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按波长分区的LCD颜色特征化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建立液晶显示器颜色计算模型,分别对EIZO CG19, IBM 19, DELL 19和HP 19 LCD显示器进行了通道独立性和颜色叠加性的检验。通过检验单通道和双通道数字驱动值与颜色三刺激值之间的关系可以验证各通道之间的独立性,从而证明了上述显示器的显示色与三原色光谱辐亮度函数之间存在线性叠加关系。实验中发现三原色光谱辐亮度与数字驱动值的关系是波长的非线性函数,提出了一种按波长分区法计算三原色光谱辐亮度函数的方法,用RGB三原色的测量光谱拟合出各波长辐亮度值与数字驱动值之间的三次多项式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计算得到任意数字驱动值对应的三原色光谱辐亮度曲线,然后可按颜色相加关系由三原色光谱辐亮度曲线计算出任意数字驱动值下的显示色。实验结果表明,只需要测量少量几个数字驱动值下的光谱曲线就可以准确计算出任意数字驱动值下的三原色光谱辐亮度曲线,进而计算得到任意混合色的光谱辐亮度曲线,大大减少了测量样品数量。这种计算方法所需的测量样品数量少、计算准确度高,可以满足工业应用的精度要求,能作为LCD显示器颜色特征化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发光二极管的峰值波长是描述光谱特性的重要参量。本文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测量发光二极管的辐射光峰值波长。首先利用Keithley2400数字源表测量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通过origin8.0软件确定发光二极管的正向阈值电压,由公式计算其峰值波长。其次利用分光计衍射光栅的方法测量其峰值波长。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出发光二极管的峰值波长都在厂家提供值范围内,为发光二极管峰值波长的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代黎  刘浩学  武兵  郑岚  黄敏 《光学学报》2011,(12):313-317
从色光加色混合的基本特性出发,对两台专业级液晶显示器(LCD)进行了光谱辐亮度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表明,显示色与三原色光谱辐亮度函数之间存在线性叠加关系,不同数字驱动值下相同波长的三原色光谱辐亮度函数满足三次多项式的关系.利用这两个关系提出了一种根据数字驱动值和对应的三原色光谱辐亮度函数计算任意显示色的算法.实验验...  相似文献   

4.
在原有液晶电光效应实验内容基础上,测量了0~3V电压条件下扭曲向列相液晶的透过率与光源波长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波长的光源对液晶电光效应的影响,同时测量了液晶光开关的响应时间和液晶板的视角特性.  相似文献   

5.
以LCD为目标的自动定焦判据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光学综合自动测量中 ,使用液晶显示屏作为分划板可以大大简化结构 ,提高效率 ,真正地实现自动测量。由于液晶显示具有对比度低、噪声大等特点 ,所以根据液晶的这些特点以及图像处理和CCD信号接收的特点选择两种适用的判据进行了分析和试验比较 ,并给出了结果。结果表明 ,这两种判别函数都适用于以液晶显示屏为目标和用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光学参数测量的系统 ,其中锐度判别函数更优于信息熵判别函数 ,前者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 ,而且其判定结果更接近目视清晰度判别  相似文献   

6.
张剑  李国华  彭捍东  郝殿中 《光学学报》2006,26(12):835-1840
依据电压调谐多级液晶滤光片的设计原理,给出了设计实例。主要讨论了三片液晶盒组成的多级滤光片,在滤光片系统中液晶盒可以采用相同厚度,也可以使厚度成一定比例。厚度成比例的多级滤光片,其透射波长可通过调节外加电压而连续改变,调谐范围400~800 nm,覆盖整个可见光区;采用相同厚度液晶盒组成的多级滤光片可以从多条谱线中滤出所需要的波长。原理上两种形式都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滤光片。  相似文献   

7.
液晶透镜是一种新兴的可以电控调焦的液晶器件,无需机械移动就可以实现对焦、变焦和深度测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摄影摄像、显微成像、虚拟现实等领域。提出一种优化的液晶透镜无偏振片成像技术。该技术结合非锐化掩蔽模型,通过分析图像像素值的变化,估算得到环境光中寻常光分量的占比,并使用非对焦图像和对焦图像进行处理,获得高质量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技术能够有效增强图像对比度,获得优质图像。  相似文献   

