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捕获电子效应对托卡马克离轴低杂波电流驱动的影响.利用开发的编码研究了低杂波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的吸收和驱动效率,特别是共振区域和捕获电子份额对波功率沉积和电流驱动效率产生的作用。研究表明,捕获电子效应对离轴低杂波电流驱动的影响与波驱动的功率谱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公让  匡光力 《计算物理》2006,23(3):325-334
用隐含5点模式对二维Fokker-Planck方程进行离散化,调用NAG程序库中子函数D03UAF求解该方程,并将求解二维Fokker-Planck方程的code与波的射线轨迹code相结合,根据HT-7托卡马克装置参数,分别对有或没有IBW情况下的等离子体电流的全波驱动和在低杂波和离子伯恩斯坦波协同作用下低杂波的功率沉积分布、驱动电流分布等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有IBW情况下的全波驱动电流分布比没有IBW时全波驱动的电流分布区域要广一些,而且驱动的总电流也大一点;在双波协同作用下,全波驱动的等离子体电流空间分布随IBW的频率和n//谱的变化而变化;在两波协同作用下低杂波驱动非感应电流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杨友磊  胡业民  项农 《物理学报》2017,66(24):245202-245202
电子回旋波和低杂波的协同效应可有效地提高两只波的电流驱动效率.本文数值研究了捕获电子效应对电子回旋波和低杂波协同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捕获角的增大,双波协同驱动电流会减小,且协同因子也会明显减小,即捕获角对两只波协同驱动流的影响要比其对单独驱动电流的影响更加敏感.通过加宽低杂波共振区可减弱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对捕获角的依赖,同时发现随着电子回旋波功率的增加,捕获角对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的影响也会变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较简单的计算模型计算低杂波沿射线轨迹的能量沉积和电流分布。结果表明,当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不太高(Te〈1keV)时,边缘冷等离子体区电子-离子碰撞吸收的能量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电流驱动效率较低。提高中心和边缘电子温度,将较大幅度地增加低杂波电流驱动效率,从而可解释为什么在小托卡马克中低杂波电流驱动效率比在大、中型托卡马克中小得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波的射线轨迹程序C3PO和求解三维Fokker-Planck方程程序LUKE的基本计算过程及其物理机制.该程序采用的是反弹平均方法,考虑了相对论效应和捕获粒子效应.利用此程序模拟并分析了EAST偏滤器位形下等离子体电流对低杂波传播以及驱动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大,低杂波射线轨迹在极向的旋转加快,功...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较简单的计算模型计算低杂波沿射线轨迹的能量沉积和电流分布。结果表明,当等离子体中心电于温度不太高(Te<1keV)时,边缘冷等离子体区电子-离子碰撞吸收的能量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电流驱动效率较低。提高中心和边缘电子温度,将较大幅度地增加低杂波电流驱动效率,从而可解释为什么在小托卡马克中低杂波电流驱动效率比在大、中型托卡马克中小得多。  相似文献   

7.
利用改进的二维Fokker-Planck方程和低杂波射线轨迹程序研究了在低杂波和离子伯恩斯坦波协同作用下低杂波的功率沉积分布、驱动电流分布。数值结果显示在两波协同作用下低杂波驱动非感应电流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求解Fokker-Planck方程和射线追踪技术,详细研究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低混杂波电流驱动(LHCD)与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ECCD)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这种协同作用有利于用EC波驱动电流;捕获电子效应对电流驱动有一定影响,特别是O波弱场注入时,影响更为明显;驱动的电流对平衡磁场很敏感,磁场的大小也影响驱动电流的剖面。  相似文献   

