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纤维素基凝胶材料是纤维素材料开发和利用的热点之一。在溶解状态下以未经衍生化的纤维素原料制备再生凝胶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凝胶性质可以调控等优点。本文重点分类介绍了有机溶剂体系、水相溶剂体系以及离子液体体系中纤维素再生凝胶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包含了溶解机理、凝胶制备方法和凝胶性质,并综述了纤维素凝胶在不同领域的功能性应用。最后对纤维素凝胶材料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碳电极具有成本低、制备方便、效率高等优点,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次使用聚苯乙烯作为制备碳电极的粘结剂,实验结果表明,聚苯乙烯作为粘结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有显著影响.通过优化聚苯乙烯浓度的量,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8.20%,在存储15 d后,光电转换效率仍保持初始值的82%.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衍生碳材料具有独特的形貌、高的比表面积、分级多孔的结构和丰富的杂原子,在电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总结了生物质衍生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相关机制,探讨了制备条件对碳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综述了生物质衍生碳材料在电催化裂解水(析氧反应和析氢反应)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其在电催化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步缩合法设计合成了六种2-噻吩甲醛缩氨基硫脲类小分子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固态下具有蓝色发光性能,可潜在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三基色的蓝色发光材料中.利用稳态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对2-噻吩甲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荧光发射峰位、荧光量子产率以及荧光寿命的影响.选取荧光性能较好的2-噻吩甲醛缩苯基氨基硫脲为活性物质制备了聚苯乙烯薄膜,此薄膜与化合物粉末具有相同的荧光性能,为此类化合物在装饰及防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亚硫酸根常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抑制酶促、非酶促反应过程和微生物的生长,但过量摄入亚硫酸根对人体有害.因此,发展用于快速检测自来水和食品中微量亚硫酸根的方法十分必要.本文利用邻氨基苯硼酸和ZnCl2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能够发射黄色荧光(535 nm)的锌硼共掺杂碳点(ZnB-CDs),并对其形貌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基于...  相似文献   

6.
农药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粮食作物产量的显著增加,但农药的滥用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农业产品中残留农药的实时、快速检测对于全球食物及环境安全有重要意义.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可调的发射波长、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显著的光稳定性,可用于构建残留农药检测的荧光探针.本文简要阐明了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农药检测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7.
贵金属(Au、Ag、Pt、Pd)/TiO2光催化剂是TiO2基可见光光催化剂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针对贵金属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分别从其制备方法、光催化机理、影响因素等基本特征及其在污染物消除、杀菌消毒、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以巯基丙酸(MPA)为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制备出CdZnTe量子点(QDs)。研究了ZnCd摩尔比,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dZnTe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改善CdZnTe量子点的水溶性,采用聚乙烯亚胺(PEI)对CdZnTe量子点进一步进行包裹,探讨了前驱体溶液pH对PEI包裹CdZnTe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相比于CdTe量子点,CdZnTe量子点具有更强的荧光性能,PEI修饰的CdZnTe量子点的稳定性更好。通过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镜对所制得量子点进行了表征。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提高表面抗体活性是免疫检测探针制备的关键。硼酸可与IgG的糖基化Fc片段快速发生位点特异性结合,充分暴露抗原结合区Fab片段以提高抗体活性,避免常用的酰胺键共价偶联方法引起的抗体取向不当及自交联。本研究在合成硼酸修饰的聚马来酸酐-alt-1-十八碳烯(PBA-PMAO)的基础上,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表面硼酸改性的量子点荧光微球(PBA-QBs)。该微球既可与抗体简便、快速地定向偶联,又因量子点含量高而具有很强的荧光信号。将其与甲胎蛋白(AFP)单克隆抗体室温共孵育5 min制备高抗体活性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探针并用于定量检测AFP,线性范围为0.98~31.25 ng mL-1,最低检测限为0.45 ng mL-1,检测耗时20 min。血清样品中AFP的加标回收率为91.0%~107.1%,批内、批间变异系数介于3.65%~10.42%。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高选择性和量子点的优良荧光特性,制备获得了对双酚A(BisphenolA,BPA)具有特异荧光响应的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结构聚合物(MIP-QDs),并应用于痕量BPA的测定.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选择性分析等对获得的MIP-QDs特征进行分析,表明其对BPA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响应.在此基础上获得的MIP-QDs最佳反应体系如下:水:乙醇=6:4 (V/V)、pH为5.0、Na Cl质量浓度3.5%.在最佳条件下, MIP-QDs在0.002~10.0 mg·L~(-1)时,抑制剂浓度与(F——0-F)/F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3,LOD为0.75μg·L~(-1).在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002,0.1,2.0 mg·L~(-1)时,回收率为96.8%~102.8%,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7.4%.