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由于光谱、波谱技术在化学中的广泛应用,至今已积累了数量十分庞大的标准谱图(仅红外光谱一项就巳超过十万张),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这些谱图数据进行存贮、检索,已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计算机在化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1979年5月起,我们进行了有机化合物谱图信息的计算机存贮、检索以及电子计算机辅助结构解析的研究,编制了供红外光谱检索用的IRS-1程序,并于今年年初完成了该程序检索性能的考核。 IRS一1程序以文献报导的标准红外光谱谱图为数据源。谱图信息的抽提是按预先规定的闭值和规则,自6.6~16.0协m波长范围内以0.1卜m为间隔,采用二进制的形式进行光谱数据的编码。  相似文献   

2.
朱淮武 《大学化学》1986,1(3):36-40
用红外光谱(IR)解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主要是依据大量有关红外光谱的资料、数据以及各种类型化合物的谱图,利用这些资料与谱图,我们就可以确定分子中存在哪些官能团以及这些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最后将结构定出来。但达是一项比较烦杂、费时甚至很难完成的工作。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红外谱图的解析亦已从传统的人工分析发展到用计算机储存检索谱图和辅助解析分子结构。谱图计算机检索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收集大量信息,提高解析的准确性和缩短分析时间,只要根据未知物的光谱图,无需其它数据(如分子式等),就能与计算机中储存的大量已知物光谱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在混合物中只有一部分组份为已知物,而同时又含有未知化合物,如草药等其它天然物质的紫外-红外光谱的计算机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不经化学分离,仅由实际绘制的光谱图,根据线性规划法计算机求解来定量已知成份。同时又可由计算机直接得到未知成份的差谱,为未知成份的定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获得的红外谱图信息越来越多,人工解析谱图愈益困难。用计算机辅助谱图解析势在必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计算机谱库检索。  相似文献   

5.
孔宏伟  戴伟东  许国旺 《色谱》2014,32(10):1052-1057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技术因其高效分离能力和高灵敏检测能力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通用标准谱图库,检测到的大量代谢物的结构难以鉴定。这制约了代谢组学覆盖度的提高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造成化学和生物信息的严重丢失,成为代谢组学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随着质谱仪器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基于大气压电离质谱(API-MS)的代谢物结构鉴定技术飞速发展,本文从质谱仪器、代谢物分子结构式判别、数据库及谱图检索以及计算机辅助谱图解析等方面,对代谢物结构鉴定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张乐沣  陈吉平  车迅  宋果男 《色谱》1991,9(4):225-228
〕本文报道了Kovats保留指数辅助红外光谱并结合一些知识规则进行综合二维检索的方法,详细地叙述了二维检索排序参数的计算,并介绍这一方法在NicoletGC/FTIR仪器系统上计算机实现等方面的工作。程序采用Fortran-77编写。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给各种谱学的计算机处理和解析开拓了一个活跃的新领域。与其它谱学相比,质谱的信息量大和质量峰的分立性,使得它的计算机处理工作更显必要和更有条件。因此,过去十几年来,在这一领域内,围绕谱图库检索(Library Search)、模式识别(Pattern Recongnition)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几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近年来,我们与西德马普学会煤炭研究所合作,以  相似文献   

8.
编写红外光谱检索程序“IRS-NSI”旨在直接根据未知物的红外光谱图确定其结构。该程序分数据库程序和检索程序两大部分。数据库程序是根据Sadtler标准红外光栅光谱将强峰位置进行数字编码建立的。从4000cm~(-1)到400cm~(-1)范围内将谱图分为13格,每格选取两个最强峰,将强峰在每格中的位置进行编码,这样每张谱图均用一个26位数表示,连同谱图顺序号共占27个存贮单元。  相似文献   

9.
金属有机化合物对空气极为敏感,西德马普学会煤炭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曾建立了一整套无氧条件下的分析技术。近年来,我国在金属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也正在蓬勃开展,现将国外这方面情况介绍一下,以供参考。红外光谱红外光谱仪的型号为Nicolet 7000(seri-es),当样品放入后,谱图立即在电视屏上显示,并迅速记录下来,该仪器还附有计算机贮存系统,任何一张谱图随时都可以调出。样品测定前,根据样品对空气敏感的程度不同而作不同的处理。 (一)大多数对空气敏感的化合物(固体),如果压片较快,则在短时间内样品还不至于破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谱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工作已日益广泛,但是解析谱图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分析工作者的经验。近年来发展起来一种计算机辅助分子结构解析的人工智能方法:先确定未知物的分子式,由结构发生器产生这个分子式的同分异构体;利用光谱数据(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所提供的局部结构信息(称为亚结构)对这些异构体进行筛选,使结构鉴定的范围逐步缩小,最后得到的只是少数几种可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进步,红外光谱数据的计算机存储检索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已研制出多种存储和检索红外光谱数据的计算机程序系统,这些检索系统大多以标准穿孔卡片作为红外光谱的数据源,且多需要使用大内存容量的计算机。近年来国外也有人设计成在微计算机上进行红外光谱检索的程序系统,如美国Perkin-Elmer公司出售的SRCH系列软件,但该系统的数据库太小,只有二千多种图谱信息,售价却达5000多美元。  相似文献   

