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比较卵巢凋亡细胞形态在不同染色方法下的实验结果,选用HE、甲基绿-派洛宁、吖啶橙、Hoechst33258等对家兔卵巢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普通光镜或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比较不同染色方法显现凋亡细胞的特异性是否有差异。实验结果显示,4种方法均可以识别凋亡细胞,荧光染色与普通染色间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紫外照射诱导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凋亡的研究结果,对亚致死低温处理增强紫外照射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HeLa细胞经紫外线照射l0min后培养6h,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并于照射后30~36h达到高峰(44.82%~70.97%).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核固缩、碎裂,DNA凝胶电泳出现特征型的梯状图谱;低温处理后立即照射,可明显增加细胞凋亡指数.但此效应是暂时性的,将4℃处理了12h的细胞恢复于37℃培养24h再行照射,细胞凋亡指数与纯照射组相比并无明显改变(P>0.05).  相似文献   

3.
采用荧光探针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方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丝裂霉素诱导CHO-K1细胞凋亡及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丝裂霉素处理CHO-K1细胞后,细胞核质收缩凝集,核碎裂及出现凋亡小体;琼脂糖电泳呈现典型的DNA梯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峰(亚G1峰),分别用10,15,20,25mg/L丝裂霉素处理CHO-K1细胞,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76%,9.20%,14.51%,37.46%,且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显示两者的正相关性;作用浓度相同而改变处理时间时.发现细胞凋亡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随着丝裂霉素浓度提高或作用时间延长,G1-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G2/M期细胞百分比升高,Ap峰与G1-S期负相关,与G2/M期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p16蛋白对B型流感病毒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流感病毒 B/沪防 93- 1株感染 He L a细胞 ,通过 Hoechst332 5 8荧光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检测细胞凋亡 ,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 p16蛋白的表达 ,探讨 p16蛋白表达对 He L a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表明 ,B型流感病毒感染 He L a细胞可诱导其凋亡 ,感染 2 4h后 ,细胞凋亡数达 84.5 % ;He L a细胞凋亡伴随 p16蛋白的表达 ,2 4h达高峰 ,阳性率为 49.2 3± 1.70 .研究结果提示 ,B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 He L a细胞凋亡过程与 p16基因激活相关 ,p16蛋白可能是介导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另一重要途径 .  相似文献   

5.
采用Tetrazolium bromid(MTT)试验法和光学显微镜法,初步研究了金鸡菊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形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鸡菊多糖对肝癌细胞BEL-7404、食道癌细胞Eca109和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都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多糖)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显示出较好的量效关系.通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初步证明金鸡菊多糖能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改变;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金鸡菊多糖处理的癌细胞数目有所减少,细胞较为分散,细胞间连接减少,产生圆缩脱落;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分析实验表明金鸡菊多糖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要有适宜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用人脊髓灰质炎病毒分别感染Vero细胞和稳定表达p35基因的Vero35细胞,经细胞核DAPI染色,细胞DNA琼脂糖电泳和TDT生物素原位标记等方法证实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学特征和生物化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人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Vero细胞诱发的细胞死亡能被昆虫杆状病毒凋亡抑制基因p35抑制,为ICE类蛋白水解酶途径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研究乌药根挥发油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并比较乌药根挥发油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HL-7702增殖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法研究乌药根挥发油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经不同浓度乌药根挥发油处理HepG2细胞24h,随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增加。在低浓度范围(≤50μg·mL-1)时,乌药根挥发油对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要明显强于对正常细胞的作用。经过80和100μg·mL-1乌药根挥发油处理24h的HepG2细胞观察到典型的DNA ladder。经100、150和200μg·mL-1乌药根挥发油处理8h后,sub-G1期细胞的含量逐渐升高,分别是6.8%、12.6%和20.3%。提示乌药根挥发油能够有效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且具有一定的癌细胞选择性;同时能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体内及体外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体内实验采用ICR小鼠,纳米SiO2经口灌胃染毒3次,检测肺组织中MDA(丙二醛)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观察纳米SiO2对小鼠肺的氧化应激毒性.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上皮细胞(JB6细胞),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纳米SiO2染毒后的细胞形态改变,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纳米SiO2是否通过FAS信号途径引起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经口染毒后对小鼠肺具有氧化应激损伤作用,表现为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肺组织中MDA产生量增加,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肺组织内SOD水平总体趋势降低,但是差别未见统计学意义.体外培养细胞实验中,纳米SiO2染毒后可引起细胞出现凋亡并呈空泡样变.蛋白免疫印迹实验中,纳米SiO2可引起FAS信号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但是FADD表达水平并不升高.  相似文献   

