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GeO2-SiO2凝胶玻璃的红光发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三氯锗丙酸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eO2SiO2凝胶玻璃.室温下以532nm激光(Nd:YAG)激发GeO2SiO2凝胶玻璃有一强的发光峰,这种发光有两个发光带,其峰位分别在575nm和624nm.该发光现象是由镶嵌在GeO2SiO2凝胶玻璃中GeO2纳米颗粒产生的.利用吸收光谱和TEM对GeO2SiO2凝胶玻璃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随着Ge含量的增加凝胶玻璃中GeO2纳米颗粒的尺寸越来越大,吸收边向低能边移动.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确定GeO2SiO2凝胶玻璃中GeO2颗粒的结构为非晶结 关键词: GeO2-SiO2凝胶玻璃 溶胶-凝胶法 红光发射  相似文献   

2.
黎永铭  阳葵  潘峰  陈铁石  唐渝 《光谱实验室》2010,27(3):1204-1207
以二硫化碳、氯化镉和聚苯乙烯-丙烯胺为原料,用液相原位沉淀法合成CdS/聚苯乙烯-丙烯基硫脲纳米复合材料。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高温熔融法和后续热处理制得Tb~(3+)掺杂含SrF_2纳米晶的透明硅酸盐微晶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透过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和X射线激发发光光谱(XEL)探讨了基础玻璃和微晶玻璃的结构和光谱特性。XRD结果表明,玻璃中析出晶体为SrF_2纳米晶,衍射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晶粒也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大。在376 nm紫外光和X射线激发下,与基础玻璃相比,微晶玻璃发光显著增强,且发光强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K2O-ZnO-Al2O3-B2O3-SiO2系掺Cr3+透明莫来石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K2O-ZnO-Al2O3-B2O3-SiO2系掺Cr^3 玻璃的析晶性能和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K2O-Al2O3-B2O3-SiO2系掺Cr^3 玻璃的基础上引入ZnO后,析晶性能明显改善;析晶温度降低,析出的纳米莫来石微晶均匀、规则;微晶玻璃的发光强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纳米碳管复合凝胶玻璃结构及谱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物理掺杂工艺将纳米碳管引入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成功制备了纳米碳管复合凝胶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其结构和谱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掺杂工艺能够实现纳米碳管与基质的均匀复合,纳米碳管本身的结构在掺杂过程中并未发生改变。纳米碳管的引入对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u2Si2O7∶Ce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仪、X射线激发发射谱仪对制备的Lu2Si2O7∶Ce纳米晶的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u2Si2O7∶Ce前驱体在煅烧温度为1000℃时开始晶化,晶粒尺寸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变大,1200℃煅烧2 h后的晶体颗粒均匀,分散性最优,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8.9 nm,呈近球形;Lu2Si2O7∶Ce纳米晶的紫外吸收谱存在峰位分别为304 nm和350 nm两个吸收峰,源自于Ce^3+离子的4f→5d跃迁;光致发射谱和X射线激发发射谱都表现为典型的非对称双峰结构,归属于Ce^3+离子的5d^1→2F5/2和5d^1→2F7/2跃迁,Ce^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约为1%;荧光衰减时间约为37.2 ns,可满足高时间分辨X射线探测需要。  相似文献   

7.
我们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光致激发谱(PLE),研究SiO2/Ge:SiO2/SiO2夹层结构红外光发射的起源。谱分析表明,该红外光发射并非起源于纳米锗、硅的量子限制效应以及锗、硅的中性氧空位,而与锗的氧化物紧密相关。PLE的结果证实它们来源于GeO色心TⅡ‘→S0的光学跃迁,给出的GeO电子态模型描述了载流子激发和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氧化镧、氧化镝、偏钒酸铵和硝酸等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混合溶剂热法并通过调节体系pH成功合成了LaVO4∶Dy3+纳米棒,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H从2升到4,样品由单斜晶系转化为四方锆石型结构,并且随着pH的增大,晶体的晶粒尺寸变小,样品由不规则颗粒逐步向一维棒状样品转变,其能带隙从3.68(pH 2)减小到3.43eV(pH 10)。荧光结果表明,相比不规则形貌纳米颗粒,LaVO4∶Dy3+纳米棒的最大激发峰发生一定程度的红移,具有最强的黄光发射(4F9/2—6 H13/2)和蓝光发射(4F9/2—6 H15/2),而且其黄蓝光强度比值(Y/B)达到最大值(1.039)。  相似文献   

