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2006年12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主办、制冷与低温工程系研究生会承办的"武冷-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制冷空调研究生学术年会暨制冷与低温工程系研究生会成立大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华中科大、武汉地区其它高校制冷协会、企业、杂志社等领导、专家、企业和杂志社代表及师生共17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在开幕式上,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刘伟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本次年会的组织工作给予了肯定,指出学校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研究生也要为服务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简讯     
全国等离子体科学与核聚变技术应用讨论会于1986年10月6日至10日在大连工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6个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共50余人。这次会议是我国首次从事高温与低温等离子体应用的研究人员一起进行交流的讨论会。大会比较集中地讨论了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成膜和高能粒子束注入表面改性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有低温等离子体和核聚变技术在其它方面应用的研究报告、综述报告。大会报告的论文共35篇。  相似文献   

3.
据《超导通讯》报道,由国际低温工程委员会主办的第18届国际低温工程会议于2000年2月21日至2月25日在印度孟买举行.这是每两年举办一次的系列性国际学术会议,由于是第一次在印度召开这样的大型国际低温工程会议,因此印度官方非常重视这次会议,印度总统、总理及航天部等均来信来电表示祝贺.大会得到了国际制冷学会、印度理工学院等的支持和资助.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印度、中国、日本、法国、瑞士、俄罗斯、美国等11个国家共254名正式代表,中国有1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报告内容十分广泛,基本上包括了近年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兵工学会太赫兹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定于2012年9月14-17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本届大会将邀请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和二十余位太赫兹领域的院士、专家作特邀报告,并进行论文交流。  相似文献   

5.
经国际制冷学会批准,第四届国际低温与制冷会议(ICCR2008)将于2008年4月6-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会议的主题包括制冷、空调与低温工程及其相关等内容。具体的通知和主题内容及联系方式可以参见http://www.sjtuirc.sjtu.edu.cn/ICCR2008home.htm,本次会议将通过电子邮件投稿,如果您投寄摘要的时间超过了2007年5月31日,请直接按照论文格式的要求将论文全文通过电子邮件寄往会议组织委员会。欢迎同行参加本届制冷大会。如果上网不方便,请大家按如下方式联系: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邮编:200240电话:021-34205505传真:021-…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对一种可进行热回收即热式热水供应的家用空调进行了"制冷"、"热回收"、"供暖"功能研究。研究表明:该系统方便可行、性能稳定可靠,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标准工况下,热回收时系统综合能源利用系数COP达到了5.2,相对于单制冷工况提高了约2.78;供暖时制热功率为10.72k W,能效系数为2.72。  相似文献   

7.
低温中心梁惊涛博士获国际制冷大会卡皮查奖在今年八月份荷兰海牙召开的第十九届国际制冷大会上,首次颁发了卡皮查(PeterKAPITZA)奖。卡皮查奖是国际制冷学会设立的,每四年颁发一次。我国青年学者、中科院低温中心博士后梁惊涛以《脉冲制冷的一个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8.
林熙 《物理》2023,(8):561-569
温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在科学研究中,将研究对象放置在低温环境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方法。更低的温度有助于发现低能量尺度的量子多体系统的新演生现象,也有助于在更低的热噪声下实现更高的实验分辨率。低温实验工作者有两个基本任务,一个是在低温环境下发现新的物理,另一个是提供低温环境和创造新的低温环境。在液氦或者干式制冷提供前级预冷环境的基础上,核绝热去磁等制冷原理被提出和使用。低温设备的无液氦消耗化,是与氦液化和稀释制冷同等重要的低温制冷突破。氦于1908年被液化,20世纪60年代中国有能力液化氦;同个时期,稀释制冷机被发明,中国近期正在发展稀释制冷技术。文章讨论了核绝热去磁制冷的基本原理,回顾了干式核绝热去磁技术的出现背景,并介绍了这种设备的一次搭建尝试。这次在中国的尝试,成功地实现了世界最低温度的无液氦消耗制冷机。  相似文献   

