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玉米(Zea mays L.)cdc2基因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物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玉米低拷贝cdc2基因非放射性标记的探针染色体原位杂交的物理定位.供试探针为玉米,p34cdc2的cDNA克隆cdc2ZmA,片段长度仅为1.3kb.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位置在第4染色体及第9染色体长臂,同时在第8染色体长臂亦有杂交信号检出.3处信号检出位置距着丝粒距离和长臂长度百分比分别为54.79±2.516,87.94±1.537和25.86±0.856在第4、9和8染色体上信号检出率分别为24.6%,12.3%和6.6%.本文还就非放射原位杂交技术以及cdc2基因在玉米基因组中的物理位置与其功能间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用栽培稻遗传图第6连锁群中与Pi-2(t)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RG64及其筛选出来的BAC克隆38D17作为探针,对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供试探针RG64及BAC克隆38D17均被定位于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第6染色体.药用野生稻杂交信号的百分距离分别为44.87士5.33和46.50士4.57,而栽培稻则为35.85士3.06和36.05±2.44,信号检出率相应地为7.14%、42.53%、8.09%和40.78%.BAC克隆和RFLP探针杂交位置几乎一致,由此推知,与抗性基因Pi-2(t)连锁的BAC克隆在药用野生稻中的同源顺序就在第6染色体杂交信号出现的相应位置.在未封阻的情况下,药用野生稻多个染色体上具有信号,这表明它和栽培稻的Cot-IDNA重复序列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同源性.文中讨论了栽培稻BAC克隆对药用野生稻原位杂交物理作图的可行性和Cot-IDNA的制备所涉及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用马协A和珍汕97A与13个水稻品系杂交,对两者的遗传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马协A和珍汕97A的恢保关系基本相同;它们与丛广41B、密阳23的杂交后代表现一对基因的分离规律,与明恢63的杂交后代表现2对基因的遗传规律;等位性测验表明两者的核不育基因是等位的.马协A和珍汕97A在遗传上属同一类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与玉米大斑病(Helminthosporiumturcicum)抗性基因ht2紧密连锁的2个玉米RFLP分子标记bnl12.30和umc93的染色体原位杂交定位,推断了大斑病抗性基因ht2的物理位置.bnl12.30和umc93在遗传图中位于第八连锁群上,它们的探针分别同时与第三和八染色体进行了杂交,平均信号检出率为12.13%;它们在第八号染色体长臂上杂交信号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是33.30±1.41和34.47±2.75,在第三号染色体长臂上杂交信号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是51.41±2.75和56.54±2.94.基因ht2在遗传图上位于第八连锁群的bnl12.30和umc93之间,因此,ht2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应为第八号染色体长臂,百分距离为33.30和34.47之间.在第三号染色体长臂上两个供试RFLP标记的分布区之间也可能有ht2的同源顺序.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肠杆菌启动子探测质粒pKK232-8为载体,经HindⅢ-BamHⅠ完全消化后与HindⅢ-BamHⅠ部分消化的嗜麦芽假单胞菌染色休DNA进行体外连接,转化E.coliHB101感受态细胞,在含氨苄青霉素(Ap)和氯霉素(Cm)的选择平板上筛选转化子.从随机挑选的54株转化子中,获得一株抗氯霉素水平达1000mg/L的转化子E.coliPASI,所含重组质粒被命名为pASI.经限制性酶切分析和杂交分析表明,pASI质粒上插入了一段来源于嗜麦芽假单胞菌染色体的DNA片段,其大小为1.4kb.SDS-PAGE分析表明转化子E.coliPASI在含Cm的培养基上,额外表达了一条22×103的CAT蛋白质带.将重组质粒pWSY上的嗜麦芽假单胞菌mel基因亚克隆到pASI上1.4kb启动子功能片段下游,构建成E.coliAWS工程菌株,使黑色素产率提高了70.6%.  相似文献   

6.
以原位PCR方法在培养的HICMA细胞中进行了Y染色体上单拷贝SRY基因的原位扩增,并使用PCR方法制备的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检测了所扩增的片段.比较研究表明,原位PCR法较之直接的原位杂交法,其灵敏度提高5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人的原癌基因c myc和抑癌基因p53的cDNA为探针,经Southern杂交证明,它们在大麦基因组中存在同源序列.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一步对大麦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在大麦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p53有3个位点被检出,分别位于2L(第二染色体长臂)、2S(第二染色体短臂)和6L上,相应百分距离为84.27±0.75、46.24±15.44和19.23±0.53;c myc有2个位点被检出,分别位于5L和3S上,百分距离相应为75.90±6.62和47.63±5.20.利用改进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使异源单拷贝或低拷贝基因在大麦姐妹染色单体上,同时出现信号的检出率达到了30%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亚磷酰胺法合成了eglinC全基因,该基因全长221bp,包括其结构基因,5'-端起始密码子ATG和3'-端终止密码子TAG,并在基因的5'-和3'-分别装上EcoRI和BamHI位点.共分12个片段,采取分段合成,酶促连接成完整的eglinC基因.合成的基因克隆于M13载体,经杂交、检测,筛选出含eglinC基因的克隆.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其序列,结果与设计的一致.  相似文献   

9.
