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兆杰  黄慧俐  韦婕  李雪生 《色谱》2016,34(6):558-566
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我国主要的3个品种柚子果实的不同部位(外表皮、内表皮、内果皮、果肉、种子)的化学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及种类和含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沙田柚、琯溪蜜柚、玉环柚果实5个部位共鉴定出68种不同化学组分物质,包括醇类19种、酯类15种、烯烃类9种、有机酸类8种、酮类7种、烷烃类4种、其他物质6种。其中3个品种柚子外表皮共有的化学组分有7种,含量最高的是柠檬烯(44.03%);内表皮共有的化学组分有6种,含量最高的是油酸酰胺(44.62%);内果皮共有的化学组分有10种,含量最高的是谷甾醇(30.75%);果肉共有的化学组分有11种,含量最高的是软脂酸(20.02%);种子中共有的化学组分有15种,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45.83%)。化学组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沙田柚、琯溪蜜柚、玉环柚3种柚子的外表皮独有的化学组分分别有3种、6种、4种,内表皮分别有3种、4种、8种,内果皮分别有1种、4种、6种,果肉分别有4种、4种、2种,沙田柚、玉环柚种子独有的化学组分均为1种,并对化学组分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研究结果说明不同品种柚子同一部位的化学组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特有物质较多,色谱指纹图谱特异性显著,这可为柚类品种鉴定、品质质量控制、原产地溯源等提出一种新的色谱指纹图谱思路。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快速筛查水产品中123种兽药残留的在线净化/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检测方法,兽药涵盖15类123种(20种磺胺类、6种大环内酯类、16种喹诺酮类、12种β-激动剂、17种苯并咪唑类、4种四环素类、2种镇静剂、6种激素、4种β-内酰胺类、1种氨苯砜、2种抗球虫药、2种染料、24种糖皮质激素、1种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云南12种烟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系统地对同时蒸馏萃取条件和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优化,结合谱库检索和匹配度定性方法鉴定149种化合物,并对其中的35种重要香气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包括酮类7种、醇类6种、烯烃类4种、烟碱类3种、烷烃类2种、醛类2种、酯类2种、呋喃类2种等.该方法具有81.09%~97.45%的高回收率.结果表明,同时蒸馏萃取集采样、萃取、浓缩于一体,操作简单快速,适合于烟草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离测定,能准确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干黄芪的特征香气成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干黄芪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考察了原料用量、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三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在较优条件下对干黄芪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提取物通过GC-MS分析,结合计算保留指数和NIST11谱库检索,共鉴定出6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包括醛类20种、醇类9种、烃类7种、酚类5种、酯类5种、杂环类5种、酮类4种、酸类2种、其他类8种。其中正己醛、2-戊基呋喃、丁香酚、正己醇、1-辛烯-3-醇、糠醛等挥发性成分对干黄芪的特征香气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5.
以产自河北的侧柏叶为原料,采用四种固相微萃取纤维对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用气质联用进行分析,共分离出112种成分,采用质谱与保留指数进行定性,鉴定出87种成分(四种萃取纤维的提取物中都鉴定出的成分有59种),其中烯烃类51种(以单萜和倍半萜为主),烷烃类4种,芳香烃类3种,醇类18种,醛酮类3种,酯类4种,醚类3种,吡嗪类1种;另外采用质谱初步定性出12种。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它们的相对含量,含量较高的有(1R)-(+)-α-蒎烯、(+)-3-蒈烯、D-柠檬烯、β-水芹烯、δ-松油烯、β-榄香烯、石竹烯、顺式-罗汉柏烯、葎草烯、大根香叶烯D、δ-杜松烯、柏木脑等。对比所得结果可以发现,CAR/PDMS(85μm)的萃取纤维对侧柏叶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循环吹气吸附法捕集合欢鲜花头香,经溶剂冼脱后用GC/MS/DS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双柱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分析鉴定出其中的25种成份,它们是单萜烯3种、芳烃1种、烯烃1种、含氮化合物2种、含氧化合物18种(其中醇8种、醛酮3种、酯5种、脂肪酸1种、环醚1种)。主要成份为反-氧化芳樟醇(呋喃型)、α-罗勒烯、顺-氧化芳樟醇(吡喃型)、芳樟醇、异戊醇和4-戊烯-2-酮。嗅觉鉴定的结果表明,合欢鲜花的主要赋香成份为反-氧化芳樟醇(呋喃型)、芳樟醇、异戊醇、α-罗勒烯和2,2,4-三甲基恶丁烷。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核桃楸叶中的挥发油,从核桃楸叶挥发油中分离了57种化合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了51种化合物,占被分离化合物的89.46%,其中烃类(33种,48.03%)、酮类(1种,0.55%)、醇类(5种,25.94%)、酯类(6种,8.43%)、酸类(1种,0.62%)、含氧杂环类(4种,2.62%)及甲酰类(1种,0.65%)等7大类化合物,有3类(27种,51.19%)为已知药用成分,这些数据为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SPME)法和溶剂辅助蒸发(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法提取萝卜炖牛腩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对影响固相微萃取的操作条件萃取头纤维种类、样品量、吸附温度以及萃取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选择65μm PDMS/DVB(粉色)萃取头、样品量为8 g、吸附温度为60℃、萃取时间为40 min时,萃取效果最佳。两种方法共鉴定出98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11种、醛类13种、酮类11种、酸类7种、醇类22种、酯类12种、醚类4种、酚类6种、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12种。其中,醛类、醚类和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可能对萝卜炖牛腩特征风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核桃楸皮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核桃楸皮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了39种化合物,其中分离出烃类(26种,71.80%)、酮类(3种,10.83%)、醇类(6种,7.96%)、呋喃类(1种,5.79%)、酚类(1种,1.99%)、肟类(1种,0.95%),酯类(1种,0.71%)7大类化合物,有3类(7种,33.93%)为已知药用成分,为进一步评价其质量和开发新药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Song W  Lin S  Sun G  Chen M  Yuan D 《色谱》2012,30(3):318-326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河水和海水中87种农药(24种有机磷、15种有机氯、12种唑类、9种拟除虫菊酯类、5种氨基甲酸酯类、7种酰胺类及15种其他新型农药)的多残留同时分析方法。优化了影响分离效果和灵敏度的仪器参数,考察了固相萃取柱柱型及水样体积、pH、盐度的影响,采用NH2柱优化了净化效果,内标法和替代物法用于数据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 在最佳条件下,各目标农药的方法检出限为0.1~6.6 ng/L;以实际河水和海水为基底,在5 ng/L和20 ng/L的加标水平下,绝大多数目标农药的回收率为60%~120%,相对标准偏差(n=4)为0.01%~9.7%。该法灵敏、准确,已成功地应用于福建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样中多种类农药的复合污染监测,检出包括5种有机磷类、3种酰胺类、4种唑类、3种氨基甲酸酯类、2种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20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