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比较两对芳基糖苷端差异构体的付里叶红外光谱图,证实了前人所归属的α和β糖苷键的特征吸收,并在1350cm~(-1)—1370cm~(-1)和1000cm~(-1)—1100cm~(-1)区域找到了α和β糖苷键的特征吸收,为用红外光谱分辨芳基糖苷端差异构体提供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对硝基苯基-2、3、4、6-四-o-乙酰基-α-和β-D-吡喃型葡萄糖苷,及相应的α-和β-D-吡喃型半乳糖苷的FT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发现在910cm~(-1),1230cm~(-1),和1065cm~(-1)附近的三个吸收峰可以用于区别芳基吡喃型糖苷的α和β端差异构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以全乙酰化的1-溴代-α-D-吡喃型糖为原料,立体专一性地合成四个β-型1-硫代糖苷的研究;另以全乙酰化的1-氯代-β-D-吡喃型糖为原料,在氯仿-甲醇溶液中合成了三个α-型1-硫代糖苷。产物均可不经柱层析分离直接以结晶状态析得。论文全面地报导了这些化合物的熔点、比旋光、元素分析值、反应产率,以及碳-13核磁共振谱和付里叶红外光谱数据。通过几对端差异构体的~(13)C-NMR谱发现:它们的C_1位化学位移均有1.5ppm左右的差值。FT-IR光谱中β-异构体在823cm~(-1),α-异构体在775cm~(-1)附近,均有特征吸收峰。其电子束离解源质谱,在70eV或20eV下,α、β-异构体的裂解途径相同,但在高质量区域中碎片峰的强度,则α-异构体大于β-异构体。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后者优先发生C_1或C_1′的α裂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一系列全乙酰化邻甲基苯基1-硫代吡喃型五碳糖苷、六碳糖苷及双糖糖苷的~(13)C-NMR谱的化学位移数据,并进行了归属。比较了端差异构体间C_1位化学位移的差异;发现均为β型的高于α型的,为用~(13)C-NMR谱去区别全乙酰化芳基1-硫代糖苷提供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立体专一性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全乙酰化芳基吡喃型硫代糖苷,并测试了它们的FT-IR,C~(13)-NMR 和 MS,检证了它们的结构和构型,为立体专一性合成α-D-型硫代糖苷,提供了一个方法.通过比较硫代糖苷端差异构体间波谱性质的差异,为用波谱手段去区分硫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全乙酰化对硝基苯基吡喃型葡萄糖苷、吡喃型半乳糖苷及吡喃型甘露糖苷端差异构体的~(18)C—NMR谱的化学位移数据。比较了端差异构体间C_1位化学位移的差异。发现β型的高于α型的,并与相应的全乙酰化甲基苷及全乙酰化芳基1—硫代糖苷C_1位的化学位移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用70eV 和20eV 电子束离解源,研究硫代糖苷的α、β-端差异构体,发现该异构体的裂解途径相同,但在高质量区内,α峰的强度均大于β峰的强度,在70eV下,β异构体的分于离子峰消失。这表明β异构体较α异构体更容易裂解.  相似文献   

8.
相转移催化合成1-O-芳酰基-2,3,4-三-O-乙酰基-β-D-吡喃木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乙酰基保护的α-D-溴代吡喃木糖与苯甲酸类在TEBAC存在下反应,合成了四个未见报导的糖基羧酸酯,测定了其光谱数据,证实为β-端基异构体。  相似文献   

9.
芳氧基硫代磷酰二氯(1a,lb)肼解后得到芳氧基硫代磷酰二肼(2a,2b),将它们分别与糖基异硫氰酸酯(3a~3c)在苯中回流.生成相应的双(N-糖基-硫代氨基脲-2-基)硫代磷酸芳基酯(4a~4c,5a~5c).它们的结构经IR.^1H NMR,^31P NMP,MS和元素分析加以确证.  相似文献   

10.
β-环糊精(β-CD)作为模拟酶已有广泛的研究.利用β-CD与非手性底物反应,诱导出手性中心,已有少数例子的报道.如在β-CD存在下,α-甲基丙烯酸的溴化反应,芳基烷基硫醚、查尔酮的氧化和环氧化反应,所得产物均有光学活性. 本文研究β-CD在芳基烷基酮还原反应中的不对称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3-杂环取代色酮Schiff碱的合成(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3-甲酰基色酮(1)与3-芳基-4-氨基-5-硫酮-1,2,4-三唑(2a~2f)在p-TsOH催化下合成得到含杂 环色酮的Schiff碱,进而发生类Mannich反应.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并对 典型化合物的MS谱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2.
证明了如下结果:(1)空间X是几乎弱(-θ)加细空间当且仅当X是几乎离散弱(-θ)加细可膨胀的,并且X的每个开覆盖u={Uα:α∈Λ},都存在X的稠密子集D和u的开加细V=∪n∈ωVn,使得x∈D存在b∈ω和α∈Λ有x∈Uα,并且st(x,Vn)(∪)∪β≤α;(2)如果X=∏α∈λXα是|Λ|-仿紧空间,则X是几乎弱(-θ)加细空间,当且仅当(A)F∈[Λ]<ω,∏α∈FXα是几乎弱(-θ)加细空间;(3)如果X=∏α∈ΛXα是可数仿紧的,则下列三条等价:X是几乎弱(-θ)加细空间;(A)F∈[Λ]<ω,∏α∈FXα是几乎弱(-θ)加细的;(A)n∈ω,∏i≤nXi是几乎弱(-θ)加细的.  相似文献   

