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全光网中的同频串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全光网中光分插复用节点和光交叉连接节点的同频串扰问题.同频串扰分为相干串扰和非相干串扰,他们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不同.我们对节点的同频串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理论推导,并得到了其光功率代价和同频串扰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光路交换还是光突发交换,都离不开有光开关矩阵组成的光交叉连接节点(OXC).OXC节点是组建波分复用光网络的基本单元,OXC节点引入的串扰成为限制其投入实用的主要原因.理论分析了基于扩展Benes(DB)结构和改进扩展Benes(GMDB)结构的三种典型OXC结构中的带内串扰,结果表明基于DB结构和GMDB结构的OXC节点可以完全消除低于二阶的各类串扰.数值模拟了基于两种结构的OXC节点中带内串扰的积累特性,发现基于GMDB结构的OXC节点能大大降低串扰引起的功率代价,实验测量了8×8DB结构和GMDB结构中串扰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了GMDB结构的低串扰特点.同时与基于DB结构的OXC节点相比,基于GMDB结构的OXC节点对光开关串扰系数的要求放宽了5 dB,大大降低了对光开关隔离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计及判决门限与非理想消光比的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推导出了在多重串扰情况下,串扰光和系统光噪声共同存在时,接收机输入光信号及其基带输出信号的表达式.计算了在最优判决门限和平均判决门限两种情况下,背景误码率在10-9条件时,信号光消光比与串扰光消光比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接收机判决门限,信号光的消光比在10~12dB的范围内,系统的误码特性接近最优.  相似文献   

4.
级联光交叉连接和光分插复用系统串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光网络节点串扰产生的原因以及级联光交叉连接(OXC)和光分插复用(OADM)系统的串扰,对级联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光开关隔离度、上路信号的功率差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得出了光开关隔离度是产生串扰的主要原因、在光开关前进行功率均衡有利于提高系统误码性能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光分组交换中光输出缓存器引起的排队延迟对节点串扰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节点串扰特性与缓存器长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光分组交换节点,由于缓存器的存在,串扰源数目随缓存器的长度增加而增加;串扰中,非相干串扰占多数,数目随机的相干串扰的影响较小,且当缓存器较长时,相干串扰的影响可以忽略,即可将所有串扰视为非相干。  相似文献   

6.
光轨网络是一种能够利用成熟的光学器件实现带宽灵活分配和信息交换的新型网络.串扰是限制光轨网络的物理层性能及其扩展性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了典型的光轨网络节点中异频串扰和同频串扰的产生原因,理论分析了两者对光轨网络的物理层传输性能的影响.给出了3种串扰性能的评价方法.以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为应用背景,分别搭建了器件隔离度为20 dB和30 dB的、具有3个节点5个波长且单波长速率为2.5 Gbps的光轨网络,仿真了串扰在光轨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并计算了光轨网络的误码率、功率代价和相对串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光滤波器、解复用器和复用器是光轨网络中串扰产生的关键器件,且提高器件的隔离度等性能对于提高光轨网络的传输性能会有较显著的效果;在密集波分复用条件下,串扰对单波长速率为2.5 Gbps的光轨网络的误码率和功率代价具有显著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光轨网络实际可用的节点数目.  相似文献   

7.
密集波分复用条件下的光轨网络串扰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轨网络是一种能够利用成熟的光学器件实现带宽灵活分配和信息交换的新型网络.串扰是限制光轨网络的物理层性能及其扩展性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了典型的光轨网络节点中异频串扰和同频串扰的产生原因,理论分析了两者对光轨网络的物理层传输性能的影响.给出了3种串扰性能的评价方法.以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为应用背景,分别搭建了器件隔离度为20dB和30dB的、具有3个节点5个波长且单波长速率为2.5Gbps的光轨网络,仿真了串扰在光轨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并计算了光轨网络的误码率、功率代价和相对串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光滤波器、解复用器和复用器是光轨网络中串扰产生的关键器件,且提高器件的隔离度等性能对于提高光轨网络的传输性能会有较显著的效果;在密集波分复用条件下,串扰对单波长速率为2.5Gbps的光轨网络的误码率和功率代价具有显著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光轨网络实际可用的节点数目.  相似文献   

