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本文第一部分唯象分析了W&;#177;介子的磁矩,从顶角表达式得到它的裸磁矩、电四极矩后,再从有效拉氏量出发,指出了在什么情况下W介子有反常磁矩和反常电四极矩.第二部分与HERA的高能e+p对撞机相应,计算了圆偏振硬γ光与高能电子对碰的γ+e→w+v过程,得到了截面dσ(±)/dt,σ±)和不对称系数A随能量的变化,指出可以通过这实验,确切地判断W介子的磁矩.  相似文献   

2.
In this paper, we calculate the production of a charged top pion in association with a W boson via gg fusion at CERN's Large Hadron Collid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topcolor assisted technicolor model. We find that the total cross section of pp → gg → W±πt is several dozen femtobarns with reasonable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and the total cross section of pp → W±πt can reach a few hundred femtobarns when we consider the sum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se two parton subprocesses, gg → W±πt and bb → W±πt.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层子模型的基础上,用[2]中给出的基态介子、重子波函数的一般形式,在一些假定下,构造了不具有 SU6对称性的介子、重子波函数;用这些波函数去解释介子、重子的电磁、弱作用性质,得到许多与实验相符合的结果.这种不具有 SU6对称性的((1+)/2)重子波函数可以给出质子的反常磁矩,而不需要在层子的等效电磁作用哈密顿量中引入层子反常磁矩项,也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子的磁矩.  相似文献   

4.
陈世浩 《中国物理 C》1985,9(6):679-686
本文提出了一个对称性破缺前不仅左、右对称, 而且中微子(或反中微子)与荷电轻子、反轻子的弱作用也相同的SU(3)×U(1)模型. 这一模型无三角反常; 导出了sin2θw≤1/4; 在低能范围内与标准模型一致. 我们反轻子数推广为轻子荷. 证明了只有轻子荷才是严格守恒的, 各代轻子数分别守恒只能近似成立. 夸克不仅带有重子数、电荷, 而且也带有轻子荷. 本模型预言有μR→eReLμR, e+e→μ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于SU(3)群生成元四种不同的实现,建立了一个以SU(3)规范群为基础的弱电统一模型,得到W&;#177;粒子和Z粒子的质量以及它们与轻子的相互作用都与Weinberg-Salam模型的结果相同,并且给出sin2θw=1/4。这个模型要求有一个新的守恒量子数——弱奇异数存在,还存在四个重矢量粒子V&;#177;和U±±和一些重费米子以及标量粒子。它们都带有不为零的弱奇异数,都和轻子不直接耦合。它们的存在不影响低能范围内轻子的弱电作用,并且只能在高能下成对产生。它们中最轻的粒子将是稳定粒子。本文还讨论了弱奇异数守恒破坏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6.
王树忠  黄永畅 《中国物理 C》2001,25(12):1152-1157
将SU(2)L×SU(2)R手征对称的σ模型推广到带电磁场情况下的手征σ模型,采用研究自恰性方程的方法研究了同时具有动力学破缺和真空自发破缺的手征SU(2)L×SU(2)R×U(1)σ模型,得到了考虑动力学自发破缺、真空自发破缺和电磁相互作用后,σ、π介子和核子都出现了不同的质量修正,并得到此模型中σ,π和核子以不同方式依赖于动力学破缺的具体表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单圈辐射修正的方法,讨论了一个具有规范对称群SU(3)C×SU(2)L×SU(2)R×SU(1)2的超弦低能模型在中间质量M1处对称性的破缺.在唯象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解决了一般超弦低能模型中存在的中微子质量问题,同时给出了软破缺参数A、m和M初值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议轻子电磁自能通过((δm)/m)=(1/(2π))n-b 与量子数 n 联系起来,其中 b 为待定常数.并建议动量截断值 M 与引力常数 k 和精细结构常数α的联系为 M=(?).得到了带电轻子质量公式(?).利用 e-和μ-质量的实验值和α值作输入,给出计算值 k=(6.67231±0.00026)×10-8 cm3g-lsec-2和mτ=(1782.306±0.078)MeV,与观察值 k=(6.6720±0.0041)×10-8cm3 g-1sec-2和 mτ=(1782-4+3)MeV 很好符合.公式预言第四个带电轻子质量应为 m=(11725.47±0.51)MeV 可以在最近的实验中检验。本文还对所建议的质量公式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云南海拔3220米高山上,利用G-M计数管磁谱仪,测量了动量大于4 GeV/c的宇宙线μ子垂直积分动量谱.实验给出的谱可用一指数函数表示:I(>P)=Q(p+4)1.86±0.06(cm-2·sr-1·s-1),其中动量P以GeV/c为单位,Q为常数.同时测量了动量在4—23 GeV/c范围μ子的荷电比为Nμ+/Nμ-=1.26±0.11.另外对本谱仪的动量误差问题作了讨论和计算.  相似文献   

