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息凹面光栅单色仪杂散光的实验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讨论了全息凹面光栅单色仪杂散光的来源,提出了一种测定杂散光的新方案,采用光强递推、现场标定并结合光子计数技术解决了大量级范围内的线性标定.在光子计数器取样时间为1秒的情况下获得了10~(-12)量级的测量限.为了消除光源强度的波动产生的误差,提高实验的精确度,文章介绍了新的设计思想.最后给出了对本研究室研制的喇曼光谱仪单色系统的杂散光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研究了近波数区(20cm~(-1)附近)对二氯苯喇曼谱峰背比与激光喇曼分光计中杂散光的定量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试激光喇曼分光计中杂散光的半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激光喇曼分光计中超低杂散光测试的若干特殊问题提出了几点考虑。为了获得10~(-12)量级以下的杂散光测试限,文章重点就本实验所用的测试光源,前置单色器,光入射方式、分段减光方法及光电检测系统等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JS—Ⅱ型单色仪用于激光拉曼散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单色仪杂散光的讨论众所周知,拉曼效应是一个很弱的效应。其微分散射截面:(dσ)/(dΩ)=10~(-30)cm~2cr~(-1)。典型地,散射光强约为入射光强的10~(-6)~10~(-8)倍。如果所采用的单色仪的杂散光较大,待测的拉曼光谱线就有被连续的杂散光背景“淹没”的危险。因此用于散射光谱实验的单色仪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对杂散光的鉴别(或抑制)能力(discrimination)。但是如何量度它却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我  相似文献   

5.
1064 nm激光抽运单模光纤受激喇曼散射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已有理论模型,利用1 064 nm 连续波抽运源在不同抽运光强下对不同长度光纤抽运所产生的受激喇曼散射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作了分析.研究发现:发生受激喇曼散射现象时,抽运光强和光纤长度发生兑换;能量红移现象普遍存在,包括同阶Stokes光谱内部和不同阶的Stokes光谱之间.抽运光强越大,能量红移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基于喇曼—奈斯声光衍射的光学双稳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喇曼-奈斯(Raman-Nath)声光衍射的光学双稳装置。实验记录了喇曼-奈斯声光调制器的衍射光强特性曲线。显示了一级衍射光强相对输入光强的双稳特性。这种声光双稳装置可采用三种工作方式,其一种用途是可以作为多通道开关。  相似文献   

7.
OMA控制与探测的激光共振喇曼谱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套脉冲染料激光器激发,带增强型二极管阵列探测器探测的OMA共振喇曼光谱仪(OMAR2S)可测量样品物质的共振喇曼光谱及时间分辨的共振喇曼光谱(TR3)。对CCl4样品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标准谱符合得很好。测试和分析了谱仪的主要参数。在使用1200g/mm的光栅时,谱仪在5902处分辨率△v为6.7cm-1;在6328处,△v=5.0cm-1,杂散光为4.8×10-3;波长精度好于±1;重复性好于0.7;光谱工作范围从3800到15000。  相似文献   

8.
叶露  吴国栋 《应用光学》2016,37(2):240-243
围绕实际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国家推荐标准GB/T 10899-2009光学系统杂(散)光测试方法中提出的要求,论述了对光学系统全视场杂散光系数进行测试的必要性以及测量方法,通过对现有杂散光测试装置的改造,实现了对光学系统全视场杂散光系数的测试,给出两种变焦距镜头全视场杂散光系数测试结果和分布状态曲线,得到结论:基本参数相近而型号不同的光学镜头,其杂散光系数和分布状态会存在很大的区别。光学与机械结构形式不同是造成该区别的主要原因。测试数据能对光学系统杂散光抑制能力的提高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洁  王立强  石岩  郑华  陆祖康 《光子学报》2008,37(2):360-363
建立了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采用光学仿真方法,建立与实际光学系统相同的模型.模拟表明:聚焦光束扫描毛细管阵列,轴上光束入射到毛细管内径中心时产生的杂散光最大,在两边逐渐减小.由毛细管产生的杂散光的平均光强是无毛细管时的2.725倍,说明由它产生的杂散光比较严重.对不同大小的内径产生的杂散光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增大毛细管的内径,杂散光增大,但毛细管内径减小会使进样量少,检测困难,同时还会加大清洗与灌胶的难度.综合考虑,选取内径为50 μm的毛细管较为合适.利用自行设计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扫描毛细管阵列,进行了杂散光检测实验,光电倍增管记录所收集到的信号,作出了激光束扫描毛细管的不同位置时的杂散光信号强度分布图,实验与模拟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于淼  高劲松  张建  徐念喜 《物理学报》2013,62(20):204208-204208
传统方格型二维光栅与周期性缝隙阵列的组合薄膜结构具有雷达和光学波段双带通的电磁特性. 但由于其杂散光能量集中分布而严重制约它在高精度探测以及成像领域中的应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组合薄膜结构, 即由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圆孔型二维光栅和十字缝隙阵列构成. 基于Fraunhofer衍射理论建立组合薄膜结构标量衍射模型, 通过对比两种组合薄膜结构的衍射光分布, 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均表明: 圆孔型光栅与十字缝隙阵列组合薄膜结构不仅能够提高其光学透过率, 而且还使其杂散光分布均匀, 降低了其杂散光总比率, 从而有效抑制杂散光, 进一步增强了二维光栅与周期性缝隙阵列组合薄膜结构在实际光学系统中的可靠性. 关键词: 二维光栅 组合薄膜结构 衍射光强 杂散光  相似文献   

