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以一个损失厌恶销售商与一个损失中性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背景,利用期望损失厌恶理论对销售商在期权契约下的最优采购策略进行了研究,并证明了期望损失厌恶理论能有效克服传统基于前景理论的研究中因参考点外生且固定假设带来的弊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供销双方在期权契约下实现协调共赢的条件,分析了销售商损失厌恶程度,期权契约价格等参数对供应链协调共赢机制的影响。结果显示:销售商的损失厌恶偏好并不会改变权利金分配整体供应链利润的作用,但会增强销售商分享收益的能力,改变供销双方利润或效用水平对权利金,产品销售价格和生产成本的敏感程度,且较高的损失厌恶偏好还会阻碍供销双方协调共赢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2.
传统理论认为个体是风险厌恶的,展望理论提出个体是损失厌恶的,对于损失的感受程度比赢得要强烈得多。本文通过实验表明,大部分个体对于股票投资是风险追求,而不是风险厌恶的,而且在两个参考点之外的区间个体更偏好风险,而在两个参考点之内的区间对风险的偏好程度相对要小。  相似文献   

3.
现实的谈判中往往存在谈判破裂的风险,Muthoo基于参与人理性,提出了刻画具有谈判破裂风险的交替出价谈判博弈模型.然而实验经济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决策主体通常具有损失厌恶行为.文章对具有损失厌恶行为的Muthoo交替出价谈判博弈进行研究.首先将在过去谈判阶段的最高出价作为参与人的参考点,这使得收益与均衡策略依赖于谈判历史.然后构建子博弈完美均衡,该均衡通过当前阶段的参考点依赖于谈判历史;基于子博弈完美均衡策略满足静态的马尔科夫策略、立刻接受以及接受-拒绝无差异性等三条性质,证明了子博弈完美均衡的唯一性;最后分析子博弈完美均衡关于损失厌恶行为的敏感性及其收敛性.发现:参与人受益于对手的损失厌恶行为,而因自身的损失厌恶行为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4.
基于前景理论和三参照点理论,建立了单心理账户和三心理账户下的线性损失厌恶行为投资组合模型,并利用中证基金指数数据构建了不同市场状态下的行为投资组合,实证研究不同损失厌恶系数、不同参照点、不同心理账户资金配置条件下模型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组合绩效,研究发现线性损失厌恶模型更关注下侧损失,损失厌恶系数影响资产配置,注重安全性的投资者偏好低风险资产,而寻求实现抱负水平的投资者更偏好高收益资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DC型养老金经理在损失厌恶和有限期望损失约束下的最优投资组合问题.利用凹化方法得到了基于有限期望损失约束下的DC型养老金的最优财富过程的解析表达式,并进一步比较了在前景理论框架下有限期望损失约束和VaR约束对最优投资行为的影响.虽然在凹效用最大化问题中,当经济非常萧条时,有限期望损失约束下所发生的损失要低于VaR约束下所发生的损失,从而使得有限期望损失约束被认为是一个比VaR约束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但是在本文所考虑的非凹效用最大化问题中,理论与数值结果表明,当保护水平不是太高时,DC型养老金的最优财富在有限期望损失约束下具有与VaR约束下相同形式的表达公式,也就是说,有限期望损失约束与VaR约束存在着等价关系.因此,在非凹效用框架下,基于有限期望损失约束的风险管理并不比基于VaR约束的风险管理更具有优势,对于损失厌恶型的投资者,需要设计其它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来更好地改进对DC型养老金计划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行为金融视角对资本结构决策中的财务保守行为进行了解释.通过基于前景理论和权衡理论,建立考虑递减敏感性心理和厌恶损失感两种认知偏差的资本结构决策模型,并求解财务保守行为发生的条件,发现:如果决策者的厌恶损失感足够强烈,而递减敏感性心理不太严重,或者财务困境成本足够低,他会选择财务保守.最后得出结论:决策者的心理认知偏差和企业较低的财务困境成本是导致资本结构决策中财务保守行为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对于促进企业融资决策的科学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虑具有损失厌恶行为与破裂风险的Rubinstein谈判博弈。首先构建子博弈完美均衡,并证明子博弈完美均衡的存在性及唯一性。然后分析子博弈完美均衡的性质,结果表明:参与人受益于对手的损失厌恶行为,而因自身具有损失厌恶行为遭受损失;谈判破裂概率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取决于贴现因子与参与人的损失厌恶系数;当谈判破裂的概率趋于零时,极限均衡结果收敛于经典的Rubinstein谈判博弈结果。最后建立了与非对称Nash谈判解的关系,其中参与人的议价能力与自身的损失厌恶水平呈负相关性,与对手的损失厌恶水平呈正相关性;参与人的议价能力依赖于谈判破裂概率与出价时间间隔的比值。  相似文献   

