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鲁润 《物理通报》2024,(1):109-115
当正弦波信号源的输出达到某一频率时,RLC电路的电流达到最大值,即产生谐振现象.目前大多数实验主要是通过描绘RLC串并联电路的相频特性、幅频特性曲线来研究RLC电路的谐振现象,进一步测定谐振曲线、电路品质因数Q值等.那么,能不能利用RLC电路的谐振特性反过来测量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呢?为此,本文首先通过谐振电路理论推导得出测量电容及电感的实验原理,然后进行大量的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得出了准确测量电容和电感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模拟仿真了谐振式光纤环腔的透射谱线以及鉴频曲线,得透射谱线最低谷值对应为调制谐振点,鉴频曲线的线性区为陀螺的工作范围区,线性区中点对应谐振点,可作为标度因数最大值.为了实现谐振点的高精度锁频和稳频,设计了谐振式光纤陀螺角速率测定方案,使用比例积分反馈电路实施锁频,利用正弦波扫描窄线宽激光器(线宽小于1kHz)的压电转化模块,使激光器谐振腔长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其输出频率,对谐振光纤环腔随外界环境变化同时进行跟踪和锁定.利用线宽法测试并计算出光纤环形谐振腔的品质因数值为107,对比分析了光纤环腔在谐振点和非谐振点锁定情况下的光电探测实时输出,并通过转动测试,得到两种情况下锁定后陀螺的连续转动效果.计算了光纤陀螺系统理论检测灵敏度,结果表明:谐振点锁定后转动效果对应的陀螺输出电平值为锁定非谐振点转速电平值的3倍,验证了谐振式光学陀螺谐振点锁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教材采取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电压的谐振曲线来确定谐振频率,但发现此时U_r/U通常小于1,从而会感到疑惑。本论文分别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验证了通过测量电感和电容两端电压的谐振曲线来确定谐振频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RL-C并联谐振特性曲线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水生 《大学物理》1998,17(5):18-21
从理论上导出了RL-C并联谐振电路的阻抗公式,由此分析谐振特性曲线的性质,并得出献中引用的RL-C谐振特性曲线成立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RLC串联谐振电路是大学物理电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着书上的内容去做会感到疑惑,品质因素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相比总是偏小;谐振曲线也不对称,谐振时电感上的压降略大于电容上的压降等问题.文中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产生的原因,对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发现修正后的理论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6.
关于RLC电路谐振特性曲线的对称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入不对称因子δ从理论上讨论了RLC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相对于谐振频率的牟称性问题,计算表明,在低Q值下谐振曲线是不对称的,为使整条曲线具的近似的对称特性,要求回路的Q〉100。  相似文献   

7.
实验制备了单元尺寸在微米量级的开口谐振环周期阵列样品,测试了其在0.1~2 THz频段的散射系数,验证了不同极化方向的垂直入射可产生单独的电谐振或同时产生磁谐振的传输特性,验证了材料电导率对样品的谐振频率的影响。结合仿真计算结果,得到了等效的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及其电、磁谐振频率与谐振环单元尺寸增大倍数k的关系曲线。实验和仿真均表明,样品的电谐振频率与1/k线性相关,而磁谐振频率与1/k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实验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谐振点附近电压变化缓慢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实验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电容电感两端合电压与信号源输出电压的比值随频率变化曲线来测定谐振频率。与传统实验方法对比表明,该实验方法不仅能达到与传统实验方法相同的实验结果,而且能改进实验操作,并加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电路谐振特性的理解。为RLC串联电路谐振频率的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9.
陈娟  张安学  田春明 《物理学报》2012,61(2):24102-024102
本文研究垂直入射条件下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时金属开口谐振环(split ring resonator, SRR)的电磁响应行为. 通过分析这两种情况下的透射系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 发现垂直极化时, SRR可以产生电谐振实现负介电常数, 其频段远高于磁谐振频段; 水平极化时, SRR只能产生磁谐振实现负磁导率, 其频段与水平入射时的SRR的磁谐振频段相对应. 通过仿真对此进行了证明, 并对产生电谐振和磁谐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余官仿  胡晓玲 《物理实验》1989,9(3):126-137
LRC电路谐振曲线的测绘在普通物理实验中一般采用测点描线的方法,实验线路如图1,分别测出各分立频率点对应的电阻R上的电压值,然后描点作图,作出谐振曲线。这种方法测量速度慢,作出的曲线准确性差。笔者增加一台x—y单笔函数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法布里-珀罗干涉型光纤水听器的工作原理,指出了工作点的选择依据及系统的实现方案。绘制了理想情况下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的谐振曲线。用光弹学理论分析了光纤的应力双折射问题和谐振腔内模式分裂问题。用模式分裂的原理解释了水听器的谐振曲线畸变现象,提出了描述谐振曲线畸变的数学公式,用MathCAD软件仿真了模式分裂后水听器的干涉过程并绘制了理论曲线。用实验方法测量并记录了模式简并及分裂条件下各种谐振曲线的形状,通过实验照片与仿真曲线进行对比,理论仿真与实验结果吻合,这说明用光纤模式分裂理论解释谐振曲线畸变现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在论述RLC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用数字毫伏表测量RLC串联谐振电路相频特性曲线的方法,并将测量结果与传统示波器测量方法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电感器交流内阻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3.
RLC串联谐振教学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陆申龙  曹正东 《物理实验》1996,16(3):109-111
RLC串联谐振教学实验的研究陆申龙,曹正东(复旦大学上海200433)(同济大学上海200092)在物理实验教材中,RLC串联谐振实验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做RLC串联谐振实验,使学生学习该谐振电路的电流随频率变化的特性,并掌握测量电路谐振曲线的方法.由谐...  相似文献   