9.
吴雪炜  吴大建  刘晓峻 《物理学报》2010,59(7):4788-4793
利用X射线衍射谱、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了硼(氮、氟)掺杂对TiO2纳米颗粒光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谱和拉曼光谱结果表明,掺硼(氮、氟)对TiO2纳米颗粒的锐钛矿相晶体结构无明显影响,而其锐钛矿晶格出现畸变(c/a值增大),这被归因于掺杂原子对TiO2纳米颗粒表面氧原子缺位沿晶格c轴方向的占据.另外,掺硼(氮、氟)TiO2纳米颗粒吸收带红移与TiO相似文献   

10.
丁耘  喻了  喻学锋 《发光学报》2009,30(4):477-481
用水热法制备了PEI/CeF3 : Tb3+纳米晶体,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纳米晶体平均粒径为10 nm,呈比较规则的立方体形;纳米晶体表面包覆有PEI,因而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潜在的生物应用价值。我们给出了该纳米晶体的荧光激发谱与发射谱,详细说明了各发光峰对应能级的跃迁及其发光机理,分析了不同掺杂浓度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晶体在紫外光激发下,显示出明亮的绿色荧光。当Tb3+离子掺杂摩尔分数20%左右时,样品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含碳纳米颗粒凝胶玻璃的制备及其量子尺寸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磷酸三乙酯、硝酸铝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通过它们的不完全水解制备了含有有机基团的xAl2O3-xP2O5-100SiO2(x=0.25—3)凝胶.在空气中在400℃或450℃或在氮气中从300到700℃对凝胶进行热处理,使凝胶中的有机基团炭化,从而得到含有碳纳米颗粒的xAl2O3-xP2O5-100SiO2(x=0.25—2)凝胶玻璃.利用吸收光谱和TEM对含有碳纳米颗粒的凝胶玻璃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随着碳纳米颗粒尺寸的减小吸收边向高能边移动,这种现象是由碳纳米颗粒中电子和空穴的量子限制效应引起的.电子衍射表明凝胶玻璃中的纳米碳为非晶碳.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碳 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2.
A series of chalcohalide glasses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0.9 (Ge25 Ga5 S70)-0.1CsI doped with the different Tm3+ / Dy3+ ions ratio were synthesized by melt-quenching technique. The absorption spectra, and mid-infrared fluorescence of different glass samples under 800 nm laser excitation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prove that, Tm3+ is an efficient sensitizer, which can enhance the Dy3+ : 2.9 microm fluorescence intensity significantly. A decrease in the intensity of 1.8 microm fluorescence and lifetimes of the Tm3+ : (3)F4 level occurred with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Dy3+ ions from 0 to 1 Wt% where Tm3+ concentration was fixed to 0.5 Wt%. Also a wide spectral overlap between Tm+ : 1.8 microm emission and the absorption of Dy3+ : 6 H(15/2) --> (6)H(11/2)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two rare-earth ions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resonance energy from Tm3+: (3)F4 to Dy(3)+ : (6)H(11/2) level.  相似文献   

13.
王兴和  周延怀 《物理学报》2009,58(6):4239-4242
由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的GeO2/SiO2玻璃在700 ℃的条件下经H2还原,得到具有奇特光致发光性质的Ge/SiO2玻璃,该玻璃在室温条件下用246 nm(5.01 eV)的光激发时,能发射出很强的 392 nm(3.12 eV)、较强的 600 nm(2.05 eV)和次强的770 nm(1.60 eV) 的荧光.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透射电镜(TEM)实验证明,该玻璃能够发射3种不 关键词: 2')" href="#">Ge/SiO2 Ge纳米晶粒 溶胶/凝胶法 光致发光  相似文献   

14.
由于普通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作高掺Sn的二氧化硅薄膜比较容易产生结晶,而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化学组成比较容易控制,可以制作出掺Sn浓度较大的材料。文章采用了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出了66 mol%和75 mol%两种不同浓度的掺Sn的SiO2薄膜,用浸渍法多次提拉薄膜以增加薄膜的厚度,之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了薄膜的透射光谱。之前基于透射光谱的方法计算玻璃基底上薄膜的光学参数都是针对单面薄膜,该文针对浸渍法产生的双面薄膜,建立了相对应的薄膜模型,并分别用包络线法计算出了两种不同薄膜样品的光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薄膜样品的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增加,薄膜的厚度都为900 nm左右。  相似文献   

15.
793 nm抽运下的掺Tm3+碲酸盐玻璃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掺Tm^3 碲酸盐玻璃在793nm钛宝石激光器抽运下的发光特性,结果发现除常规的^3H4→^3H6的811nm荧光外,还存在很强的^1G4→H5的785nm二光子转换荧光以及较弱的710nm和677nm三光子上转换荧光。  相似文献   

