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是一门比较年青的科学。虽然对古代化学知识底起源无从考察,可是人类在很久以前就已实现了某些化学变化籍以获得有用的、合乎需要的物质,并逐渐地从化学领域中发掘了不少实际的知识,但是,所有这些知识都只是偶然的、零碎的。化学是从大约200年前才发展起来并作为一个担负起研究物质构造及认识化学变化本质的任务的科学。在这短短的时期内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并成为与生活、国民经济紧密联系的,近代自然科学中的一种精确的科学之一。  相似文献   

2.
形成良好的科学本质认识是现代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自科学传入近代中国以来,受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本土化的科学本质认识,这使得在化学教育中提倡的科学本质不能一味追求与西方的同一。我国近代的本土科学本质的认识分为器物本质认识、方法本质认识和文化本质认识等3个阶段,它进一步使化学教育的教学目标由掌握技术转变为注重思想,教学内容从学习具体知识转变为超越知识本体,教学方法从单一讲授发展为多样教学,学科地位由传统教育的附庸品转变为必要的学科教育。近代本土科学本质认识对化学教育的发展有引导作用,此外其物质价值与救国思想突出的特点,也进一步指出平衡物质精神价值、优化本土科学本质认识的重要性。西方化学教育中的科学理念对我国化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要注意化学教育在我国开展过程中,其自身发展路径、时代背景等差异,这不但是为进一步让化学教育的发展契合社会需求,同时也更加体现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化学论哲学、机械论哲学、有机论哲学与近代化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殷全 《化学通报》2002,65(10):712-718
在文艺复兴后期的 1 6世纪 ,欧洲爆发了一场科学革命 ,近代自然科学就是在这场革命中诞生的。哲学与科学刚从“神学的婢女”地位中解放出来 ,便联合起来对付她们的共同敌人———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科学。在科学革命中形成了两大哲学流派[1] :机械论哲学和化学论哲学 ,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激烈抨击当时在大学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 ,并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都起了重大作用。同时 ,这两种哲学也在互相激烈抨击。 1 7世纪中 ,机械论哲学逐渐在学术界取得了统治地位。后来的历史学家大多采取“胜者为王”的实证主义态度 ,将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化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历史的回顾在化学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之前,我们的祖先在陶瓷、冶金、酿造、炼丹、医药、火药、造纸、染织等方面创造发明了光辉灿烂的化学知识,其间化学知识的传播和化学教育也源远流长。然而,近代化学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从欧洲传入我国的。我国的近代化学教育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60年代中期,在北京(京师同文馆)、上海(江南制造局)等地首先开创了近代化学的教学活动。从此至19世纪末,为我国化学教育的萌芽时期。1903年(光绪二十九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的中学对化学的学习时间和要求虽有所不同,但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这一点都是一致的。既然是必修,就说明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必须知道一些化学知识,否则,在他后来的工作及生活中,会感到被动,知识上有所缺陷。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人类每时每刻都要和物质打交道,试想,近代生活中,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对物质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可以按我们的要求改变它,锤炼它,使物质按照要求为我们所用。近代的文明,正是建筑在对物质的征服上的。  相似文献   

6.
化学迈向辉煌的新世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不仅是认识世界,而且也是创新知识,尤其是创新物质的基础科学。面临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需求,化学将再创辉煌。1化学的特征在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中,化学一直有着独特的位置。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调研报告《化学中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乔金锁 《化学教育》2015,36(12):63-66
调查显示, 不少师范生对信息加工理论不熟悉, 对化学知识的基础是语言知识、约定、规则和实验缺少认识, 不懂得为什么化学是自然科学中使用模糊语言最多的学科, 对不同类型化学知识学习的特点认识不足。化学教育专业教师,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特点, 渗透针对化学科学知识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教育, 把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提高师范生灵活地、科学地采用学习策略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白春礼 《大学化学》2000,15(2):1-10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中心学科 ,它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共同成为当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 ,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 ,构成了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1  5 0年来我国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中国的近代化学在明末清初由欧洲传入 ,而明显的发展则开始于 2 0世纪 2 0年代 ,特别是1 932年中国化学会成立以后。中国现代化学的迅速发展则是建国以后的事。1 .1 发展历程  我国化学在建国以来的发展 ,大致可以分为 4个阶段。   ( 1 )第一阶段 ( 1 949~ 1 95 5年 )   1 949年 ,新成立…  相似文献   

