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大试管倒插在装着水的烧杯里,然后用木夹夹住并固定在支架上,加热使烧杯里的水沸腾。当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内的水面就下降,直至与烧杯里的水面在同一水平面为止。由这个实验可以说明100℃的水,它的饱和蒸汽压强等于1标准大气压强。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关于汽化的教学涉及一个探究水沸腾的实验.此实验的过程是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相隔一定时间读出温度计的即时读数;根据记录的结果画出一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通过分析记录结果和图像来验证水沸腾时温度不变的汽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演示低压沸腾的简易方法吉·那尼达(新疆蒙古师范学校,乌鲁木齐市830000)找一个青霉素的空瓶,不要把铝帽去掉.用注射器向瓶内注水,洗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的清水(一般为瓶容积的1/2左右),再放入烧杯里的水中(烧杯中的水位等于青霉素瓶的高度).用...  相似文献   

4.
对水的沸腾实验进行改进,用大试管盛80℃左右的热水做沸腾实验,气泡量明显增加,而且气泡上升的距离长.改进后实验用时短,实验现象正确、明显,学生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水沸腾前后温度、气泡、声音的变化,掌握水沸腾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液氮和水爆发沸腾中均相形核能量转换过程,通过计算系统势能变化分析了热流量和高能分子团尺寸对形核过程能量转换的影响,并分析了水和液氮爆发沸腾形核区别.结果表明,热流量与高能分子团半径的增加都会使系统中的势能转化增加.在模拟后期,水的势能转化趋于平稳,液氮势能转化逐渐升高,这与液氮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噪声沸腾是涉及超流氦传热和超流氦物理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对它的充分认识对于超导磁体等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在本实验中,对一个大小为2.5cm×2.5cm的小试样进行瞬态加热,并借助一个压力传感器,从1.7K到的点,从饱和压力到几百毫米汞柱压力,详细研究了超流氮噪声沸腾中压力振动,同时对常流态氮I中的沸腾中也进行了比较研究 。  相似文献   

