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LA的观测表明,Mark.8是由三个子成分组成的,它们对应于光学上的块斑(Clumps),其射电辐射谱符合于光学薄情况下的热谱。这些子成分浸在弥漫的壳层(背景)中,后者的辐射谱是非热的。射电观测表明,Mark.8在6厘米波长上的射电图同光学观测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在热辐射的假设下,文中计算了射电子成分的电子密度和所含的电离氢的质量,结果表明,这些块斑的确可能是超巨型的HII区。 根据VLA的高分辨率观测,直接计算了由早型星发射的莱箩光子数。结果表明,对于一个“平均子成分”来说,早型星(以O8V为例)的数目高达3.5×104个。这说明,在Mark.8中,恒星以超大规模形成,即存在恒星形成爆发。  相似文献   

2.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 m毫米波望远镜,对银道面的一个包含19个致密HⅡ区的大质量星形成区进行了13CO(J=1-0) 的谱线成图观测.以较高的分辨率给出了该区域完整的大尺度(28′×45′)13CO发射的结构.结合其远红外发射和尘埃色温度的空间分布图,发现在新形成的大质量星和成协分子云间可能存在多种形式的动力学联系.对该区域新的致密冷核和分子发射空洞的形成及其与大质量星形成和演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导出了所有HⅡ区激发星的光度及成协分子云的主要物理参数.结果表明,新形成大质量星的光度与成协分子云的参数——13CO柱密度、谱线发射宽度以及一个波束内的分子云质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标准宽线区模型的框架下,根据光致电离理论,通过构造细致的发射线云团的辐射结构,计算了活动星系核光谱中,Lya和CIVλ1549两条重要紫外宽发射线的轮廓,并根据所得谱线轮廓的特征,讨论了宽线区模型中的两相介质理论和运动学状态等影响谱线发射和谱线轮廓的主要物理因素.主要结论是,如果宽线区的运动学状态是引力所主导的径向内流,则当宽线区中存在一定的热相介质(其粒子数密度nh≈2×105cm-3)时,所得理论谱线轮廓与观测特征符合的较好;如果对宽线区尺度进行合理的截取,Lya和CIVλ1549的理论谱线轮廓都向蓝端有一定的峰移,这可以用来定性解释活动星系核的观测谱中,高电离谱线和低电离谱线有系统性红移差别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研究星系旋臂上大质量星形成区为目的,对W51 IRS1为中心的5′×4′(约等于11pc×9pc)天区的3.4mm的连续谱和CO(J=1.0)线作观测,并对NH3(1,1),(2,2),(3,3)和(4,4)四反演线作同时观测.氨分子的谱形分析和辐射转移统计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在波长3.4mm连续谱的W51 IRS1,IRS2以及(e1/e2)源中心方向的NH3反演线谱有来自HⅡ区前的氨分子的相对发射线红移的吸收特征;由东部边缘区向中心,有密度3~10倍的递增趋势,进一步显示了光学不可见的分子云核的塌缩现象.在以IRS1为中心40″为半径的圆内的各个射电、近(远)红外、UCHⅡ源所形成的外场辐射对区内分子(例如NH3)的激发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CO(J=1.0)的谱形在此圆区内由东到西发生由不对称的双峰(约等于60,68km·s-1)转化为三峰,即与致密电离氢区G49.4-0.3成协的约等于53 km·s-1分量亦在谱线上呈现.可见40″圆区内有明显的大质量星形成的各种活动迹象.  相似文献   

5.
尹其丰  D.  S.  Heeschen  J.  Heidmann 《中国科学A辑》1985,28(7):626-632
Markarian 8是一个块斑不规则星系(clumpy Irr.)。 我们使用“甚大天线阵”(VLA)在20cm波长上对该星系进行了观测。在20cm波长上,该星系的射电形态同光学形态相似。在20cm上的射电结构同6cm上的结构相似:三个主要块斑浸在弥漫的非热包层中。块斑的射电谱是平坦的,这同光学薄气体热谱相符合.这些块斑可能是些大质量的(108M⊙)HII区,表明在该星系中有新近的大规模的恒星形成活动,即恒星形成爆发。  相似文献   