10.
用65 MeV的12C束轰击24Mg、40Ca靶, 通过(12C, 3n)反应, 产生了延迟质子先驱核33Ar及49Fe, 观测了它们的β+延迟质子谱, 其主峰能量分别在3.28±0.07 MeV与1.98±0.04 MeV, 截面分别为0.4±0.08 μb与0.7±0.14 μb, 测得33Ar的半衰期为167±24 ms.  相似文献   

11.
在En=4.5—18.3 MeV 能区,用活化法测量了27Al(n,α)24Na,46Ti(n,p)46Sc1),48Ti(n,p)48Sc1),51V(n,α)48Sc 和127I(n,2n)126I 的激发曲线.在 En=14.61±0.20 MeV 处,以伴随粒子法作中子通量测量,得到了27Al(n,α)24Na 反应截面.其他反应以此截面为标准进行绝对测量.产物核放射性用经标定过效率的 NaI(Tl)闪烁谱仪测量.结果分别为117.5±3.0 mb,291.4±14.0 mb,63.7±3.2 mb,16.8±0.9 mb 和1656±68mb.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在程函理论的框架下, 利用π核一级光学势, 我们讨论了π±介子在大变形核上的弹性与非弹性散射. 在封闭近似下, 我们考虑了到达低激发态的虚激发对弹性散射的影响. 对于180MeV的π±152Sm核上的散射, 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58 million J/ψ events collected by the BESⅡ detector at the BEPC, J/ψ→ΛΛ π+π- is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branching fraction is measured to be Br(J/ψ→ΛΛ π+π-)=(4.30±0.13±0.99)×10-3, excluding the decays to intermediate states, namely J/ψ→Ξ-Ξ+, J/ψ→Σ(1385)-Σ(1385)+, and J/ψ→Σ(1385)+Σ(1385)-. The branching fractions for these intermediate resonance channels are measured to be:Br(J/ψ→Ξ-Ξ+)=(0.90±0.03±0.18)×10-3, Br(J/ψ→Σ(1385)-Σ(1385)+)=(1.23±0.07±0.30)×10-3,and Br(J/ψ→Σ(1385)+Σ(1385)-)=(1.50±0.08±0.38)×10-3, respectively.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is of the form dN/d(cosθ)α(1+αcos2θ) with α=(0.35±0.29±0.06) for J/ψ→Ξ-Ξ+, α=(-0.54±0.22±0.10) for J/ψ→Σ(1385)-Σ(1385)+, and α=(-0.35±0.29±0.06) for J/ψ→Σ(1385)+Σ(1385)-.  相似文献   

