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用碳硫分析仪测定铀铌合金中的微量碳的影响因素。钨粒加铁片是铀铌中碳释放的良好助熔剂;用硝酸(1+1)可有效去除铀铌试样表面上的吸附碳;在空气条件下清洗铀铌试样,其表面对碳的吸附不显著;不同的试样加工方式对铀铌试样中碳量的测定有一定的影响。本方法适用于碳量为40-1000μg/g的铀铌试样中碳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10%。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荧光碳纳米粒子与纸质材料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考察了荧光碳纳米粒子从纸质材料表面的洗脱去除方法以及残留荧光碳纳米粒子对纸质材料的性能如抗老化能力、机械强度等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可基于荧光碳纳米粒子原位、无损传感纸张表面pH的新方法,并测定了纸质文物表面的pH。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标准GB/T 20126-2006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测定超低碳钢中碳含量稳定性的几点因素。认为试样表面碳,主要是表面化合碳对测定钢中超低碳有较大影响,该部分可通过采用预加热的方式进行消除,同时也讨论了样品制备、坩埚及助熔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严格按照国标GB/T 20126-2006所述的预处理方式,可最大程度的减小测定钢中超低碳含量时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铁素体不锈钢中低含量碳。在经试验优化的方法中提出了以下各要点:①模铸法取样,按模具高度下端1/3处截取样品,取得样品应无物理缺陷且其表面能不重叠地激发两点;②选用铣床对样品表面进行加工,并采用固定的仪器参数;③分析前用低碳样品先激发一次以清理电极;④选择156.1nm碳谱线作为分析线以避免铝的干扰;⑤对样品中高含量铬的干扰,用校正公式作校正;⑥为适应低含量碳的测定,制备了一套专用的光谱标样,供制作工作曲线用,其碳质量分数范围为0.0032%~0.0383%。按所提出的方法分析了4个低碳铁素体不锈钢样品,所得碳的测定值与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的测定结果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均小于8%。  相似文献   

5.
张亮  王建祺  陈晓东 《化学学报》1998,56(10):968-972
利用静、动态接触角及变角XPS来研究碳氟(CF~4/CH~4)气体等离子体处理PET表面的浸水行为,结果表明碳氟等离子体处理的PET浸水后,其表面的憎水性下降。通过PET表面的接触角及F/C比的测定,计算出表面动力学衰减常数k,三种测试方法得到的k值都可以用来表征碳氟等离子体处理PET的表面动力学行为,其中混合气体的k值最小。从而证明混合气体等离子体的改性效果更有利于保持其表面的憎水性。  相似文献   

6.
张亮  王建祺  陈晓东 《化学学报》1998,56(10):968-972
利用静、动态接触角及变角XPS来研究碳氟(CF~4/CH~4)气体等离子体处理PET表面的浸水行为,结果表明碳氟等离子体处理的PET浸水后,其表面的憎水性下降。通过PET表面的接触角及F/C比的测定,计算出表面动力学衰减常数k,三种测试方法得到的k值都可以用来表征碳氟等离子体处理PET的表面动力学行为,其中混合气体的k值最小。从而证明混合气体等离子体的改性效果更有利于保持其表面的憎水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碳量子点溶液荧光被汞离子猝灭后加入三聚氰胺又能恢复荧光的特性建立了一种测定三聚氰胺的简易方法。研究了碳量子点、碳量子点-Hg~(2+)和碳量子点-Hg~(2+)-三聚氰胺体系的Zeta电位,提出了该测试体系荧光猝灭与恢复是由碳量子点表面电荷改变引起的机理。研究了碳量子点浓度、猝灭剂汞离子用量、溶液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测定体系荧光猝灭与恢复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最佳测定条件下,三聚氰胺在0.05~4.0μg/mL浓度范围内与体系荧光恢复程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1.135+0.9673c,线性相关系数R~2=0.9966,检出限为0.01μg/mL,能满足实际样品中三聚氰胺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Ar载气-氧化熔化-气相色谱法测定铜、镍、钨和钼等金属中ppm和亚ppm级碳。分析温度1500—1650℃,抽取时间5—10分钟。先经化学腐蚀再在试样臂上用纯氧加热可以有效地消除试样的表面沾污。用上述方法所得的数据可以认为是试样的体内碳。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测定裂化结焦催化剂上焦碳H/C的方法--酸溶-元素分析法。该方法主要利用HF和HCl将焦碳从催化剂上进行剥离,然后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焦碳中的碳含量和氢含量,从而可以得到结焦催化剂上焦碳的H/C质量比。这种测定方法避免了在测氢过程中催化剂结晶水和吸附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催化剂上焦碳H/C的测定精度。  相似文献   

10.
稀土对碳锰纯净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碳锰纯净钢中加入稀土元素镧和铈, 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腐蚀电流icorr和点蚀特征电位Eb. 结果表明, 稀土种类和含量对碳锰纯净钢的腐蚀性能存在影响, 镧、铈的适宜含量分别为0.011%和0.014%左右. 稀土的作用与它引起的组织变化和对极化过程中试样表面状况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硅中定碳的物理方法主要有活化法、质谱法和红外吸收法,活化法和质谱法的缺点是设备贵重、复杂。在硅单晶碳的日常分析中多用红外吸收法,其准确度取决于能否取得可靠的参考样品。在硅中定碳的化学方法中,由于空白值高和没有考虑样品的表面沾污,过去只适用于ppm级碳的测定而且结果往往偏高。我们根据惰性气体熔化法测定金属中气体的  相似文献   

