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曹莉华 《物理》1999,28(6):347-352
介绍了超短脉冲超强激光等离子体中几种新的能量吸收机制。强激光照射等离子体时,相对论效应导致电子质量增大,相对论电子等离子体频率减小,激光能更深地进入等离子体产生强烈吸收。  相似文献   

2.
徐慧  盛政明  张杰 《物理学报》2006,55(10):5354-5361
采用一维粒子模拟(PIC)方法,研究了相对论效应对P偏振激光斜入射非均匀等离子体时产生的共振吸收的影响. 计算表明,弱相对论情况下,在临界面附近产生的电子等离子体波的相对论非线性效应占主要作用;随着入射光场的逐渐增大,吸收率逐渐降低. 当入射光强超过3.7×1017W/cm2时,由于超短激光脉冲本身在等离子体中产生相对论效应、等离子体波破裂效应,以及参量不稳定过程激发等,吸收系数随着激光强度又开始增加. 固定等离子体密度标长,取不同的激光入射角、电子初始温度,相对论效应对吸收系数的影响是一致的.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相对论效应 共振吸收 粒子模拟  相似文献   

3.
强激光和稠密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三次谐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百飞  余玮 《光学学报》1996,16(7):03-907
研究了超强激光和均匀及线性梯度高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三次谐波,特别研究了等离子体密度为四倍临界密度时的情形,这可能是用相对论效应产生高效谐波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近期针对非均匀等离子体对强激光传播和电子束输运影响取得的研究进展,首先研究弱无序分布等离子体对强激光传播的影响,提出强激光在弱无序等离子体中存在非线性分支流传输机制,并阐明光电离效应及相对论效应对分支流的重要影响。此外,研究等离子体密度梯度对相对论电子束输运过程的影响,发现相对论电子束输运所激发的静电波在空间固定点处的波数或相速度随时间变化,并且不依赖于等离子体密度的上升或下降,静电波的局域空间波数最终随时间逐渐增大,这导致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静电波通过朗道阻尼方式将能量耗散转移给背景电子,表现为一种由背景等离子体密度梯度引起的束流能量耗散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子和多光子集团非弹性碰撞模型和冷等离子体模型,研究了飞秒强激光与线性等离子体发生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时,散射激光与入射激光形成的飞秒耦合激光场对线性等离子体层中光场和电子密度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耦合激光的有质动力作用下,电子密度分布和离子密度分布比Compton散射前的偏离更加严重,电子密度的变化比离子密度的变化更快,产生的静电场更强。即使耦合激光场非常弱,电子的运动仍表现出相对论效应,仍有静电场存在。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激光等离子体二维相对论电磁粒子模拟程序(2DCIC)。追踪几万甚至百万个模拟粒子在外加激光场和自洽场中运动,自洽地计算电荷和电流密度,求解完全的Maxwel方程,电子的相对论运动方程和离子的牛顿运动方程,辅以灵活的诊断研究波-波,波-粒子相互作用的发生、发展和饱和的细节以及时间演化规律。激光可以正入射,也可以斜入射;等离子体可以是均匀密度,也可以具有密度梯度;为了节约机时,还发展了并行运算。物理模型参数可调,既适用于研究激光聚变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也适用于超短脉冲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和其它等离子体问题。经过多次试算检验,对等离子体平衡态进行了计算研究,对于超短脉冲超强激光的传播也进行了初步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7.
冯量  霍裕昆 《物理学报》1995,44(12):1894-1903
用相对论力学讨论了在强激光场中的电子运动以及与离子散射的截面.并由此研究了稀薄等离子体中的逆轫致吸收系数与激光强度的关系.发现由于非线性的相对论效应的影响,在激光强度较大时,轫致吸收系数将偏离与激光电场强度的立方反比关系.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锥形激光等离子体中Compton 散射对电子的加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应用相对论性电子与光子非弹性碰撞模型和经典相对论电动力学理论,结合锥形飞秒强激光等离子体中的光场特性和静电场能,分析、计算了入射的高能电子束与等离子体中的光子发生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时对电子的加速效应,发现等离子体中的光场会引起电子加速能量的振荡;等离子体中的静电场降低电子的加速效应。用高能电子束与锥形飞秒强激光等离子体中的光子发生双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是加速电子最为理想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超强激光场等离子体中电子纵向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斌  常铁强  张家泰  许林宝 《物理学报》2001,50(10):1939-1945
在数值求解一维Maxwell场方程和流体运动方程的基础上,得到了超强激光场下等离子体中电子纵向运动的行波解,并分析了等离子体静电场对电子纵向运动的影响.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相对论 电子 超强激光场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二维粒子模拟(particle-in-cell)方法研究了强激光与亚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近前向光子加速机制.该机制利用强激光在亚临界密度气体传输过程中的电离效应产生在纵向和横向上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电子等离子体.在纵向上,入射激光电离氦气产生一个陡峭的电子密度前沿分布.在密度前沿处,入射激光与电子等离子体波作用发生近前向散射.散射光频率较激光频率增大,在频谱中产生了第一个特征峰.在横向上,密度不均匀造成电子等离子体波具有不同的相速度并与入射激光相互作用,使入射激光发生近前向散射,在频谱中产生了第2个特征峰.由于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较电子等离子体波的密度扰动大得多,因此基于微扰理论的散射模型和色散关系,如受激拉曼散射,无法解释频谱中两个特征峰的出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密度不均匀的情况下,入射激光、电子等离子体波和散射光三者之间仍满足动量和能量守恒的三波耦合关系.这能够解释两个特征峰对应的频率和强度增长过程.该研究对于强激光在亚临界密度气体传输过程中的频谱演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丁荣源  陆全康 《光学学报》1996,16(4):12-415
激光在完全电解等离子体中集体散射截面等于单个电子的汤姆逊散射截面乘以结构因子,结构因子由电子密度涨落确定。在考虑电粒子间电磁相同作用基础上,给出激光在相对论磁化等离子体中散射的结构因子谱的解析表示式。  相似文献   

