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8点IDCT变换的MUSICAM算法中子带滤波的改进算法,然后针对TIC62X DSP结构特点和汇编优化的编程特点,给出了此改进算法的DSP实现.  相似文献   

2.
基于DSP的雷达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能实时完成信号处理的特点,提出了采用AD公司生产的定点DSP芯片ADSP2181来设计雷达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比传统意义上应用微处理器(MPU)实现信号采集处理有更快的处理速度,更方便的接口设计和更高的精度。作为高频地波雷达的一部分,该雷达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能够满足高频地波雷达要求采样速度快、信号实时处理的要求,可正确地对海洋回波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和高速处理。  相似文献   

3.
高频地波雷达海洋回波数据采集及其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线性调频雷达技术雷达和Donald E.Barrick提出FM/CW雷达信号的处理方法,研究雷达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和领带处理板(TMS320C50和ADSP2181 DSP)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程序编写。同时分析了提取海洋表面距离的FFT(Cooley-Tukey)算法、数据结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流水线工作方式,由DSP硬件和PC微机组成,应用C/C++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及处理,满足了雷达系统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AVS视频编码算法提高其算法的运算效率,对AVS视频编解码标准中的帧内编码算法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并对AVS帧内预测的C代码进行优化处理,减少了AVS帧内预测算法的冗余计算和判断,实现了一种改进的帧内预测程序.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AVS视频编码算法的运算速度提高10%以上,编解码的帧率平均每秒提高7帧左右.  相似文献   

5.
基于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多处理器阵列重构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并已被证明具有NP难度.对于可重构处理器阵列容错上界(最大可用处理器阵列的大小)问题的求解,由于其理论上的难解性,多年来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算法并给予了理论上的论证.该算法通过分析阵列中的删除行与收获的逻辑列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影响逻辑列总数的瓶颈条件.通过使用未损坏处理器(在逻辑上)替换损坏的处理器,突破限制逻辑列增长的瓶颈,逐步增加逻辑列数,最终计算出问题的新上界.仿真实验表明,与同类最新算法相比,在规模为128×128的处理器阵列上、处理器错误率在10%的情况下,原上界被降低了8.68%.最佳情况下的改进高达20%.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尺度结构拓扑设计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集渐进均匀化的多尺度拓扑优化并行算法。基于通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通过水平集初始化、大型稀疏刚度矩阵方程求解以及本构矩阵并行计算,可大幅提升渐进均匀化算法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当三维晶胞单元网格细化至分辨率为10万时,多尺度结构拓扑优化GPU并行算法较CPU串行算法快数十倍。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视频应用的飞速发展,达芬奇技术作为一种新平台逐渐成为数字视频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针对网络视频传输实时性要求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达芬奇技术的数字视频综合实验设计方案,TMS320DM6467平台具有ARM+DSP双核处理器,能够提高系统性能,缩短开发周期;DSP内核视频数据编码算法选用H.264,大大提高了数据编码效率;ARM核负责控制视频采集以及实时传输通信,便于学生对数字视频应用前沿技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DSP芯片的技术特性及开发系统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s)的结构及技术特性:哈佛结构、硬件乘法器、并行处理单元、超长指令字等;并详细介绍、比较分析了基于TI公司DSP芯片系列的JTAG仿真开发系统和DSK、总线式、嵌入式等其他DSP开发系统;同时给出了一个开发系统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9.
距离计算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图形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有效计算点到代数曲线的最短距离,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算术和区域细分的细分算法.利用四叉树数据结构对给定区域进行细分,用区间算术计算细分后所有像素点到给定点的距离区间,得到最小距离区间.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在得到任意精度的点到代数曲线最短距离的同时,亦得到了该结果的最大误差限.为进一步提高速度,还对算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通用可重构处理器(general-purpose reconfigurable processor,GReP)在序列密码算法中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对基于反馈移位寄存器(feedback shift register,FSR)的序列密码算法进行特征分析,结合GReP架构特性,提出掩码抽位式反馈函数计算模型,以A5算法为例,对算法中对性能影响大、复用性高且具有可重构性的关键部件提出并行化、流水化的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算法的基于GReP的可重构优化.实验表明,基于GReP通用可重构处理器架构的A5算法可重构设计,比在Intel Atom 230平台上的吞吐率提高近一倍,GReP通用可重构处理器在提高序列密码算法处理能力与执行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高速SHA-256算法硬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SHA-256安全散列算法在数字加密、数字签名中被广泛应用.为满足应用对算法运算速度的要求,提出一种快速实现SHA-256安全散列算法的的硬件新结构.方法通过对算法进行推导,使得能在硬件上实现平衡的四级流水线设计,提高了运算速度.综合结果表明,采用中芯国际0.18μm工艺,数据吞吐量可达2.89Gb/s,优于目前发表的同类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一种可伸缩的支持向量机的硬件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学习过程硬件实现的一种新的数字电路结构,它可以在保证向量机学习速度的同时,提高支持向量机的硬件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基于此结构的支持向量学习机还可以适用于低于设计数的样本集.由于该设计的灵活性以及其对硬件要求的减小,使得支持向量学习机可以更好、更方便地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常微分方程组的演化建模的一种新算法 ,新算法在 3个方面改进了作者原有的算法 :(1)采用新的适应值评估方式 ;(2 )采用一种基于子空间搜索的遗传算法来优化模型的参数 ;(3)将传统的遗传程序设计方法与局部搜索技术相结合来优化模型的结构 .将新算法分别应用于人口增长与化学反应模型的自动建模 ,并比较两种算法的实验结果 ,表明新算法发现的模型更稳定、精确度更高 .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最大似然估计准则,针对GMSK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前导字的前馈载波相位和时钟误差联合估计算法,可用于通用的软件无线电结构.给出了这种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的误差方差接近参数估计的理论下界--修正Cramer-Ra0下界,在高信噪比下比目前其他算法的性能更优,而且可以工作在更低采样率下.算法复杂度低,可以节省硬件资源,增加软件无线电的信号处理带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型设计的思想,给出一种先进的多、快、好、省的陷波器设计方法和流程.充分利用Matlab/Simulink资源,使得音源的频谱分析、滤波器参数的选择、陷波器模型的创建、模型的功能验证、HDL代码的自动生成、Modelsim仿真、陷波器性能的主观评价等都能在可视化的虚拟平台上轻松实现.从设计概念到硬件实现,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并从三个层面上验证与确认了滤波器的性能,使所设计的陷波器无论从频谱上看,还是通过耳朵的主观评价,都达到了比较满意的陷波效果,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陷波器设计范例,对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进程可信保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计算机端系统中病毒和木马导致应用程序缺乏可信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进程可信保护方法.该方法采用可信计算平台技术,通过度量进程代码和数据的完整性断定其信任性.并综合运用软硬件控制,采用单向散列算法,在通用开放的计算机系统中建立起用户到进程的可信道路,保证了进程代理用户任务的可信性.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增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确保关键应用在不安全的环境中顺利执行,并防止重要文件的非授权使用.  相似文献   

