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雷  亢一澜  刘波  肖霞 《实验力学》2007,22(3):191-197
采用数字云纹技术对橡胶类材料的大变形断裂力学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提出了数字圆环栅和射线栅技术,给出了该技术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应用此技术对橡胶薄板材料的I型断裂的裂尖变形场进行了测量,给出了极坐标系下的实验径向位移场ur,和环向位移场uθ。的分布图,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大变形断裂的分区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联机结构实验的子结构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邱法维 《实验力学》1995,10(4):335-342
本文讨论了联机结构实验中采用子结构技术的算法和应用问题,通过对框架结构的实际实验应用得到如下结论:(1)采用子结构技术使联机结构实验方法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广;(2)在整体结构中取出一部分进行实验,其余部分计算机模拟,最终的实验结果可以反应整体结构的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3.
冯传玉 《实验力学》2007,22(3):314-322
球形压痕技术在材料力学属性,诸如硬度,弹性模量等的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Twyman-Green及云纹干涉法并配合相移技术,本文对IN783合金进行了一系列的球形压痕实验研究,并对残余压痕的面内(u,v)及离面(w)变形场进行了定量测量和分析。应用面内变形测量结果,进一步对试件表面的应力一应变分布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在离面变形场的基础上,确立了压痕周围的弹塑性边界,从而进一步应用面内的分析结果,得到材料的屈服强度。应用压痕实验的接触半径和压力并配合Tabor经验公式,本文进一步得到了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与已知的IN783合金相吻合。对所涉及的一系列压痕实验,本文也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并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动态断裂的加载和测试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坚  王泽平 《力学进展》1994,24(4):459-475
本文对动态断裂实验的加载和测试技术作了扼要综述,简单介绍了各种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评述了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和不足,并对动态断裂实验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Hopkinson压杆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Hopkinson压杆实验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推广应用。系统介绍了关于金属、高聚物、复合材料、脆性材料、混凝土及软材料、泡沫材料等材料的SHPB实验技术研究,并对相关材料的实验结果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
空腔会聚定向抛撒全预制破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空腔会聚压定向抛撒全预制破片的基本原理、实验技术及测试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应用前景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LiF窗口撞击镀膜面增加一薄层LiF和对LiF窗口反光面进行漫反射面镀膜处理的方法,对传统Asay窗诊断技术进行了改进,获得了微层裂物质高质量的实验信号。将改进后Asay窗技术与中能X射线照相及激光干涉测速技术相结合,实验给出了熔化状态下Sn材料微层裂物质不同时刻的密度空间分布图像及演化特征,且不同测试技术诊断结果半定量吻合。得到Sn材料微层裂物质的清晰物理图像,可为微层裂物理机理的认识和物理建模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干雪梅  何绍平 《实验力学》1998,13(2):273-276
为了研究弹引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在反弹道测试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动态着靶模拟测试技术:碰前接电技术。设计加工了实验弹及弹上接电装置;根据原理性实验,求出信号建立时间,据此设计了靶前接电装置,进而组成了碰前接电技术测试系统;将此系统用于靶场实验,获得了在实际载荷下雷管部位的冲击加速度响应曲线;对加速度曲线进行最大熵谱估计,确定了测得的信号是完整的;利用小波变换消除噪声,提取特征频率重构了加速度曲线。  相似文献   

9.
将高速摄影和脉冲X光照相技术在同一发爆轰实验中进行联合测试,获取更多的实验信息,提高了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10.
结构工程虚拟实验室的开发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实验匮乏的问题,提出了以结构工程虚拟实验 室代替真实实验的方法. 讨论了以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结构工程虚拟实验室的可行性,并对在 PC机上实现虚拟实验室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结构工程虚拟实验室的基本开发框 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