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固定化IFN-α和IFN-γ的抗宫颈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Ⅰ型、Ⅱ型)是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型的细胞因子,与4-叠氮苯甲酸反应,经红外光谱确认生成物在约2118cm^-1处有叠氮基团的典型吸收,证明合成得到了光活性的干扰素。采用光固定法将光活性蛋白质固定到24孔组织培养聚苯乙烯板上,制成生物材料。实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时光固定化细胞因子的微观形态进行观察。通过做细胞生长曲线,透射电镜观察两种细胞因子固定化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实验表明,共固定IFN-α和IFN-γ,能有效地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在低剂量(60ng/孔)的情况下,抑制活性达到70%,而IFN-γ,具有明显的协同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2.
柠檬酸钆配合物对宫颈癌细胞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稀土化合物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本文采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钆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作用,以四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柠檬酸钆配合物([Gd(Cit)2]3-)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Gd(Cit)2]3-作用HeLa细胞前后的蛋白,经图像分析后对蔗异点,进行MALDI-TOF-MS鉴定和数据检索.结果表明0.005~1 mmol·L-1浓度范围内的[Gd(Cit)2]3-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存在浓度依赖性.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表明0.07 mmol·L-1[Gd(Cit)2]3-作用24 h对HeLa细胞的生长的抑制率为34%.质谱共鉴定出1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包括延伸因子2、过氧化酶6、亲环蛋白A、烯醇酶1等在细胞中分别参与蛋白质转录与翻译、氧化应激、信号传导等过程的蛋白质.提示[Gd(Cit)2]3-可能通过调节胞内氧化应激水平,介导与调控信号转导与蛋白质表达等,从而诱导HeLa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发展了一种以微流控芯片为平台的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方法.选择HeLa细胞为对象,通过浓度梯度芯片形成稳定的药物浓度梯度,诱导HeLa细胞凋亡,利用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成像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细胞对不同浓度化合物的毒性反应.结果表明,细胞在顺铂诱导下发生明显的起泡和皱缩,FRET比率值逐渐降低,在药物浓度梯度作用下,芯片每个通道内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凋亡.该方法实现了药物浓度梯度诱导细胞凋亡的实时监测和定量分析,为抗肿瘤药物评价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药物10-羟基喜树碱(HCPT)的光谱性质.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测定了HCPT对3种肿瘤细胞(HeLa,MCF-7和HT1080)的抗肿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6.37,16.73和19.24μg/mL.测定了HCPT对正常细胞人胚肾细胞系HEK293T的生长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达88.72%,表明正常细胞比3种肿瘤细胞对药物HCPT更敏感.以HeLa细胞为模型,利用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研究了HCPT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发现几乎所有细胞均同时被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PI)染色,细胞膜为绿色,而细胞核为红色,表明HCPT诱导了HeLa细胞的晚期凋亡.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了HCPT在HeLa细胞中的分布,为其在细胞标记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柠檬酸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稀土化合物柠檬酸镧在1×10-3~5 mmol·L-1浓度范围内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前列腺癌细胞株PC-3、肝癌细胞株HepG2和宫颈癌细胞株HeL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镧对各种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存在浓度依赖性,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低浓度无明显作用特征,高浓度抑制癌细胞生长;不同肿瘤细胞对稀土的响应不同,HeLa细胞相对敏感,其IC50值为(0.16±0.08)mmol·L-1,而MCF-7细胞为(0.18±0.02)mmol·L-1,PC-3细胞为(1.55±0.45)mmol·L-1,HepG2细胞为(2.71±0.11)mmol·L-1.进一步以0.15 mmol·L-1的柠檬酸镧作用于HeLa细胞,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PI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观察镧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柠檬酸镧作用24 h后,HeLB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凋亡峰,细胞周期分析表明sub-G1期细胞硅著增加,G0/G1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为(61.65±4.60)%(P<0.05).上述结果表明柠檬酸镧能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以HeLa细胞最灵敏而对HepG2并不敏感,其次序为HeLa>McF-7>Pc-3>HepG2.  相似文献   

6.
