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并合成了2-[1-(4-(N-苯基-N-丙酰基)氨基)哌啶基]甲基-六氢-1H-1,4-二氮 7.由3经还原、氯取代、胺取代、胺脱苄反应得到了7.7经单酰化反应得到了8.8经酰化反应后得到了11个带有(1-芳乙酰胺基-2-叔氨基)乙烷结构的六氢-1H-1,4-二氮类目标化合物(9a~9g,10a~10d).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 N,N -二苄基 -2 -甲氧羰基 -六氢 -1 H-1 ,4 -二氮 艹卓 (3 )。 3经还原、氯取代、胺取代、胺脱苄、单酰化及酰化反应后得到了 1 0个带有 (1 -芳乙酰胺基 -2 -叔氨基 )乙烷结构的六氢 -1 H-1 ,4 -二氮 艹卓 类目标化合物 (9a~9i和 1 0 )  相似文献   

3.
设计并合成了2-[1-(4-(N-苯基-N-丙酰基)氨基)哌啶基]甲基-六氢-1H-1,4-二氮卓7.由3经还原、氯取代、胺取代、胺脱苄反应得到了7.7经单酰化反应得到了8.8经酰化反应后得到了11个带有(1-芳乙酰胺基-2-叔氨基)乙烷结构的六氢-1H-1,4-二氮卓类目标化合物(9a~9g,10a~10d)。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合成了2-[1-(4-(N-苯基-N-丙酰基)氨基)哌啶基]甲基-六氢-1H-1,4-二氮卓7.由3经还原、氯取代、胺取代、胺脱苄反应得到了7.7经单酰化反应得到了8.8经酰化反应后得到了11个带有(1-芳乙酰胺基-2-叔氨基)乙烷结构的六氢-1H-1,4-二氮卓类目标化合物(9a~9g,10a~10d)。  相似文献   

5.
沈敬山  雷厉军等 《合成化学》2001,9(3):236-240,246
合成了N,N′-二苄基-2-甲氧羰基-六氢-1H-1,4-二氮Zhuo(3)。3经还原、氯取代、胺取代、胺脱苄、单酰化及酰化反应后得到了10个带有(1-久乙酰胺基-2-叔氨基)乙烷结构的六氢-1H-1,4-二氮Zhuo类目标化合物(9a-9i和10)。  相似文献   

6.
2-或5-取代的六氢-1H-1,4-二氮(艹卓)类化合物(1~3)经单酰化及酰化反应后,合成了16个带有(1-芳乙酰胺基-2-叔氨基)乙烷结构的六氢-1H-1,4-二氮(艹卓)类目标化合物(5~9,11~13,15~17,19~23),经元素分析、IR、MS和1H NMR确证了其组成和结构。对所有目标化合物都进行了豚鼠回肠试验,初步药理试验表明,16个化合物对受试标本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抑制率较高的两个化合物5和7测试了IC50值。对在豚鼠回肠试验中显示较强激动作用的4个化合物进行了小鼠扭体法镇痛活性试验,测得了其ED50值。  相似文献   

7.
以1,3-二氟苯为起始原料,依次经傅-克酰基化,1H-三氮唑取代,环氧化,胺解,4H-三氮唑环化,磷酸酯化和钯碳加氢反应等7步反应合成了福司氟康唑的主要杂质--2-(2,4-二氟苯基-1-(1H-1,2,4-三氮唑-1-基)-3-(4H-1,2,4-三氮唑-4-基)-2-丙基磷酸二氢酯,纯度98%,总收率7.8%,其结构经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8.
以1,4-二氢-1,4-甲桥萘为起始原料,经臭氧化、还原性胺化及还原反应合成了新型戒烟药伐仑克林的重要中间体2,3,4,5-四氢-1,5-甲桥-1H-3-苯并氮杂(艹卓),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9.
以乙醇为溶剂,烯胺酮(1)和乙二胺(2)经Michael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7个5-取代-2,3-二氢-1H-[1,4]二氮■类化合物(3a~3g),其中3a~3d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在最佳反应条件[1 30 mmol,n(2)∶n(1)=1.2,回流反应8 h~10 h,无水乙醇为重结晶溶剂]下合成的3a~3g,收率70.0%~74.2%。  相似文献   