8.
半导体光放大器引起的串扰及其抑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爱红  张德贤  孙军强 《光学学报》2008,28(8):1445-1449
由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增益饱和效应,在波分复用系统中.每个信道的增益受到复用的其它信道的影响.SOA引起的各信道之间的串扰严重限制了其应用.理论研究了SOA增益饱和效应引起的信道间串扰.数值模拟了多路信道复用时系统的误码率随复用信道数和光功率的变化情况,发现随着复用信道数的增加SOA增益饱和引起的信道间串扰越来越严重.对SOA中串扰的抑制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发现连续光注入可以抑制输出功率的波动,从而减小误码率,当复用10个信道时,连续光注入可以使功率代价减小2 dB;实验验证了两信道的40 Gb/s系统中,注入连续光可以减少SOA引起的信道间串扰.  相似文献   

9.
多波长光交叉连接节点中的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倩  徐荣  张禹康  纪越峰 《光子学报》2000,29(12):1131-1137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在提供传输能力的同时,还具有无可比拟的联网优势.光交叉连接(OXC)是其中的关键技术.由于OXC可对光波长进行全光的交叉连接,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容量.但由于在光链路上没有电的再生,使得噪音在光信道上积累起来,尤其是引入无法消除的同频串扰对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全光通信网络(AON)的几种节点结构出发,讨论了信道的串扰机制,并对如何优化OXC节点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采用Marcatili方法分析矩形波导的模场特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AWG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串扰与输入/输出波导间隙参数(dr/w),波导结构参数V的变化关系.计算了串扰值一定时,选取V参数与dr/w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在不同折射率差波导中,串扰与偏振的相关性,为器件的整体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串扰对密集波分复用网络扩展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凡龙  孙军强 《光学学报》2004,24(2):08-214
串扰是限制密集波分复用网络扩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论分析了三种典型光交叉连接中的串扰。结果表明基于扩展贝奈斯光交换结构的光交叉连接可以完全消除低于二阶的各类串扰,同时,若将可调谐的窄带滤波器引入到结构2中可以消除低于三阶的各类串扰。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带内串扰对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网络扩展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扩展贝奈斯光交换结构的光交叉连接对器件串扰系数的要求得到了很大的放宽,用它来组建的密集波分复用网络具有很好的扩展性。串扰多是由构成光交换节点中各种器件的非理想性造成的,通过分析得出器件中产生的串扰可以从系统中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OADM的设计     
OADM节点是WDM光网络的关键节点之一。研究了OADM节点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并讨论了光上下路开关阵列的驱动和监控的软硬件制作,完成了下路光功率监测的电路设计以及软件设计。分析了OADM节点保护倒换的原理和节点中的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the eight channels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DWDM)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been simulated, and power penalty introduced due to neighboring channels required to compensate the crosstalk has been calculated.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the intermediate channels are more affected as compared to the boundary channels and more power is required to compensate the loss of information due to crosstalk.  相似文献   

14.
林嘉川  席丽霞  张霞  田凤  梁晓晨  张晓光 《物理学报》2013,62(11):114209-114209
本文建立了偏分复用系统中偏振模色散与信号偏振态变化引起信道串扰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偏振模色散对偏分复用信道射频功率的影响, 并提出了适用于偏分复用系统的光域偏振模色散补偿与偏分解复用同时进行的方案: 用信道的射频功率作为反馈控制信号, 监测链路中偏振模色散和偏振态变化引起的信道串扰的大小, 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偏振控制器进行自适应控制, 同时完成偏振模色散补偿与偏分解复用. 在112 Gb/s偏分复用-差分正交相移键控(PDM-DQPSK)传输系统中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使112 Gb/s-PDM-DQPSK传输系统完成自适应偏分解复用的同时, 在1 dB的光信噪比代价下, 使系统对偏振模色散的容忍度提高20 ps. 关键词: 偏分复用系统 信道串扰 偏振模色散 偏分解复用  相似文献   

15.
A novel two dimensional 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D-OCDMA) system with dynamic optimum decision threshold by estimating the number of active users is proposed. The bit-error rates (BER)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By using one wavelength as the estimator of the number of active users, which is not assigned to any address code, the number of active users can be obtained. The dynamic optimum decision threshold can b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multiple user interference (MUI), which can be obtained by cross-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address codes and the number of active us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