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霞 《中学数学》2021,(2):84-85
思维品质的提升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建构支架能使这些能力的发生成为可能,能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推波助澜.一、建构问题支架,给思维以窗口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对一个比较难的题目束手无策,进而产生放弃的念头.这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将难题分解成不同的小问题;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自然就化解了.  相似文献   

2.
刘有兰  杜育林 《中学数学》2021,(3):67-68,70
问题串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确定学生的学习层次,将45分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构成一个具有生长力的问题系列串,教学内容的设计以问题为纽带,强调“前后联系、逻辑连贯、思维必然、一以贯之、反复强化”的数学生长过程.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阻障的时候,能为学生搭建桥梁,反之,当学生思维顺畅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合实例给出了四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即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基于Matlab的验证学习以及基于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方法.这四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能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课堂上,教师提一个问题,学生在下面马上给出了答案,教师继续问理由,而很多学生都会回答是感觉,这样的情景在数学教学中会常常碰到.事实上,学生说的感觉就是直觉思维的雏形.如果教师就此不管,那么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中途夭折了;相反,如果能好好地鼓励培养,那么这些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将有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出,数学课堂教学本质上就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思维能力如此重要,该如何培养呢?一、创设有效情境,促发内在思维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思维变化着手,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有助于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探究的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为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旨在通过师生和生生的有效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理解数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高中数学知识是抽象且复杂的,许多内容对思维要求较高,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这样学生在个别知识点的理解上难免会出现思维障碍,如果教学中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就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相似文献   

7.
当代教学与教育想要培养学生在初中阶段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及意义学习的思维模式,就必须要促进并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深度学习着重于学习的深度与长度,并不是难度,它是对一般性问题的深思与联合过程,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它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惰性与机械问题,从知识点的广度上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史姗珊 《数学之友》2022,(16):39-40
高中数学是一门不易学习且非常重要的科目,学生必须多方面全方位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高中数学本质上具有抽象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难题,教育部门想尽各种办法将本来十分繁琐、抽象的数学知识,赋予其真实形态,将高中数学知识灵动地展现出来.要想推动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帮助学生能够提高核心素养,必须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概念教学课堂上,教师应搭起问题框架:在问题引领下运用问题串的方式、逐层递进,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思考,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以教材新增内容“复数的三角表示”为例,通过设置问题串,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串中浅入深出,完善概念教学、拓宽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者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不仅仅是学习的开始、教学的主线,更是激发学生产生求知欲与创造意识的基本前提.问题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方式之一,主要是指促使外部问题与内部知识经验之间产生冲突,引起学生产生思考动机的一种情境[1].在数学课堂中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只有引导学生按照思维过程的规律进行思维活动,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逐步学会应用“思维的问题律”“思维的问题律,是说思维过程是从问題开始,在实践中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使思维过程深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标”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提倡:“教学过程中应设计一系列问题来支撑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实现自我成长.”问题串是指围绕一个教学主题,遵循一定的逻辑,由浅入深地设计出一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是它的主要特点,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实现从识记、理解等低层次向综合分析、评价等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恒成立”的问题,学生往往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领会问题实质,把握问题的思维特点.实际上,“恒成立”问题的思维特点和解题的突破口就在一个“恒”字上,解决此类问题经常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4.
张文海 《数学通报》2021,(1):28-31,38
1问题背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既要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养成不惧困难、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找准思维的障碍节点,带领学生一起攻克困难,亲历难点突破的过程,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真正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胡明盛 《中学数学》2012,(12):65+67
提问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达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巧妙地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丽庆 《数学之友》2023,(15):21-23+26
初中数学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非常关键的学科,学生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可以有效对思维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转化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转化”解题思想将比较困难的问题进行简单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为了更好了解“转化”解题思想以及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述“转化”解题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初中生提供一条更好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最伟大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如果能利用有效的"问题串"设计来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得以让学生的学习模式有所改变,变原来的被动式学习为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研讨式的自主探究型学习模式,把课堂完全交予学生,那就可以真正实现"生本课堂".基于上述,笔者所期望实现的是:以"问题串"为思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被称作为"思维的体操".由此可见,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数学思维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提高思维的批判意识.所谓思维的批判意识,就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具有一种存疑思辨意识,善于发现反思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如何增强思维的批判意识,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以资同学们参考.一、揭示问题瑕疵有的同学认为,课本与资料上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一般都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已有的思维出发,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抽象概念、形成公式、产生结论、感悟思想方法,建构知识的意义与价值.笔者认为,要将静态的知识变成学生头脑中“活”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抓住一些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开展一题多解或引申推广等探究活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笔者以一道试题为例,简单论述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