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数学研究》2005,8(2):F002-F002
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ICIAM)“苏步青奖”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苏步青应用数学奖”新闻发布会,年前于教育部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阵叔平教授主持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李大潜教授首先介绍了苏步青先生生平以及“苏步青奖”及“苏步青应用数学奖”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2.
(庆贺苏步青教授百岁华诞) 今天,我们的老师--苏步青教授已届百岁高龄,他从日本学成归国后从事数学教育已整整70周年了.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报》2005,48(3):i002-i003
<正>1917年复旦公学扩充为大学后,设有数学系、物理系, 1942年,正式设立数理系,开始培养数学、物理方面的专门人才。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由原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校苏步青、陈建功、杨武之、陈传璋等教授组成新的数学系。1955年苏步青、陈建功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数学研究所,1958年,该研究所划归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揭晓1996年第三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评选结果最近揭晓.安徽、福建、江苏、江西、山西、上海、浙江等省市的3所中学的数学教研组和11位中学数学教师分别荣获团体奖和个人奖,分别得到人民币1万元和3千元奖金.苏步青数学教育奖是由美籍...  相似文献   

5.
10月24日,第四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以下简称“苏奖”)颁奖大会暨获奖人员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全国27个参评省市推荐的49名候选人中,有8人荣获一等奖,24人荣获二等奖,分别得到1万元和3千元奖金.此外,有15人荣获提名奖.“苏奖”是由海内外几位著名数学家提出倡议,由复旦大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联合发起设立的国内第一个奖励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奖项,设立于1992年.其宗旨是为了表达对苏步青教授毕生致力于数学教育事业的敬意,弘扬苏步青教授几十年如一日重视、关心、支持基础数学教育的精神,促…  相似文献   

6.
苏步青(1902-2003),浙江平阳人,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31年获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回国,先后担任浙江大学(1931)和复旦大学(1952)数学教授,创办了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并任所长多年,曾任复旦大学校长(1980)和名誉校长(1983)[1].  相似文献   

7.
苏步青数学教育奖,是中学数学教育界最为权威的奖项.人寿保险与数学密不可分,保险精算(隶属数学)是人寿保险发展的基本技术支撑.2010年8月19日,长生人寿赞助"苏奖"20万元,就在于看重此奖"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激励思路.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自1991年设立以来,始终关注中学一线教师,对祖国未来发展、数学人才培养、数学的理论研究走向世界具有极大的鼓舞和推动  相似文献   

8.
《应用数学》2005,18(2):i001-i004
今年是陈庆益教授的八十华诞。陈先生是我国数学界一位受人敬仰的老前辈,在其近 6年的学术生涯中,对我国的数学研究与数学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我们向他表示衷心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祝愿这位令人敬爱的老师、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和教育家健康长寿!陈先生于1925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汉口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聪慧过人,勤勉好学,成绩突出。1944年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到浙江大学数学系学习。1948年毕业后,被苏步青教授推荐到武大任教。由于他学业优异、工作出色,1954年被教育部选派到莫斯科大学留学师从著名数学家希洛夫,其间获得了突出的…  相似文献   