9.
液化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气是优质的绿色燃料。用作汽车燃料 ,可明显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较之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 (LNG) ,具有能量存储密度大、一次充灌行驶里程长的巨大优势。此外 ,低压的 LNG存储在1 1 0 K的低温下 ,因而蕴藏着大量的冷能 ,回收该冷能用于汽车空调或低温冷藏链中的冷藏运输过程 ,这不仅有效回收、利用了能源 ,而且减少了机械制冷造成的大量动力消耗和制冷剂泄漏造成的臭氧层破坏 ,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0.
《发光学报》2012,(3):347-348
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中国物理学会液晶分会联合主办,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亚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全国最大规模和最高水平的"2012中国平板显示学术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都在顺利进行中,目前会议已邀请到11位国内外著名企业和高校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会议形式为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和大字报张贴,同期也将举办"2012深圳光电显示周暨中国(国际)彩电节"展会。欢迎国内外从事平板显示相关行业的科研、工程技术、产品开发、技术推广以及教学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空间探测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对极低温制冷技术(1K)的潜在需求越来越大。本文总结了绝热去磁制冷、稀释制冷与吸附制冷三种目前主要制冷方法的原理与优缺点,回顾了三类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提出了绝热去磁制冷、稀释制冷与吸附制冷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节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关键,针对制冷行业,提高制冷循环的效率便是关键.采用膨胀机代替节流阀是其中一种有效方式。本文针对大中型制冷与热泵系统,设计了R22双转子单级膨胀机;对膨胀机进行了多工况仿真计算;最后介绍了膨胀机的相关试验.对于大中型制冷与热泵系统而言,采用膨胀机代替节流阀可逐步走向实用,在膨胀机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回收的膨胀功可以作为分布式能源系统下的分散能源来使用.  相似文献   

13.
‘94全国低温物理学科研究与发展专题讨论会在京召开由中国物理学会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举办的“94全国低温物理学科研究与发展专题讨论会”,在中国物理学会、国家超导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的共同资助下,于1994年1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空间科学的不断发展,空间任务需求的温度已低至50mK,使得极低温技术在空间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空间科学卫星对极低温的需求,总结了吸附制冷、绝热去磁制冷以及稀释制冷在空间应用的发展历程及工作特点.此外,重点分析了稀释制冷技术在空间应用的现状、趋势及关键问题.最后,指出了空间极低温制冷技术的国内形势及其发展对我国空间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关键词:极低温,空间应用,稀释制冷,绝热去磁制冷,吸附制冷  相似文献   

15.
低温核供热堆驱动的制冷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孙桥农业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五种利用低温热源驱动制冷系统的方案;通过热力计算各制冷循环,探讨了利用低位热能制冷的可行性。采用年成本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制冷方案进行比较,确定出适合孙桥农业开发区的低温核供热堆驱动的最佳制冷方案。本研究为余热回收和太阳能利用等提供了理论分析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低温与超导》杂志创刊于1973年,双月刊,是由中国信息产业部主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低温与超导学科和行业唯一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权威杂志。《低温与超导》杂志欢迎来自低温学科和行业、超导电子技术学科和行业、低温电子学学科和行业、制冷技术学科和行业等研究成果、实验报告、产业化经验以及省、部和国家级基金项目报告。对作者投稿具有如下要求:1、文章立意要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尤其欢迎原创性、产业化以及对学科、行业和国家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论文。论点明确、主题突出、层次清楚…  相似文献   

17.
 制冷就是使某一空间内物体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能维持这个低温的过程。制冷及低温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多个重要领域,如食品储藏、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科学试验等。根据制冷产生的低温环境的不同,制冷技术大体分为三类,120K以上至环境温度以下为普通制冷,20-120K为深度制冷,OK以上至20K为低温和超低温制冷。早期制冷主要采用气体膨胀的方式来获取越来越低的低温,到1932年,荷兰人克西姆采用降低液氦压力的方法获得了0.7K的最低温度。这几乎达到了气体膨胀制冷的极限。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光谱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XRFA学术报告会于1988年10月17日至22日在安徽黄山市举行。会议收到论文69篇,大会交流的论文共有52篇。到会代表共86人。会议分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进行,论文的质量从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所进展,水平有所提高。大会报告反映了近两年来我国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进展;概况地介绍了第37届丹佛  相似文献   

19.
《物理实验》2012,(9):1-4
<正>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高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第7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于2012年8月11日-1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全国187所高等院校的600余名学者、教师及学生代表出席了会议.四川大学学校和相关部门领导及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书记及所有副院长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三届科学和工业中温度测量及控制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8日至14日在湖南省娄底市召开. 来自全国18个省市62个单位的8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综述性文章以及涉及接触式测温、非接触式测温、温度控制、低温技术等方面论文共103篇,会上报告了62篇. 报告内容反映了近年来温度测量和控制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科学及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赵裕钤研制的加热炉内钢坯温度单文高温计在线红外测试新技术,首次成功地在济南钢铁厂得到应用.它由红外高温计测量炉内钢坯的表面温度,利用光谱滤波技术将炉内介质分子光谱干扰滤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