8.
存贷利差收入是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存贷款定价问题是银行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的核心之一.在"代理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后悔系数和后悔效用函数,建立了基于双重厌恶银行的期望效用函数,并利用极值理论,确定了最优存贷款利差.双重厌恶期望效用函数反映了银行风险厌恶和后悔厌恶的双重特点,解决了现有研究忽略后悔情绪导致模型出现偏差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双重厌恶型银行最优的存贷款利差的决策问题,给出了其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后悔情绪之间的关系.通过与纯风险厌恶型银行最优决策的对比发现,对于双重厌恶型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对存贷利差影响的弹性要小于纯风险厌恶型银行,而后悔厌恶程度越大其弹性就越小.由于后悔心理的存在减小了信用风险对存贷款利差影响的弹性.  相似文献   

9.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构建了基于线性损失厌恶和非线性损失厌恶行为投资组合模型。利用中国市场数据模拟一种静态情景和四种动态情景,实证研究不同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在不同情景下不同损失厌恶程度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绩效表现,并将结果与均值方差模型等传统的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优于传统投资组合模型,不同情景下不同程度损失厌恶投资者具有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其投资绩效表现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在证券组合分析中,标准金融理论认为风险与收益具有正相关关系,而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认知风险与认知期望收益具有负相关关系.将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都作为设计和管理投资组合的工具,建立了基于"自信度"的认知风险和认知期望收益模型;研究了影响认知风险和认知期望收益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在证券组合中的关系:只有在"自信度"大于某一值的情况下,收益与风险才具有正相关关系,否则具有负相关关系;讨论了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相互转换的边临界条件.为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对证券组合中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矛盾关系给予了一种有效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1.
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期望的不可计算性、行动结果比较的局限性以及投资个体选择的非理性使理性假定的选择理论脱离现实,因此重新探讨决策选择准则是必要的.以行为金融理论中不确定性状态下的有限理性与满意准则为依据,引入与满意准则一致且体现损失厌恶偏好的VaR作为风险指标,构建行为资产组合模型,在一种简单新颖的M-V模型的矩阵解法基础上,探寻了正态与部分非正态性假设下VaR-BPT模型的显性最优解或有效前沿,解决了现实中最优投资组合选择的可操作性难题,并在中国股票市场验证了正态性转换方法是处理非正态分布下资产组合选择问题的一种优秀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养老金计划参与人和基金经理的双重视角出发,以最大化双方加权的期望效用为目标,研究了在最低保障和VaR约束下,DC养老金计划的最优资产配置问题。假设养老金计划参与人和基金经理均是损失厌恶的,分别用两个S型的效用函数来刻画双方的损失厌恶行为。VaR约束和加权的效用函数使得本文所研究的优化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非凹效用最大化问题。利用拉格朗日对偶理论和凹化方法求得了最优财富和最优投资组合的封闭解。数值结论表明当更为看重养老金计划参与人的利益时,基金经理会采取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VaR约束可以改进对DC养老金计划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秀  王佳 《运筹与管理》2014,23(1):188-195
为了研究行为金融学中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建立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以我国股票市场为依托进行实证研究,将市场分为上升、下降和盘整三种状态,研究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的表现,与静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和CVaR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通过改变参照点对动态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优于静态模型、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和CVaR投资组合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陆贵斌 《运筹与管理》2009,18(5):87-90,119
在品牌渠道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以外,财务上的脆弱性/柔性会极大地影响着经销商的决策心理和商业行为实践。本文着重考察单位产品利润率和剩余产品处理费用对经销商决策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零售商的收益分布状况,再基于展望理论的思路,建立了参考点取决于损益状况的报童展望模型。最后证明,财务脆弱性将更大地发挥损失厌恶型决策者的保守心理。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公开是疫情防范关口前移尤为重要的一环。本研究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改变传统期望效用函数,引入参照依赖理论,刻画了更加符合应急场景的博弈方认知与决策规律。构建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公众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复制动态方程描述不同主体交互行为。结果表明,中央政府监管与公众参与在促进地方政府预警信息公开上形成了互补嵌入;主体感知效用、信息公开成本等对系统演化驱动效果明显,各方对感知效用边际递减系数和厌恶损失规避系数比较敏感;适当增加中央政府监管成功率、提高地方政府风险研判水平、加强公众信息辨识准确程度均有助于促进突发传染病预警信息公开。本研究结果可指导政府风险决策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权、责、利条款提供模型支撑。  相似文献   

