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标参数的质量直接影响武器系统的命中概率,因此,光电、雷达传感器数据的选优尤为重要,数据融合解决了这一问题。针对舰炮武器系统雷达及光电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模型提出工程实践,提高了武器系统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2.
海空背景下红外-紫外双色探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舰船采用紫外-红外多传感器探测低空飞行的导弹、飞机等目标,对各个传感器采集的目标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可提高对目标的探测识别概率。本文分析了红外传感器器和紫外传感器的各自的优越性、海空背景下导弹羽烟的紫外辐射传输特性,得出采用红外-紫外图像融合技术能使红外、紫外传感器的优势得到互补,融合级别适合在特征级上进行,并对红外-紫外双色探测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技术的非线性系统目标跟踪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技术的非线性系统中多传感器目标跟踪融合算法.在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分布式融合算法中,利用模糊技术中的决策距离思想,对实时跟踪目标的多传感器进行动态分组,以获得在非线性系统中目标跟踪的最佳融合数据精度.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分布式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4.
从跟踪性能、计算的复杂性以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对红外与电视传感器的三种融合模型进行了比较,得出了来自同一平台上的红外与电视传感器的数据,在各传感器没有自己的数字处理机的情况下,点迹融合模型较其余两种模型实用的结论,在点迹融合模型的基础上,用极大似然融合算法对点迹进行融合处理,在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用于此种模型能提高目标状态信息的估计精度,降低测量误差。并给出了本算法用于此种模型在计算机上的仿真结果,从实际应用上进一步说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利用卡尔曼滤波实现了红外与电视机动目标的跟踪。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峰  朱镭  智小军 《应用光学》2009,30(6):988-991
 针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过程中,各传感器可靠度估计困难的问题和如何对各传感器测量数据进行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并研究了它在测量中的应用过程。该方法首先利用容许函数计算各传感器测量数据间的一致性以剔除系统误差数据,然后将测量数据进行模糊化,最后用模糊贴近度获得多传感器测量的数据融合结果。该方法计算简单,客观地反映了各传感器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程度。测量应用实例验证了其在工程中的可行性,体现了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的传感器在测量数据融合中的“优越性”,运算过程简洁、快速、有效,便于实时测量操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DIGNET网络的数据融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数据融合和目标识别的特点,提出了基于DIGNET自组织聚类人工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方法。考虑到多传感器系统测量多个参量的特点,用并行的子网络结构代替中间隐层,实现了基于决策层的信息融合目标识别。利用仿真数据对基于DIGNET的数据融合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数据正确分类率高和抗噪能力强等优点,有效地实现了融合识别。将该方法应用于前视红外和可见光双传感器目标跟踪系统的数据融合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多算子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图像融合技术以其综合多传感器信息的优越性日益受到诸多领域的重视。为了使其应用在医学、遥感、计算机视觉、气象预报、军事目标识别等方面更迅速、深入地开展,有效、实用的融合算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小波变换金字塔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多算子融合方法,对热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融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融合效果很好,目标和背景区别显著,而且边缘不突兀。由于这种方法对小波分解的层数要求不高,因此计算量不大,便于并行处理及硬件实时化实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拓锋 《应用光学》2006,27(3):257-257
光电系统可以工作在所有的环境下,当装在无人机或无人舰船上时,光电传感器也能通过适当布置完成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这将极大地提高目标位置测量精度。在不远的将来,无人舰船将装备先进的光电负载,工作在网络中心战(NCW)的框架下,灵活地适应指挥员的任务调遣。这些平台将工作在高威胁地区,识别目标并保持对通过高密度交通区运动目标的跟踪。海军通过改善他们与光电传感器、雷达和其它传感器的连通性,并考虑获取建制机载光电系统以进行闭环决战武器控制。如果能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就可利用它们的多维特征很容易地探测难以发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史军杰  岑舒清  邱爱兵  马慧 《应用声学》2014,22(11):3840-3842
研究了多传感器采样系统在发生一类典型故障情况下的分布式融合估计问题;首先,针对局部传感器,利用Kalman滤波获得的新息进行故障检测;然后在最小方差意义下发展了传感器故障在线递归估计方案;进一步将所获得的估计结果对故障传感器的测量值进行重构,并应用射影定理建立了局部传感器容错更新算法;最后基于线性最小方差融合原则给出了多传感器采样系统的分布式容错估计方案;相比于已有融合估计方法,所提方案不仅能及时检测传感器故障,并且能进一步充分利用故障传感器信息来提高估计精度;数值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多传感器单目标位置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廷梧  刘上乾 《光子学报》2002,31(3):377-380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单目标空间位置融合处理算法,利用该算法可以获取飞行目标的最佳运动轨迹.经模拟计算,表明该算法是对飞行目标测量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璐璐  张华  杨显俊 《物理学报》2014,63(16):165202-165202
磁化靶聚变技术作为实现纯聚变的一种途径,不需要惯性约束聚变的高初始密度(约1026cm-3),也不需要磁约束聚变的长约束时间(秒量级),可能是一种实现纯聚变更低廉更有效的途径.开发了一个二维磁流体力学模拟程序MPF-2D,用于描述反场构形的形成过程.采用该程序对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在反场构形形成装置上形成反场构形的实验进行了二维模拟和分析,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同时也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设计的"荧光-1"实验装置上形成的反场构形进行了模拟与评估,结果表明该装置上的反场构形基本达到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基于l空间的色彩传递理论实现实时的红外与可见光彩色融合技术,并介绍了自行研制的红外与微光彩色融合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流程。介绍了彩色融合技术在军事中的典型应用:夜间狙击手探测和伪装车辆探测,并给出了实验图像。设计了一种图像中目标探测性的主观评价方法,并对两组实验图像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彩色融合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军事目标的探测性。  相似文献   

13.