9.
从蛙虹彩病毒(Rana gryliovirus,RGV)基因组中克隆了含凋亡相关结构域的新基因-cop(Caspaserecruit ment domain only protein,COP)基因的全部编码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在鲤鱼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cyprini,EPC)中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序列分析表明,RGVcop基因全长288 bp,编码一个长为95 aa,分子量为10.4×103的推定蛋白.二级结构预测表明其含有5个α螺旋.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RGVcop与其他6株虹彩病毒及人类cop相关蛋白同源性最高为94%,最低为33%.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COP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一条约14×103的融合蛋白.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COP转染EPC细胞,经DAPI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重组蛋白在整个细胞中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双峰驼乳清蛋白组分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新疆双峰驼乳蛋白组分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染色检测HeLa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HeLa细胞的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新疆双峰驼乳清蛋白组分TR35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1);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特征,荧光显微观察到凋亡小体;Annexin-Ⅴ/PI双染检测出现早期凋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结论:新疆双峰驼乳清蛋白组分TR35可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TR35组分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可能与线粒体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以新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带有p35基因的转移载体p35IE1Neo,以此载体转染Sf9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染色体上稳定整合质粒p35IE1Neo的Sf9细胞,克隆化培养后取名为Sf9-35.经细胞原位杂交实验证明,Sf9-35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含有p35基因;经放线菌素D处理后的细胞核酸电泳检测,证实Sf9-35具有抗凋亡特性能够支持凋亡抑制基因缺失的vAcΔp35病毒复制;发现p35基因在细胞内组成型表达只能延缓vAcΔp35感染及放线菌素D处理诱发的细胞凋亡的过程,而不能完全阻止其诱发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用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研究了 A1/京防861 和 B/沪防931 两株流感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利用嗜麦芽假单胞菌黑色素抑制流感病毒诱导 M D C K 细胞凋亡的可能性 结果显示:黑色素在 100 m g· L- 1 浓度范围内,对 M D C K 细胞无细胞毒性; A1/京防 861 和 B/沪防 931 两株流感病毒均可诱导 M D C K细胞凋亡,但二者存在毒力差异(p< 0.05)病毒感染12 h 后,荧光染色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核形态,流式细胞仪则可检测到病毒诱导 M D C K 细胞产生的凋亡峰,且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02% 和 2729% ;20 m g· L- 1 的黑色素可有效抑制两株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凋亡指数从25% ~35% 降至3% 以下 结果表明,黑色素可以抑制 A 和 B型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一个新的凋亡抑制蛋白P49的表达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灰翅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iNPV)中新发现的p49基因可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草地贪夜蛾细胞Sf9的凋亡,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 to Bac克隆表达并收获P49蛋白,发现所测定的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由核苷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一致,证明p49基因经克隆转染后得到正确表达,P49蛋白上-^91TVTDG^95-氨基酸序列为Caspase识别结构,比较P35与P49蛋白,两蛋白同源性约为48.8%,且都具Caspase识别和切割的氨基酸序列。  相似文献   

14.
asy基因是最近发现的一个凋亡诱发基因[1],但诱发细胞凋亡的机制仍不清楚为研究asy基因诱发凋亡的机制,本文以ASY为诱饵蛋白(Bait),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肺细胞系(WI38)cDNA文库中筛选ASY结合蛋白基因从1×106个共转化子中,分离鉴定了3个His+LacZ+克隆,其中一个克隆的插入片段与Genbank全序列比较没有发现同源基因,推测为一个新基因,命名为asy相互作用蛋白基因asyip(asyinteractingprotein)asyip基因在人的各种组织中均组成性转…  相似文献   

15.
UV/H2O2氧化降解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UV/H2O2技术对污染水体中的MTBE进行了氧化降解试验,考察了不同MTBE初始浓度,不同H2O2浓度,不同pH值,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Cl^-、HCO3^-浓度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紫外光波长为254nm,H2O2为15mmol/L,pH为3.0时对起始浓度为1mmol/L的MTBE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反应60min,MTBE去除率可达97.6%.实验证明,UV/H2O2氧化技术是降解MTBE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细 胞 凋 亡 的 研 究 进 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及最新研究进展 . 介绍 ced-3,ced-4, ced-9, p53, bc1-2, c-myc 基因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 强调了氧化诱导、 Caspase-3在细胞凋亡中的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17.
信号转导抑制剂对TNFβ诱导L929细胞调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FDA-PI荧光染色,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实验手段研究了本实验自行重组并纯化的人TNFβ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结果表明TNFβ主要是诱导L929细胞以调亡的形式死亡。实验还采用8种信号转导抑制剂,观察它们对TNFβ杀伤L9292细胞的影响,以探讨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初步研究表明:磷脂酶A2,Ca^2 通道、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能抑制TNFβ对L929细胞的杀伤,而且抑制剂的持续存在能更有效地发挥这一抑制作用;相反地,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剂可促进凋亡;而环加氧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则对细胞凋亡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立肝癌H22荷瘤小鼠模型,探讨了草果挥发油对肿瘤质量、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发现,草果挥发油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5);高剂量组(300 mg·kg-1)有些微毒副作用,各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较环磷酰胺(CTX)组有明显升高(p0.05);推测草果挥发油能够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是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来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大蒜素(DT)对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DDP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用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细胞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DT组:于培养基中加入DT(终浓度分别为5、10、20、40μg·mL-1)分别作用细胞24、48和72h;③顺铂(DDP)组(5μg·mL-1);④DT+DDP组(20μg·mL-1 DT和5μg·mL-1 DDP)。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基因bax、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T组SKOV-3/DDP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凋亡率均有显著的增加(P0.05),且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Bax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Bcl-2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DT或DDP组比较,DDP+DT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有显著增加(P0.05),且Bax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Bcl-2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的程度大于单用组(P0.05)。大蒜素对SKOV-3/DDP细胞有显著的抑制增殖和促凋亡的作用,增加SKOV-3/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大蒜素调控Bax/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TRAIL是最近克隆的 TNF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 ,其最显著的特异性是 :能迅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其受体和竞争受体的多样性表明 TRAIL具有与 TNF不同的控制细胞死亡的独特机制 ,TRAIL通过与不同的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来调控死亡信号的转导过程 .研究表明 ,TRAIL对肿瘤的杀伤效率高 ,特异性强 ,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抗肿瘤细胞因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