14.
两轴四框架结构光电稳瞄吊舱减振器谐振频率计算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振动理论分析两轴四框架系统选择减振器的要点,对某型直升机内外框架刚性连接的吊舱进行扫频振动试验,测量了谐振频率和谐振点的扫频放大率,绘制了放大率曲线。通过使用放大率曲线计算内外框架刚性连接时系统的三向刚度。并根据减振器刚度值,利用弹簧串联刚度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使用减振器系统的三向刚度和谐振频率。重新进行试验后,结果表明系统谐振频率和放大率都满足要求。该结构使用减振器的要点是:减振器放大段位于伺服带宽内,系统谐振频率避开外界扰动频率以及放大率应尽可能小。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横电磁波作用下开口谐振环双各向异性Meta材料,揭示了虚波数引起Meta材料谐振行为的事实.利用Floquet模将开口谐振环周期性结构的场分布展开,从电磁波传播角度得出了凋落模是引起Meta材料谐振行为的原因.对于来自主平面上的入射波,具有相同极化方式的Floquet透射模将发生谐振,并且电谐振和磁谐振将随着入射角的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16.
谐振腔光纤陀螺光纤谐振环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有限光源线宽情况下反射式光纤谐振环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光纤谐振环各谐振特性参量的表示式.分析了特性参量与光源线宽和耦合器特性的关系,结合对方波调制谐振腔光纤陀螺极限灵敏度的分析,给出了设计高灵敏度谐振腔光纤陀螺光纤谐振环的要求和原则.进行了谐振腔光纤陀螺用光纤谐振环的实验研究,制作了适用于谐振腔光纤陀螺的高精细度和高谐振深度光纤谐振环.  相似文献   

17.
将开口谐振环单元的场分布利用Floquet模展开,从电磁波传播角度揭示了凋落模引起异向介质谐振响应的事实.数值计算了任意平面电磁波照射下异向介质的传输特性.研究表明,对于来自主平面上的垂直或平行极化的入射波,具有相同极化方式的Floquet透射模将发生谐振,并且磁谐振和电谐振将随着入射角的不同而改变.而对于来自其他入射平面的电磁波,两种极化的Floquet透射模将共同发生谐振. 关键词: 开口谐振环 异向介质 Floquet模 谐振  相似文献   

18.
集成马赫-曾德尔热光耦合器的可调谐振环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耦合模理论,推导出可调谐光波导谐振环的光强和相位传递函数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可调谐谐振环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谐振环中集成的马赫-曾德尔耦合器的参量设定和调谐方式直接影响谐振环的谐振频率移动范围和调制功率.通过改变耦合器参量对谐振环进行优化设计,在中心波长为1550 am附近,谐振环半径2 cm,传输损耗0.08 dB/cm的情况下,实现了清晰度和最佳谐振深度的调谐,谐振频率的移动范围低于0.027 GHz,降低了谐振环对频率调制器的调频要求,同时降低了耦合器的调制功率.  相似文献   

19.
李海洋  张冶文  郭继勇  赫丽 《光学学报》2008,29(9):1772-1776
基于开口谐振环上加载变容二极管设计可调谐滤波器,很好地实现了电磁波带隙的可调.在单环开口谐振环缝隙处或者双环开口谐振环的两环之间加载变容二极管,改变加载变容管上得的电压,改变该结构的分布参量而达到滤波器可调性能.同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该滤波器结构对电磁波的频率响应函数,指出其形成电磁波带隙的物理机制,为了消除开口谐振环的磁谐振效应而关闭开口谐振环的缝隙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基于变容管开口环的可调谐滤波器所形成的电磁波带隙中,有的带隙是源于磁谐振机制.有的带隙是源于电谐振机制.对该滤波器形成带隙物理机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开口谐振环,有助于其在光学和微波波段器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刁述妍 《光谱实验室》2012,29(4):2113-2115
推导、计算了晶体角度调谐光参量振荡器的信号光波长与调谐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对信号光单谐振和空闲光单谐振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所得结果对获得高效、宽调谐光参量振荡器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