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玉峰  陈征 《物理》2022,(4):286-288
<正>1引言物理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掌握物理学规律,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认识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说,希望学生掌握物理学认识路径,学会以物理学认识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学会像物理学家那样思考。而物理学认识路径并不是泛泛而谈的抽象方法,是知识与方法的结晶,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化的大思路。在人类探索自然界过程中,随着航海、  相似文献   

2.
何谓物理,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早就有诸多讨论,老子的"道"便是物理这个概念的雏形.<韩非子·解老>有句云:"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探寻万物之理"就是物理学的内涵所在.宋代和明代哲学家朱熹、程颐、罗钦顺等强调"格物致知、穷理明辨",则道出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即以"格物"式的实验为基础获取物质的信息,以"穷理"式的思辨为辅助分析出信息中的一般规律,然后解释更多的现象和规律.物理的基础来源于完全真实的物质实验信息,物理的灵魂在于它能提取出一般规律并返回应用到真实的物质世界中去.  相似文献   

3.
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学的几点认识(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物理学工作者,结合自己的体会,我跟大家谈谈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学的几点认识.1对物理学的五点认识1.1物理学是对物质世界的构成和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物理学是科学之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科学.其实人类最早出现的是技术,还不是科学.比如  相似文献   

4.
"估",通常被认为是"粗略"的意思,但在物理学及其实验教学中,却展现着严谨、科学和规范,昭示了认识真理的无限性.注重"估",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凝聚态物理学是近30~40年来在物理学领域"凝聚"出来的一个热门词汇,它代表了物理学中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域.在它的名义下凝聚了以前已经广为研究的固体物理和近30~4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软"物质物理,其中包括了液晶、乳胶、聚集物、电磁流体、多相流体、颗粒体等,乃至包括生命物体中的聚集体;更有甚者,有时还把一些"复杂系统"中有些与物理规律相似或者可以凭借物理上一些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相关交叉内容都融合到这一"凝聚态物理学"的名义  相似文献   

6.
问题教学历来都是教育家们重点研究的内容,国内外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重视问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推广和实施.2003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列为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的要求.但目前问题教学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和实践上的困惑,这些方面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一、量子记忆缺失产生"时间之箭"① 所有物理学的基本定律都没有说过时间只能向前移动,但我们从未发现任何时光倒流现象--例如突然重行合拢起来的已破了壳的鸡蛋、或者是从温水池中形成的冰晶.现在,一项新的研究认为时间之箭是量子力学的记忆缺失之后果,该健忘症抹杀掉了时间有过的向后移动的任何痕迹.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中的唯象方法与唯象理论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莱克(Paul J.Black)在谈到物理教育问题时提出:“如果物理教育是为更多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那就应当重视物理学家的工作成果在社会上、技术上的应用;应当重视物理学的哲学和物理学的历史;应当重视蕴含于我们文化之中的物理学方法;应当重视物理学家这个专业群体的特点,如支持、贡献社会的方式等。”本文就物理学认识论的一个课题谈一点认识,也算是对布莱克先生的响应吧。  相似文献   

9.
"全人教育"强调"知、情、意"相结合:科学与人文艺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真、善、美和谐统一.物理学本身既是科学,也是文化、艺术;物理学中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物理学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物理学是进行"全人教育"不可多得的载体!本文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例,从科学与艺术;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真、善、美和谐统一视角剖析经典电磁学理论在全人教育过程中展示出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不应该慨叹物理研究之前途渺茫,21世纪的物理学定会得到突破性发展,物理学又将上一个新台阶。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更广泛地讲,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的科学。物理学发展史实际上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及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今社会,高度物质文明、高科技生产都是以人类对自然认识程度为基础的。物理学方面每次重大发展,总是把社会生产推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物理学更趋完善,然而物理学的发展并未走到尽头,也不可能走到尽头。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的第七章第一节"行星的行动"中的阅读材料"[科学足迹]: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2.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理概念和导出正确的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能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演示实验是为配合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容易被学生接受、深受学生喜爱的实验形式,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配合教师的讲授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红  杨新建 《物理通报》2013,(1):121-123
把文科大学物理当作一种文化来讲,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学家解决问题的主要思想和方法,体验物理学所蕴含的科学文化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造性思维.本文以"光的双折射现象"教学为例,阐述作者在该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全面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策,这一国策对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素质"3大核心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的本质是求真育人,决定了"人文精神"应是贯穿于大学物理教学的灵魂.人文精神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也蕴含在自然科学之中.本文阐述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即充分发挥物理学蕴含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学习和领悟物理学的知识、方法、思想与精神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和自我知识的更新能力,使学生懂得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怎样用;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处理,详细介绍了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5.
面向物理学前沿从力学“绪论”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云秀 《大学物理》1995,14(11):40-41
本文介绍作者在讲述力淡绪论课时如何揉进物理学前沿内容,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规律,从物理最基本的追求和物理学的总目标-自然界的统一,以及从物理学的现状,不断地把学生从古老的经典力学中带到物理学前沿去瞻望。  相似文献   

16.
习题讨论课是面向工科学生的理科模式"基础物理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总结了开展基础物理学习题讨论课,在教学目的、备课与选题、加强课堂互动及接收学生反馈等4个方面的教学要点.  相似文献   

17.
粒子物理学是当前物理学的前沿之一,它研究和探索粒子的种类、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我们知道本世纪以来,人们的理论认识已经深入到物质原子内部的各个层次,深入到各层次粒子的结构,它的运动形态和转变规律。理论的认识之所以如此深入,主要靠先进的、条件极严格的科学实验方法的发展,如需要强电场、强磁场、高压强、高温度、高密度等条件。从历史经验来看,物理学研究的物质层次深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粒子间的相对运动能量。换句话说,所研究的物质层次越深,需要的能量越高。  相似文献   

18.
"以太"是物理学中古老而富有争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伴随着物理学,尤其是经典物理学的发展而发展.以太论的发展过程,是人类科技发展道路上曲折的进步历程.因此在物理教学应强化知识建构过程的背景下,"以太论"具有重要的物理教育价值.本文简要论述了"以太论"在力学、电学、光学等经典物理学领域的发展历史、内涵演变以及现代物理学中对以太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太论"的物理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质量和能量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怎样认识和理解这两个概念,不仅对物理学而且对哲学都是具有很大意义的.特别是目从狭义相对论得到了质能关系E=mc2之后,就更加重要了.如同许多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一样,质能关系也被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派别所利用与歪曲,使得这些概念和规律在物理学中异常混乱.我们必须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之下,对这些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把被唯心主义弄得混乱了的概念和规律澄清,并且对于他们企图在曲解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同时偷运唯心主义货色进行揭露和批判.这是在物理学领域中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物理教育不仅要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发展物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品质,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与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