以乙二醇为起始原料,依次经亲核取代和点击反应合成了一种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新型葡萄糖残基衍生物(FSY02),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研究了FSY02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抑制作用。并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对给药后的结肠癌细胞凋亡情况和相关凋亡信号通路Caspase 3、 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FSY02具有广谱抗癌活性,IC50=0.118~4.295 μmol·L-1,优于对照组伊立替康(IC50=14.330~65.353 μmol·L-1)。 Hoechst 33258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SY02通过上调Caspase 3和Bax的表达,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通过体外实验,直接从T细胞水平,在1α,25(OH)2D3的干预下,分别以IFN-γ、IL-4作为Th1、Th2的代表,分析人周围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FN-γ和IL-4在HT中的细微变化以及血清25(OH)D3水平,探讨1α,25(OH)2D3对HT细胞因子的影响。以27例HT患儿为研究对象,17名健康儿童作对照,采集静脉血,部分用于分离其PBMC,并用PHA活化T细胞并培养,设1α,25(OH)2D3干预组和对照组,收集培养上清液。ELISA检测上清液IL-4、IFN-γ水平。同时另一部分静脉血分离出血清,并提取25(OH)D3,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其水平。结果表明,HT组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分别为(21.85±5.73)ng/mL和(27.56±7.46)ng/mL(P<0.01),且HT组PBMC产生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分别为(2 146.15±355.01)pg/mL和(1 462.00±101.52)pg/mL(P<0.01),而IL-4的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分别为(52.26±7.17)pg/mL和(59.32±4.21)pg/mL(P<0.01)。1α,25(OH)2D3干预后HT患儿IFN-γ表达显著下调,为(1 536.00±243.95)pg/mL(P<0.01),IL-4的变化不明显。提示HT患儿的25(OH)D3水平严重不足,1α,25(OH)2D3能通过抑制HT增强的IFN-γ分泌,纠正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理论上1,α25(OH)2D3可改善儿童HT Th1、Th2细胞因子失衡。  相似文献   

8.
扇贝多肽经由aSMase-JNK通路抑制UVA诱导HaCaT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紫外线A(UVA)辐射损伤HaCaT细胞的病理模型, 从酸性鞘磷脂酶-JNK信号通路的角度研究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 PCF)抑制UVA诱导HaCaT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 用RT-PCR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胞内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 aSMase)的表达; 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内JNK及磷酸化JNK的蛋白水平. 结果表明, PCF可明显地抑制UVA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 aSMase抑制剂Desipramine和JNK抑制剂SP600125均可阻断UVA引起的细胞凋亡; PCF的浓度在1.42~5.68 mmol/L范围内可依赖性地抑制UVA辐射后细胞内aSMase的表达量以及JNK蛋白的磷酸化; 预先加入Desipramine则抑制UVA引起的JNK蛋白的磷酸化. 表明PCF通过阻断aSMase-JNK通路来抑制UVA诱导HaCaT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本文合成了高荧光量子产率、单分散性好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并与α,β,γ,δ-四(1-甲基吡啶嗡-4-基)卟吩对甲苯磺酸盐(TMPyP)组装成QDs-TMPyP纳米复合物,研究了该复合物检测DNA的机理以及肿瘤细胞成像。结果显示,QDs-TMPyP纳米复合物通过光致电子转移机制检测DNA,当CdTe QDs和CdTe QDs-TMPyP浓度低于1.0μmol/L时,HeLa肿瘤细胞存活率达92%以上,表现出低的细胞毒性。0.2μmol/L CdTe QDs-TMPyP作用于肿瘤细胞时,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对细胞内能谱分析发现细胞内含有Cd和Te原子。CdTe QDs-TMPyP复合物比CdTe QDs更易被HeLa细胞摄取,利用量子点荧光成功实现了细胞核内成像,为宫颈癌细胞药物输送和细胞成像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MTT法考察了16种稀土元素在9×10-8~2×10-4mol.L-1浓度范围内对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株7701细胞和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存在浓度依赖性;低浓度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抑制细胞生长;不同稀土离子对细胞作用强弱不同,稀土间存在轻重分组效应;不同细胞对稀土的响应不同,表现出稀土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作用的某种选择性。Hoechst 33258标记细胞DNA,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对稀土处理的肝细胞株7701进行形态学观察和DNA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稀土作用后的肝细胞株7701出现了明显的凋亡特征,稀土表现出的细胞毒性作用,其本质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1.
