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属我国华南分布的普通野生稻(O.sativa.L.f.spontanea)的红芒野生稻、藤桥野生稻作母本,以栽培稻品种作父本进行核代换,培育出了相应的雄性不育系。在选育三系的过程中,初步证明我国华南分布的普通野生稻细胞质在遗传和生理特性上存在着不同类型,它们在三系选育上存在着不同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猪瘟病毒石门株的E2基因.扩增片段大小为1184bp,与预期大小一致.经SacI酶切和巢式PCR证实了E2基因的特异性.将E2基因扩增片段首先克隆至pGEM-T载体中,进行全序列测定,将该基因再克隆到表达载体pBV221.采用温控诱导,SDS-PAGE结果显示E2基因获得表达.ELISA表明E2基因表达产物可与猪瘟阳性血清起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XRD、XPS、TPR和TG等技术研究了ZrO2的改性对CuO/γ-Al2O3催化剂的结构及还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rO2对γ-Al2O3的改性会削弱表面铜物种与γ-Al2O3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γ-Al2O3表面的活性铜物种的数目增加,并有效地促进该铜物种的还原,从而提高了CuO/γ-Al2O3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花粉可育率和自然结实率为指标,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丛广41 A 与其恢复系配制的 F1 、 F2 、 B C1 和 B C2 等世代的育性表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丛广41 A 属配子体不育,其不育性受一对隐性核主基因和不育细胞质共同控制,其核不育基因与珍汕 97 A 不等位 其恢复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密阳 23 有一对强恢复基因,珍汕 97 有一对弱恢复基因  相似文献   

5.
将乙肝病毒(HBV)ayw株完整的X基因正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1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表达X蛋白的重组质粒pBV-HBV(+);同时将X基因反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0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转录X基因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BV-HBX(-).利用这两个质粒,构建出能同时转录X基因mRNA和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EX.AN-HBX,并在原核水平上,证实了反义RNA对X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为在真核水平上利用反义RNA对X基因进行调控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与玉米大斑病(Helminthosporiumturcicum)抗性基因ht2紧密连锁的2个玉米RFLP分子标记bnl12.30和umc93的染色体原位杂交定位,推断了大斑病抗性基因ht2的物理位置.bnl12.30和umc93在遗传图中位于第八连锁群上,它们的探针分别同时与第三和八染色体进行了杂交,平均信号检出率为12.13%;它们在第八号染色体长臂上杂交信号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是33.30±1.41和34.47±2.75,在第三号染色体长臂上杂交信号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是51.41±2.75和56.54±2.94.基因ht2在遗传图上位于第八连锁群的bnl12.30和umc93之间,因此,ht2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应为第八号染色体长臂,百分距离为33.30和34.47之间.在第三号染色体长臂上两个供试RFLP标记的分布区之间也可能有ht2的同源顺序.  相似文献   

7.
中国普通野生稻线粒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BamHI/H454、BamHI/pQT2-7-1、EcoRI/B376和EcoRI/pQT12四种酶/探针组合对85份普通野生稻、亚洲栽培稻和橹稻进行了线粒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共检测到16条多态性带,15种表型,组合成14种线粒体DNA变异类型.其中抽稻和粳稻的线粒体DNA已分化,培稻偏粳型,大部分普通野生稻属(或偏)拉型,但江西的东乡普通野生稻类型比较独特.中国普遍野生稻的线粒体DNA与地理分布相关,湖南的江永、茶陵和江西的东乡等不同的群体以地理位置相聚,随地理梯度遗传分化由少到多.  相似文献   

