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荣馀  陈坚  瞿建波 《化学学报》1993,51(10):1016-1022
α-或β-硝基烷基膦酸酯双负离子与卤代烷反应, 生成碳-烷基化产物, 反应区域选择性取决于硝基膦酸酯的结构, 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稳定的 Ru-Pt/γ-Al2O3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用于2,5-二氯硝基苯中的硝基选择性加氢. 考察了催化剂还原方法,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和添加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用乙醇还原的Ru-Pt/γ-Al2O3催化剂性能明显好于用其它方法还原的催化剂,在50 ℃和氢气压力1.0 MPa的条件下反应1 h,转化率为41.4%,生成2,5-二氯苯胺的选择性为63.5%. 如果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向该催化体系中加入Sn4+离子,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则大幅度提高,转化率达100%,选择性为77.6%,延长反应时间至4 h,选择性可达99.3%,并且没有脱氯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缺位Dawson型K10Na2H2P2W16O60在环己烯氧化中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二缺位杂多化合物K10Na2H2P2W16O60·18H2O,用IR、UV-vis、XRD及TG表征了其结构,考察了该化合物在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溶剂种类和反应温度对二缺位杂多化合物的催化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在叔丁醇中主要生成环己烯酮,在丙酮中主要生成环己二醇.在乙腈中主要生成环氧环己烷,其选择性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和催化剂用量增加而降低,环己烯酮的选择性则逐步升高.催化剂与产物可通过温控固-液相分离,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
对硝基苯磺酰基乙酸酯与芳香醛的缩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硝基苯磺酰基乙酸酯与芳香醛在六氢吡啶醋酸盐催化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砜,研究了催化剂对反应影响,发现DPA(3-Dimethylaminophenylpropylamine)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可以替代六氢吡啶。在NaCl/DMSO/H2O体系中,缩合产物2-(对硝基苯磺酰基)-3-苯丙烯酸乙酯在185℃反应,得到脱羧物E-2-(对硝基)苯磺酰基苯乙烯。用1HNMR确证了缩合产物构型为E。  相似文献   

5.
以芳香硝基化合物为起始原料,以2%Pt-Sn/γ-Al2O3为催化剂,采用原位液相加氢法可以一锅法合成喹啉类化合物,考察了Pt/Sn摩尔比、反应温度、原料浓度和水含量等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t/Sn摩尔比0.5,220oC,5.0MPa,原料浓度6%,水含量30%及反应物停留时间为72s的条件下,生成产物6-甲氧基-2-甲基喹啉的收率可达72%.  相似文献   

6.
硝酸铁对水杨酸甲酯的硝化及位置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珠  李永绣  李霞  张玲 《应用化学》2010,27(4):432-436
用硝酸铁对水杨酸甲酯硝化合成了3-硝基水杨酸甲酯和5-硝基水杨酸甲酯。 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反应溶液酸碱性对产物收率和位置选择性的影响。 得出较好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 h,n(硝酸铁)∶n(水杨酸甲酯)=2∶3。 少量硝酸有利于硝基化反应,且优先生成5-硝基水杨酸甲酯,而碱性不利于硝基化反应,且优先生成3-硝基水杨酸甲酯。 用量化计算解释了硝化反应的位置选择性机理。  相似文献   

7.
与芳香胺相比,芳香硝基化合物具有廉价易得、官能团兼容性好等优点,作为氮源在下游含氮化学品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烯烃羰化酰胺化反应绝大多数以胺类化合物为氮源,其中直链和支链酰胺产物的选择性主要是通过具有特定电子和位阻特性的配体调控实现.已报道的芳香硝基化合物的还原酰胺化反应研究中,需要外加还原剂或者利用金属羰基化合物Mo(CO)6释放的CO为羰基源和还原剂.本文发展了一种毋须外加还原剂的钯催化芳香硝基化合物与烯烃的还原羰化酰胺化反应新方法.研究发现,钯金属催化剂(特别是离子型)的抗衡阴离子是还原羰化酰胺化反应中化学选择性和羰化区域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抗衡阴离子为氯离子、硼酸为助剂时,最优钯前驱物K2PdCl4的产物主要为支链酰胺,此时不同的膦配体并不能调控其区域选择性,这与胺的烯烃酰胺化反应可以通过配体调控羰化的区域选择性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含氮中间体原位捕捉、硝基化合物还原下游可能中间体对照实验等研究表明,芳香硝基化合物在以一氧化碳为还原剂的催化还原体系下被完全脱氧还原为氮烯(Ar-N:),再经过烯酰胺中间体进一步烯键还原得到相应的支链酰胺;当离子型钯前驱物的抗衡阴离子配位性较弱时,最优钯前驱物为Pd(CH3CN)4(OTf)2时,以直链酰胺为主要产物,此时不同的膦配体可以调控酰胺化的区域选择性.同样的机理研究表明,在该催化剂体系下芳香硝基化合物首先被还原为芳基胺,然后再发生与现有报道类似的胺类化合物的烯烃羰化酰胺化反应.这两个催化反应体系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底物适用性,并且可以高效地应用于除草剂(敌稗)的一步合成.本文为以硝基化合物为起始氮源,通过催化控制生成特定含氮中间体,从而可控合成不同的含氮化学品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固体酸催化烯烃改性生物油酚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生物油中含量较高的愈创木酚、儿茶酚和苯酚为酚类模型化合物,以蒙脱土K-10负载的Cs2.5H0.5PW12O40为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苯酚/1-辛烯烷基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负载量,反应温度及物料摩尔比等因素对酚类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100℃范围内,30%Cs2.5H0.5PW12O40/K-10对苯酚烷基化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原料摩尔比为1时苯酚氧烷基化产物的选择性最好.愈创木酚中甲氧基的位阻效应使其转化率在相同条件下比苯酚低很多,相应氧烷基化产物的选择性也很低.儿茶酚与1-辛烯反应主要生成单羟基氧烷基化产物,100℃时选择性仍高达96%.升高温度有利于烷基化改性反应的进行,但产物中氧烷基化产物的选择性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异戊烯金属有机化合物与羰基化合物加成反应是合成含α-羟基异戊烯结构单元的天然化合物最简便的方法,但该反应通常生成α-加成和γ-加成两种异构体。不同金属对反应的区域选择性有很大影响。本文综述了异戊烯金属有机化合物与羰基化合物加成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及其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催化降解氯代苯胺高选择性合成环己酮的技术.在La修饰Pd/Al2O3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催化加氢的方法实现了由多氯代苯胺(2,4,6-三氯苯胺和2,4,-二氯苯胺)高选择性地合成环己酮(不含环己醇).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2,4,6-三氯苯胺加氢生成环己酮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为100%和98.6%(没有检测到环己醇);2,4,-二氯苯胺加氢生成环己酮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为100%.氯代苯胺在Pd/La-Al2O3催化剂表面首先发生加氢脱氯/N-甲基化等反应生成苯胺、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等中间产物,随后这些中间产物发生苯环加氢、氨基水解/醇解等反应得到环己酮;氯代苯胺上Cl元素的存在和体系中水的含量是影响环己酮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