10.
以6-硝基-1H-吲唑为原料,经氮原子甲基化、催化氢化还原、亲核取代以及烷基化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N(2′-氯嘧啶-4′-基)-N,1-二甲基-1H-吲唑-6-胺(5);5与芳香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取代氨基嘧啶衍生物——N-(2′-取代氨基嘧啶-4′-基)-N,1-二甲基-1H-吲唑-6-胺,其结构经1H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1.
以1,4-二氢-1,4-甲桥萘为起始原料,经臭氧化、还原性胺化及还原反应合成了新型戒烟药伐仑克林的重要中间体2,3,4,5-四氢-1,5-甲桥-1H-3-苯并氮杂,其结构经1H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12.
以3-溴-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2-酮为起始原料,与苄胺反应制得3-苄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堇)-2-酮(2);2经5% Pd/C催化加氢合成了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革)-2-酮(3),总收率90%.最佳氢化反应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溶剂,5% Pd/C用量为总用量的10%,于100℃/2.5 MPa条件下反应10 h,3的收率95.5%,纯度99.7%.5% Pd/C可套用7次,收率稳定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以3-溴-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2-酮为起始原料,与苄胺反应制得3-苄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2-酮(2);2经5%Pd/C催化加氢合成了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2-酮(3),总收率90%。最佳氢化反应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溶剂,5%Pd/C用量为总用量的10%,于100℃/2.5 MPa条件下反应10 h,3的收率95.5%,纯度99.7%。5%Pd/C可套用7次,收率稳定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14.
饶国武  胡惟孝 《有机化学》2004,24(12):1622-1625
氯甲酸乙酯和3,6-二苯基-1,2-二氢-1,2,4,5-四嗪反应生成的是标题化合物3,6-二苯基-1,2-二氢-1,2,4,5-四嗪-1,2-二甲酸乙酯,而不是预期的3,6-二苯基-1,4-二氢-1,2,4,5-四嗪-1,4-二甲酸乙酯,其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得以证实.此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0.8915(2)nm,b=1.0444(2)nm,c=1.1509(3)nm,α=103.268(3)°,β=102.844(3)°,y=100.765(3)°,Z=2,R1=0.0593和wR2=0.1691.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中心六元环的2,3-二氮杂丁二烯基团不共平面,没有很好地共轭.且该化合物中心六元环呈扭式构象,N(1)和N(2)原子分别偏离环平面-0.03611(41)和0.02944(40)nm.  相似文献   

15.
以5,6-二氢-6-烷基(芳基)-2H-吡喃-2,4-二酮(1)、芳胺(2)和原甲酸三乙酯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20个3-芳胺甲烯基-6-烷基(芳基)-5,6-二氢-2H-吡喃-2,4-二酮(3).由于分子内氢键的形成,化合物3由一对构象异构体4和5组成.生物活性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1-氢-1,2,3-三氮唑-4,5-二甲酸为配体合成了1个六核钴配合物,[Co6(TDA)4(H2O)14]·5H2O(1)(H3TDA=1H-1,2,3-triazole-4,5-dicarboxylic acid)。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和粉末衍射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21212空间群,晶胞参数:a=1.647 30(2)nm,b=1.653 30(2)nm,c=0.726 90(10)nm,Flack参数为0.00(13)。配合物中6个钴离子通过4个1-氢-1,2,3-三氮唑-4,5-二甲酸桥联成1个六核钴单元,六核钴单元之间进一步通过氢键连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磁性测试表明钴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蒽醌为原料,经Schmidt重排为5,6-二氢-二苯并[b,e]氮杂-6,11-二酮,再经氯磺酰化和胺化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2-(烃基胺磺酰基)-5,6-二氢-二苯并[b,e]氮杂-6,11-二酮.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确证.初步的生测结果表明,它们对棉花立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芦笋茎枯病菌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其中,2-(3-三氟甲基-4-溴苯基胺磺酰基)-5,6-二氢-二苯并[b,e]氮杂-6,11二酮(4u)对芦笋茎枯病菌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在50μg/m L浓度下抑制率达96.3%,与对照药剂百菌清基本相当(在50μg/m L浓度下的抑制率为98.8%).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指出,氟原子的引入有利于杀菌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1,2,4,5-四嗪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杀菌,杀虫等活性,我们曾合成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N,N′-二苯基-3,6-二甲基-1,4-二氢-1,2,4,5-四嗪-1,4-二甲酰胺(3a)[1,2,3],合成路线见图1.研究它们的抗肿瘤活性时发现该化合物的苯环间位若以N,N-二甲基取代,对小鼠白血病细胞(P-388)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9.
2-或-5-取代的六氢-1H-1,4-二氮Zhuo类化合物(1-3)经单酰化及酰化反应后,合成了16个带有(1-芳乙酰胺基-2-叔胺基)乙烷结构的六氢-1H,1-4二氮Zhuo类目标化合物(5-9,11-13,15-17,19-23),经元素分析,IR,MS和^1H NMR确证了其组成和结构。对所有目标化合物都进行了豚鼠回肠试验,初步药理试验表明,16个化合物对受试标本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抑制率较高的两个化合物和5和7测试了IC50值。对在豚鼠肠试验中显示较强激动作用的4个化合物进行了小鼠扭体法镇痛活性试验,测得了其ED50值。  相似文献   

20.
1,4-二氢Hantzsch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1H NMR和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N-甲基-4-芳基-2,6-二甲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2a-2f),4-芳基-2,6-二苯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3a-3f)及其相应的N-甲基化合物(4a-4f)的合成(芳基p-RC6H4-;R=OCH3,CH3,H,Cl,CN,NO2).化合物4-芳基-2,6-二甲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1a-1f)可发射较强的荧光,化合物3呈现较弱的荧光,它们的氮甲基产物2和4没有荧光.化合物4氮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值比其相对应的化合物2氮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值向高场移动0.6~0.7.化合物3的4-位次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变化与同碳苯基对位取代基的σ+P有相当好的关联.这些现象反映了化合物2-4的特征构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