9.
在HT-7超导托卡马克中进行了低杂波电流驱动的功率扫描实验,功率变化范围为100kW至700kW,频率为2.45GHz。研究了等离子体平均有效电荷数及电子温度与低杂波功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功率下低杂波电流驱动效率与有效电荷数及电子温度之间的关系:HT-7装置低杂波驱动效率与电子温度成正比,与有效电荷数成反比。指出了动态杂质控制是改善低杂波电流驱动效率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给定等离子体密度分布下,从电子、离子的能量方程出发,根据不同运行模式下等离子体的热传导率不同,分别求出了中心负剪切模式,常规剪切H模式和L模式下的等离子体温度分布,然后通过求解波迹方程与相对论情况下的Fokker-Planck方程,分别计算了这些模式下的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和波功率沉积.得到在中心负剪切下,驱动电流最大,驱动效率最高,功率沉积和电流分布区间跨度大;在常规剪切H模式下,驱动电流较小,分布区间跨度比较窄,驱动效率相对较低;在常规剪切L模式,驱动电流效率最低,分布区间跨度也非常集中. 关键词: 托卡马克 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 中心负剪切 常规剪切  相似文献   

11.
利用GENRAY/CQL3D程序研究了EAST装置双零位形下高场侧和低场侧发射低杂波的电流驱动情况.模拟发现,电子密度较小时,高场侧低杂波电流驱动效果不如低场侧.随着电子密度的增加,高场侧低杂波电流驱动的优势逐渐显现,从高场侧发射的低杂波可以将能量沉积在更加靠近等离子体中心的位置.提高环向磁场强度有利于低杂波在高密度条...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trapped electrons on off-axis lower hybrid current drive (LHCD) in tokamaks are studied, A computer code for solving the Fokker-Planck equation in a toroidal geometry is developed and employed. The code is suitable for various auxiliary heating and current drive schemes in tokamak plasmas. The influence of the resonance regime on the current drive efficiency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rapped particle fraction on the current drive efficiency are emphasized. It is shown that, as an electrostatic force, the lower hybrid wave causes some of the trapped electrons to be untrapped and lose their energy, which can cut the LHCD efficiency by about 30%. The ITER scaling law is also used to estimate the trapped electron effects.[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徐强  高翔  单家方  胡立群  赵君煜 《物理学报》2009,58(12):8448-8453
在HT-7超导托卡马克成功进行了大功率(PLHW=100—800 kW,f=2.45 GHz)低混杂波电流驱动实验.研究了不同入射功率和等离子体密度下的低混杂波电流驱动效率.获得了以平均电子密度增加、氘阿尔法(Dα)线辐射减少为特征的粒子约束改善;粒子约束时间τp增加了约1.5倍.仔细研究了能量约束时间与等离子体密度和低混杂波功率的关系. 关键词: 托卡马克 低混杂波 约束改善 电流驱动效率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低杂波电流驱动(LHCD)实验中电流驱动效率、电流分布控制与等离子体参数和入射波谱的关系,以及波的可近性对确定功率沉积分布的作用。讨论了控制电流密度分布的方法及在HL-2A装置上实现中心负剪切位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By incorporating parametric instabilities of lower hybrid (LH) waves into a ray-tracing Fokker-Planck code, accurate simulations of the LH deposition profiles are provided, which are useful for interpreting the long-lasting internal transport barriers (ITBs) sustained by lower hybrid current drive (LHCD) on JET (Joint European Torus). Utilizing the new model, the simulation of the q-profile evolution results in agreement with that provided by the motional Stark effect reconstructed equilibria. Low magnetic shear (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0) is produced by LHCD in a layer close to the ITB radial foot.  相似文献   

16.
应用作者最新改进的求解FOKKER-PLANK方程的程序,首次得到了低杂波电流驱动下的加热功率密度和加热功率.这些数值模拟结果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低杂波电流驱动中的功率平衡问题,而且也能为以后的托卡马克低杂波电流驱动实验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低混杂波电流驱动的准线性理论模型,研究了由于磁场的随机涨落而引起的快电子的反常输运对驱动电流分布和驱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电子径向扩散将使驱动电流分布变平和展宽,同时驱动电流减小。  相似文献   

18.
在H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利用低杂波电流驱动有效地控制了等离子体电流分布,并使等离子体约束性能改善。数值模拟与硬X射线测量结果均表明,低杂波的发射功率谱、纵场和等离子体密度对改变等离子体电流分布有明显的影响。在优化低杂波电流驱动实验参数的条件下,等离子体密度、温度分布发生了理想的变化。在电子和离子温度分布上出现了内部输运垒,同时等离子体的能量约束时间和粒子约束时间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