11.
该喇曼光谱数据记录装置主要由80C31单片机和82C55A可编程接口芯片组成。它能根据双单色仪的扫描控制信号,从光子计数系统上读取喇曼光谱数据。可以把数据打印输出,也可以发送到计算机上作进一步处理,因此可以提高谱图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改善谱图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对变焦距光学镜头进行杂散光系数测试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各测试环节的作用及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讨论了准直物镜使用与否对杂散光系数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杂散光形成机理的分析,将杂散光来源分为视场内与视场外两种,阐述不同来源杂散光的不同特点及这两种杂散光通过准直物镜后的状态。用两个参数不同的变焦距光学镜头在有无准直物镜两种情况下杂散光系数的测量结果,说明准直物镜在杂光测试中的作用。对于视场外入射光束形成的杂散光,准直物镜的使用与否对其测量结果影响巨大,而对视场内入射光束形成的杂散光影响很小,测量时可以利用准直物镜来判断光学镜头杂散光的来源。同时通过实验说明入射光线在准直物镜间的多次反射形成的杂散光约为1%,它可作为系统误差从测量结果中剔除。  相似文献   

13.
采用Kirk测量法的杂散光模型研究了杂散光在不同线宽结构上杂散光的光强变化,通过图像对比度分析了杂散光对不同线宽结构的影响.基于Matlab软件仿真分析表明:线宽一定时,线条越稀疏,图像对比度越低,杂散光对成像图形分辨力的影响越大;线条线间比一定时,线宽尺寸越小,图像对比度越低,杂散光对成像图形分辨力的影响也越大.所以杂散光对线宽较小并且线条稀疏空间结构所成的图形造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Kirk测量法的杂散光模型研究了杂散光在不同线宽结构上杂散光的光强变化,通过图像对比度分析了杂散光对不同线宽结构的影响。基于Matlab软件仿真分析表明:线宽一定时,线条越稀疏,图像对比度越低,杂散光对成像图形分辨力的影响越大;线条线间比一定时,线宽尺寸越小,图像对比度越低,杂散光对成像图形分辨力的影响也越大。所以杂散光对线宽较小并且线条稀疏空间结构所成的图形造成的影响较大。光刻; Kirk测量法; 杂散光; 点扩散函数; 图像对比度  相似文献   

15.
陈慧挺  楼祺洪  董景星  陈万春 《光子学报》2006,35(10):1441-1444
橘黄色波段固体激光器在基于荧光探测的生物医学诊断和显示等众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报道了利用532 nm的Nd∶YAG倍频激光抽运外置喇曼腔内的硝酸钡晶体,获得高效率的599 nm橘黄色喇曼激光的实验结果.对外置喇曼腔实验装置和运转参量进行了优化,喇曼振荡腔由对二阶斯托克斯光有最优化反射率的腔镜构成,对实验中所得到的二阶斯托克斯喇曼激光脉宽压缩及出现双尖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当抽运光功率达到4.1 W时,获得二阶斯托克斯喇曼激光功率为710 mW,输出光中心波长为599.38 nm,半峰全宽(FWHM)为1.1 nm,激光器最大光光转换效率为17.5%,斜率效率为24.8%.  相似文献   

16.
杂散光是平面光栅的重要性能指标,光栅杂散光的测量一直是光栅研制领域的难题。为实现仪器自身杂光低于10-8量级,以满足对平面光栅杂散光10-7量级的精确测量要求,基于标量衍射理论和经典Fresnel-Kirchhoff衍射理论,对光谱仪器中的光栅杂散光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平行光照射条件下光栅杂散光测试仪的光机模型。利用杂散光分析软件ASAP建立紫外单色光入射下光栅杂散光测试仪的散射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仪器杂光的主要来源及散射路径,据此提出了用于降低仪器散射光和光栅多次衍射光的挡光环、叶片、光阑、光学陷阱等四种杂光抑制结构。最后,采用ASAP软件对增加抑制结构前后的仪器杂光相对强度进行了对照分析。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仪器杂光在测试波长±100 nm范围内的最大值由采用杂光抑制结构前的10-6量级以上降低至10-8量级以下,已满足光栅杂散光测试仪的设计需求,即可实现刻线密度为300~3 600 gr·mm-1的光栅杂散光10-7量级精确测量。该研究方法及结果将为平面光栅杂散光测试仪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个测试CS2介质受激喇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的微小差异的实验方法,并成功地获得阈值稍低的受激喇曼散射,而抑制了受激布里渊散射。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利用90度旋光器测量喇曼散射退偏比的两种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测量了膜脂分子DPPA的偏振喇曼谱。根据退偏比的大小,振动模分属于三种类型:全对称、部分对称和不对称振动。对有关振动模的归属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张新  林彬  杨夏  王鲲鹏  张小虎 《应用光学》2021,42(3):454-461
针对地基可见光观测图像中存在的杂散光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星图亮度先验的杂散光噪声去除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杂散光形成的原因及其在星图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星图在杂散光干扰下的退化模型;然后利用星图的亮度先验,估计大气的深度信息并去除分布不均的杂散光噪声;最后,在地基光学望远镜拍摄的实际星图上进行验证。与现有的算法相比,对于受不同程度杂散光干扰的目标,该方法在背景抑制和目标信杂比提升上均获得了更好的实验效果。其中,针对序列星图中信杂比为2.05以上的空间目标,处理后能够获得7.39以上的信杂比增益和1.92以上的背景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数字微镜器件(DMD)的真实光学特性,提出了微镜单元杂散光分布测试方法,并搭建实验装置对2×2阵列区域微镜单元的杂散光分布情况进行测试.提出了一种杂散光测试方法,并针对微镜单元尺寸小、配置方式灵活的特点,设计了汇聚光斑大小连续可调的照明系统以及可以对微镜单元清晰成像的成像系统.通过实验得到了2×2阵列区域微镜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