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硝基苯的含量。采用盐酸调节水样至pH值为4左右,在200mL水样中加入8 g氯化钠,以甲苯为萃取剂,以CD–5MS色谱柱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地表水中硝基苯的含量。硝基苯的质量浓度在10~15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 4,方法检出限为0.24μg/L。加标回收率在91.6%~96.7%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n=7)。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地表水中硝基苯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3种硝基氯苯同分异构体的方法。用液液萃取法萃取地表水样品中的硝基氯苯,并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采用甲苯作为萃取溶剂,以DB–1701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mm,0.25μm)进行分离,气相色谱法检测地表水中硝基氯苯的含量。硝基氯苯的质量浓度在0.00~40.0μg/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0.07~0.08μg/L,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加标回收率为85.3%~98.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n=6)。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准确度好,检测速度快,适用于地表水中硝基氯苯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液-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LLLME/HPLC)测定环境水中痕量酚类化合物2-甲基苯酚、2-硝基苯酚、2,4-二氯苯酚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有机相溶剂种类及其体积、料液相pH值与离子强度、接受相的体积、组成及浓度和搅拌速率、萃取时间等因素对分析物萃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酚类化合物的富集倍数可达到404~747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300μg/L,RSD(n=6)为6.8%~11.4%。测定加标自来水、江水以及生活污水样品的回收率为83%~110%。  相似文献   

4.
建立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32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采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为萃取溶剂,经DB–5MS UI型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选择离子扫描模式监测,内标法定量。32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2-100μg/L的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为0.001-0.006μg/L,平均回收率为76.0%-12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0%-14.1%(n=6)。该方法能够满足地下水中32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5.
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样中的16种多环芳烃(PAHs)。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20μL四氯化碳作萃取剂,1.0 mL乙腈作分散剂,超声萃取1 min。在优化条件下,多环芳烃的富集倍数达到216~511,方法在0.05~5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873~0.9983之间,检出限为0.0020~0.14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82%~12.45%(n=6)之间。该方法成功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多环芳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荧光分析法测定双酚A的方法,并对塑料水杯和塑料袋中双酚A的迁移量进行测定。经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因素后,利用中心复合表面设计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利用全因子设计确定荧光测定条件为:0.2 mol/L HCl,4×10-4mol/Lβ-环糊精。在水、10%乙醇条件下,方法线性范围1~50μg/L(r=0.999),检出限为0.53μg/L;在3%乙酸条件下,线性范围为1~60μg/L(r=0.997),检出限为0.85μg/L。方法回收率为95.4%~111.2%,相对标准偏差(n=6)为13%~16%。所测样品在室温水中双酚A迁移量低于检出限,在沸水、3%乙酸及10%乙醇中均有不同程度迁移。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甲草胺和乙草胺的含量。以甲醇为分散剂,四氯化碳为萃取剂,水样经分散液液微萃取富集后用HP–5MS型色谱柱分离,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甲草胺和乙草胺的质量浓度在0.00~5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3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n=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6%~105.3%。该方法操作简便,富集效率好,有机试剂用量少,适用于地表水中甲草胺和乙草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超声辅助基质分散液-液微萃取(UA-DLLM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同时测定地下和地表水中15种硝基苯、19种苯胺和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萃取剂、分散剂体积、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离子强度等变量中筛选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并利用中心组合设计(CCD)结合响应曲面图优化显著因素,最终确定最佳的萃取条件:10 mL水样在2 g/L NaCl条件下迅速加入0.65 mL乙腈(分散剂)和40μL四氯化碳(萃取剂),于40℃超声2 min,混合液以3 500 r/min离心3 min。结果显示,目标分析物在1~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5 8,方法的检出限(MDL)为0.001~0.030μg/L,定量下限(LOQ)为0.004~0.120μg/L,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7.4%~113%,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高于9.6%(n=6)。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3种三氯苯同分异构体。实验考察了萃取剂及其用量、分散剂及其用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氯苯3种同分异构体在质量浓度2.00~64.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n=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1%~103.9%。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有机试剂用量少,样品富集倍数高。三氯苯3种同分异构体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04,0.03μg/L,测量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满足分析测度要求,适用于地表水中痕量三氯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双酚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水样中痕量双酚A(BPA)的方法. 通过对实验条件的筛选及优化, 得到最佳条件: 22.5 μL氯苯作萃取剂、0.5 mL丙酮作分散剂、0 min静止萃取时间、调节pH 3.2左右、10%离子强度及9 mL水样体积. 此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100 μg/L(R2=0.9941), 检出限为0.10 μg/L. 在BPA质量浓度为1 μg/L条件下, 方法回收率为87.8%~111.0%, 相对标准偏差8.3%(n=5), 富集倍数范围1905~2527. 对添加不同BPA浓度的自来水、地表水及回用中水进行分析, 回收率分别为(108±11.1)%, (107±13.2)%及(81.2±6.2)%(n=3). 在既定的色谱条件下, BPA的测定不受乙炔基雌二醇、雌二醇、雌三醇、雌酮和壬基酚等雌激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萃取(SPE)小柱固相萃取,建立了生活饮用水中2-氯苯酚和2-甲苯酚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用盐酸调节水样至p H 5.0,用SPE小柱固相萃取后以乙酸乙酯洗脱,以CD-5色谱柱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2-氯苯酚和2-甲苯酚的含量。2-氯苯酚和2-甲苯酚的质量浓度在2.00~4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3,0.04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2%~93.9%,89.0%~94.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n=7)。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2-氯苯酚和2-甲苯酚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2.