9.
郑长龙  李艳梅 《化学教育》2007,28(9):11-14,30
从哲学本体论视角论述了化学科学经验传递机制,认为化学科学经验的课程化、教师化和学生化是化学科学经验传递的3个阶段,化学科学经验的学生化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万立骏  孙姝娜 《化学通报》2011,(10):871-873
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反应和转化规律,是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中心科学之一[1]。化学为我们创造了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和不计其数的物质财富,一直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推动人类社会快速步入现代文明时代并得以迅猛发展。当今世界,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环境、人口和健康等问题,都离不...  相似文献   

11.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自19世纪以来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纵观化学史,从远古时期的朦胧化学现象到现代高精尖的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化学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  相似文献   

12.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上明确规定要给学生以系统的巩固的基本化学知识,这是我们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巩固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学生听课时很清楚,可是隔了一个时期就有些糊里糊涂一知半解了。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我发现我在教学中对巩固性原则的运用不够重视是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近一年来,我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巩固性原则的贯彻运用。现在把我的点滴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1)巩固化学知识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自然科学就是要了解改造自然、改善我们人类生活的系统知识,如果我们把化学知识和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代化学中文无机物命名法演变历程的分析与研究,分4个历史时期,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无机物命名的4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即:“甲午”之前贴近通俗化,清末民初走向系统化,南京十年时期步入规范化,现代时期迈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文理科都应开设科学史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萍  刘书银 《大学化学》1999,14(6):20-22
科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关于如何获取系统化科学知识的历史描述。自然科学本身包含两个侧面,即作为知识的一面和获取知识而进行科研活动的一面。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学习科学知识和考察科学的发展,才能真正了解自然科学的完整图像,认识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准确把握科学前沿的研究动态,寻找通往真理的各种可能的道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科学史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历史,是人们进行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国内外科学史学习和研究的现状,试图阐明…  相似文献   

15.
何彩霞 《化学教育》2010,31(9):30-32
化学概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化学概念的教学不应只关注具体概念内涵的识记和辨析,而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教给学生科学加工的方法,使之成为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思想工具。本文以“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教学为例,对案例中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从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明确学生化学概念学习水平和认识发展目标、创设经历思维过程的学习活动3个方面阐述了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概念教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期货币的铸造手段或制造方法分别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并呈现出人们对化学技术的掌握程度。货币的每一次演变都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在每次的演变过程中化学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货币演变进程中金属货币的铸造、纸币的防伪以及数字货币的保密与化学紧密关联为中心,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社会发展和进步中,通过彼此融合和相互渗透的方式开展化学与社会沉浸式思政教学,让学生在了解货币螺旋渐进演变过程中隐含化学推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里应该给我们的学生以巩固的、基本的和系统的知识,养成他们能够科学地去观察自然界普通的化学变化。培养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并能参加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要正确地布置化学教学,除了使用教材外还要有更多的提高知识水平的各种练习。化学供给了很丰富的关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的材料。在七年级开始认识原子分子论用它去研究化学时就已经奠定了唯物地了解自然变化的基础。我怎样给学生关于原子和分子——“构成  相似文献   

18.
蒋晓荣 《化学教育》1990,11(6):29-30
随着化学这门科学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学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系统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以王磊提出的化学学科能力框架为理论依据,对“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进行分析,从核心知识经验、认识角度思路、认识对象及问题、能力活动要素等4个维度构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的学科能力模型。运用实验法进行教学实践,证实了本研究设计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提升。最后提出学科能力导向的“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1)单元整体系统化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发展学生学科能力;(2)侧重应用实践型任务的解决,外显知识的输出性功能和价值;(3)重视核心知识和认识角度的建立过程;(4)追问、外显学生的认识角度和认识思路。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在总结自然科学认识史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自然辩证法》187页,1971年,人民出版社版,下同)化学发展的历史事实表明,全部化学史充满着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激烈斗争。了解化学史上这种认识路线的长期复杂的斗争,有助于我们今天开展化学学科领域的革命大批判,有助于提高我们学习和执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路线的自觉性。本文就化学发展的几次重大斗争,来谈一谈我们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