李璐璐  张华  杨显俊 《物理学报》2015,64(12):125202-125202
介于惯性约束聚变与磁约束聚变之间的磁化靶聚变技术, 可能是一种实现纯聚变更低廉更有效的途径. 磁化靶聚变一般分为三个过程: 形成过程、传输过程和内爆压缩过程. 利用二维磁流体力学模拟程序MPF-2D, 对反场构形的传输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 结果显示, 反场构形在传输过程中必须外加适当的磁场, 使得其内外磁压平衡, 才能维持其拓扑结构并进行稳定的传输. 还对初始磁压、传输磁场以及线圈间隙对反场构形传输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氘氚聚变中子发生器旋转氚靶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刚  于前锋  王文  宋钢  吴宜灿 《物理学报》2015,64(10):102901-102901
强流氘氚中子发生器可用于模拟聚变堆中子环境, 对于开展聚变堆包层材料相关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1012-1量级氘氚中子发生器HINEG (high intensity neutron generator)的旋转氚靶系统设计方案, 并对其技术难点和强化传热方法进行了介绍. 为考查该氚靶系统的传热特性, 利用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对冷却水层厚度、冷却水流速和氚靶系统旋转速度对靶面冷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对不同热功率密度下靶面的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大的水层厚度、大的冷却水流速和高的靶系统旋转速度有利于靶面的冷却, 但水层厚度和水流速的变化对靶面传热影响较小. 一定条件下靶面所承受的热功率密度不能超过某个限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新的自组织聚类人工神经网络(DIGNET)模型和网络的非监督学习算法。针对数据融合和目标识别的特点,提出了基于DIGNET的决策层数据融合目标分类方法。利用仿真数据研究了DIGNET和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FM)的聚类性能以及基于DIGNET的决策层数据融合结构,实验结果表明DIGNET较SOFM正确分类率高、抗噪能力好;基于DIGNET的决策层数据融合能够有效地实现融合识别。将该数据融合方法应用于前视红外(FLIR)和可见光摄像机目标跟踪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重点研究了模糊对向传播网络 (FCPN)模型。针对数据融合和目标识别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模糊对向传播网络的融合目标识别方法和改进的模糊对向传播网络 (MFCPN)融合结构。利用仿真数据对网络的训练算法和融合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模糊对向传播网络较误差后向传播网络 (BPN)能够有效地实现融合识别 ;改进的模糊对向传播网络融合结构是可行的。同时还对FCPN和MFCPN应用于前视红外 (FLIR)和可见光摄像机目标跟踪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实现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大于点燃聚变反应所需能量的阈值是当今世界ICF研究的主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深入研究一系列的关键物理问题。在ICF研究中,制靶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至关重要,靶的质量是实验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介绍了国际ICF靶制备工作近年来在新型烧蚀层材料靶丸、新型靶丸支撑技术、优化黑腔材料与构型以及减小燃料填充管直径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展,并结合ICF物理需求,简要阐述了ICF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ICF低温冷冻靶制备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的低温冷冻靶的各种制备方法, 提出了在我国高功率激光装置上进行冷冻靶实验的制靶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An experimental setup, including a cryogenic gas target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gas filling systems, has been developed to study muon catalyzed fusion in gas mixtures of hydrogen and helium isotope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