16.
毛祥羽 《经济数学》2011,28(1):36-39
根据经济代理人对风险的厌恶程度高低将影响收益效用的事实,通过对经济代理人的风险厌恶系数引进阀值,使风险厌恶系数在不同取值区间对应不同的效用函数,对经济代理人具有常值绝对风险厌恶的效用函数,损失服从泊松分布、且保险市场被垄断的承保人控制的最优防损活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风险厌恶系数、损失的大小以及防损效率将影响最优防损...  相似文献   

17.
应用累积前景理论研究了随机交通网络中出行者有限理性的路径选择行为,选择期望 超额出行时间作为参考点,反映出行者同时考虑出行时间的可靠性和不可靠性,建立了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随机网络均衡及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运用基于连续平均法的启发式算法求解,并给出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最后分析了有限理性的假设和内生的参考点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和随机网络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结合条件风险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CVaR)准则对机会损失最小化报童模型中零售商的订购决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订购过量损失大于订购不足损失时,零售商基于CVaR机会损失最小化的订购量小于期望机会损失最小化的订购量,且随着零售商对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反之,当订购过量损失小于订购不足损失时,零售商基于CVaR机会损失最小化的订购量大于期望机会损失最小化的订购量,且随着零售商对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零售商对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零售商基于CVaR机会损失最小化的订购量所对应的期望利润和期望机会损失分别减少和增加,即低风险意味着低收益,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Levy提出的变换研究需求可变性降低对风险偏好零售商的库存决策、销售努力决策和期望效用的影响,用均值CVaR刻画零售商的风险偏好特性,它包括风险厌恶、风险追求,也具有损失规避的特性。首先,运用该变换定量刻画需求可变性的降低,证明该变换蕴含经典随机占优中的割准则序和二阶随机占优等。其次,给出系统的最优订货量、最优期望效用和最优销售努力水平,得到它们关于风险偏好系数的单调性,并给出降低需求可变性对期望效用的影响。第三,针对风险中性、风险厌恶(最大化CVaR)和风险追求(最小化CVaR)这三种特殊情况得到相应的结果,并给出企业在库存决策和促销决策的管理启示。最后,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得到的研究结果并给出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张羽  李思浩  刘红勇 《运筹与管理》2022,31(12):179-184
为了研究建筑高危岗位应聘人员的择岗特征,本文基于前景理论价值函数构建了人员风险岗位选择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而后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选择高危岗位的人员一般具有高估收益、低估事故损失和概率及低损失厌恶的心理特质,这与岗位要求相违背,即存在“高危人岗匹配悖论”;高基本工资、高安全激励和低风险补偿金的组合薪酬模式有助于高危岗位的人岗匹配;选聘对损失持续敏感的人员能有效降低安全风险;提高人员事故概率和损失预期、强化损失厌恶感知也有助于保障安全;针对人员择岗行为,损失厌恶与概率感知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而损失效用递减与损失厌恶、概率感知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