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装有特殊填充材料的微柱,它对Pb2 有特殊的富集功能,通过络合物将其脱洗出来,接收液直接用ICP/AES测定Pb2 的含量。实验详细考察了不同脱洗液对铅的富集情况:脱洗液的浓度;脱洗液的用量;及其pH对铅富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EDTA作为脱洗液;浓度为0.03 mol/L;洗液用量为4 mL;洗液HNO3的pH 0~9条件下,将水样经微柱富集脱洗后直接用ICP/AES测定铅含量:其相关系数r=0.9955;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0μg/L;回收率在84%~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7.79%;并将以上分析条件应用于顺序流动注射及ICP/AES(SIA-ICP/AES)在线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FIA-ICP/AES法分析茶叶浸取液中多元素的形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了分析茶叶浸取液中[Zn、Mn、Fe、Al及Mg]形态的新方法。研究了以C-18柱为分离柱的流动注射与ICP/AES的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ICP—AES法检测服装钮扣中镍的含量,阐述了钮扣前处理的化学方法,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建立了ICP—AES光谱强度与标准镍溶液的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相关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ICP—AES法检测钮扣中镍含量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4.
ICP-AES法测定高纯氧化铕中稀土杂质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锌粉还原 5709萃淋树脂分离富集 ICP AES法测定高纯氧化铕中14个稀土杂质元素的方法,用ICP AES法测定稀土元素工作曲线下限为(以氧化物计)镧为0.05mg·L-1,铈、镨、钇为0.25mg·L-1,钕、钐、铽、镝、钬为0.1mg·L-1,铒、铥、镱、镥、钇为0.05mg·L-1,回收率为90%~106%。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99.99%氧化铕中14个稀土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有机试液ICP光谱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谱法测定无机水溶液样品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试样处理简便和具有多元素同时测定能力,近十年来它在有机试液的分析方面也有许多实际应用,并已成为ICP光谱分析的一个重要专题。目前有机试液ICP光谱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方面:1.各种油类中金属杂质的测定。如燃料油及食用油中无机杂质的测定;润滑油中磨损金属的测定。2.有机溶剂萃取技术与ICP光谱法联  相似文献   

6.
原油及重油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对于炼油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金属含量的分析方法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吸收光谱(AAS)法,特别是ICP/AES方法,由于可实现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且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故应用最为广泛。无论选用哪种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ICP-AES法间接测定高氯酸二乙基联吡啶中高氯酸根含量的方法,选择了氯化四苯Lin(TPPCl)与高氯酸根发生沉淀的条件及ICP-AES测定四苯Lin的最佳条件,在氯化四苯Lin过量的情况下,在水中难溶的高氯酸二乙基联吡啶可以定量转化成TPPClO4晶形沉淀,通过测定反应剩余的TPPCl,可计算得到样品中高氯酸根的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0.74%,回收率99.5%-100.6%。同时以TPPCl为沉淀剂,用重量法测定了样品中高氯酸根含量,结果与ICP-AES法一致。  相似文献   

8.
建立聚环氧乙烷凝聚重量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玻璃中二氧化硅的分析方法。玻璃试样经1 000℃高温下无水碳酸钠熔融,以盐酸浸出后蒸成湿盐状,再用聚环氧乙烷凝聚,过滤并将沉淀灼烧,然后用氢氟酸处理,其前后的质量差即为沉淀的二氧化硅量,滤液中的二氧化硅用ICP–AES法测定,两者相加得试样中二氧化硅的总含量。在选定的条件下,用ICP–AES法测定二氧化硅的线性范围为0.20~50μg/m 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5,检出限为0.20μg/m 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5%(n=6),方法的回收率在98.6%~101.9%之间。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精密度,测定速度快,可用于玻璃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电子密度n_e和电子温度T_e是描述ICP放电特性的重要参数。本文对ICP中n_e和T_e的测量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文献提供的数据,经理论计算,分别与电子密度计算有关的两个系数C(n_e,T)和α_(1/2)(n_e,T)进行了扩展并编制成表。作者基于ICP—AES的实际测定条件,对不同操作参数下ICP中轴向电子密度n_e和电子温度T_e进行了测量,其实验结果与文献推荐值一致。  相似文献   

