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邢娟  秦丹  战丽波  闫鹏 《物理通报》2022,(1):109-113+119
医学物理学实验担负着对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科学实验能力培养的重任,同时也促进了对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根据实验独立设课的新大纲要求,实验室进行了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即TRIZ理论)的医学物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探索.通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这一系统化方法学,将它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用于实验教学,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对考核办法也进行了改变,并利用该理论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TRIZ理论是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我们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融入TRIZ理论中的40条创新原理,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和实践,有效地推进了课程改革,形成了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大学物理实验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TRIZ理论是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我们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融入TRIZ理论中的40条创新原理,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和实践,有效地推进了课程改革,形成了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大学物理实验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超燃冲压发动机发展60多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其推力大小的理论评估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推力主要由喷管产生,因此重点研究了喷管的推力特性.将燃烧室出口参数作为喷管入口边界条件,利用等熵膨胀理论,通过对喷管壁面压力积分,得到了简化的无量纲推力公式,获得了影响推力大小的关键参数和物理规律.理...  相似文献   

5.
1前言脉冲管制冷机发明于1963年。因为无常规回热式制冷机中的冷腔运动部件,解决了冷腔振动、磨损和电磁干扰等问题,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脉管制冷机的研究无论从实验上和理论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综述的文献可见[1].在实验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脉冲管制冷机的整机结构参数的改进,运行参数的变化如何影响制冷性能以及外部热力参数的测量方面(如制冷量和制冷温度)。对制冷机的内部动态参数的测量很少。直到1992年法国的David才研究了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脉冲管制冷机内部动态流速的方法[2]。随后日本的Tanaka等采用冷丝,测量…  相似文献   

6.
闻平  潘明祥  汪卫华 《物理》2004,33(8):587-592
玻璃转变是凝聚态物理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和难题,是涉及动力学和热力学的众多前沿问题.玻璃转变的理论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自由体积理论到现在还在不断完善的模态耦合理论及其他众多理论,都只能解决玻璃转变中的某些问题.一个完整的玻璃转变理论仍需要人们作艰苦的努力.为了澄清混淆不清的玻璃转变概念,文章就玻璃转变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有关理论的发展进行简述.在分析了几个占主导地位的玻璃转变理论后,阐述了玻璃转变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曾志旺 《物理实验》2004,24(7):32-34
玻尔理论既是“原子物理”的重点,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跃迁规律是玻尔理论的核心,同学们课后练习的大量问题也都与跃迁有关.因此,深化和强化对跃迁规律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玻尔理论,有助于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1引言胞腔模型或称自由体积模型早在本世纪3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由于该模型的重要参数,即自由体积一直无法予以确定,以至于就无法用该模型来计算物质的一系列性质、作者曾于1985年利用胞腔型状态方程导出两个物质特性参数一内压因子和构形因子问,本文根据上述状态方程和两个特性参数导出了计算物质的自由体积公式。从此即可应用自由体积参数计算物质的热力学性质。本文是介绍应用自由体积参数计算纯物质的汽化热的方法。2自由体积模型的液体理论和自由体积的计算自由体积理论最早由Lennard-Jones和Devon-shire用来将液体的…  相似文献   

9.
汪云九  周昌乐 《物理》2007,36(7):501-506
文章介绍了物理学理论和技术在研究意识问题中的应用进展。首先列出意识活动的一些主要特性,其次介绍新的仪器技术在确定意识的脑功能定位上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物理学的理论(特别是量子理论)在解释意识的机制上的作用,介绍信息理论在意识复杂性计算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适应光学技术的运用和空间望远镜修复的成功使人们可以观测到更遥远星系中的造父变星,并由此准确地定出这些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从这些距离可以推知哈勃常数H的值,从而估计出宇宙年龄。观测的初步结果表明,由此测得的宇宙年龄比由恒星的观测和理论得到的最老恒星年龄还低。这使得长期以来未获解决的宇宙年龄问题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这一矛盾提示我们,在天体物理研究中,我们对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可能仍缺乏充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采用衍射积分理论和干涉理论分别对轴棱锥产生的Bessel光的传输特性进行描述,并讨论了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数值模拟了光传输的3维强度分布,同时进行相关参数的实验测定。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最大无衍射距离内,衍射理论能很好地描述Bessel光的轴上光强分布,当接近或超出最大无衍射距离时,干涉理论也能较好地描述Bessel 光的强度分布,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
白则里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杰出成就有:原子量的测定,现代化学符号的发明、电化学理论、经典分析技术的发明、对于同分异构现象和催化的研究。后两个术语都是由他命名的。他坚决主张任何新理论必须与化学知识的总和相一致。他童年就对化学有兴趣。1807年成为教授,翌年被选入瑞典皇家科学院。他业余时间在窄小的厨房实验室用自己临时凑合成的、改造的技术设施,用10年多时间,研究了大约2000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物理与技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与技术的关系赵凯华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联在一起,统称“科技”,实际上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这些事实和关系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  相似文献   

