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周世光 《大学化学》1991,6(5):18-20
我校应化专业本科生的《化学文献检索》和《专业英语》课原分别单独开设。近年来作者将这两门课合为一门《英语化学文献检索》课,在该专业85~87级进行了教学试点。一、合并开课的原因分别开的两门课存在以下问题:(1)开文献检索课(第5~7学期)时学生已学过化学专业基础课并有一定英语基础,但掌握的专业英语词汇量很少;未学过中英文化学物质命名规则;  相似文献   

2.
化学文献检索课八年教学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文献检索课八年教学回顾杨洪武,吴庆安,杨素勤(郑州大学化学系河南450052)国家教委1992年下发教高司44号文件,提出“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旨在增强学生的情报意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和科研能力。根据文件精神,我们对八年来化学文献检...  相似文献   

3.
赵虹华  范林 《化学教育》2005,26(Z1):128-13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针对《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中“活动.探究”、“动手空间”、“角色扮演”、“学以致用”等活动性栏目功能和特点的不同,在教学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4.
本刊1980年第10期曾报道“《美国<化学文摘>查阅法》简介”。作者经过三年的研制,最近又制成了我国第一套文献检索有声幻灯——《美国<化学文摘>查  相似文献   

5.
张世勇  邓敏  罗啸 《化学教育》2019,40(7):74-79
以3种中等化学教育类期刊《化学教育》《化学教学》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为研究对象,对近5年来期刊中有关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研究的文献进行研究,对论文的数量、作者地区分布、作者单位、作者合作情况、研究内容、实验改进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梓华 《大学化学》1991,6(6):25-25
我系自1990年初开始,先后为函授生和本科生开设了环境化学选修课。由于课程内容新颖,并在教学中利用了投影、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这门课很受学生欢迎,选修人数最多。特别是将CAI《环境化学》课件运用到教学中之后,更使学生对《环境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简单介绍《环境化学教学软件》及其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主要根据化学教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化学教学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模式,形成了"化学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特色。学习理论实施导修课教学。将化学知识按学习属性分类,按各类知识认知原理设计教学范例,并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和模拟教学训练,使学生对各类化学知识的教学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5届硕士和3届本科生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化学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得到较理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岚 《化学教育》2005,26(Z1):174-177
本文对大纲化学教材(即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了教材分析,同时详细分析了学生已有经验以及在概念掌握不同阶段中学生对原电池概念应该掌握的具体内容,针对大纲化学教材对学生概念掌握的深刻性上存在的缺陷,参考山东科技出版社《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1章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基于探究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利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优化现行课堂设计。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利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不会违背大纲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反有利于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掌握化学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兴趣,另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思考意识和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分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子化学》已经成为了化学、化工、材料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成为了理科和师范院校的选修课程。但由于《高分子化学》涵盖的内容繁杂、抽象,致使学生在学习《高分子化学》课程中感觉非常吃力,常常出现难理解、难消化等问题。笔者在教授《高分子化学》课程中,使用"类比教学"、"实物教学"、"翻转教学""口诀教学"等手段将高分子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丰富化,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高分子化学中的概念知识,牢记知识要领,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通报》2021,(1):80-83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高分子化学中融入了大量的基础化学理论知识,因此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相关基础化学理论知识,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介绍了自由基、活化能、过渡态等基础化学理论知识有效融入高分子化学教学的一些实例和心得体会。实践表明,通过以"旧知求新知"可以明显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分子化学》课程是大部分材料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影响很大。针对材料类专业《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如课程的重点与教学安排、课程主线及其所解决的问题、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本质和对高分子学科发展的意义、配位聚合的内涵和教学重点以及经典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新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提出了了本人的见解,并就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介绍了本人的教学经验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以《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和《化学教学》3种中等化学教学类期刊为研究对象,从论文作者所在区域、作者系统单位、作者合作情况、论文内容等几个方面对2001年~2005年5年间有关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研究方面的论文进行情报统计分析和评价,从一个侧面探讨了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体系及其发展水平框架,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在分析教学情境的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解读了新课标中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和命题原则中对真实情境创设与应用的要求,讨论了真实情境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通过对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教材的研究以及对学情的分析,以主题式实验探究的方式建构“配合物理论简介”的教学实践,运用“POE策略”,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推进和教学实施,突破理论教学的障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化学教育》1997,18(1):49-50
主编刘知新1928年生,河北省定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现任北京帅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全同化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化学科审查委员等职。从事化学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是化学教学理论。主要著作(栏编和专著)有:《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教材较法》、《中学化学教学指导书》、《基础化学实验大全》、《化学教育理论丛书》、《发展化学教育学之我见》、《试谈化学教育的目标和课程设计》等50多篇(部)。副主编吴国庆1937年生,浙江瑞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化…  相似文献   

16.
化学教育研究的园地在《大学化学》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回顾十年来,《大学化学》为我国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新世纪人才的培养、教师知识的更新、推动化学教育和化学学科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大学化学》已成为广大化学教师、学生喜爱的经常阅读的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袁婉清 《大学化学》1995,10(6):56-57
《大学化学》伴我同行《大学化学》的十年,是成功的十年,取得的成果可喜、可贺!我是一名长期从事高校化学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对《大学化学》更是有一种亲切感。《大学化学》创刊号中,王夔先生的文章“为未来医学的突破培养化学人才”,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从深...  相似文献   

18.
刘学铭 《化学教育》1982,3(2):24-27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如何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来培养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直是中学和大学基础化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如何加强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的问题,在《化学通报》、《化学教育》和《化学教学》等杂志上都发表过很好的文章,这里不再赘述。本文想从习题作业角度出发,谈谈如何加强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联系,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成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化学教育》是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综合性学术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大专以上化学和化学教育工作者及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它的任务是放眼于化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围绕我国化学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重点报道中等学校和师专的化学教育改革动态,介绍化学教育教学经验、化学教育理论及化学学科新成就、新发展,并开展科普宣传,为提高化学和化学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2《化学教育》设有“化学与社会”、“知识介绍”、“专论”、“教学研究”、“课程与教材研讨”、“复习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版本的《高分子化学》教材中,对于不可逆线形缩聚的聚酯化反应历程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这导致推导反应速率方程的过程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分析和对比了潘祖仁编写的《高分子化学》和乔治·奥迪安(George Odian)编写的《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两版中英文教材,阐述了造成速率方程推导过程存在差异的原因,以期为同行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