12.
正碳化钨粉是生产硬质合金的一种基础材料,其中游离碳的含量直接影响后续产品的质量,因此快速、准确测定碳化钨中游离碳含量尤为重要。测定碳化钨粉中游离碳的基本步骤是先用无机酸溶解化合碳,再过滤收集试液中的游离碳,烘干后用燃烧的方法测定碳量。其中,游离碳的收集方法对分析速率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收集游离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底部有多个细孔  相似文献   

13.
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中,泵油会吸附于试样表面,入射电子束会使其裂解生成碳的沉积物,即通常所说的碳污染。它除了造成X射线强度下降外,更重要的是给碳化物及含碳试样的分析尤其对于低含量碳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黄铜管表面碳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润滑剂在黄铜管热处理过程中的分解可能在管内壁形成碳膜,其结果是使铜管抗腐蚀性能变差并易断裂。因此铜管表面含碳的问题已普遍引起生产和使用部门的重视。H.S.Campball用硝酸把铜管表面部分溶解,滤出残渣后用燃烧法测定铜管内壁残碳量。此法操作麻烦,灵敏度差。运用非水定碳法虽能提高分析速度,但灵敏度不能令人满意。我们用高频加热氧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黄铜管表面碳含量。本法特点是通过特殊设计的发热体使样  相似文献   

15.
依次用滴涂法和电化学方法将石墨烯和组氨酸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组氨酸/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将该电极用于循环伏安法测定铜(Ⅱ)。由于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能以及组氨酸的配位吸附效应,铜(Ⅱ)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相对于裸玻碳电极上的显著增大。在最佳条件下,铜(Ⅱ)的浓度在2.30×10-8~3.06×10-5 mol·L-1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1.50×10-9 mol·L-1。此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铜(Ⅱ)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4.0%~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为2.0%,本法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6.
包蕾  庞代文 《电化学》2020,26(5):639
作为零维碳基发光纳米材料,碳点是对现有发光纳米材料的重要补充. 精准控制粒径及表面结构对实现碳点的性质调控及其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荧光碳点方面的进展. 重点展示了利用电化学方法实现对碳点粒径的控制,对表面氧化程度的调节以及对其发光机理的研究. 电化学方法可对只有几纳米厚度的材料表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可操作性强且经济环保. 通过对碳点的粒径及表面的调控,作者也进一步揭示了碳点的发光与表面结构的相关性. 这些工作为碳点的合成及其性质调控提供了可循的规律,有利于推动碳点在生物医生成像、传感检测、催化及能源转化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Q235碳钢片和D310硅钢片表面表面镍-磷-硅酸锌纳米复合化学镀层,用SEM观察外貌,称重法测定厚度;10%NaCl、1%H2S加速腐蚀试验,10%CuSO4溶液点滴试验循环伏安(CV)、抗粘性及抗高温氧化试验等测定其性能。用X-射线电子谱(XPS)及俄歇电子能谱(AES)测定其价态及组成。结果表明其性能优镍-磷镀层和其它微米复合化学镀层,表面的镀层Q235碳钢片优于D310硅钢片表面的镀层,镀层的原子百分组成为:D235碳钢片:Ni79.00,P10.06,Zn2.01,Si1.88,O5.87,C1.18;D310硅钢片:Ni80.50,P10.67,Zn1.70,Si1.52,O4.83,C0.78.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采用光电直读光谱法测定厚度在0.2~1.2 mm之间的不锈钢薄板中碳、硅、锰、磷、硫、铬和镍等7种元素的含量。测定中选择氩气流量为600 L·h-1;不锈钢薄板样品用80#砂纸磨光表面。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7种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10%。方法用于实样分析,测定结果与化学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汪振辉 《应用化学》2009,26(7):840-844
本文以镍铬合金为基体构建了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该电极是在镍铬合金表面通过直接嵌入微晶纤维素修饰的碳糊膜而制成的。以抗坏血酸为目标物考察其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合金表面嵌入的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膜改变了基体电极的电化学性质,扫描电镜表征电极表面形貌,电化学方法考察了该电极对AA的响应。该电极对AA的电氧化显示了良好的增敏作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AA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郭满栋  刘海涛  李燕 《分析化学》1999,27(4):475-478
肌酐能够和Cu~(2+)生成络合物,该络合物可以吸附于玻碳电极表面,在pH3.50的NH_4Cl-HCl底液中,吸附于电极表面的肌酐-Cu~(2+)络合物在较负的电位下还原为肌酐-Cu~+,当电极向正向扫描时,产生一个灵敏的表面催化波,其峰电流和肌酐的浓度在1.0×10~(-5)~1.0×10~(-8)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1.0×10~(-9)mol/L(富集5min).研究了肌酐-Cu~(2+)络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机理,选择了测定肌酐的最佳实验条件,建立了测定肌酐的新的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