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香草醛缩多胺Schiff碱Co(II)配合物固相合成及氧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芙蓉  陈鹭  王吉德  武荣兰  岳凡  李静 《化学学报》2006,64(15):1517-1522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三个新的席夫碱钴(II)配合物, 在室温下, 将其与O2作用, 1 mol配合物吸收2 mol O2, 得到三种固态氧合配合物[Co•(L1)2•(O2)2](NO3)2•2H2O [L1N,N-二(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二乙烯三胺], [Co•(L2)2•(O2)2](NO3)2•2H2O [L2N,N-二(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三乙烯四胺]和[Co•(L3)2•(O2)2](NO3)2•2H2O (L3N,N-二(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四乙烯五胺].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TG/DTA、摩尔电导率、紫外等测试手段确定了氧合配合物的组成. 采用失重法测定了氧合配合物中的配位氧, 确定1 mol钴配合物吸收2 mol O2, 其中1 mol O2用来和钴离子配位形成超氧配合物.  相似文献   

2.
基于席夫碱分隔配体H2vanophen(1,2-苯二胺缩邻香草醛),通过引入不同的阴离子,构筑了3个Cu-Tb基金属配合物[Cu2(vanophen)2TbCl2(MeOH)2]Cl·3MeOH(1)、[Cu2(vanophen)2TbCl2(MeOH)2](TCNQ)1.5·2MeOH(2)和[Cu2(vanophen)2Tb2(N36]·2MeOH(3)(TCNQ=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并详细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磁性。除了抗衡阴离子外,配合物12具有非常相似的[CuTbCu]三核结构;其中Cu(Ⅱ)离子处于席夫碱配体中的[N2O2]配位口袋中,而Tb(Ⅲ)离子则和配体中的[O4]配位口袋中的全部或部分O原子配位。对应于一个三核基元,配合物1中的抗衡阴离子为一个Cl-离子,而配合物2中的抗衡阴离子是一个TCNQ-0.5阴离子及半个TCNQ-阴离子。配合物3是由end-end及end-on叠氮桥联2个[CuTb]单元形成的四核[CuTb]2配合物。磁性研究表明,三核配合物12均为场致的单分子磁体而配合物3为零场单分子磁体,其中配合物13的能垒分别为(11.1±0.3) cm-1和(20.2±0.3) cm-1。相比于配合物1,配合物2具有更低的能垒,这可能源于其中的阴离子自由基和三核[CuTbCu]基元之间的弱的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多辉  王藩侯  朱正和 《化学学报》2007,65(10):994-997
以6-311++G(3df, 3pd)为基函数,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对N2O分子体系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 结果表明N2O分子最稳态为Cs构型, 电子组态为2A', 平衡核间距RN—N=0.11873 nm, RN—O=0.13012 nm, 键角∠NNO=133.94448°, 离解能De=10.3857 eV, 基态简正振动频率: 弯曲振动频率ν1=656.7488 cm-1, 对称伸缩振动频率ν2=998.1562 cm-1, 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ν3=1684.3093 cm-1. 并用多体展式理论方法推导出了基态N2O分子的分析势能函数, 其等值势能图准确地再现了N2O分子的结构特征和离解能.  相似文献   

4.
