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几何中 ,线段的比例式或者等积式的证明是常见的一种形式 .证明这类题一般可先把等积式化成比例式 ,然后选择适当的三角形并证明它们相似 ,有些则可通过有关比例线段定理等直接或间接地证明之 .一、化等积式为比例式 ,寻找可能相似的三角形例 1 如图 1,已知 :AD ,BE是△ABC的高 ,AD ,BE交于点F ,求证 :AF·FD =BF·FE .分析 :AF·FD =BF·FE FEFD= AFBF.从比例式的线段位置找出可能相似的两个三角形△AFE和△BFD ,通过∠FDB =∠FEA =90° ,∠ 1=∠ 2 ,可得△BFD∽△AFE .例 2 如图 2 ,AD是△ABC的高 ,AE…  相似文献   

2.
证明线段成比例或等积式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相似三角形.其基本思想是:先找出与所证的比例式中的线段有关的两个三角形,然后设法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因此正确寻找并证明相关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如何由比例式找出相关的三角形,这是同学们感到比较困难的问题.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一难点,本文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三点定形法”.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学生遇到等积式,都会将等积式化为比例式.但是如何根据比例式去推断要证明哪两个三角形相似,是题目的重点和难点.现从一道中考真题出发,探究需要证明哪两个三角形相似.1原题呈现(2016年深圳中考)如图1,已知⊙O的半径为2,AB为直径,CD为弦,AB与CD交  相似文献   

4.
等积式转化成比例式是证等积式的一个重要思维过程,转化成比例式后,要证四条线(或三条)成比例,可证两个三角形相似。到底证那两个三角形相似,图形简单的可以直接观察。图形复杂点的,需添设辅助线的,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横看、竖看一组三角形相似”的方法。这种方法对等积式、比例式的绝大部份题都适用。特以这几年考试题为例说明这个问题。例1 如图,已知弦AB,CD相交于P,连BD,CA,并延长相交  相似文献   

5.
比例式和等积式问题 ,内容丰富 ,形式活泼 ,其中线段成比例问题是几何证明题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下面就解决比例式和等积式问题的方法作如下归纳 ,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来证明1.所证比例的四条线段分布在两个三角形中 ,直接证明所在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例 1 已知 :如图 ,在△ABC的外接圆中 ,D ,E分别是AB ,AC的中点 ,弦DE交AB ,AC于F ,G .求证 :AFEG=DFAG.分析 :要证 AFEG =DFAG,先观察AF ,EG ,DF ,AG四条线段是否在两个三角形中 .为…  相似文献   

6.
<正>同学们知道,若线段a:b=c:d,则称线段a、b、c、d为成比例线段.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得到线段的比例式,反之,若证两个三角形相似,常需证明线段成比例.除此之外,线段的比例式还有哪些"功效"呢?同学们往往疏于整理、思考和总结,本文结合具体的题目和同学们谈一谈.  相似文献   

7.
三角形的性质应用广泛,而且灵活多变,本文结合一些中考题和竞赛题谈谈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方法。一、构造等腰三角形证线段相等例1 如图1,⊙O与⊙O'相交于A、B两点,割线CE、DF都过B点,并且AB~2=BC·BD,∠ABC=∠ABD。求证:①AD是⊙O的切线,AC是⊙O,的切线; ②CE=DF。 (浙江省1991年中考数学试题) 分析:①略,就②而言,若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就需分别构造以CE、DF为边的两个三角形,这里不妨连结AF、AC、AE、AD,在△AFD与△ACE中,显然有∠AFB=∠ACB,∠ADB=  相似文献   

8.
<正>如图1,点P为⊙O外一点,连接PO并延长,交⊙O于点A,B,则连接点P和⊙O上任意一点所得的线段中,PA最短,PB最长.结论略证如下:如图2,点C为⊙O上任意一点(不和点A,B重合),连接CO,由三角形三边关系知道:PC+CO>PO,又PO=PA+AO,CO=AO,所以PC+CO>PA+AO,即PC>PA.由三角形三边关系知道:PO+CO>PC,又PO+CO=PB,所以PB>PC.当C为⊙O上任意一点(可以和点A,B重合)时,便有结论 PA≤PC≤PB,利用这一  相似文献   

9.
第12届中国香港数学奥林匹克的第3题如下:题目在Rt△ABC中,已知∠C=90°.作CD⊥AB于点D.设O是△BCD外接圆的圆心.在△ACD内有一圆Γ1分别与线段AD,AC切于点M,N,并与⊙O相切.证明:(1)BD.CN+BC.DM=CD.BM;(2)BM=BC.文[1]提供的参考答案是从证明一个不容易想到  相似文献   

10.
课题相似三角形适用年级初中二年级学期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训练目的1.掌握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的一般方法.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的证明  相似文献   

11.
性质圆心不共线的三个圆两两相交,所得三条公共弦所在直线交且仅交于一点。证明设AB、CD、EF分别为圆心不共线的三个圆⊙O_1、⊙O_2、⊙O_3的公共弦,设AB、CD(或延长线)相交于P,联结EP(或并延长)交⊙O_1于F_1,交⊙O_2于F_2。由相交弦定理(或割线定理)有PA·PB=PC·PD=PE·PF_1,PA·PB=PE·PF_2,于是得PE·PF_1=PE·PF_2,即有PF_1=PF_2。而F_1、F_2都在EP(或其延长线上),且F_1在⊙O_1,上F_2在⊙O_2上,从而F_1与F_2重合于  相似文献   

