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研究了最小均方误差正交解调算法在超声血流成像中的应用。首先由设计的期望信号与接收信号在最小均方误差原则下得到其迭代解调形式,获得回波信号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然后由得到的正交解调信号通过自相关的方法对血流流速进行估计。解调算法的仿真结果表明,对高斯噪声信噪比为0.5—10dB的正弦波调制信号,解调输出平均信噪比与Hilbert变换法和I/Q解调法相比分别提高了15dB和4dB;血流成像的仿真结果表明,在流速估计性能相当的情况下,解调的乘法运算量仅分别为上述对比方法的18%和9%。因此在超声血流成像中应用最小均方误差正交解调算法,对于提高估计性能和降低运算量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最小均方误差正交解调算法在超声血流成像中的应用。首先由设计的期望信号与接收信号在最小均方误差原则下得到其迭代解调形式,获得回波信号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然后由得到的正交解调信号通过自相关的方法对血流流速进行估计。解调算法的仿真结果表明,对高斯噪声信噪比为0.510 dB的正弦波调制信号,解调输出平均信噪比与Hilbert变换法和I/Q解调法相比分别提高了15 dB和4 dB;血流成像的仿真结果表明,在流速估计性能相当的情况下,解调的乘法运算量仅分别为上述对比方法的18%和9%。因此在超声血流成像中应用最小均方误差正交解调算法,对于提高估计性能和降低运算量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布反馈式(DFB)光纤激光水听器,针对传统相位生成载波(PGC)解调方案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路微分相除(PGC-SDD)解调算法。与传统的微分交叉相乘(PGC-DCM)和反正切(PGC-Arctan)解调算法相比,该方法仅需要双通道的1路信号作微分处理,以较少的运算步骤和计算量达到解调信号的目的。PGC-SDD算法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环境引起的光强扰动和调制深度引起的谐波畸变,使解调结果更接近待测信号。对3种解调算法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PGC-DCM解调其信噪比约12.4 dB,PGC-Arctan算法的信噪比约13.9 dB,PGC-SDD算法的信噪比达到了17.5 dB。  相似文献   

4.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消噪的光纤光栅解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解调准确度,提出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对信号进行滤波分析和降噪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将经验模态分解得到的固有模态函数,分为信号分量起主导作用模态与噪音分量起主导作用模态,并利用反映信号主要结构的模态对信号进行重构实现去噪.实验表明,解调系统输出信号能够识别出中心波长的位置,精确得到Bragg波长的漂移量,输出谱失真小、信噪比高.对温度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拟合线性度为0.998,提高了系统的解调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激光多普勒测振方法中,频移信号的检测通常需要具有比较复杂的频率或相位解调系统。从激光多普勒频移和干涉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测量振幅小于纳米量级的方法———直接强度解调法。分析了直接强度解调法的适用范围。实验中利用了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采用了直接强度解调的方法。对振幅约为1nm的振动信号来说,其信噪比为23dB。  相似文献   