10.
采用碱熔再酸化分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高铁土壤中Al。通过逐级扩大线性范围的方式,选取测定高含量Al的合适谱线;在标准中逐级加入铁基体,考察了铁基体浓度从20μg/mL到80μg/mL时对测定Al的各谱线的干扰情况。用ICP—AES对国家标准物质GSS-1,GSS-2,GSS-3,GSS-4,GSS-5进行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的相对误差(RE)在-0.37 %~0.31%之间,RSD(n= 5)为0.26%~0.75% 。  相似文献   

11.
大豆中稀土元素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豆中稀土元素(La、Ce、Nd、Y、Gd)的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豆各部位稀土含量分布一般规律为:根>茎>夹壳>夹果;大豆在生长不同期吸收稀土的能力大小为:幼苗期>分枝期>成熟期。总之,稀土元素在大豆中不易迁移,主要集中在根部,果实中含量甚微,因而施用稀土微肥,不会影响食用粮食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稀土组分含量在线检测技术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了稀土萃取分离过程机制,找出影响稀土组分含量检测的主要因素,确定辅助变量。利用从包钢稀土厂采集的数据通过newrb函数创建径向基网络来实现稀土组分含量的软测量。文中通过流程图详细阐述了建模方法,采用50组样本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混合稀土中单一稀土元素的化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彭春霖 《分析化学》1992,20(11):1242-1246
  相似文献   

14.
稀土元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5.
对浙江某地大量的离子吸附型稀土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的浸提和测定实验,实验对比了氯化铵和硫酸铵溶液对矿石中稀土元素的浸出性能,选择了杂质浸出较少的硫酸铵溶液作为浸出剂,对不同稀土含量的吸附型稀土矿进行了实验,浸出方法稳定,符合工业开采要求。实验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浸出液中稀土元素分量的方法,浸出液经大比例稀释并酸化后测定,精密度较好,能满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评价的质量要求,方法检出限(6σ)0.005~0.26μg/g,单元素测定精密度(n=6,RSD≤6.0%),浸出稀土元素总量测定RSD≤4.0%。实际样品的实验及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铝,镁轻合金中的稀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Ferro R 《中国稀土学报》1997,15(3):262-274
综述了稀土-镁和稀土-铝合金的晶体化学、热力学和相图数据,根据其前景特别注意了富镁,富铝稀土合金及添加稀土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报道了若干稀土-鲜、稀土-铝及含两个没稀土的镁、铝合金的研究结果。对富镁、富铝的二元和三元合金相的结晶及形成规律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并对有确定结构的合金精细设计和可能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19.
胡家乐  薛冬峰 《应用化学》2020,37(3):245-255
稀土元素是一个包含了由钪、钇与镧系共17种元素的系列统称,它们既具有本质上的物理化学相似性,也具有各自独特和多样的电子结构。 从化学水平上讲,稀土离子的特性决定了稀土永磁、磁致冷、超导、热释电、光学制冷、非线性光学、催化等高新技术应用的本质;从材料水平上讲,稀土功能材料是实现这些技术应用的基础。 从科技发展要求来讲,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是实现稀土资源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本文从稀土离子特性出发,利用轨道杂化模型构建稀土离子与稀土功能材料之间的基本关系,总结了近年来不同应用领域中稀土离子在稀土功能材料的组成设计与性能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电化学方法制备稀土材料及稀土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杨绮琴  童叶翔 《电化学》1998,4(2):121-129
电化学方法制备稀土材料及稀土在电化学中的应用①杨绮琴童叶翔(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稀土元素内层4f电子的数目从0向14个逐个填满,造成它们之间在光学、磁学、电学性能上出现明显差异,衍生出种类繁多的高新材料.我国的稀土资源非常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