12.
王剑  蔡达锋  赵宗清  谷渝秋 《物理学报》2017,66(7):75203-075203
研究了激光与近相对论临界密度等离子体薄层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的主要特征,包括平均有效温度以及截止能量等.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的电量超过nC量级,平均有效温度可达8 MeV以上.PIC数值模拟证明,近相对论临界密度等离子体内,相对论自透明效应和激光钻孔效应共同形成一条磁化等离子体通道,电子与激光将在角向磁场的协助下发生Betatron共振.激光可将电子直接加速到很高能量,因此电子束平均有效温度("斜坡温度")远远超过Wilks定标率预计的平均温度.该研究为产生高亮度X射线源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3.
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辐射阻尼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包含辐射阻尼效应的电子运动方程,通过坐标变换,分析了圆极化和线极化超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时,辐射阻尼效应对电子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极化情况下,辐射阻尼效应都随等离子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在圆极化激光中,激光强度在1023~1026 W/cm2范围(对应于不同的等离子体密度)时,辐射阻尼效应将对电子的运动产生显著的反作用,而对于线极化激光,只有当激光强度远大于极限光强时,辐射阻尼效应才对电子的运动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相对论理论和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模型,研究了Compton散射对短脉冲强激光在次临界等离子体中自聚焦的影响,提出了将入射光和Compton散射光作为形成激光自聚焦的新机制,给出了三级电流密度满足的修正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对论效应使等离子体中的短脉冲强激光自聚焦趋势减缓,而散射则加速了自聚焦的发展,总自聚焦趋势比无相对论时来得快一些,主要原因是由于散射光和入射光形成的耦合光频率较入射光频率增大,散射效应补偿了因相对论效应引起的自聚焦减缓效应的缘故。  相似文献   

15.
应用相对论理论和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模型,研究了Compton散射对短脉冲强激光在次临界等离子体中自聚焦的影响,提出了将入射光和Compton散射光作为形成激光自聚焦的新机制,给出了三级电流密度满足的修正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对论效应使等离子体中的短脉冲强激光自聚焦趋势减缓,而散射则加速了自聚焦的发展,总自聚焦趋势比无相对论时来得快一些,主要原因是由于散射光和入射光形成的耦合光频率较入射光频率增大,散射效应补偿了因相对论效应引起的自聚焦减缓效应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相对论电磁波在热等离子体中传播时的色散特性以及由于非线性电子声波激发引起的电子声波的非线性频移。基于相对论激光在热等离子体中传播的电磁流体物理模型,采用流体的非线性频移理论,利用微扰法得到了描述相对论激光与热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时谐波产生的非线性频移方程。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密度、电子温度和一阶谐波振幅是决定相对论热等离子体中非线性频移的主要因素。在弱激发下,非线性频移随着电子温度和一阶谐波振幅的增大而增大,等离子体密度抑制非线性频移。电子声波非线性频移对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的依赖表现出了强烈的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高能量激光与热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谐波的产生及引起的非线性频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功率超短超强激光脉冲的诞生开启了相对论非线性光学、高强场物理、新型激光聚变、实验室天体物理等前沿领域.近年来,随着数拍瓦级乃至更高峰值功率激光装置的建成,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高强场范畴.这种极强激光场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蕴含着丰富的物理过程,除了经典的波与粒子作用、相对论效应、有质动力效应等非线性物理过程外,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变得格外重要,例如辐射阻尼效应、正负电子对产生、强伽马射线辐射、QED级联、真空极化等.本文主要介绍我们近年来在极端强激光场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激发的QED效应以及伴随的超亮强伽马射线辐射和稠密正负电子对产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曾贵华  余玮  沈百飞  徐至展 《物理学报》1997,46(6):1131-1136
研究了超短脉冲强激光在等离子体通道中传播时产生的自生磁场.利用相对论动量方程和泊松方程及安培定律得出自生磁场的一个基本公式,在此基础上解析并数值研究了通道中产生的自生磁场的特性和结构,初步探讨了超短脉冲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时形成的排空效应对自生磁场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自生磁场的机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强场物理新进展--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加速电子的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政明  张杰 《物理》2003,32(1):16-18
相对论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高能电子的产生机制是近年来一直被广泛重视的课题,文章扼要介绍了其中主要的几种加速机制,并特别介绍了作者最近提出的电子在对撞激光场中的随机加速机制。  相似文献   

20.
曾贵华  余玮  沈百飞  徐至展 《物理学报》1996,45(9):1487-1491
对短脉冲强激光在非稠密均匀等离子体中传播时产生的相对论相干谐波辐射进行了一般性研究.在准稳态近似(quasistatic approximation)下得出n阶谐波包络的演化方程,并用此方程研究了n阶谐波的增长与饱和及转化效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