16.
王兴军  杨涛  王晶  雷明凯 《光学学报》2004,24(3):397-400
用溶胶凝胶法在SiO2 基片上提拉制备了掺Er3 + ∶Al2 O3 光学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差热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掺Er3 + ∶Al2 O3 光学薄膜的形貌和结构特性。在 90 0℃烧结后 ,SiO2 基片上提拉 15次形成厚度 8μm掺摩尔比 0 .0 1Er3 + 的面心立方结构γ Al2 O3 薄膜具有明显 (110 )择优取向 ,掺摩尔比 0 .0 1Er3 + 对γ Al2 O3 的晶体结构和结晶生长过程未产生显著影响。薄膜具有均匀多孔结构 ,平均粒径为 30~ 10 0nm ,平均孔径为 5 0~ 10 0nm ,表面起伏度为 10~ 2 0nm。掺摩尔比 0 .0 1Er3 + ∶γ Al2 O3 薄膜 ,获得了中心波长为1.5 34μm(半峰全宽为 36nm)的光致发光谱。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添加KOH在SiO2颗粒表面包覆Mn2+掺杂纳米Zn2SiO4,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光致发光(PL)光谱仪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对Zn2SiO4晶体在水热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机制进行了讨论。XRD测试结果表明:220℃水热条件下,添加少量KOH,反应不同时间后,可在石英砂表面生成一层Zn2SiO4;SEM照片显示所生成的Zn2SiO4为六棱柱形,并且不同反应条件下Zn2SiO4的包覆程度不同。反应产物经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表明:Mn2+掺杂纳米Zn2SiO4包覆SiO2样品中显示两套光致发光谱,一套为250nm左右激发产生的522nm绿色发光带,另一套为340~410nm宽带激发的440nm蓝色发光带,前者为典型的Mn2+离子发光,后者440nm发光带则有可能来源于基体SiO2的氧空位缺陷。  相似文献   

18.
杨爱玲  赵维娜  杨云  姚超 《光子学报》2014,40(7):1091-1095
在3×10-4M和1×10-4M浓度的R6G-乙醇溶液中分别掺杂了8个不同浓度的SiO2纳米颗粒(107~1012 个/mL).研究了SiO2纳米颗粒(100 nm)对若丹明6G(R6G)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n1~n4(1012~1010个/mL)浓度掺杂的SiO2纳米颗粒在549 nm处的有很好的荧光增强作用,对570 nm处的荧光峰有明显的粹灭作用|n5~n8(109~107个/mL)浓度掺杂的SiO2纳米颗粒在549 nm处没有明显的荧光增强作用,但对570 nm处的荧光峰有增强作用,荧光增强因子可达10%~20%.荧光增强与粹灭的原因在于纳米颗粒对荧光的散射作用和R6G无荧光H-型二聚体或荧光J-型二聚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GeO2-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GeO2-SiO2纳米复合材料,探索了为pH在2的条件下通过水解Si(OC2H5)4和GeCl4合成GeO2-SiO2干胶的过程.在100~1 200℃下对干胶进行热处理.采用UV光谱法测定了材料的光学性质,观察到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样品光谱的吸收边向长波方向移动.由于温度的影响,晶粒长大,带隙能量减小,纳米微晶的量子尺寸效应显示出来.经X射线衍射分析,观察到了随热处理温度的增高,材料结构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直到1 100℃时,有明显的微晶生成,其尺寸为5~10nm.  相似文献   

20.
Nd∶KY(WO4)2和Nd∶KG(WO4)2晶体吸收光谱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分析钨酸盐晶体Nd∶KY(WO4)2和Nd∶KG(WO4)2在室温下的吸收光谱,发现这2种晶体具有作为激光晶体的优良特性。根据Judd-Ofelt理论和测试所得的吸收光谱及数据,用VC++编程计算出晶体的谱线强度、振子强度、吸收截面等,拟合得Nd3+离子的3个晶场调节参数Ωλ(λ=2,4,6)的值,并从理论上计算了自发跃迁几率、能级寿命、荧光分支比和积分发射截面。从计算得出的荧光分支比β可以看出,Nd∶KY(WO4)21060nm=0.4380)和Nd∶KG(WO4)21060nm=0.4618)晶体荧光分支比都较大,计算了该晶体的X=Ω46,并将其X值与其他晶体的X值加以比较,Nd∶KY(WO4)2和Nd∶KG(WO4)2均易于实现1.06μm激光输出,适合作为LD泵浦的钨酸盐晶体激光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