结果表明,获得的MIP-QDs对BPA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荧光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含Co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o-MOF-74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碳化和酸洗等步骤,制备了介孔碳材料C-MOF-T,氮气吸脱附测试表明其具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最高达到1 289 m~2·g~(-1),介孔孔隙率达到96%。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碳化温度对介孔碳材料电容性能的影响。碳化温度为800℃时制备的碳材料在电流密度为0. 1 A·g~(-1)时比电容可达187 F·g~(-1);电流密度为20 A·g~(-1)时,比电容仍有117 F·g~(-1)。在电流密度1 A·g~(-1)条件下,经4 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95. 7%的比电容,表明了该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量子点/多孔硅光子晶体制备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功能化多孔硅光子晶体器件与链霉亲和素连接形成生物特征元件.固定浓度的量子点标记的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发生特异性反应.多孔硅光子晶体的高反射带隙位于量子点发射荧光峰处,使得量子点的荧光信号得到放大.多孔硅光子晶体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明显提高,使检测限达到pM量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一系列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材料,分别以10%醋酸溶液、5%醋酸和5%乙醇的混合溶液、75%乙醇溶液等3种水溶液及蒸馏水为贮存体系,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观察、紫外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贮存条件对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醋酸水溶液贮存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30d能够较好地维持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可作为该复合膜较为适合的贮存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多孔纤维素球衍生物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脱脂棉制备的多孔纤维素球经SEM对其整体结构和表面孔结构进行了表征.这种多孔的纤维素球经环氧氯丙烷活化后,再分别与两种氨基酸反应,制得了两种纤维素球氨基酸衍生物(PCS-I,PCS-I),测定了它们对金属离子及人血清蛋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双氨基硫脲侧链结构的荧光阴离子受体2,6 二(萘硫脲基氨甲酰基)吡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红外光谱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荧光光谱滴定法测定了该阴离子受体与不同阴离子的络合选择性.结果表明,该阴离子受体对AcO-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荧光响应,对不同阴离子的络合选择性次序为:AcO->p NO2C6H4OPO2-4 Cl-.3,H2PO-  相似文献   

16.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对溶栓蛋白药物尿激酶(uPA)进行了荧光标记, 制备了荧光素标记的尿激酶(FITC-uPA), 经核磁谱及红外谱表征证实了反应能有效进行, 其荧光素/蛋白值(F/P)值为0.45. 尿激酶经荧光素标记后, 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 其荧光检测下限低达10-6 g?mL-1. 在1~100 ?g?mL-1范围内, 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可用于微/痕量蛋白质的定量/定性检测和跟踪标记. 荧光素标记后的尿激酶, 其流体力学直径与未标记的尿激酶基本一致, 其体外溶栓能力也与未标记的尿激酶相当, 说明FITC标记基本不影响尿激酶的生物活性,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溶栓药物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溶酶体是真核细胞中的酸性亚细胞器,酸性生理环境异常会导致其功能紊乱,引发一系列疾病.开发用于细胞成像的溶酶体pH荧光探针在一些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分子设计和光诱导电子转移、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识别机理对近几年溶酶体pH荧光探针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同时,对其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制做一种低成本、易标记、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生物传感器,本文制备了一种具有较强荧光信号及生物兼容性的多孔硅生物传感器材料.利用纳米金的等离子体效应增强多孔硅中荧光标记物的荧光信号,在纳米金修饰的多孔硅中采用罗丹明6G荧光标记法对生物分子进行检测.通过链接生物荧光探针后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实现生物浓度检测,其检测极限为121 nM,对生物大分子成功实现了低成本、易标记、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传统荧光材料而言,稀土上转换材料利用近红外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因此其组织穿透能力好、对生物组织的损伤小且几乎没有背景荧光,是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的理想支撑材料.此外,它还具有光化学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发射谱带窄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有利于开发新的检测、成像和治疗技术.本综述主要集中于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生物检测、生物成像和疾病治疗等领域内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稀土上转换材料在上述应用中相对于传统荧光材料的优势以及在这些应用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纳米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能量存储和催化等领域, 但简便而有效地制备高性能碳材料仍是一个挑战. 本文采用微波法制备爆米花, 经过预碳化、KOH活化后得到高比表面积和高微孔率的氮掺杂纳米碳材料, 并利用SEM、TEM、XRD、Raman、XPS和N2物理吸附表征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并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结果表明: 活化样品由于具有发达的孔结构和合适的氮含量而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在0.2A?g-1的电流密度下, 比电容高达214F?g-1; 当电流密度20A?g-1时, 其倍率性能保持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