8.
籼稻幼胚组织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及其基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籼稻品种特青的幼胚作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MS+2,4-D2mg/L作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愈伤组织在MS+KT3mg/L+NAA0.5mg/L的培养基上,分化频率为67.3%,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枪转化技术,将外源的bar基因导入了水稻基因组,转基因植株表现出对除草剂Basta很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Cu_4(H_2O)_2(OH)_4(C_4H_4O_4)_2]·3H_2O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no. 2).晶胞参数: a= 9.730(2) A, h= 10.605(2) A, c= 12.581(3) A,a= 111.40(3)°,β=105.96(3)°, γ= 96.20(3)°, V= 1130.2(4) A°, Dx= 1.941 g/cm~3, F(000)= 660,M_r= 660.43,u(M_Q K_a)= 36.79 cm~(-1), Z= 2 T= 298 K,根据3 935个独立衍射点得到 R(F_o)= 0.062和wR(F_o~2)= 0. 151(F_o~2≥ 2σ(F_o~2).晶体中的基本结构单元为畸变八面体 CuO_6和畸变四方锥体 CuO_5紧邻CUO_6八面体共享棱边形成平行于[100]方向的一维多聚链,且紧邻八面体的三个顶点构成CuO_5四方锥体的三角面、丁二酸根(C_4H_4O_4)~(2-)离子将多聚链连接成三维网络,而水分子位于隧道之内。CuO_6八面体中的 Cu原子与 1个水分子氧、 4个羟基氧和 1个羧基氧配位,其中 1个水分子和 1个羟基居轴向位置(底面 d(CuO)= 1.927~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光敏感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及其对照可育系,在不同生育期叶片内NAD激酶和NADP磷酸酶的活性对不同光周期的反应.LD下可育核供体小麦叶片内的NAD激酶总活性、CaM依赖性和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均略高于SD,但差别不显著;NADP磷酸酶活性在孕穗、抽穗和籽粒灌浆期均高出SD一倍以上.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在LD和SD下,叶片中的NAD激酶总活性、CaM依赖性和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以及NADP磷酸酶活性均有明显差别,而且LD下CaM依赖性NAD激酶活性逐渐被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所取代.这反应出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体内的NAD激酶和NADP磷酸酶活性比核供体正常可育系对光周期的反应更敏感,这可能是LD导致光敏小麦育性转换和花粉败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对东乡野生稻的越冬性能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察,结果表明:东乡野生稻的稻蔸能在武汉地区安全越冬,翌年春季再生苗从地表以下的茎节长出.越冬再生植株与种子实生植株相比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远缘杂交得到了栽培稻品种IR36×中国疣粒野生稻的种间杂种,并对杂种植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稻×疣粒野生稻种间杂种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其株高、剑叶长度、穗长、颖花数及花药长度等介于双亲值之间;生长习性、柱头颜色、粒型和落粒性等与疣粒野生稻相同;穗轴有分枝、光周期敏感性则与栽培稻相似.杂种有24条染色体,高度不育.同工酶分析表明,杂种的酶谱为互补型或杂合型.RAPD分析显示双亲之间的多态性比例为81.4%,杂种的扩增带中包含亲本特有带和共有带,且以特有带为主.上述结果为中国疣粒野生稻中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建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取了杂交水稻COryza Sativa L.)的三系及其F,代的组蛋白,采用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及SDS-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进行分析,并与小牛胸腺组蛋白进行了比较.水稻和小牛胸腺的H,,H‘在两种凝胶电泳中都显示了相同的泳动率.水稻H:. , H:、比小牛胸腺中的相应组份在两种凝胶电泳中皆显示较低的泳动率,具较大的分子量.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中,H,表现出种的特异性,而且杂种F:的H,含量高于亲本,这提供了一种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研究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东乡野生稻的科学名称是Oryza sativa L.f.spontanea Roschev.,分布于北纬28°14′、东经116°30′左右。它的分布地与野生稻在中国的集中分布区呈间断分布,是野生稻在中国分布的最北点。东乡野生稻具有耐寒、米质优良等品质。本文阐述了东乡野生稻的一般植物群落学特点及其保  相似文献   

15.
菱属植物形态性状的可塑性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产菱属植物31个居群的13个检索性状进行了测量,并运用散点图、柱状图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性状的可塑性及其分类学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1.依果体大小可以把菱属植物划分成3大类群,A类群果体最小,只有细果野菱1种;B类群包含了除细果野菱外的所有野生菱,包括东北菱、无颈东北菱、冠菱、丘角菱、耳菱、格菱、野菱等;C类群果体最大,包括四角菱、二角菱、鸟菱、南湖菱等所有的栽培种.2.在种之间,果喙和腰角变异式样丰富,但种内居群间变异稳定,可以作为鉴别性状.3.瘤突高度、叶和气囊的性状分类学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6.
植物单拷贝短序列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的检出率一直很低.水稻BAC克隆作为一种大容量载体的基因组克隆因其独特的优点已被应用于水稻基因组研究.用生物素标记了两个水稻BAC克隆,这两个克隆分别含与抗稻瘟病基因Pi-5(t)、抗稻绿叶蝉基因Glh和抗稻黄萎病基因RTSV在连锁图中等位的cDNA标记RZ565和RZ262,并用其进行了水稻染色体原位杂交.它们分别被定位在水稻第四染色体长臂距着丝粒百分距离40%和短臂100%处.由于供杂交BAC克隆含与3种抗病基因等位的标记,因此这些克隆的位置也就是供测抗病基因的位置.杂交检出率由迄今沿用的质粒克隆探针杂交的10%以下提高到了46.8%和59.2%.检出染色体的号数与遗传图确定的染色体相符,证实了用BAC克隆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的优越性,为广泛利用水稻BAC克隆进行单拷贝小片段基因的定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种属特异性元件,在野生型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基础上,设计并完成了3种向人tRNA^Trp的突变,体外转录并用枯草杆菌和人这两种不同种属来源的色氨酰-tRNA合成酶(TrpRS)测定了这些tRNA^Trp分子的氨酰化活力(Kcat/KM).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水稻线粒体tRNA^Trp相比,3个突变体被人TrpRS氨酰化的活力分别提高了354、407和803倍,其中以PMPH3(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氨基酸接受茎的C2-G71和G3-C70都突变为人tRNA^Trp的氨基酸接受茎的相应部位)的氨酰化活力改变最大.而3个突变体对B.subtilis TrpRS氨酰化活力有进一步负影响,氨酰化活力微弱.说明水稻线粒体tRNA^Trp氨基酸接受茎上的第2个碱基对C2-G71和第3个碱基对G3-C70在人色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种属特异性元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种属特异性元件,在野生型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基础上,设计并完成了3种向人tRNATrp的突变,体外转录并用枯草杆菌和人这两种不同种属来源的色氨酰-tRNA合成酶(TrpRS)测定了这些 tRNATrp 分子的氨酰化活力(Kcat/KM).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水稻线粒体tRNATrp相比, 3个突变体被人TrpRS氨酰化的活力分别提高了354、407和803倍,其中以PMPH3(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氨基酸接受茎的C2-G71和G3-C70都突变为人tRNATrp的氨基酸接受茎的相应部位)的氨酰化活力改变最大.而3个突变体对B.subtilis TrpRS氨酰化活力有进一步负影响,氨酰化活力微弱.说明水稻线粒体tRNATrp氨基酸接受茎上的第2个碱基对C2-G71和第3个碱基对G3-C70在人色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种属特异性元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