12.
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中,用计算机选择波长对进行测定,可以获得较好的精确度,这方面已进行了不少工作。作者引入“权系数法”提出一种计算机选择测定波长对的新程序,其中考虑到了仪器测定偏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波长对的权系数为判据,可选出较为可靠的测定波长对。原理对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来说,仪器测定  相似文献   

13.
吕素平  严栋  汪昆华 《色谱》1994,12(1):56-58
用保留指数表征高聚物裂解气相色谱谱图,根据高聚物的分子结构与使用性能的持点建立索引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裂解色谱谱图数据库软件。依据谱图相似系数进行谱图检索,给出检索的候选高聚物集合与最可能检索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利用国产光栅光谱仪组装成光电直读仪,国内已有不少单位作过这方面工作,得到了实际应用。有关文献黄本立等同志已作过总结介绍。但组装这类仪器,通常碰到的问题是在光谱仪恒温控制、温度补偿以及电子控制和测量线路等方面。这些问题能否很好解决,关系到仪器整机性能的好坏,甚至影响到仪器能否正常工作。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组装光栅光电直读仪着重考虑了仪器局部恒温控制,光栅微调机构的设计和加工,以及电子线路的改进等方面。并应用转盘电极溶液分析技术,进行了铀矿石定量分析的研究。 (二)仪器概况 1.光学系统:组装采用国产W-100型一  相似文献   

15.
甾族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天然有机化合物。许多甾族化合物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介绍的工作主要是在微机上建立了一个包含1700余张甾族化合物谱图的人机对活检索系统。其检索方式有单离子检索、分子式检索、分子量检索、基峰检索、谱图匹配检索。实验证明该系统对甾族化合物可提供良好的结构鉴定能力。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学》1987,(5):100-100
ICMSIS多功能交互式大型质谱信息系统 质谱信息系统ICMSIS是一种多功能、人机交互式的大型质谱信息系统,由中科院化学所研制成功。主要功能包括全谱检索、单峰检索、组合式分子参数检索、原始谱图回收查阅、谱图质量评价及快速专用谱检索等,具有信息储量大、提示丰富、运行可靠、检出命中率高、操作程序简便、易于移植推广等优点,现己存有近四万张谱图,是我国第舀个大型质谱数据库,经一年多应用己获良好的社会效益,并达到国际上其他先进质谱信息系统相当的水平。该项成果获中科院198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7.
原子光谱分析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原子光谱分析,解放前在我国基本上是个空白,只有江安才、葛庭燧等在国外从事过这类工作。建国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生产和科研的推动下,原子光谱分析无论在理论、应用、仪器装置的研究和生产,以及教学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这种分析方法已在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科学、文教、卫生、公安等等各个部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就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和各种光谱等等现代仪器的出现,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已日趋普及,为化学工作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与此同时分析仪器的计算机控制和分析结果的计算机处理也愈来愈广泛,强化了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功能,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化学会委托分析化学学科委员计算机在分析化学中应用专业组,于1988年7月中旬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第二届计算机在分析化学中应用会议,内容是计算机在分析化学方面应用的研究。包括数据处理,条件预测,调优,模式识别,数据库,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仪器自动化与智能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会议还将讨论本专业组的五年计划,欢迎提出有关倡议。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分析测试学报》2011,(10):109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分析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倚重分析仪器的发展和创新。为促进国内外新型分析仪器的展示与分析方法的交流,提高我国分析技术研究实力和水平,《分析测试学报》特新开设了"新仪器、新方法展示专场"栏目。栏目征稿要求及说明如下:一、征稿内容:国内外新开发或刚投入市场的分析仪器及其实际应用介绍。具体内容如下:①仪器装置:包括设备名称、型号,仪器照片或仪器结构示意图,制造厂商等;②仪器原理简介;③技术指标;④应用范围;⑤实例与应用:包括特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谱图、分析参数(准确度、精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