建立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地表水中硝基苯的方法。用吹扫捕集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以HP–5弱极性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行分离,质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的含量。硝基苯的质量浓度在0.00~6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4,方法的检出限为0.03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n=7),地表水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1.2%~96.5%之间。该方法操作简便,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地表水中硝基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建立指画颜料中2-甲基-4-异噻唑啉-3-酮、苯甲酸等6种防腐剂的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经试验确定,萃取溶剂为100%甲醇,萃取时间为10 min,萃取温度为25℃。采用Hypersil ODS柱(250 mm×4.6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在0.5~20 mg/L检测范围内6种防腐剂的质量浓度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 2,方法检出限为1.15~1.71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4%~3.18%(n=8),加标回收率为84.2%~108.0%。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指画颜料中6种防腐剂含量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中挥发酚含量的方法。称取5 g左右的土壤样品,以磷酸调节p H值为4,加入适量水并进行蒸馏,馏出液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挥发酚含量。在4.96~200μg/L范围内,挥发酚的质量浓度与相对峰高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235.31x+51.6,相关系数r~2=0.999 8,挥发酚的检出限为1.24μg/L。取2种土壤样品分别进行6次平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2%,1.56%。对2种挥发酚标准样品进行测试,相对误差分别为1.90%,2.08%,加标回收率在87.8%~95.5%之间。该方法适合大批量样品的连续分析,且无需使用三氯甲烷,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15.
建立固相萃取柱富集–气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氯丁二烯的方法。采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对水样进行富集处理,以二氯甲烷作为洗脱液,用带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地表水中氯丁二烯的含量。氯丁二烯的质量浓度在1.0~3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2,方法检出限为0.08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偏差小于2%(n=7),加标回收率为92.3%~97.0%。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机试剂用量少,适用于地表水中的氯丁二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虾青素的方法。采用UPLC BEH C_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考察了流动相、流量及柱温对虾青素样品分离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等度洗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75∶25),流量为0.5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475 nm。虾青素的质量浓度在0.2~10.0μg/m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8 8,检出限(S/N=3)为0.1μg/mL,定量限(S/N=10)为0.2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1%(n=6),加标回收率为105.8%~110.3%。该方法快速、简单、可靠、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虾青素有关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建立阴离子分离柱离子色谱法测定纯净水中F~-,BrO_3~-,Cl~-,NO_2~-,Br~-,NO_3~- 6种微量阴离子的方法。以SH-AC-1型阴离子柱为分离柱,柱箱温度为35℃,以1.0 mmol/L Na_2CO_3为淋洗液,流量为1.5 mL/min。F~-,BrO_3~-,Cl~-,NO_2~-,Br~-,NO_3~-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320,40~800,40~640,10~200,50~1 000,50~1 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7~7.5μg/L,加标回收率在95.0%~106.3%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1%~4.27%(n=5)。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纯净水中BrO_3~-,F~-,Cl~-,NO_2~-,Br~-,NO_3~- 6种阴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建立盘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3种微囊藻毒素(MCs)的方法。环境水样经过盘式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Waters BEH C_(18)色谱小柱,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后,UPLC–MS–MS多级监测正离子模式下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3种微囊藻毒素在0.05~10.0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4,方法检出限为0.02 ng/L。对同一环境样品进行0.1,1.0,5.0μg/L 3种浓度的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82.8%~108.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10.1%(n=6)。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有效应用于环境水样中微囊藻毒素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建立在线超滤–离子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碘化物的方法。选择Metrosep A Supp 5–150型色谱柱,以3.2 mmol/L Na2CO3–1.0 mmol/L NaHCO3–8% 丙酮混合溶液为淋洗液,流量为0.7 mL/min,进样体积为200 μL,检测温度为50 ℃。碘化物的质量浓度在0.000~1.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 8,检出限为0.002 mg/L。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2.2%(n=6),加标回收率为89.0%~103.3%。该方法无需进行样品前处理,可直接进样,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地下水中碘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