12.
在解决相似三角形的相关问题中,要特别注意一些重要的考查点,下面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例1 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BC=5:6,点E在BC上,点F在CD上,且EC=1/6BC, FC点F在CD上,且EC=1/6BC,FC=3/5CD,求证:△AFD~△FEC. 分析△AFD与△FEC都为直角三角形,其中∠D=∠C=90°,要证明△AFD~△FEC,可以证明夹两个角的边对应成比例,可通过已知的边长关系来证明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文献   

13.
在相似三角形的学习中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我们比较熟悉,但结论形如a~2/b~2=c/d的证明则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学习我发现常见的有下列几种证明方法:方法1利用相似三角形先证明a~2=mc,b~2=md,∴a~2/b~2=mc/md=c/d.  相似文献   

14.
如图 ,半径为R、r的两圆相互外切于点T ,AB为两圆的外公切线 ,连结AT、TB ,作过T点的两圆的内公切线TC交AB于C .连OC、O′C ,分别交AT、BT于M、N .有以下结论成立 :(1)图中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2 )除两圆半径外 ,所有的线段都是某些线段的均值线段 .下面分析论证 :1° .先证明Rt△AMC∽Rt△OMA∽Rt△OAC .∵ CA、CT为⊙O切线 ,A、T为切点 ,∴ CA =CT ,且∠ACO =∠TCO .∴ OC⊥AT .而 ∠OAC =90° ,∴ △OAC为直角三角形 .∴ Rt△AMC∽Rt△OMA∽Rt△OAC .2° .证明 Rt△AMC≌△Rt△TMC .在Rt△A…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三角形线段比中一个定理,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处理三角形中一类较为复杂的线段比例问题. 引理 如图1,E,D为△ABC边BC, CA上两点,BO与AE相交于O,若记BE/CE=m,CD/DA=n,则BO/OD=m(1十n).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从两圆的外公切线的长谈起。1.(1) 如图1,已知:⊙O和⊙O_1外切于D.AB是两圆的外公切线,A、B是切点,连心线OO_1交⊙O于F、交⊙O_1于C.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R_1(R>R_1),求证:AB~2=4RR_1(=CD·DF)。  相似文献   

17.
王明建 《数学通报》2007,46(3):63-63
在△ABC中,O,G,H分别是它的外心、重心、垂心,O,G,H三点共线,此线是著名科学家牛顿首先发现的,故被命名为牛顿线,其中线段OH称为牛顿线段,对于牛顿线段有OG∶GH=1∶2;如果分别以三边AB,BC,CA为对称轴,作外心O的对称点,如图,记这些对称点分别为D′,D″,D,连结CD′,AD″,BD,我们得到如下定理定理在△ABC中,分别以三边AB,BC,CA为对称轴,作外心O的对称点,记这些对称点分别为D′,D″,D,连结CD′,AD″,BD,三条直线CD′,AD″,BD共点,设此点O′,称点O′为△ABC的边对称外心;此点是牛顿线的中点,且有OG∶GO′∶O′H=2∶1…  相似文献   

18.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是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也是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在证明线段不等中起着关键作用.例1如图1,已知AC,BD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求证:AB+BC+CD+DA>AC+BD.分析:要证结论,可以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证出几个适当的线段不等的式子,然后将它们相加,整理得出所要的不等式.证明: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AB+BC>AC,①AD+DC>AC,②AB+AD>BD,③BC+CD>BD,④①+②+③+④得2(AB+BC+CD+DA)>2(AC+BD).即AB+BC+CD+DA>AC+BD.例2已知:如图2,D,E是△ABC内的两点,求证:AB+AC>BD+DE+EC.分析:因为…  相似文献   

19.
<正>端点相连的三条弦可分为几种情形,下面介绍它们的性质.情形1[1]如图1,AB、AC、AD是⊙O中依次的三条弦,记∠CAD=α、∠BAC=β,则AC·sin(α+β)=AB·sinα+AD·sinβ.证明连接BD、BC、CD,由托勒密定理得AC·BD=AB·CD+AD·BC 1设⊙O的半径为R,显然有  相似文献   

20.
一个原理 杠杆的平衡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如图 1 ,设AOB是以O为支点的平衡杠杆 ,A ,O ,B三点受力大小分别为FA,FO,FB,则有FA·AO =FB·BO ,所以AO∶BO =FB∶FA,且FO=FA+FB.一类问题 如图 2 ,在△ABC中 ,D ,F分别是BC ,AB上的点 ,且AF∶FB =m∶n,BD∶DC =s∶t,AD与CF相交于点P ,求AP∶PD ,CP∶PF .分析 :这类平面几何问题一般添加辅助线 ,再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解 .但如果能利用以上定理 ,问题就迎刃而解 .解 :∵AF∶FB =m∶n ,将F点看作支点 ,由杠杆原理及三角形稳定性 ,可设A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