6.
《光子学报》2021,50(5)
提出了一种基于Sagnac光纤环的布拉格光栅时分复用强度解调方法,多个中心波长相同的光纤布拉格光栅组成时分复用传感网络,通过光纤布拉格光栅网络输出光谱的强度变化对光信号进行解调;在系统信号解调模块,采用小波分析与高斯拟合的算法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及拟合优化处理。实验结果证明,系统信号信噪比由8.06 dB提高到11.7 dB,提高了约36%,有效提升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检测外界参量传感的准确度。该方法在极大降低解调系统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复用数量,可用于各种传感系统或者参量检测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希尔伯特变换处理的布里渊散射DOF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牟平  赵斌 《光子学报》2005,34(9):1328-1331
光时域反射结构的布里渊散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所检测的自发布里渊散射光信号非常微弱,且频带宽度在几十兆赫以上,难以应用普通相干解调方法,提出了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光相干检测方法,具体采用微波电光调制产生频移参考光和自发布里渊散射光进行相干检测得到光电信号,再应用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光电信号进行幅度解调,得到了信噪比改善的布里渊散射光谱,从而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经典解调方法中心频率、带宽选择困难和解调线谱受带外噪声干扰难以分辨等问题,提出采用盲反卷积和混沌振子方法抑制带外噪声,增强船舶噪声解调线谱。该方法通过Duffing振子预检宽带船舶噪声低频弱周期信号,随后将相应频率作为最小噪声幅值比反卷积(MNAD)方法的先验参数,利用MNAD方法自适应搜索解调频带得到可清晰分辨的高信噪比解调线谱。仿真和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较经典解调方法和其他盲反卷积方法,可获取更佳的中心频率和滤波带宽,所得解调线谱的窄带信噪比DF值最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线型腔掺铒光纤激光器的光纤光栅传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型腔掺铒光纤激光器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解调系统,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此传感系统具有稳定性好、信噪比高、结构简单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能很好的实现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的传感和检测;15m掺铒光纤用作增益介质可以产生较大信噪比的稳定激光输出,系统在4nm范围内的解调精度为0.04nm。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被测混浊介质样品漫反射、漫透射和准直透射光信号的测量信噪比,首次将光调制技术运用于空间多点特征光信号的检测中。测量系统以调制盘转动频率对样品入射光强进行频率调制,然后对采集的多点光强数据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进行解调,提取调制频率点的谐波分量作为测量值。用该方法对浓度为8%,直径为0.7μm的聚苯乙烯小球悬浮液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被测样品特征光信号的测量信噪比,为强噪声背景下混浊介质光学参数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光纤水听器是水声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AUV导航定位、资源勘探、海水警戒等场景.光纤水听器将声信号转化为光信号传播,在接收信号时就需要对光信号进行解调提取出声压信号.总结了几种常用的信号解调算法及关键技术,包括PGC解调法、3×3耦合器解调法和外差解调法;介绍了各种解调算法的基本原理和...  相似文献   

12.
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光栅传感器是一种新型传感器,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限制光纤光栅传感器大量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是传感信号解调,因而,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是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现有已报道的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的解调方法进行综述,并归类为:边缘滤波法、匹配滤波法、可调谐滤波法、光源波长可调谐扫描法、射频探测法、光栅啁啾法、CCD分光仪法、干涉法。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及相关改进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优缺点做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的解调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光纤光栅传感系统信号解调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波长编码信号的解调是光纤光栅传感系统进入实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讨论了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国内外提出的常用解调方法的工作机理和特点,并总结了信号解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指出其发展方向,为光纤光栅传感系统解调部分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光纤法珀传感器复用的输出信号复杂,解调相当困难.为实现其串并联混合结构复用,根据光纤法珀应变传感器的双光干涉原理,阐述了传感器串并联混合复用的输出信号特征,分析了信号中各项成分对离散腔长变换方法解调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了四个传感器串并联混合复用的实验研究,证明该方案可行,解调准确度1 μm.  相似文献   

15.
《Comptes Rendus Physique》2012,13(5):395-409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and compare two distinct configurations of the “nanoradio” concept where individual carbon nanotube resonators are the central electromechanical element permitting signal demodulation. The two configurations of singly-clamped field emitters and doubly-clamped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are examined which at first glance are quite different, but in fact involve quite similar physical concepts. Amplitude, frequency and digital demodulation are demonstrated and the analytical formulae describing the demodulation are derived as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parameters. The crucial role played by the mechanical resonance in demodulation is clearly demonstrated. For the field emission configuration we particularly concentrate on how the demodulation depends on the variation of the field amplification factor during resonance and show that amplitude demodulation results in the best transmitted signal. For the transistor configuration the important aspect is the variation of the nanotube conductance as a function of its distance to the gate. In this case frequency demodulation is much more effective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was achieved. The respectiv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ach configuration are discussed throughout the article.  相似文献   