17.
共振隧穿二极管(RTD)可编程逻辑门是一种由单双稳态转换逻辑单元(MOBILE)及正、负输入分支组成的阈值逻辑电路。基于二进制神经元模型中的三层网络结构,提出了基于RTD可编程逻辑门的n变量函数实现算法。按照汉明距离由大到小的顺序,搜索最优输入向量,用定理1或定理2方法产生隐层函数,通过变换次数,确定输入向量的真假及隐层函数的权重。由于定义了最优输入向量及变换次数,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又由于采用了定理2方法,令设计的电路更简单。  相似文献   

18.
手机现有拼音输入法在字库容量较大时,输入效率比较低,搜索算法和结构还不是很合理,本文设计的编码采用了树型数据结构,并根据此结构设计了1种优秀的搜索算法,添加的辅助信息,可提高用户的文本输入效率,且所占空间少,该新的拼音输入法已成功移植到3G终端开发板中。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传统手工定制IP的开发瓶颈,加快IP的设计与确认的进程.引入了基于模型的自动定制用户IP的新思想,给出了自动生成IP的完整工具链.即在System Generator可视化开发平台上,给出进行算法模型的功能验证、自动HDL代码的RTL级验证、定制IP前的硬件协同仿真,用户IP的自动生成及定制IP后的硬件测试等的方法.并以Fibonacci数列的IP定制为例,介绍了其IP的定制及软硬件验证与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20.
码率控制是视频编码器中的关键模块,其算法直接决定编码器率失真性能.视频编码帧间预测导致的编码失真会在时域产生传递效应,考虑该传递效应是优化码率控制算法性能的关键.宏块树码率控制是一种典型的时域量化控制算法,核心是根据编码单元失真传递量(相对传递代价ρ)自适应地调整量化参数(偏移量δ),合适的δ-ρ映射关系是宏块树量化控制算法的核心.宏块树算法采用基于经验的δ-ρ模型,对不同视频序列的普适性有待改进,模型准确度和精度也需进一步优化.针对上述问题,将竞争决策方法用于探索最优δ-ρ映射关系,提出了一种率失真性能优化的失真时域传递自适应量化δ-ρ模型,以改进时域自适应量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信噪比BD-PSNR较原模型提升了0.14dB以上,SSIM性能提升了0.29dB.算法能更好地控制码率时域分配,降低失真时域传递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