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阿累尼乌斯方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靳福泉 《大学化学》2007,22(5):45-47
用微分法对k=Aexp[-(Ea)/(RT)]、A和Ea均不随温度变化且Ea>0的基元反应进行了讨论。结论为:在一定温度下,(dlnk)/(dT)总是Ea的增函数,当EaRT时,(dk)/(dT)是Ea的减函数。在一定活化能下,(dlnk)/(dT)总是T的减函数,当T<(Ea)/(2R)时,(dk)/(dT)是T的增函数,当T>2ERa时,(dk)/(dT)是T的减函数。  相似文献   

2.
钛硅分子筛TS-1催化氯丙烯环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摘要:研究了钛硅分子筛催化氯丙烯环氧化反应的条件及动力学行为.\r\n结果表明,以钛硅分子筛为催化剂,氯丙烯可被高选择性地氧化为环氧\r\n氯丙烷.环氧化反应速度与分子筛中骨架钛的含量及分子筛的用量呈正\r\n比关系,是一级反应.对于氧化剂H2O2,只有当c(H2O2)<0.4mol/\r\nL时,环氧化反应为一级反应;而c(H2O2)>1.0mol/L时,为零级反\r\n应.对于氯丙烯,随着其浓度的变化,环氧化反应的级数在1和0之间.\r\n然而,只有当氯丙烯浓度很高时,环氧化反应的级数才有明显的降低.\r\n根据实验结果和Eley-Rideal单分子吸附方程,提出了氯丙烯环氧化反\r\n应的动力学模型.\r\n关键词:钛硅分子筛,氯丙烯,过氧化氢,环氧化,环氧氯丙烷,反应\r\n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采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活性组分Ni/(Ni+W)原子比及\r\n预硫化条件对NiW/γ-Al2O3催化剂噻吩加氢脱硫(HDS)反应活性的\r\n影响.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镜微区元素分析方法对硫化态催化剂进\r\n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组成、硫化方法、硫化度和反应条件等\r\n都能影响NiW/γ-Al2O3催化剂的HDS反应活性.对于在较低温度(30\r\n0℃)下硫化的催化剂,当反应温度较低(260~290℃)时,最佳Ni/\r\n(Ni+W)原子比为0.50,而当反应温度较高(330~360℃)时,最佳\r\nNi/(Ni+W)原子比为0.23.当催化剂在300~450℃下硫化时,其噻\r\n吩HDS反应活性随硫化温度升高而增大,表明硫化度较高的催化剂具有\r\n较高的HDS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4.
H+CH3NO2→H2+CH2NO2反应途径和变分速率常数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P2(FULL)/6-311G**从头算方法,优化了H+CH3NO2——H2+CH2NO2反应的过渡态结构,得出该反应的正逆反应的活化位垒分别是82.73和57.14 kJ·mol-1 .沿IRC分析指出该反应是一个H—H键生成和C—H键断裂的协同反应,而且在反应途径上存在一个引导反应进行的振动模式,这一反应模式引导反应进行的区间在- 0.7~0.2(amu)1/2·a0之间;在 1000~1400 K温度范围内,运用变分过渡态理论(CVT),计算了该反应的速率常数,计算结果与实验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訾俊峰 《合成化学》2003,11(3):277-279
以SO4^2-/TiO2/Ce(Ⅳ)为催化剂,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正丁酯,在n(醇):n(酸)=1.4,催化剂0.5g(乙酸200mmol时),反应时间1.5h的优化反应条件下,酯化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6.
基于PuCO分子基态()的分析势能函数, 用准经典的Monte Carlo轨线法对Pu(7Fg)+CO(0,0)的分 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Pu(7Fg)与CO(0,0)碰撞易生成PuCO络合物分子,该反应是无阈能反应,反应截面σ随能量Et的升高而下降,当Et=502.1 kJ•mol-1时,σ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7.
高岭土/二甲亚砜插层复合物脱嵌反应热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G和XRD研究了高岭土/二甲亚砜插层复合物的脱嵌反应过程,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力学计算方法. 首先用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得反应的活化能Ea, 然后用Malek法拟合得到最可能的机理函数G(α)和f(α), 最后用多升温速率-等温法求得了指前因子A. 研究结果表明, 高岭土/二甲亚砜的插层物脱嵌反应的活化能Ea=86.65 kJ/mol, 指前因子A位于1.6050×108~3.6151×108 s-1之间. 其反应机理为n级的化学反应, 机理函数是G(α)=[1-(1-α)1-n]/(1-n), f(α)=(1-α)n. n值和升温速率有一定的关系, 当升温速率较大(30 ℃/min)或较小(5 ℃/min)时, n=1.5, 当升温速率为7~25 ℃/min时, n=1.6.  相似文献   

8.
一种醇羟基亲水色谱固定相,其结构为右式,其中,x为-OCH3或-OCH2CH3,Y为-CH200C-或者-CH2NHOC-;当m=0时,n=0;当m=1时,n=0-4。本发明采用clickchemistry作为键合反应方法:首先在硅胶表面引入叠氮基团,然后以水/乙醇或桕甲醇混合体系为反应溶剂,将修饰有末端炔烃的一元或多元醇分子键合到硅胶表面,即得醇羟基极性固定相。此固定相结构简单,性质稳定(在酸碱条件下不发生电离),制备过程简单(室温下水溶液体系中反应),高效(clickchemistry选择性和转化率都可达100%)。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极性固定相在水/乙腈(水含量〈40%=流动相中表现出典型的亲水作用液相色谱特征,对极性化合物有很好的保留和分离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阻塞基的乙氧乙醇磺酸酯(1a~1c)与4,4'-联吡啶在熔融条件下反应合成单取代4,4'-联吡啶衍生物(2a~2c)。结果显示,在熔融条件下30min完成反应。投料比对产物有很大的影响。当投料比为1:1时,主要产物为双取代4,4'-联吡啶产物,增加4,4'-联吡啶的用量,单取代产物增加。当投料比为1:10时。单取代产物占绝对优势,分离后的收率达90%。中间体(2a~2c)与4,4'-二(溴甲基)-2,2'-联吡啶按1:1摩尔比混合,按照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反应,得到2,2'-联吡啶桥联-(4,4'-联吡啶)类哑铃型化合物(3a~3c)。收率分别为化合物3a为81%,3b为87%,3c为79%。  相似文献   

10.
钯系催化剂的氨中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CO常压气相偶联合成草酸酯反应体系中在不同氨含量下P\r\nd系催化剂活性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氨含量的增加,催\r\n化剂活性降低的速率加快,氨含量不超过0.54%时,仅引起催化剂活\r\n性下降,但不会造成催化剂完全失活;当氨含量达1.16%时,催化剂\r\n活性随反应时间迅速下降,直至完全失活.同时,观测了催化剂氨中毒\r\n的不可逆性.利用XPS和TEM表征手段探讨了Pd系催化剂氨中毒机理,并\r\n分析了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催化剂氨中毒不可逆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