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克芳 《化学教育》2001,22(Z1):9-12
本文从分析电子自旋磁矩 (磁极 )的空间性质入手,讨论了电子的可区分性。通过讨论2个电子自旋组态的 8种形式,其中,包括 4种磁极吸引的耦合态、4种磁矩排斥的非耦合态,同理,电子轨旋运动也存在 4种耦合态。自旋耦合、轨旋全耦合需要 8个电子,所以元素周期性为 8音律。磁矩耦合是形成化学键的第一要求,第二才是异核吸引作用 ;化学键的广义表达语言应该是:化学键只能由磁矩耦合的电子组成。对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原理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并讨论了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现象的物理模型。该模型与电子的微观可区分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电子自旋磁矩(磁极)的空间性质入手,讨论了电子的可区分性.通过讨论2个电子自旋组态的8种形式,其中,包括4种磁极吸引的耦合态、4种磁矩排斥的非耦合态,同理,电子轨旋运动也存在4种耦合态.自旋耦合、轨旋全耦合需要8个电子,所以元素周期性为8音律.磁矩耦合是形成化学键的第一要求,第二才是异核吸引作用;化学键的广义表达语言应该是:化学键只能由磁矩耦合的电子组成.对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原理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并讨论了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现象的物理模型.该模型与电子的微观可区分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焦克芳 《化学教育》2001,22(7):9-12
本文从分析电子自旋磁矩(磁极)的空间性质入手,讨论了电子的可区分性。通过讨论了2个电子自旋组态的8种形式,其中,包括4种磁极吸引的耦合态、4种磁矩排斥的非耦合态,同理,电子转变运动也存在4种耦合态。自旋耦合、轨旋全耦合需要8个电子,所以元素周期性为8音律。磁矩耦合是形成化学键的第一要求,第二才是异核吸引作用;化学键的广义表达语言应该是:化学键只能由磁矩耦合的电子组成。对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原理进行了新的解释,并讨论了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现象的物理模型。该模型与电子的微观可分区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引言原子的价电子的结合能和原子间的化学结合以及其他某些外界环境是有关系的。这一事实是人们早就了解的。但是系统地和准确地测量原子壳层电子的结合能只是近年来的事。测量电子的能量一般是物理学方面的工作。尤其在放射性工作方面,对于β粒子(即原子核放射的快速电子)的能量测定是了解原子核结构和弱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的工作中人们需  相似文献   

5.
前言原子核活化分析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活化过程,即将稳定的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如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转化为放射性原子核的过程。二、分析过程,活化后经放化分离,分出欲测元素,再测其半衰期和放射性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称为放射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则是对活化后的原子核利用γ能谱仪测量γ射线的能量和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在一些情况下,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活化分析工作开始于1936年,Hevesy 和 Levi 两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育》1982,3(3):54-57
原子核。同位素。电子云。电子层和电子亚层。s电子云和p电子云的图象。d电子,f电子。电子的自旋。H到Kr的电子层排布。原子结构与周期系。  相似文献   

7.
对于每一个初学化学的人,必然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说一个原子的电子和原子核是具有相反电荷,那么为什么电子不会掉进原子核里呢?”为了应付这一困惑的问题,教师(尽管不认为这是应给出的答案)可以说:“因为电子绕核运动类似行星绕太阳一样”。实际上这样的答复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相似文献   

8.
中子不带电荷,与原子核和电子间没有库伦相互作用。中子有磁矩,但其作用几率与带电粒子相比小一百多万倍。所以中子与物质的作用主要是与原子核的作用。中子和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可引起下列几种过程:(1)弹性散射,(2)非弹性散射,(3)放出带电粒子的核反应,(4)核裂变,(5)辐射俘获。在弹性散射时原子核的质量愈小,中子损失的能量或原  相似文献   

9.
在分子中单电子受到的作用势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子的所有性质都是由分子内的电子和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所决定的 .这种相互作用 ,在讨论各种问题中 ,可以用各种各样的作用势来描写 [1~ 9] .分子静电势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尤其是药物和受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提供一种非常有用的手段 [1,2 ] .在 Hartree- Fock[3 ,4 ] 方程中的势能项是某个分子轨道上 1个电子所受到的所有原子核和其余电子的作用势 . Slater[5,6] 提出了平均作用势 .Kohn- Sham[7]把单电子轨道引进密度泛函理论中 ,建立了 Kohn- Sham单电子运动方程 .KS轨道上1个电子所受的有效定域势场为该电子与其余电子…  相似文献   

10.
核的一般性质原子核的一般性质大概可以分为:质量,电荷,大小,自旋,磁矩等几方面。研究原子核的实验方法与研究一般化学反应有很大区别,因为在普通化学反应中只要求使参加反应的物质获得几个电子伏特的动能便可以进行(通常是借着加热方式获得)。但是原子核反应中,因为核与核之间具有十分强烈的斥力,故此必须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核具备很高的动能,始能令它们互相接近与碰撞并引起反应。通常我们须要几百万电子伏特的动能始能令氢的、氘的或氦的原子核有效地撞击荷电较多(即较大与较重)的原子核。产生作为撞击原子核用的高速粒子有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所放射出来的(?)质点(即氦原子核)或γ射线来撞击原子核。(2)令游离后氢、氘或氦等原子在一直线真空管中加速。正离子于高压电场的影响下,将在自阳极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