14.
实验测量了83A MeV 14,15C的核反应总截面(σR)及15C产生14,15C和14C产生13C的动量分布(P//). 分析得到了15C产生14C和13C的动量分布半高宽(FWHM)分别为71±9MeV/c和223±28MeV/c, 而14C产生13C的FWHM为195±21MeV/c. 从15C和14C产生13C的FWHM与Goldhaber模型的预言基本一致. 而15C产生14C的FWHM却要比该模型计算小得多. 同时观测到15C的σR比相邻核有反常增加. 在Glauber模型框架中, 对实验测得的P//和σR进行了探讨. P//和σR的分析结果同时显示15C的最后一个中主要处于s1/2态, 具有中子晕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刘耀阳 《中国物理 C》1985,9(4):505-507
用SU(2)⊙U(1)规范理论, 假定轻子为两个左手二重态两个右手二重态, 两个中性左手单态. 自发破缺的结果除电子和电子中微子外, 还出现新的中微子以及一个带电的和两个中性重轻子. 假定带电重轻子质量介于Z0和W之间, 至少有一个中性重轻子比较重, 由Z0的辐射衰变实验可以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6.
邵毅平 《中国物理 C》1987,11(3):392-396
本文从超对称性破缺的角度讨论了位于典型U(3)限区域的奇A核63Eu153, 在能谱和B(E2)方面得到了一些定量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苑长征   《中国物理 C》2008,32(6):452-454
The cross sections for e+e-→π+πJ/ψ, π+πψ(2S), K+KJ/ψ, DD, D0D++c.c., D*D+c.c., and D*D* are measured using data sample collected on or near the Υ(4S) resonance with the Belle detector at KEKB. A peak near 4.25GeV/c2, corresponding to the so called Y(4260), is observed in π+πJ/ψ final state. In addition, there is another cluster of events at around 4.05GeV/c2. Two resonant structures are observed in the π+πψ(2S) invariant mass distribution, one at 4361±9±9MeV/c2 with a width of 74±15±10MeV/c2, and another at 4664±11±5MeV/c2 with a width of 48±15± 3MeV/c2. The rich structures observed in all these final states indicate tha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vector charmonium states above the open charm threshold is still poor, let alone the other possible dynamics such as charmonium hybrids or final state re-scattering and so on.  相似文献   

18.
朱永生 《中国物理 C》1984,8(5):513-522
到目前为止, 利用e+e→τ+τ反应测量τ粒子寿命的最精确测定值是MARKⅡ实验组报道的(3.20±0.41±0.35)×10-13秒, 其中第二、三两项分别为统计误差和系统误差. 我们的计算表明, 在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束流管道壁厚、束流空间分散和积分亮度(40pb-1)条件下, 利用r-φ平面上位置分辨40μ的时间扩展室作为顶点探测器, 当质心系能量为√s=40GeV时, τ寿命的统计误差可降低到0.13×10-13秒, 估计系统误差的大小与统计误差相近.  相似文献   

19.
孙洛瑞 《中国物理 C》1984,8(4):502-507
1982年, 作者在悉尼大学对能量为6×1014~5×1016eV的高能宇宙线的能谱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采用了快速、高效率的电子仪器, 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 实现了高度自动化. 研究结果表明, 初级宇宙线的积分能谱可表示为I=K.(E/E0)-γ, 式中γ的数值在能量E为3×1015eV附近由1.15±0.04改变为1.19±0.08.  相似文献   

20.
在海拔3220米的实验室里,用磁谱仪动量予选装置和多板云室,对落在0.23m2面积上的单根荷电强子进行了观测.考虑到各种可能的修正以后,得出在10—20 GeV/c之间,荷电强子的负正比为:N-/N+=0.53±0.05.当认为N+只包含有P和π+,N-是π-,而且Nπ+/Nπ-=1时,推算出Nπ-/Np=0.9±0.1.若π-积分谱的形式为j(>p)=Kp-r,估算出在5—20 GeV/c的动量范围,r(?)2.3.本文也对荷电强子的积分流强作了粗略的估计,其结果是:jp+π(>12 GeV/c)=(7.4±0.7)×10-5cm-2·st-1·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