武望婷  胡怀明  王尧宇  史启祯 《化学学报》2005,63(22):2032-2036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 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10H10N2O4)、2,2-联吡啶(C10H8N2, 简写bipy)与Eu(NO3)3•4H2O反应, 首次培养出黄色单晶[Eu(C10H9N2O4)(C10H8N2O4)(H2O)3]•0.5bipy•3H2O.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晶胞参数a=0.93392(16) nm, b=1.3100(2) nm, c=1.3895(2) nm, α=97.205(3)°, β=105.411(2)°, γ=106.364(2)°, V=15.35(2) nm3, Z=2, μ=2.118 mm-1, Dc=1.686 Mg/m3, F(000)=786, R=0.0116, wR=0.0507, GOF=0.995. 晶体测试结果表明, 该单晶结构为铕的9配位配合物, 两个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分别以负一价和负二价酮式和三个水分子同时参与配位; 每个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中的羧基氧、酰胺基中的羰基氧和C=N中的氮与Eu3+配位, 形成两个共边的稳定五元环, 另三个配位原子则分别来自三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 该配合物在空间呈扭曲的单帽四方反棱柱, 而在不对称单位中还有游离的一个2,2-联吡啶分子和三个水分子, 这些游离分子与配位分子之间存在大量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 整个分子在空间呈三维网状结构. 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柔性酚胺类配体N,N'-二甲基-N,N'-(2-羟基-4,5-二甲基苄基)乙二胺(H2L)与Cu(Ⅱ)反应,合成了2个新的酚氧桥联多核Cu(Ⅱ)配合物[Cu3II(L)2(CH3OH)2](ClO4)2(1),[Cu3II(L)2(CuICl2)2](2)。配合物1~2中,3个Cu2+之间通过2个酚氧桥连接,形成线性三核结构。两边的铜离子分别被配体L2-上的N2O2螯合配位,轴向与甲醇分子的氧(配合物1)或[CuCl2]-的氯(配合物2)配位,形成四方锥配位构型。中间铜离子与两侧L2-上的4个酚氧原子以平面四边形配位。CuII-O-CuII键角为100.14°~101.79°。对配合物1~2进行变温磁化率测量表明,铜离子之间通过酚氧桥存在强的反铁磁耦合,磁耦合常数J分别为-277(9)cm-1(配合物1)和-299(3)cm-1(配合物2)(基于自旋哈密顿算符Ĥ=-2J(Ŝ1·Ŝ2+Ŝ2·Ŝ3)。J值与酚氧桥桥联键角有一定相关性,即Cu-O-Cu桥联键角越大,反铁磁耦合越强。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的方法合成了1-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配体, 利用该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铜配合物[Cu(C14H21N5)Br]2•[CuBr4] ([Cu(C14H21N5)Br]•[CuBr4]2-•[Cu(C14H21N5)Br]), 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的C2/c空间群, 晶胞参数a=1.96209(15) nm, b=0.82319(5) nm, c=2.39249(15) nm, α=90.00°, β=102.996(2)°, γ=90.00°, V=3.7653(4) nm3, Z=4, μ(Mo Kα)=8.083 mm-1, Dc=2.097 Mg/m3, F(000)=2308, R=0.0417, wR=0.0945, GOF=0.933. 该配合物由两个1-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一溴合铜配阳离子和一个四溴合铜配阴离子组成. 在两个配阳离子中, 每个Cu(II)离子与五个配位原子配位(四个氮原子和一个溴阴离子), 位于一个变形四方锥的中心. 在配阴离子中, Cu(II)离子与四个溴阴离子配位, 位于一个稍变形四面体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由Cu(Ⅱ)、2,2′-联吡啶(邻菲咯啉)与N-苯基亚氨基二乙酸在溶液中组装得到2个双核配合物[Cu2(L)2(2,2′-bipy)2]·8H2O (1)、[Cu2(L)2(phen)2]·2H2O (2)(H2L=N-苯基亚氨基二乙酸,2,2′-bipy=2,2′-联吡啶,phen=邻菲咯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合物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在这2个双核配合物中,中心铜离子的配位形式均为五配位的畸变四方锥构型,配体L中的N原子没有参与配位,而是采用1个羧基的1个氧原子与Cu2+离子螯合、另1个羧基上的1个氧原子以μ2-桥联的配位模式连接2个Cu2+离子。  相似文献   

8.