6.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上 ,利用束-箔光谱方法测量了波长在19~40nm范围的硫元素高电离态离子光谱 ,实验上观测到了30多条离子谱线 .这些谱线是SⅩ-SⅩⅤ高电离态离子激发能级发射的 ,其中5条为新观测到的谱线 ,尚未见到报道 .本实验结果与其他实验和理论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7.
本文推导了辐射压加速宽线区云团径向外流模型的谱线轮廓表达式,并考虑到光致电离计算表明的云团本身对Hβ和HeⅠλ 5876诺线的辐射差异,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它们的谱线轮廓,发现该模型不能解释HeⅠλ 5876线宽大于Hβ线宽的观测事实。作为比较,本文还计算了引力作用模型的两种简单情形——自由下落和转动盘模型的谱线轮廓,认为前者可以对观测事实给予合理解释,因此得出结论,自由下落很可能是发射线云团真实运动的一个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BTZ黑洞背景下带电、有质量粒子的辐射过程, 此时能量守恒和电荷守恒意味着引力反作用和电磁反作用. 从隧穿过程的观点来看, 辐射谱偏离了纯热谱, 但仍满足幺正理论, 并且有可能对信息佯谬给出解释. 通过计算, 可以得到与不带电、无质量粒子辐射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美国Kitt峰天文台McMath太阳塔13.5m摄谱仪观测到的1972年12月12日宁静日珥的光谱资料,通过非局部热动平衡计算,同时解流体静力学平衡、统计平衡、辐射转移方程以及粒子数守恒方程,得到了日珥四个不同高度处的半经验模型。根据这些模型,计算得到的八条谱线(Hα,Hβ,Hγ,CaⅡH,CaⅡK以及电离钙的λ8498,λ8542,λ8662红外三重线)的谱线轮廓同观测结果相当符合。对半经验模型的研究表明,日珥表面处的压强和日珥内的湍流速度基本上不随高度而变化,日珥运动温度从日珥表层到中心单调减小。日珥表层的运动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有增加,但在日珥中心,温度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减小,其梯度则迅速增加。研究还表明,在日珥表层,不存在辐射平衡,总辐射损失有一极大值,且主要来自Lα,CaⅡ的辐射损失同氢相比可忽略。在日珥中心则近似有辐射平衡。  相似文献   

10.
用误差函数形式的禁闭位加上Coulomb形式的单胶子位研究了 (c c)和 (b b)质量谱 ,并用热场动力学近似研究了在有限温度和有限密度下的Debye屏蔽质量 ,得到在热密介质中J / Ψ分解的相变图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超新星SN1987A爆发6年来包层电离度及温度的研究情况.电离度和温度是研究超新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基本参量,然而理论上却难以精确地定出它们的演化.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定电离度和温度的演化.电离度和温度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必须综合考虑.利用辐射转移理论的逃逸几率方法,导出Ha线辐射理论光变曲线.通过与观测光变曲线的比较,可定量地导出超新星气壳的电离度和温度的演化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最新的超新星模型数据并考虑了星体的不同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对多种核素所产生的γ射线谱线辐射流量做了计算和讨论.计算结果表明,SN Il和SN Ib很可能是26Al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A辑》2001,31(Z1):27-36
利用在美国基特峰天文台观测到的一个谱斑的高质量光谱, 包括Ha, Hb, CaⅡH和K线以及红外三重线等7条谱线轮廓, 考虑到太阳谱斑的精细结构, 构造了二元模型, 对3个不同的填充因子分别给出了相应的热元模型, 热元与冷元的加权平均, 能较好地再生观测到的7条谱线轮廓. 还简要讨论了太阳大气日冕底部的柱密度m0, 宏观湍动速度v 等参量对填充因子以及对加权后的谱线轮廓的影响, 同时把二元模型同一元的半经验模型进行了比较, 指出对二元模型作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25 m射电望远镜首次水脉泽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乌鲁木齐天文站的25 m射电望远镜上,安装了一套新的谱线接收系统,其终端频谱分析器为声表面波频谱仪,在世界上这是第1次实际应用于射电天文观测.对于这类新的频谱分析器,仔细地考虑了谱线观测的天文校准问题.用这套谱线接收系统观测了一批强弱不等的银河系内水脉泽源,给出了W49N,W3(OH),2248+600和1909+090的观测谱.发现W49N高速脉泽子源的LSR速度覆盖从-330一直延展到146 km/s,这是这个源观测到的最宽的速度范围.与意大利Medicina 32 m天线的观测结果比较以后,发现W3(OH)谱中LSR速度为 -52 km/s 的脉泽子源有激烈的流量密度变化.  相似文献   