野生稻抗白叶枯病遗传分析及转育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野生稻对江陵691,PXO61和T7174三个白叶枯致病菌系的抗性遗传及转育效应.普通野生稻2号与四个栽培稻杂交组合F2群体的抗性遗传分析表明:普遍野生稻2号带有三对相互独立遗传的显性抗病基因;其中一对同时支配对供试三菌系的抗性,并且与显性基因Xa-4和Xa-7非等位,与隐性基因xa-5及xa-c独立遗传;另两对则分别只控制对江陵691和T7174之一的抗性.利用杂种胚和F1幼穗培养,可有效地将非AA型野生稻抗病性转育至栽培稻之中.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稻第 4染色体上的两个BAC(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克隆作为探针 ,对水稻间期核、减数分裂染色体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FISH) 结果表明 ,它们的杂交信号在水稻第 4染色体短臂上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两信号完全重叠 ,而在早粗线期染色体上可以分开 已知它们间的遗传距离为 2cM ,在粗线期染色体上两信号点彼此邻近但未重叠 ,两信号点中心的物理距离为 0 .36μm ,在间期核上两个信号点完全分开 ,相距 (2 .0 6± 1.15 ) μm 说明在水稻第 4染色体上 ,减数分裂粗线期FISH可以分辨相距约 2cM的两个标记 讨论了水稻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FISH的技术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用地戈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研究黄鳝二价体上rRNA基因的多态性.共检测到:数目和位置多态;杂交信号形态多态;rRNA基因的联合现象;7号二价体上可移动的rRNA基因位点;rRNA基因的串联重复;rRNA基因杂交信号周围的微信号密集等6种多态现象.还对本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地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莲的定量染色体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MetaMorph软件定量分析了中国莲(Nelumbo mucifera Gaertn.)每条前中期染色体上(从短臂到长臂)二脒基苯基吲哚(DAPI)荧光强度的变化,结合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臂比作为辅助参数,构建了中国莲前中期染色体的定量染色体图.该定量染色体图是实际的前中期染色体的一种直观模式,可识别中国莲基因组中每条染色体以及分析染色体上的异染色质分布,为莲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籼稻幼胚组织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及其基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籼稻品种特青的幼胚作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MS+2,4-D2mg/L作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愈伤组织在MS+KT3mg/L+NAA0.5mg/L的培养基上,分化频率为67.3%,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枪转化技术,将外源的bar基因导入了水稻基因组,转基因植株表现出对除草剂Basta很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以水稻黄化苗总DNA为模板成功地扩增到水稻花药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Osg6B的770bp和960bp两个片段Osg6Ba和Osg6Bb.并将其克隆到pUC18上形成完整的Osg6B,这为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时间尺度域匹配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震褶积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应用于探地雷达回波信号检测的时间尺度域匹配滤波器,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间定位性和尺度伸缩性,检测出雷达接收信号中单个反射子波的位置与强弱信息,利用已知的雷达发射子波模型还原回波信号,达到了滤除噪声、最佳接收的目的.通过用传统相关匹配滤波方法和本方法对探地雷达接收数据进行比较试验发现:当信噪比比较低时,传统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地检测出雷达子波,而本方法仍能准确的检测出90%的雷达子波.这表明,本方法具有更好的子波检测和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细胞分子原位杂交方法对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系HL-60和CEM,以及正常人白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证明:HL-60细胞中C-myc基因有异常高水平的表达,而在CEM细胞和正常人白血球与淋巴细胞中则没有明显的C-myc转录产物.Southern分析表明,HL-60细胞基因组中C-myc基因有显著的扩增现象;而CEM细胞基因组中的C-myc基因的拷贝数与正常人血细胞的接近,属正常水平表达。再次证明了HL-60细胞系C-myc基因的异常高水平表达,与该基因的大量扩增紧密相关.还对两种癌细胞系的癌变机理和细胞原位杂交在基因表达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从墨胸胡蜂毒腺中提取总RNA,经Oligo(dT)磁珠纯化mRNA后,用AMV反转录酶合成第一链cDNA.完成第二链cDNA合成后,过柱纯化50bp以上的片段,与载体pUC118连接,转化E.coli JM109,建立了cDNA文库.得到的780个阳性克隆中,重组率达到98.5%.大部分插入片段在500~900bp.随机挑选10个短序列测序,一个为蜂毒激肽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18.
猪松果体提取液对雌性小鸡输卵管和雄性小鸡睾丸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均有刺激作用.猪松果体提取液还可加强雌二醇对小鸡输卵管的刺激,削弱雌二醇对小鸡睾丸的抑制作用.猪松果体提取液和雌二醇共同作用也会加速小鸡松果体蛋白质的合成.人工合成的乙烯雌酚对小鸡的生殖器官代谢的作用与雌二醇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预浓缩技术-离子色谱法测定过氧化氢中痕量阴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预浓缩-离子色谱法测定过氧化氢中痕量阴离子的方法。通过预浓缩技术去除过氧化氢基体,有效地消除了过氧化氢对分离树脂的氧化破坏作用.色谱条件是:IonPac AS23离子交换柱,等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该方法样品中阴离子F^-,Cl^-,NO3^-,SO4^2-检出限(S/N=3)分别为3.0,5.0,8.0及9.0μg·L^-1.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