8.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搭建了一个观察双光束等厚干涉条纹的实验装置,并利用该装置测量了绿色激光器与低压汞灯绿色光谱线的波长差,以及红色激光器与黄色稀土节能灯红色光谱线的波长差,实验值与光栅光谱仪的测量结果一致。该方法可推广为一种测量未知光谱线波长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扩大磁光式电流传感器动态范围的方法。磁光式电流传感器是基于法拉第效应和安培环路定律实现电流测量的。由于法拉第旋转角随被测电流周期性增大,测量时只能利用正弦曲线单调变化的部分,因此限制了电流的测量范围。利用光纤维尔德常数随光波长变化这一特性,通过测量两种光波旋转的角度差,获得了大电流的测量值。在正常计量范围内利用单波长数据获得精度较高的计量值,达到扩大传感器测量范围的目的。分析表明,当两波长的维尔德常数相差20%时,电流测量范围可以扩大到单波长时的6倍。采用这种方法可望用一个传感器同时满足电力系统中的计量和保护两种用途。  相似文献   

10.
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是分子荧光光谱测量的重要参数,它的选择影响分子荧光光谱的测量以及其后续研究的精确度。由于如HITACHI F-4500 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一些光谱仪器的测量精度达不到一些光谱分析技术的要求以及测量数据的有限,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已测量的光谱数据,通过插值生成所需要的光谱数据,就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文章使用指示克立格法对一定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的最佳激发波长和最佳发射波长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基于指示克立格法求取的最佳激发波长和最佳发射波长分别是226.9和337.1 nm,经验证其值是准确的。此外,文章采用相对标准偏差对插值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分子荧光光谱测量中基于指示克立格法确定最佳激发波长和最佳发射波长是可行的,这为最佳激发波长和最佳发射波长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双波长全息干涉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双波长全息干涉计量的单次曝光法和双曝光法。这两种方法都提供了用可见光得到相当于不可见的长波干涉的结果,其测量灵敏度和测量精度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作波长而能得到调整。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衍射光栅的液晶相位调制特性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液晶构建相位分别为0和φ的二值光栅,通过傅里叶光学的方法推导衍射光栅第0级衍射光斑光强和调制相位φ之间的关系,然后实测光强和液晶驱动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得到相位和液晶驱动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液晶相位光栅的相位调制特性.最后利用测量相位调制特性结果构建液晶相控阵,用光束偏转误差验证调制特性测量结果,相位测量误差小于1×10~(-3)rad.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液晶填充光子晶体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祥忠 《光学学报》2008,28(5):988-991
利用液晶的折射率是温度和波长函数的特性,在光子晶体光纤(PCF)芯区的空气柱中填充向列相液晶,通过改变温度来改变液晶的折射率,构成了一种温度凋制光子晶体光纤.用阶跃有效折射率模型研究了温度对这种光子晶体光纤在不同光波长时传输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液晶填充使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减小,由于折射率对温度和波长变化敏感,改变温度可以使光纤在长波长区域出现单模传输,在短波长时不会出现单模传输,即使包层相对孔径很小也不会出现无截止单模传输.温度升高使光纤的色散值增大,零色散波长向短波长方向移动.这些特性对温度调制光子晶体光纤器件的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哈特曼-夏克波前测量原理的焦距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哈特曼-夏克波前测量原理出发,提出了基于波前测量的透镜焦距测量方法;得到了使用这一方法测量焦距的计算公式.使用633 nm和780 nm两种波长的半导体准直激光器作为光源,测量了三片双合透镜的焦距,结果表明,633 nm光源下测量得到的波长与透镜的设计焦距值相吻合,能够正确测量透镜焦距;而780 nm光源的测量结...  相似文献   