齐斌  晁余涛 《化学学报》2007,65(19):2117-2123
在6-311+G(2d,2p)水平下,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研究了Criegee 自由基CH2O2与H2O的反应. 结果表明反应存在三个通道: CH2O2+H2O®HOCH2OOH (R1); CH2O2+H2O®HCO+OH+H2O (R2); CH2O2+H2O®HCHO+H2O2 (R3), 各通道的势垒高度分别为43.35, 85.30和125.85 kJ/mol. 298 K下主反应通道(R1)的经典过渡态理论(TST)与变分过渡态理论(CVT)的速率常数kTSTkCVT均为2.47×10-17 cm3•molecule-1•s-1, 而经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SCT)校正后的速率常数kCVT/SCT 5.22×10-17 cm3•molecule-1•s-1. 另外, 还给出了200~2000 K 温度范围内拟合得到的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三参数Ar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Salen型双肟配体H2L(H2L=4,4′-二溴-6,6′-二氯-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分别与一水合乙酸铜或四水合乙酸钴反应,合成了2种配合物即[Cu(L)] (1)和[Co(L)(H2O)2]n (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单核结构,由1个Cu2+离子和1个四齿配位的L2-单元组成。中心Cu原子的配位数为4,配合物的几何构型为扭曲的四面体。配合物2含有1个Co2+离子、1个配体L2-单元(提供N2O2给予体)、2个配位的水分子,其中心Co原子具有六配位的稍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线性延伸的金属-水链状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高氯酸镨和咪唑(C3H4N2), DL-α-丙氨酸(C3H7NO2)混配配合物晶体. 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Pr(C3H7NO2)2(C3H4N2)(H2O)](ClO4)3. 使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计, 以2.0 mol•L-1 HCl为量热溶剂, 在T=(298.150±0.001) K时测定出化学反应PrCl3•6H2O(s)+2C3H7NO2(s)+C3H4N2(s)+3NaClO4(s)=[Pr(C3H7NO2)2(C3H4N2)(H2O)](ClO4)3(s)+3NaCl(s)+5H2O(1)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ΔrHmө=(39.26±0.11)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 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ΔfHmө{[Pr(C3H7NO2)2(C3H4N2)(H2O)](ClO4)3(s), 298.150 K}=(-2424.2±3.3) kJ•mol-1. 采用TG-DTG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在流动高纯氮气(99.99%)气氛中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运用微分法(Achar-Brindley-sharp和Kissinger法)和积分法(Satava-Sestak和Coats-Redfern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 求得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108.9 kJ•mol-1, 动力学方程式为dα/dt=2(5.90×108/3)(1-α)[-ln(1-α)]-1exp(-108.9×103/RT).  相似文献   

11.
在pH=7.5的水溶液中, Na2WO4•2H2O, NaAsO2, CoCl2•6H2O与对氨基吡啶反应, 得到了一种新的夹心型杂多钨酸盐Na6(C5H7N2){[Na(H2O)2]3Co(H2O)5[Co(H2O)]3(AsW9O33)2}•27H2O单晶,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晶体属三斜晶系, P 空间群, 其晶胞参数为: a=1.3276(8) nm, b=1.7581(10) nm, c=2.4381(14) nm, α=70.954(9)°, β=86.663(9)°, γ=72.885(9)°, V=5.136(5) nm3, Z=2, R1=0.0608, wR2=0.0848 [I>2σ(I)]. 在{[Na(H2O)2]3Co(H2O)5[Co(H2O)]3(AsW9O33)2}7-阴离子中, 一个Co2+与聚阴离子{[Na(H2O)2]3[Co(H2O)]3(AsW9O33)2}9的一个端基氧共价连接, Co2+呈现出5和6两种配位数, 质子化的氨基吡啶正离子作为抗衡离子存在于晶体之中. 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IR, UV-Vis, TG-DSC表征. 对该化合物、Na2WO4•2H2O及CoCl2•6H2O催化H2O2氧化乙醛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该化合物的催化活性远优于简单化合物Na2WO4•2H2O和CoCl2•6H2O.