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性镁及活性氢化镁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真空下90-150℃间使蒽镁分解生成高活性镁. 再常压加氢, 制得氢化镁的方法. 这一过程中, 镁的活化可循环使用蒽, 基本上不消耗任何试剂, 在分解前用过渡金属化合物掺杂到蒽镁中去可改善活化镁的氢化行为. 当蒽镁中掺杂5%的Cp2TiCl2时, 吸氢温度可降至90℃.  相似文献   

2.
由蒽镁真空热解合成的活性镁的加氢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蒽镁真空热解合成活性镁是一种原则上不消耗试剂的活化镁的方法 。这种活性镁在常压即可加氢生成氢化镁, 最适加氢温度为230℃。加氢反应的速度对镁的表面积为一级。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3kJ/mol。活性高的原因是和它的高分散性以及干净的大比表面积有关。电镜结果表明这种活性镁的基本颗粒属于nm规格范围。  相似文献   

3.
镁与铵盐溶液反应的原理在中学化学中存在多种矛盾解释。通过测定镁与不同铵盐溶液、镁与不同阴离子溶液反应的速率和生成氢气的体积,得出镁与铵盐溶液的反应实质:铵根离子是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催化剂;部分阴离子(Cl-,SO42-)催化了镁与水的反应。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2个方面探讨了铵盐溶液对镁与水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盐酸浸取镁橄榄石和蛇纹石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酸浓度、浸取温度对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酸浓度和浸取反应温度能够提高镁橄榄石和蛇纹石中镁的浸出率。采用单粒级矿物原料浸出实验获得的动力学数据,利用收缩核模型分析了橄榄石和蛇纹石的镁浸出过程动力学,镁橄榄石浸出动力学属表面化学反应控制,而蛇纹石浸出反应为产物层扩散控制。两种矿物结构的差异影响镁浸出的难易程度,也决定了不同的浸出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钙镁合金中钙镁的连续测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EDTA连续滴定法测定钙镁合金中钙镁含量,试验证明,只要加入保护剂,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及合适的滴定条件,既使在有大量镁(钙)存在下,也可准确测得钙(镁)的含量。方法原理是取一份样液,调pH≥12,用EDTA标液滴定钙,另取一份样液调pH=10,用EDTA标液滴定钙、镁合量,从而求得钙、镁含量。  相似文献   

6.
一种制备双格氏试剂-1,4-亚苯基双氯化镁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氏试剂是有机和金属有机合成中一类重要反应中间体,但是某些卤化物很难与商品镁粉进行格氏反应,例如,芳基氯化物、乙烯基氯化物、烷基氟化物等。近年来,先后出现了一些制备活性镁的方法。Rieke 等于四氢呋喃中在碘化钾存在下,用金属钾还原无水氯化镁制得活性镁:Bogdanovic 等用催化加氢制备的活性氢化镁热分解,得到活性镁;我们曾用蒽镁真空热分解制得活性镁。这类  相似文献   

7.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纯金中微量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量镁的测定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镁的报道中,多数采用氯化锶为释放剂[1、2],克服浓度高时镁的电离引起的吸光度下降.有报道对钢中微量镁的测定使用氯化锶[3、4]消除硅、铝、钛对镁测定的影响.未见纯金中测定微量镁的报道.试验结果发现:以氯化锶为释放剂时,大量金不干扰镁的测定.一定量的银、钙、锗也不影响测定;但有铍存在时,氯化锶不能消除铍对镁的严重负干扰.本法用钕盐作为释放剂,能有效地消除铍对镁的负干扰,并且大量金,少量银、钙及锗的存在对测定也无干扰.  相似文献   

8.
高能量密度、大容量、高工作电压、低成本、环境友好的二次电池是未来储能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高比能的镁离子电池(MIBs)是以镁或镁合金为负极的二次电池,是一种重要的有望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绿色储能电池。镁离子电池发展缓慢的主要问题是镁离子在正极材料中扩散速度慢。因此,本文综述了五类晶体结构的镁-过渡金属复合物类型(包括一维隧道结构、二维层状结构、三维尖晶石结构、三维NASICON结构、三维橄榄石结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等,还阐述了镁离子在固体中扩散行为及提高扩散速度的措施,最后展望了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镁-过渡金属复合物的重要研究方向。寻找高电压(大于3 V)、高比能量、高可逆性的正极材料和与其匹配的电解液是实现镁离子电池第三次突破的关键。我们希望本文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促进镁离子电池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庆  赵福麟  王业飞  戴彩丽  穆丽娜  何龙 《应用化学》2007,24(12):1464-1466
借助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别测定了一定温度下钙镁硅酸盐(CaO.mSiO2、MgO.mSiO2,其中m为模数)饱和溶液中Ca2 、Mg2 的平衡浓度,从而计算该温度下钙镁硅酸盐的溶度积常数,并研究了温度及水玻璃模数对钙镁硅酸盐溶度积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钙硅酸盐溶度积常数比镁硅酸盐溶度积常数小,在30℃下,水玻璃模数m为3.29时,钙硅酸盐的溶度积常数为1.14×10-8,而镁硅酸盐的溶度积常数为2.29×10-5;随着温度升高钙镁硅酸盐溶度积常数减小,当温度升高至90℃时,钙硅酸盐的溶度积常数减小至0.92×10-8,而镁硅酸盐的溶度积常数减小至1.68×10-5;在同一温度下随着水玻璃模数的增加,与其对应钙镁硅酸盐溶度积常数减小,由于模数的增加使沉淀中硅酸根离子直径变大,与钙镁离子反应生成钙镁硅酸盐晶体更易于沉淀,且更不易溶解,从而使钙镁硅酸盐的溶度积常数减小。  相似文献   

10.
多相条件下亚硫酸镁非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产物的氧化回收利用是影响镁法脱硫工艺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真空旋转蒸发的方式制备了高纯度的亚硫酸镁样品,并利用鼓泡式反应装置,研究了亚硫酸镁非催化氧化的反应动力学,考察了pH、氧分压、亚硫酸镁浓度、气体流量、温度等因素对亚硫酸镁氧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了各反应物的分级数及表观活化能.结合三相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推断出亚硫酸镁氧化的本征反应在慢反应区进行,且氧的传质扩散是总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研究结果为氧化回收镁法脱硫副产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