13.
5,10,15,20-四(4-甲氧基-3-磺酸苯基)卟啉[T(4-MOP)PS_4]是一种新的水溶性卟啉显色剂.它与铜反应的最适pH=3.2,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6.3um,配位比为1:1,摩尔吸光系数为 3.18×10~5 L·mol~(-1)·cm~(-1).显色后用0.10mol/LHC12.0ml酸化..该试剂具有灵剂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无需加任何掩蔽剂可成功地用于头发和大米中痕量铜的测定,所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度法很一致.方法的测定范围是0-3.5ugCu~(2+)/25m1.相关系数r=0.9991.  相似文献   

14.
2-氯-1-(6-氟-3,4-二氢-2H-1-苯并吡喃-2-基)乙醇(CLA)是合成心血管药物盐酸奈必洛尔的一个前体,有四种构型,即(S,S)-CLA、(S,R)-CLA、(R,S)-CLA和(R,R)-CLA。开发了一种新颖的羰基还原酶专一性地还原2-氯-1-(6-氟-3,4-二氢-2H-1-苯并吡喃-2-基)乙酮(CLK)的酶不对称还原方法制备手性CLA。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缓冲溶液的pH值进行了条件优化。在25℃~30℃时,在pH为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和路易斯酸(氯化镁)存在下,以异丙醇为供氢体,R构型2-氯-1-(6-氟-3,4-二氢-2H-1-苯并吡喃-2-基)乙酮[(R)-CLK]在R构型羰基还原酶/辅酶(β-NAD)体系的作用下,反应24h后专一性地得到(R,R)-CLA产物;(R)-CLK在S构型羰基还原酶/辅酶(β-NAD)体系的作用下,专一性地得到(R,S)-CLA产物;(S)-CLK在(R)-羰基还原酶/辅酶(β-NAD)体系的作用下,专一性地得到(S,R)--CLA产物;和(S)-CLK在(S)-羰基还原酶/辅酶(β-NAD)体系的作用下,专一性地得到(S,S)-CLA产物。所得到的上述四种构型的产物CLA,纯度≥98%,ee(enantiomeric excess,不对映过量)值≥99%,得率≥95%。通过气相色谱与标准样品对照和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确证了这四种手性产物结构的正确性。方法简单易操作,避免了使用化学还原方法所需要的复杂分离工序,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在密度泛函(DFT)B3LYP/6-311++G**理论水平上,全自由度优化气相和水相中3-(CHO/COF)-吲唑两种反应途径(Path A:分子内质子迁移;Path B:水助质子迁移)质子迁移的各异构体的几何构型,得其气相和水相中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并将PCM(极化连续介质模型)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计算.在气相和水相中,3-(CHO/COF)-吲唑的N1-H形式比N2-H形式稳定.进一步研究3-(CHO/COF)-吲唑质子迁移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3C取代基对反应物、产物及过渡态的分子几何构型影响不大,但是不同构象的3C取代基对反应物、产物的几何结构和质子迁移的热力学参数有较大影响;溶剂化效应和氢键的形成对质子转移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有很大影响;Path B所需的活化能较低,约为Path A途径的一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Co(Ⅱ)与5-Br-PADAP显色反应的增溶、增敏、增稳作用,实验表明1%β-CD的用量为3.0—7.0ml,适宜酸度范围为pH5.0—7.8,最大吸收波长为585nm,配合物组成为CO(Ⅱ):5-Br-PADAP=1:2,表现摩尔吸光系数8.84×10~4L·mol~(-1)·cm~(-1),Co(Ⅱ)含量0—15μq/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采用EGTA-NH_4F-焦磷酸钠联合掩蔽剂可消除Fe~(3+)、Cu~(2+)、Al~(3+)、Zn~(2+)、Mn~(2+)、Cd~(2+)、Hg~(2+)等离子的干扰,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稳定,并用此法直接测定人发样品中微量钴,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醛和硝基甲烷在甲醇和NaOH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在0℃反应,随后用稀盐酸处理,生成(E)-α,β-不饱和硝基烯烃单一化合物,反应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收率较高(76%~95%).合成方法便捷、高效、清洁,属于绿色合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氨基磺酸铵催化芳香醛、β-酮酯和脲或硫脲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1H)-(硫)酮的有效方法.与经典的Biginelli反应比较,该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且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97X-D和M06方法,研究了气相环境下Cu~(2+)催化α-丙氨酸(α-Ala)分子两种稳定构型的手性对映体转变。对于构型1的手性转变反应考察了4个通道(ai,aj,ak和b),ai、aj和ak通道分别是羟基旋转后α-H以氨基氮、铜及与铜配位的羰基氧为桥迁移;b通道是羟基氢向氨基氮迁移后α-H向羰基氧迁移,接着质子从质子化氨基向α-C迁移。对于构型2的手性转变反应考察了α-H以氨基氮为桥迁移的通道。势能面计算表明:对于构型1,aj通道具有优势,决速步骤的内禀能垒为120. 3 kJ·mol~(-1),构型2在决速步骤的内禀能垒为189. 0 kJ·mol~(-1)。结果表明:相对于孤立环境下α-Ala分子的手性转变,气相环境下Cu~(2+)对α-Ala分子的手性转变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烷氧羰甲基)三苯基溴化锌及(苯甲酰甲基)三苯基溴鏻化易由三苯基膦与α-溴代乙酸酯或ω-溴代苯乙酮反应制得,而这些盐在弱碱的存在下又可迅速转变成相应的膦叶立德,因此我们设想在三苯基膦及碳酸钾水溶液存在下,α-溴代乙酸酯或ω-溴代苯乙酮与羰基化合物可按“一锅烧”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化合物(4α-i)。实验结果(表1)表明本过程提供了α,β-不饱和酮及酯的简便合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