18β-甘草次酸A环官能团化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方法对18β-甘草次酸A环进行改造,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18β-甘草次酸A环官能团化衍生物. 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K562、肝癌细胞BEL-7404及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 化合物5对4种肿瘤细胞系的抑制活性均强于18β-甘草次酸; 构效关系分析表明, A环内烯键的形成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重要影响; 同时利用Hoechst33258和AO/EB染色,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细胞凋亡小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天然IFN-γ分子的N端132个氨基酸与带有上皮生长因子(EGF)样多肽C端保守序列融合,构建了干扰素重组体IFN-γ132PGIX_(16).其中X_(16)由EGF样多肽C端16个氨基酸组成,PGI为连接肽序列。将此重组体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BV220P_RP_L串连启动子下游,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cIts857基因的调节下,通过升温诱导表达.表达产物与其母体天然IFN-γ相比,不仅保持了较高的抗病毒活性,抗病毒滴度达530MU/L菌液,而且明显地提高了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在EGF存在的条件下,干扰素重组体的抗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其母体分子(p<0.01).提示重组体分子IFN-γ132PGIX_(16)同时具有EGF受体干扰活性.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学报》2021,52(5):477-488
实体肿瘤组织中固有的高渗透压、高细胞密度和乏血供等生物屏障导致纳米药物难以在肿瘤组织中浸润,从而难以渗透到肿瘤内部发挥治疗作用.为了克服上述纳米药物的被动扩散瓶颈,提升其在肿瘤组织中的渗透效果,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主动转胞吞作用来实现跨细胞传递和肿瘤渗透的纳米载药系统.利用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响应的两性离子基团(BGA)修饰了以喜树碱(CPT)为核心的第四代树枝状大分子(G4/CPT),制备了一种具有精准结构和肿瘤特异性酶响应电荷反转的药物-树枝状大分子键合物(G4/CPT-BGA),其分子量为20 kDa,粒径约为5 nm,表面电势约为-2 mV.研究发现G4/CPT-BGA能够被GGT催化产生由负到正的电荷反转,并且能够水解释放出所携载的化疗药物喜树碱,从而有效杀伤肿瘤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明了G4/CPT-BGA能通过小窝蛋白介导的细胞内吞被肿瘤细胞摄取,随后通过高尔基体介导的细胞外排途径被释放出细胞,由此通过这种迭代不断的"内吞-外排"作用(转胞吞)实现跨细胞传递.最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4/CPT-BGA在三维肿瘤球中的浸润效果,证明了G4/CPT-BGA能够基于主动转胞吞作用实现在肿瘤球中的高效渗透作用.因此,用GGT响应的两性离子基团对树枝状大分子的端基进行修饰,能赋予该载体主动转胞吞作用的功能,从而克服被动转运过程中的扩散障碍,为设计其他具有肿瘤增强渗透能力的抗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以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为模型细胞, 探讨多壁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效应及其机制. A549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0~300 μg/mL)的多壁碳纳米管后, 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 用活性氧(ROS)敏感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 用荧光探针JC-1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 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敏感蛋白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水平. 结果表明, 多壁碳纳米管可引起A549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OS过量产生以及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 诱导细胞氧化应激效应; 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抑制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的A549细胞内ROS的产生. 多壁碳纳米管处理A549细胞2 h后, 诱发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细胞氧化应激的同时伴有适应性应激蛋白HO-1的上调表达. 结果表明, 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可能是多壁碳纳米管诱导A549细胞毒性效应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履代(口片)吶酮,经1,2,4-三唑取以、溴以、硫脲环合得到4-叔丁基-5-(1,2,4-三唑-1-基)-2-氨基噻唑;再与芳醛缩合合成一系列新4-叔丁基-5-(1,2,4-三唑-1-基)-2-苄亚氨基噻唑(5).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5a的晶体结构.化合物5a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以P-1,晶胞参数以:a=0.72749(12)nm,b=0.93463(15)nm,c=1.3398(2)nm,α=70.185(2)°,β=75.669(2)°,γ=73.611(2)°;V=0.8105(2)nm3,Z=2,Dc=1.342g/cm3,F(000)=344,R1=0.0431,wR2=0.1611,S=1.01.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5c(25mg/L)对小麦赤霉病菌、稻曲病菌、对黄瓜灰霉病菌和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以100%,100%,82.8%和80.3%.化合物5d(25mg/L)对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稻曲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以100%,95.5%,100%和100%.化合物5e(25mg/L)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以100%.5d对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以1.16,1.38和1.47mg/L.  相似文献   

16.