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波技术合成了配合物[Gd2(Gly)6(H2O)4](ClO4)6(H2O)5, 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红外表征和热重分析. 应用X衍射仪测定其晶体结构, 该晶体为一维链结构, 属三斜晶系, P 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1569(17) nm, b=1.4138(2) nm, c=1.5642(2) nm, α=96.910(2)°, β=102.735(2)°, γ=105.512(2)°, V=2.3606(6) nm3, Z=2, Dc=2.144 g•cm-3. 采用精密溶解-反应量热计, 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 计算出了该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7960.73±3.23) kJ•mol-1.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新型不对称Schiff碱铜前体配合物KCuL和一种化学组成为[(CuL)2Mn (H2O)2]·0.5CH3OH·0.5CH3OH的顺式异三核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IR谱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其中H3L = N-(2-{[(1E)-(5-氯-2-羟基苯基)亚甲基]胺基}乙基)-2-羟基苯甲酰胺)。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三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该三核配合物的每一晶胞单元含有一个顺式中性异三核分子和两个无序的甲醇分子。中心锰离子Mn2+处于O6形成的变形八面体几何构型,而两个配阴离子[CuL]-在Mn2+周围呈顺式排布。磁性表明该三核配合物不仅具有分子内反铁磁作用,而且三核单元之间具有弱的铁磁交换作用,磁参数分别为J = -12.1 cm-1, g = 2.20 and zj¢ = 1.37 cm-1.  相似文献   

14.
报道四核铜配合物[Cu2L2][Cu(pht)2]2[Hpht:苯妥英,即5,5-二苯基-2,2咪唑烷酮;L:N-(3-氨基丙基)二乙醇胺]的溶剂热合成、晶体结构及其性质研究.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9240(1)nm,b=2.4559(2)nm,c=1.5572(2)nm,β=97.489(2)o,V=3.5035(7)nm3,Dc=1.499Mg/m3(g/cm3),Z=2,F(000)=1636,μ=1.270mm-1,R1=0.0503,wR2=0.1135[I2σ(I)],GOF=1.014.XPS结合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分子有混价铜组成,包括两个Cu(I)和两个Cu(II),其中每个Cu(I)分别与两个苯妥英配体提供的氮原子配位,N—Cu(I)—N的夹角为177.1°,每个Cu(II)与L配体的五个配位原子配位(N2O3),形成一个稍变形四方锥结构,两个Cu(II)通过N-(3-氨基丙基)二乙醇胺中的一个羟基氧桥连接形成双核阳离子,琼脂扩散法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配体和铜盐对3种受试细菌均有一定的活性.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测定研究表明,该配合物是以插入方式与小牛胸腺DNA结合.  相似文献   

15.
袁爱华  沈小平  周虎  陆路德 《化学学报》2005,63(19):1795-1801
将Ni(teta)(ClO4)2 (teta=5,7,7,12,14,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的DMF溶液和K3[Fe(CN)6]的水溶液在填充了琼脂冻胶的U型管中通过扩散反应, 得到了标题化合物(H2teta)2{[Ni(teta)][Fe(CN)6]2}•17H2O, 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为a=0.9998(2) nm, b=1.5514(3) nm, c=1.6647(4) nm, α=114.15(2)°, β=100.91(2)°, γ=93.42(2)°, V=2.2863(10) nm3, z=1, Dc=1.196 g•cm-3, F(000)=890, μ=5.84 cm-1, GOF=0.894, R1=0.0582, wR2=0.1446 [I>2σ(I)]. 该化合物的基本单元由2个[H2teta]2+阳离子、1个{[Ni(teta)][Fe(CN)6]2}4-阴离子和17个水分子组成, 它们之间通过N—H…N氢键而形成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 1.8~300 K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 化合物中三核体系Fe (s=1/2)-Ni (s=1)-Fe (s=1/2)中心原子间通过氰基桥联而发生强的铁磁相互作用, 磁参数J=4.33 cm-1, g=2.6, θ=60 K. 通过TG-DTG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