7.
水过冷流动沸腾传热计算在核能、热动力、以及电子设备冷却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现有过冷流动沸腾传热关联式对水的误差较大,不能适应工程应用的需要。本文系统总结了过冷流动沸腾传热关联式,收集了1412组水的过冷流动沸腾传热实验数据,用此对16个现有过冷流动沸腾传热关联式进行了评价分析。对流动沸腾传热建模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提高模型精度方面获得突破。提出了水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的新关联式,其误差MAD只有11.3%,50.8%的数据点的误差在士10%以内。而最好的现有公式的MAD为38.3%,只有19.7%的数据点的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8.
雷宏 《物理通报》2011,(1):95-96
"水沸腾"实验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第四节"汽化和液化"中的一个实验."水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学生对其具体特征不一定清楚.这又是八年级刚开始学习物理的一个实验,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因此成功做好这个实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声学小实验     
陈少康 《物理实验》2005,25(1):36-36
取1支大试管,配上合适胶塞,在胶塞下悬挂1个蜂鸣器(可用生日贺卡上的音乐 IC片及蜂鸣器),联接好电源,待用. 实验时,先向试管中注入少量水,然后加热试管中的水. 此时不要盖紧胶塞,待水沸腾,水蒸气充满容器,空气大部分被排出大试管后,小心盖紧胶塞. 这时能清楚听见蜂鸣器的音乐声,停止加热后声音逐渐减弱,至水冷却后该声音听不见. 这是由于试管内水蒸气冷凝后使试管内接近真空状态,所以几乎听不见蜂鸣器的响声,从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以空气等物质为媒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图1 实验装置图声学小实验@陈少康$珠海市第二中学!广东珠海5190…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在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在地球的水资源中,仅有2.5%为淡水,超过97%的水为含盐水。全球每年约4000多亿立方米含污水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治理成本问题。深入理解含盐水沸腾传热特性对于保证核电站、注汽锅炉、海水淡化中的传热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搭建了基于不同材质加热表面的核态池沸腾实验系统,通过热电偶梯度测温和可视化高速摄像技术测量得到热流密度、加热面温度、气泡脱离直径、脱离频率、生长速率等沸腾传热过程的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盐分的存在对沸腾传热起着一定程度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超流氦的沸腾实验中,随着静压液柱的降低,会出现不同的沸腾状态。在噪块沸腾中,一个与平板加热器大小相当的包在其表面上反复地长大、缩小,并伴随着巨大的噪声和剧烈的机械振动;在无噪声沸胶中,在平板加热器表面形成一个极稳定的气膜,并且,没有噪声和机械振动出现;而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过渡的沸腾状态。在本文中,通过对沸腾过程中的可视化测量和对沸腾时的压力振动的测量,对超流氦中的不同沸腾状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引入固体颗粒强化膜态沸腾换热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热轧棒材生产过程中穿水冷为背景,以热力学分析为基础,讨论了冷却介质中掺入固体颗粒后出现的强化沸腾换热的机理。认为固相颗粒的引入在汽化和凝结过程中形成了非均态核化中心,增加了核化几率,提高了膜内的扩散速率;固体颗粒的存在使得水膜减薄,汽泡的寿命缩短,甚至改变局部传热状态由膜态沸腾转变为核态沸腾。得出了固体颗粒携带水膜穿入蒸汽膜的必要条件是水与固体颗粒的润湿角θ<75°。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影响沸腾的各种因素,结合水的流动特性以及激光在水中按照指数衰减的特点,利用单元差分方法着重分析了整个光斑所在区域过余温度的分布,借助水沸腾状态与过余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水在激光作用下的强制流动沸腾模型.环行光束被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环行光束进行了数据模拟和实验验证.在实验中采用照相法记录下气团的形态,与模拟沸腾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1引言微型结构由于其巨大的应用潜力,作为热控制和冷却的有效手段已被引入电子集成电路、生物医学、航天、高效紧凑式与微型换热器、材料加工等现代高新技术领域。由于相交换热能传递更多的热量,微结构中的流动沸腾受到了日益重视。但微通道中流体流动和换热的特性当然与所用工质有关。微通道内液体混合物的流动沸腾至今极少见到公开报道[‘]。彭和王等人l‘-‘]报道了对微通道和微槽结构内单组元液体流动沸腾的研究,发现起始沸腾点所需壁面过热度比常规尺度槽道内的低得多,没有明显的部分核沸腾现象,同时发现微槽尺寸对流动沸腾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实验研究了微重力条件下的准稳态核态池沸腾现象中的气泡动力学特征及其对传热特性的影响,发现在低过冷度沸腾中,聚合汽泡表面的强烈振荡促进了整个加热面上的核化过程与核态沸腾传热;而高过冷沸腾中,聚合气泡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呈球状,难以覆盖整个加热表面,导致核态沸腾向膜态沸腾的过度过程表现为"核态沸腾+局部的干斑扩展"现象,相应的传热曲线没有明显转折.微重力条件下池沸腾临界热流随过冷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升高,与地面结果定性相符.  相似文献   

16.
李月芹 《物理实验》1990,10(3):140-141
实验一物体复现仪器圆柱型烧杯,长方形窗玻璃片(其宽度稍小于烧杯内径),橡皮泥,塑料小玩具(做为物体),试管。作法方法 1.如图1(a)所示,玻璃片竖直放入烧杯内。用橡皮泥封闭玻璃片的边缘和烧杯内壁之间的小间隙。玻璃片把烧杯分成物方和观察方两部分,物方放置一个塑料小玩具。人眼在观察方的任何方位都能看到玻璃片后面的小玩具。如图1(b)所示,往烧杯的观察方注入水,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影响沸腾的各种因素,结合水的流动特性以及激光在水中按照指数衰减的特点,利用单元差分方法着重分析了整个光斑所在区域过余温度的分布,借助水沸腾状态与过余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水在激光作用下的强制流动沸腾模型.环行光束被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环行光束进行了数据模拟和实验验证.在实验中采用照相法记录下气团的形态,与模拟沸腾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超流氦沸腾过程中的流态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流氦的沸腾现象具有一般流体的沸腾现象所没有的特异性质。本文运用粒子示踪法对由不同沸腾状态所引起的流态进行了可视化测量并重构了由沸腾所引起的流态图,同时对沸腾过程中的压力振荡进行了测量;并对过渡沸腾状态出现的两种可能性和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突变理论及其应用,提出了冷凝和沸腾传热现象中的突变特性,并根据突变理论中的尖拐型突变的观点,分析和讨论了冷凝和沸腾传热现象中型态转变的机理,即沸腾临界和滴状与膜状冷凝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沸腾分析     
郭赫 《大学物理实验》2007,20(2):49-52,56
本文对不溶有空气的化学纯液和溶有空气的化学纯液的沸腾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这两种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情况,指出它们在液沸腾时都要经过一段过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