16.
激光频率调制线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激光频率调制的理论分析中,一般采用正弦波调制、正弦波解调,而没有讨论调制和解调的其它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了Guass线型吸收的情况下,锯齿波调制、方波解调的一次、二次谐波相检结果和三角波调制、方波解调的一次、二次谐波相检结果,以及调制深度对信号谱形和信号强度的影响。我们发现,在锯齿波调制、方波解调情况下,一次、二次谐波谱形和正弦波调制情况区别很大;但在三角波调制、方波解调情况下,可以获得和正弦波调制、正弦波解市场相似的结论。另外,不同的调制深度对输出的调制谱形也有重要的影响。我们还用甲烷的可调谐 红外光调制吸收光谱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最终得到结论:频率调制谱的信号谱形及信号强度与调制波形、解调波形和调制深度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17.
郭丽君  宁亮  孔梅  陈拓源 《中国光学》2014,7(4):651-656
基于激光器频率谱检测技术,沿着光的传输方向分析了光波在谐振式集成光学陀螺系统中的传播,结合输入信号特征,建立频域内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得到了调频检测系统下的解调曲线。按照光的传输方向:激光器、声光晶体移频器、光波导环形谐振器、探测器,利用贝塞尔函数展开和光场耦合模理论分析了谐振式集成光学陀螺解调特性,及其调频调制检测系统解调输出信号与谐振频率偏差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解调曲线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施加在激光器压电陶瓷驱动器上调制波形的最佳调制系数。在实验上搭建了激光器频率调制解调技术系统,得到了解调曲线。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当调制系数M=2时,线性工作区间斜率最大,解调曲线最好。实测形状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从解调信号得到±2×103 rad/s的陀螺动态范围。  相似文献   

18.
付刚  李玉剑  陶敏  李殊昭 《应用声学》2015,23(12):58-58
针对目前航天测控中PCM/FM遥测系统使用的调频非相干解调技术存在解调门限较高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最大似然思想的多符号检测(Multi-Symbol Detection, MSD)解调方法。介绍多符号检测原理,并针对以往同步方法的不足,研究一种将码元判决过程与同步相结合的变步长同步方法。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MSD解调PCM/FM信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下一代遥测信号解调系统的研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Yi L  Jaouën Y  Hu W  Zhou J  Su Y  Pincemin E 《Optics letters》2007,32(21):3182-3184
For the first time to our knowledge, we demonstrate simultaneous demodulation and slow-light delay of differential phase-shift keying (DPSK) signals at flexible bit rates using the stimulated-Brillouin-scattering-based optical filtering effect in optical fiber. Both 10 and 2.5 Gbit/s DPSK signals have been demodulated and delayed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s. In the case of the 10 Gbit/s DPSK signal, after demodulation the tunable delay range with error-free operation is about 50 ps, which we believe is the best result obtained for 10 Gbit/s slow-light demonstrations. For the 2.5 Gbit/s DPSK signal, the optimal sensitivity after demodulation is -36.5 dBm, which is comparable with the back-to-back sensitivity of a 2.5 Gbit/s nonreturn-to-zero signal.  相似文献   

20.
毛欣  黄俊斌  顾宏灿 《发光学报》2017,38(3):395-401
为了实现分布反馈式光纤激光传感器(DFB FL)大动态范围、稳定解调,建立了基于3×3耦合器的迈克尔逊干涉仪解调系统。对该系统所采用的对称解调算法(NPS)和反正切解调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3×3耦合器解调算法的原理及耦合器不对称时的调校方法。接着,对干涉仪所需最小非平衡路径长度的选取与系统强度噪声、激光器频率噪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NPS算法与反正切算法最大可解调信号幅度进行了分析对比,并研究了微分器对对称解调方法解调范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PS算法动态范围高于反正切算法,微分器的幅频特性不理想会减小解调动态范围。在采样频率为125 k Hz、信号频率为1 k Hz、干涉仪非平衡路径为100 m时,NPS算法与反正切算法的动态范围分别达到96 d B和90 d B。用解调前调校的方法,基于3×3耦合的解调方法动态范围大,能够实现稳定解调,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