9.
1998年11月26日,程民德教授与世长辞.作为他的学生,我们无法想像,他已离开了我们.他的音容笑貌,一生的活动,仍然活生生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程民德1917年1月24日生于江苏苏州.1935年由于数学成绩特别优秀,被当时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苏步青教授由电机系转录到数学?..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数学研究》2006,9(6):41-41
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ICIAM)是四年一届的工业与应用数学界的盛会,也是最高水平的工业与应用数学家大会.2003年7月的悉尼大会后举行的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的理事年会上,顺利通过了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提出的设立ICIAM苏步青奖的建议,成为该会前已设立的Lagrange奖、Collatz奖、先驱奖和Maxwell奖之后的第五个奖项,旨在奖励在数学对经济腾飞和人类发展的应用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一人.同年11月,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决定设立CSIAM苏步青应用数学奖,用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与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11.
前言     
为庆贺著名数学家、本刊主编苏步青教授八十寿辰暨从事教育工作五十年,本期选登了十四篇数学论文,以表示对苏步青教授的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 7月 7日至 7月 1 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了第五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会后举行的工业与应用数学国际联合会理事年会上 ,由李大潜院士代表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于2 0 0 1年提出的设立ICIAM苏步青奖的建议经讨论顺利通过。该奖的宗旨是 :奖励在数学对经济腾飞和人类发展的应用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从此ICIAM苏步青奖和另外四个奖项 :ICIAM拉格朗日奖、ICIAM柯拉兹奖、ICIAM先锋奖、ICIAM马克斯韦尔奖一起成为ICIAM的五个官方大奖之一。这是以我国数学家名字命名的第一个国际性数学大奖。从此苏步青先生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是南昌大学附属中学数学学科的学术机构,于2008年4月22日正式成立。中心顾问为全国知名数学教育研究专家、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戴佳珉先生,  相似文献   

14.
2004年8月23日晚7:30—9:30.刚刚当选的35名《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在湖南湘潭盘龙山庄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由理事长李大潜院士主持.会议首先讨论了理事长李大潜院士在当日下午召开的全体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包括了申办第七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2011年)和设立、评选、颁发CSIAM苏步青应用数学奖和参与推荐ICIAM苏步青奖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月27日凌晨,浙江大学数学系白正国教授在杭州的家中逝世,享年100虚岁.此后,竺可桢校长聘请的浙大教授,再无一人.白正国教授一生,培养了7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中大部分都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为各大院校乃至国内外数学专业的佼佼者,他为人谦虚低调,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曾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学生、谷超豪的老师.2月2  相似文献   

16.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第一次编委会议于1986年5月17日——5月1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编委共有20人。名誉主编苏步青教授因事未能参加会议,特地给大会写来了贺信。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主编董光昌教授主持。韩校长首先代表浙江大学对各位编委光临表示欢迎,并表示浙大将为办好《高校应用数学学报》作出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夏,第5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会议(ICIAM)理事会决定,设立以苏步青命名的国际数学奖.  相似文献   

18.
卡尔·皮尔逊(K.Pearson, 1857-1936),1857年出生于伦敦,其父威廉·皮尔逊是一位才能出众、智慧超群的律师,兼做英王室法律顾问.卡尔·皮尔逊幼年就曾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兴趣广泛、智力非常,187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然后去林肯法学院学习法律,并于1881年取得律师资格.1882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来又获得圣安德鲁斯大学法学博士和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884—1911年任伦敦大学学院的应用数学力学教授,给工程学学生讲授数学.学1911—1933年任高尔顿(Francis Ga-lton)实验室主任,同时任应用统计系的教授.1896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国家教委直属院校第四届应用数学学术和工作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六日至十二日在南京举行,共有46所院校的9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数学会名誊理事长苏步青教授自始至终地参加了大会,他在致词中真挚地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应用数学的发展,使代表们深受鼓午。会议还邀请了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常迵教授及南京工学院付院长韦钰教授等工程技术界专家到会并作了学术报告,会议就应用微分方程、经济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世纪难题"庞加莱猜想"被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肇炽 《高等数学研究》2006,9(4):127-128,F0003
国际数学界关注了百年之久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Poincare conjecture)日前宣告被两位华人数学家———曹怀东、朱熹平最终破解.在美国出版的《亚洲数学杂志(As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6月号以专刊的方式发表了二位作者题为《庞加莱猜想暨几何化猜想的完全证明:汉密尔顿—佩雷尔曼理论的应用》长达328页的论文,向世界推出了这一重大成果.6月3日,专程从美国赶来北京的国际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菲尔兹奖和克雷福德数学奖得主丘成桐教授,在中科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公布了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