14.
在理论上分析了Oeffner展宽器的色散特性,给出了展宽脉冲随Oeffner展宽器系统参数变化的关系.据此在实验上建立了一台Oeffner飞秒展宽器系统,将19fs的种子脉冲无色差展宽至605ps,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天文望远镜发明400周年.望远镜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仅凭肉眼观察天象的历史,使人类的视线得以深入宇宙的深处和遥远的过去.由于光信号的传播需要时间,我们看到的天体都是它们过去的样子,越远的天体图像越古老,因此望远镜不仅在看远方,而且在看历史.天文望远镜的出现,极大地加深了人类对宇宙和时空的认识,也极大地促进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发展.相对论和现代化时空理论、现代宇宙学的创立和发展,都离不开望远镜的贡献.本刊特以《相对论、宇宙与时空》为题,发表连载文章,以纪念发明天文望远镜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更多的内容请参见本文作者的专著《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十六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相似文献   

16.
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无创检测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创定量确定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在医学诊断和治疗领域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无创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 ,首先简要介绍了描述散射介质中光传播及分布的漫散射理论及蒙特卡罗模拟算法 ;然后分别介绍了用漫散射理论和蒙特卡罗模拟算法无创定量确定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具体方法 ;最后总结了到目前为止无创定量确定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研究成果 ,并对今后的工作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食用油是人类营养和能量的重要来源,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脂肪酸,研究食用油在太赫兹波段光学特性,对食用油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具有重要价值。衰减全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通过样品与倏逝波的相互作用,获取样品的太赫兹光谱。与透射式或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相比,该技术能有效地避免测量食用油等液体样品时样品池对光学参数的影响,并能获得样品的精确光学参数。分别利用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和衰减全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测量了大豆油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与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相比,衰减全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能更有效地提取大豆油的吸收系数、吸收峰分布等光学特性。进一步利用衰减全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了大豆油、核桃油、葡萄籽油在太赫兹波段的光学特性,获得了三种食用油在1~1.8 THz范围内的折射率谱和吸收光谱。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食用油中四种主要成分(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在太赫兹波段的振动、转动模式,理论计算结果同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在太赫兹波段食用油的吸收峰与所含脂肪酸分子种类与含量有关,其主要来源为脂肪酸分子的低频振动和转动。研究成果对食用油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品质检测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严格的速率方程理论得到的总是非马尔可夫的,可是大部分实验都可以用马尔可夫的、即传统的速率常数基础上的反应动力学方程来描述.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电子转移过程中的马尔可夫/非马尔可夫特性.以最简单的两态电子转移反应为体系,以其在德拜溶剂中的严格动力学解为标定,采用光谱领域著名的Kubo运动谱窄化线型函数及其特性参数来描述电子转移过程中的马尔可夫/非马尔可夫本质.该马尔可夫特性参数是相干转移耦合与溶剂环境涨落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它为基础说明了大部分实验确实可以通过传统的速率方程来描述,而非马尔可夫速率过程最  相似文献   

19.
"点石成金?"--碳结构超高压物理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郭万林  戴意涛 《物理》2005,34(7):498-502
文章介绍了石墨和碳纳米管在超高压和/或纳米压痕下的层间sp^2-sp^3键转化、软硬相转换、纳米硬度等研究进展.通过量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建模分析研究,发现超高压下石墨和碳纳米管存在软相向硬相转变的双相机制,给出了超高压获取石墨和碳纳米管超硬相的条件.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并能合理地解释有关石墨和碳纳米管超高压实验中看似矛盾的各种实验现象.提出了碳结构超高压物理力学概念,可为超高压碳相关物质相变、物化性质调控提供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0.
粘接界面特性的超声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粘接界面特性的超声检测与评价既是物理学的前沿问题,又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亟需解决的应用问题。高波阻介质下多层低波阻介质界面脱粘检测、滑移界面检测和粘接强度定量评价是粘接质量检测中遇到的三大难题。本文综述了课题组十余年来在攻坚三大难题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共振匹配理论,发明了六项关键技术并实现了技术集成,研制出全新概念的超声检测设备,解决了第一个难题;成功研制出横波直探头,用纵横波综合判断方法解决了第二个难题;对第三个难题,建立了粘接界面非线性弹簧模型,为利用非线性声学参量评价粘接界面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探索性地利用统计性方法对粘接强度进行了预测,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