对抑制剂paullones的来源、合成,以及与激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选择性、细胞效应进行了综述.指出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是参与糖代谢的主要限速酶之一,人类多种疾病均与其活性调节异常有关;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够促使细胞进行有序的生长、增殖、休眠或进入凋亡.以CDKs为靶点的药物可以阻断细胞周期,控制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Paullones对CDKs和GSK-3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是CDKs和GSK-3的有效抑制剂;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paullones化合物接近120个.  相似文献   

17.
以羧基化纳米钻石(ND-COOH)为基体, 通过共价键合方法将聚乙二醇二胺(H2N-PEG-NH2)、 叶酸(FA)和缩水甘油(GLY)偶联于ND-COOH表面, 赋予纳米钻石载体较好的水溶分散性和靶向性, 借助氢键和范德华力等作用力负载甲氨蝶呤(MTX), 得到靶向纳米钻石-聚乙二醇二胺-叶酸/缩水甘油/甲氨蝶呤(ND-PEG-FA/GLY/MTX NPF/G/M)纳米药物体系.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能量色散谱、 粒径及电位测试证实已制备NPF/G/M. 体外释药发现NPF/G/M在肿瘤环境(pH=5.5)中的药物释放量为正常生理环境(pH=7.4)中的3倍, 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药物输送特性. 此外, 利用流式细胞术和MTT毒性测试探究了MCF-7细胞摄取NPF/G/M的机制及动力学特性和细胞毒性, 结果表明NPF/G/M以依赖能量、 温度、 网格蛋白、 小窝蛋白和叶酸受体介导的机制进入细胞, 从而将药物缓慢释放于细胞内, 进而诱导细胞凋亡. 研究结果表明, NPF/G/M可作为一种良好的药物输送体系, 为其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B7-H3-Fc融合蛋白,研究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作用.方法:首先采用PCR技术分别从pMD19-T/小鼠B7-H3和pMD19-T/hIgG1(Fc)重组载体中扩增出小鼠B7-H3胞外段基因和人IgG1重链Fc恒定区基因.通过重叠PER技术将2段基因连接成B7-H3-Fc,经EcoR I和Bgl Ⅱ双酶切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lRES2-EGFP构建成pIRES2-EG-FWB7-H3-Fc重组载体.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能稳定分泌表达小鼠B7-H3-Fc融合蛋白的基因转染细胞,并经Western blot鉴定.该转基因细胞无血清培养后,收集细胞上清、超滤浓缩后行经Protein G柱纯化,获得纯品B7-H3-Fc融合蛋白.通过CCK-8以及ELISA方法检测小鼠B7-H3-Fc融合蛋白对T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能稳定表达B7-H3-Fc融合蛋白基因的CHO转基因细胞株,该融合蛋白能够剂量依赖性地促进T细胞体外增殖及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分泌.结论:本研究提示B7-H3作为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在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了正性共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半胱氨酸修饰的β-环糊精与K2PtCl4反应得到了水溶性的铂配合物(Pt(L-Cys-β-CD)Cl_2).通过质谱、元素分析和核磁等手段对合成的铂配合物进行表征.利用MTT法对该铂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主要选择K562,HepG2和7701三种细胞对这种铂配合物的细胞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铂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细胞抑制率.其在K562细胞中的IC50值为(89.5±2.6)μmol/L.更有意义的是,这种铂配合物对正常细胞7701的细胞毒性要明显低于另外两种癌细胞.因此,该类铂配合物有望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20.
调节细胞黏附的整合素蛋白CD11b与其配体ICAM-1的相互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进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V)作为他汀类药物中的主要成员,以其良好的降脂作用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临床治疗,同时大量证据表明ATV还具有独立的抗炎作用,但其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我们应用活细胞单分子力谱法研究了ATV干预对ICAM-1/CD11b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力显微镜(AFM)在活细胞表面测得单对黏附分子ICAM-1/CD11b的相互作用力值约为40pN,ATV不能通过直接阻断ICAM-1或CD11b影响其单分子黏附力,而抗ICAM-1单克隆抗体则有效降低了此对黏附分子作用力.此外,流式结果表明ATV干预有效抑制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面ICAM-1表达增加.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模型可作为活细胞体系研究临床药物影响细胞黏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抗炎机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