睾丸癌、骨髓癌、结肠癌、血管肉瘤、子宫颈癌、肝癌等.本文在进行AD 32和DM的化学合成和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1H-1H COSY、NOESY、13C-1HCOSY、HMQC和HMBC等1D和2D NMR技术对它们的氢和碳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8.
用2D NMR技术研究了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分离的一个黄酮双糖甙[槲皮素-3-鼠李糖-(6-对羟基反式桂皮酰)葡萄糖甙]的结构,对鼠李糖部分的1H NMR,13C NMR化学位移进行了归属.13C化学位移和1H NOE相关性都证明鼠李糖为1″-2″连接.  相似文献   

19.
在运用ESR方法对C60与一系列萘胺化合物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对于不同萘胺衍生物,其反应性随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变化而改变.由于空间位阻作用和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芳环的共轭作用,使得萘胺比脂肪胺较难给出电子,而连接两个芳基的N-苯基取代萘胺则更难给出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