15.
用MLC-7700-100向列相液晶制备了不同结构的电控双折射无刻痕液晶光栅.用波长为632.8 nm的He-Ne激光为光源,测量两种液晶光栅的光学衍射特性,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不同电压下两种液晶光栅的液晶分子偏转状态和织构态改变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双面电极条纹液晶光栅的电控衍射特性比单面电极条纹液晶光栅好.此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哈特曼-夏克波前测量原理出发,提出了基于波前测量的透镜焦距测量方法|得到了使用这一方法测量焦距的计算公式.使用633 nm和780 nm两种波长的半导体准直激光器作为光源,测量了三片双合透镜的焦距,结果表明,633 nm光源下测量得到的波长与透镜的设计焦距值相吻合,能够正确测量透镜焦距|而780 nm光源的测量结果显示出较大的相对测量偏差,但可用于评估透镜的剩余球差、色差以及制造公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光谱仪在测量窄带宽光源的光谱分布时出现的光谱变形现象,提出了一种带宽修正方法—七点修正方法。首先,利用泰勒级数和相关的导数公式,得到了七点修正公式的数学解析式;其次,用光谱线型为正弦函数的模拟光谱对七点修正法进行验证,采用正弦函数来模拟真实光谱,通过光谱仪的带宽函数计算出测量值,然后应用七点修正公式,对测量值进行修正;最后利用中心波长为365 nm的LED光源对七点修正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用双光栅单色仪来测量LED光源的光谱辐射照度,光谱仪带宽分别选为5与0.5 nm,将七点修正公式应用于测量值,得到修正值。模拟结果表明: 在选定的模拟条件下,修正后得到的中心波长处的峰值可以达到真实值的99%以上;实验结果表明: 修正后中心波长处的峰值可以达到真实值的95%以上。由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可知,七点修正法与三点修正法和五点修正法相比,修正效果有明显提升,这种带宽修正方法可以广泛应用在光谱测量领域。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58年弗鲁姆(Froome)利用微波干涉仪法得到当时公认的光速值c=299,792.5±0.1km/sec[1]以来,所有的光速精密测量均是基于c=λ·v而得到的,即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电磁波的频率与其相应真空波长之乘积.当时的不确定度是3×10~(-7),其主要原因是使用的波长较长(λ=4mm),因此波长测量的准确度较低,衍射效应带来的误差也较大.激光器的出现为这一方法提供了合适的光源.采用饱和吸收技术可以得到频率稳定性和复现性均十分优良的激光辐射,并且使用的波长可以比原先小三个量级(微米量级),接近位于可见光谱区的长度基准.这使波长测量…  相似文献   

19.
螺状相液晶旋光特性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旋光理论模拟了一种用于螺状相液晶显示器(CH-LCD)的螺状相液晶的旋光率与入射波长、螺距的关系,并从理论上给予定量分析;用磁光调制倍频法测试了这种螺状相液晶旋光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利用所测的旋光率的值计算得出这种螺状相液晶的螺距、折射率、及双折射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对模拟结果给予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黄松筠  郑振维 《物理实验》1995,15(3):129-130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测量溶液浓度及不同溶液对不同波长吸收率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是,测出标准的已知浓度值溶液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率E,做出吸收率E与溶液浓度N的曲线.然后,对未知浓度溶液在同一波长光下,测出其吸收率,从曲线上就可以求出其浓度值,改变波长,可以重新做出对这一波长的吸收率E与溶液浓度N的曲线,再进行测量.此类带表头的仪器及这种测量方法的缺点在于:光电转换管及光源的热噪声给测量值带来不稳定,表盘读数及手工描绘曲线带来读数误差和人为误差.测量点数少,时间长.使用Z-80单板机做为其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点.首先,假设噪声为白噪声的前提下,平滑噪声,消除采样值的不稳定性.其次,采用浮点运算程序完成对标准溶液的回归系数及待测溶液的浓度值计算,精度可达6位有效数字.浮点,程序的数据运算范围可达10.最后,使运算结果显示在单板机的数码管上.整机灵活、小巧,由于测量点数在理论上可以不受限制,数据采集及运算的自动化、使测量精度大大提高,节省时间.本装置做为表盘仪器测量、运算自动化,智能化的一种尝试,也是用内存较少的单板机做数据处理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