15.
流道水头损失与流量及环量之间的关系,是低扬程泵装置水力设计理论中对提高其水力性能的研究具有较大影响的重要问题.低扬程泵装置水泵导叶出口水流所具有的速度环量使上述关系变得复杂起来,需全面认识.研究结果表明:在无环量的条件下,进、出水流道水头损失与流量平方成正比;在Reynolds数达到阻力平方区要求的条件下,在一定转速范围内,对于不同转速下运行时的相似工况,流道水头损失与流量平方成正比,表现为泵装置效率保持不变;低扬程泵装置中设计流量时的出水流道水头损失决定于导叶出口水流的速度环量,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一开口向上的曲线,存在最优环量;在低扬程泵装置变工况运行的条件下,出水流道水头损失受流量和环量的交叉影响,在水泵正常运行工况范围内,流道水头损失与流量之间呈现出接近于线性的关系,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圆二色光谱、微量热法研究了大肠杆菌L-天门冬酰胺酶的构象变化与活力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效应物L-半胱氨酸对该酶的可逆抑制作用,是由于其诱发了该酶分子中酪氨酸微区的微环境改变所致。并用分光光度滴定、化学修饰、氨基酸定量分析等方法,对酪氨酸微区的空间构象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还用邹承鲁作图法证明了该酶分子表面有两个酪氨酸残基为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17.
何向  李莉  张华  朱星圳  杨文胜 《运筹与管理》2023,(7):219-224+232
随着移动App市场中消费者流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广告主选择在移动App市场中投放价格促销广告。本文分析了当移动App市场中的流量分别发生局部变化或相互转移时,广告主应如何制定其最优促销广告定价与最优广告投放水平。我们首先假设市场不完全覆盖的情境,结果表明:(1)在广告主的局部市场与竞争市场中的流量发生局部变化下,广告主的产品定价与广告投放水平和竞争市场大小、竞争市场流量大小以及局部市场流量大小有关;(2)当流量在局部市场与竞争市场之间相互转移时,广告主还需考虑原市场中流量的大小来调整其价格促销广告策略;(3)当局部市场的流量大小不相等时,本文也为处于流量优势或劣势的广告主提供了相应的最优产品定价与广告投放水平策略的指导。本研究为移动App环境下网络营销企业广告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模型为低质量AGB星的热脉冲氢氦混合燃烧模型,并考虑了恒星核心质量随脉冲的变化及星风质量损失的影响.采用了一个从56Fe-210Bi的无分支“s-过程”反应通道及从12C到22Ne的相关核素反应网络,计算了MS星及S星碳氧比(C/O),氟,及“S-过程”重元素的超丰并同观测做了比较 结果表明:对于内禀MS星及S星,氟的核合成与“S-过程”重元素的核合成,是在AGB星氦燃烧壳层进行的两个不同的物理过程,在热脉冲条件适宜时能够同时进行的;核合成产物通过第3次挖掘到达表面,从而使表面碳、氟以及重元素超丰.由于氟的核合成是在一个较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因而对温度的变化较敏感.还特别讨论了由此可能产生的观测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直角坐标系、柱坐标及球坐标系中研究一维匀速活塞在强引力场中的动力学过程.用特征线法数值求解流体力学方程组,得出符合活塞速度条件及联结条件的解.分析讨论了不同坐标系对压缩区,常流区,稀疏区流场、激波传播速度及活塞面上声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中的空中高速性能基导航航路具有单向、无交叉、对性能限制、高密度运行等特点.以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运行规则为基础,引入航班交通流流量、密度、速度基本函数和关系等式;结合地面交通流理论,对空中高速性能基导航单层航路建立了航班流模型.再通过对航路航班流速度-密度关系的分析,推导出稳定平衡状态下的流量-密度模型.模型可用于航路流量和容量评估,用其对终端区航班容量进行研究,结果符合相关数据.模型明确了缩减航空器尾流间隔可以提高终端区航路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