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立军  吴重庆  李亚捷 《光学学报》2007,27(11):1945-1949
全光缓存器能够在光域内对数据包进行缓存,解决数据包在节点的冲突。提出了一种新型可擦写的全光缓存器,该缓存器以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为非线性相移器件,利用信号光和控制光在半导体光放大器中的交叉相位调制实现信号在光域内的"写入"和"读出"。在注入信号峰值功率相同的条件下,双半导体光放大器结构的采用还可以对信号光实现功率补偿,比利用单个半导体光放大器进行"写入/读出"控制延长了缓存时间,并能有效克服在数据包"写入"缓存器时造成的输出端口处信号光的泄漏。该缓存器顺利实现了2.5 Gb/s数据包的多圈缓存。  相似文献   

2.
双波长数据包并行缓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半导体光放大器为非线性元件的双环耦合全光缓存器(DLOB)为基础,实现了速率为2.5 Gb/s双波长数据的并行缓存.不同波长光信号合成后的功率随机波动,导致由半导体光放大器交叉相位调制产生的相位差随机波动.在考虑吸收损耗的情况下,对常用的半导体光放大器增益特性曲线进行了修正并与实测值拟合,得到了更为准确的增益特性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通过调节控制光功率到最佳点以便减小相位差波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经过光电转换的全光相位调制是实现无电中继的相干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半导体光放大器(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SOA)由于具有非线性系数高、体积小等优点成为全光相位调制系统的关键器件。但因SOA中交叉相位调制与交叉增益调制同时存在,使目前基于SOA的相位调制信号不可避免地产生功率起伏,影响了信号质量。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差动平衡信号控制级联SOA的全光相位调制方案,分析了方案原理,并实验实现了全光相位调制,消除了相位调制过程中因SOA交叉增益调制效应产生的波形起伏,完成了原理验证。该调制方案对实现高阶编码格式的全光波长变换,提升网络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光互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重庆 《物理》2007,36(8):631-636
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的非线性系数约为普通光纤的10^9,为光子晶体光纤的10^7,而且有4种光-光互作用,即交叉增益调制(XGM)、交叉相位调制(XPM)、交叉偏振调制(XSM)及四波混频(FWM),可以灵活地组成各种光信号处理器件,如波长变换器、全光触发器、全光逻辑、全光时钟恢复、全光缓存器……等,正成为整个光信号处理的基础。文章介绍了它们的原理和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型全光逻辑与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新亮  董建绩  王颖  黄德修 《物理学报》2005,54(5):2066-2071
提出一种基于级联单端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新型全光逻辑与门, 建立了该方案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和实验实现了10Gb/s的全光逻辑与运算功能,分析了逻辑与运算结果与输入信号功率和消光比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交叉增益调制 全光逻辑与门  相似文献   

6.
在双环耦合全光缓存器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光分组交换网络中以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为相移器件的反馈型全光缓存器输出的信号损伤,包括SOA的非线性及载流子恢复时间限制引起的脉冲畸变与连续码流中的图样失真和SOA的自发辐射噪声累积引起的信噪比恶化及缓存器结构引起的“漏光”问题.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反相控制并注入高功率控制光的情况下,脉冲畸变与图样失真被抑制,由信噪比恶化及漏光决定的光分组的缓存圈数被限制在20—30圈.得到的结果对基于SOA的光缓存器及逻辑器件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全光分组交换 全光缓存器 信号损伤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噪声分析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因其具有良好的光光互作用特性,包括交叉增益调制、交叉相位调制、交叉偏振调制以及四波混频等,在全光信号处理技术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利用SOA与光纤反馈可构成环形腔激光器S_FRL。在S—FRL中将SOA的光一光互作用特性与反馈条件相结合,可以改变孓FRI.的起振、抑制、选频等多种状态,从而构成不同功能的全光信号处理器件。在分析S—FRL激光振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双环耦合的S-FRL,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一种双环耦合的双稳态触发器,进而构成一种同步脉冲展宽器;还提出了一种级联的S-FRL,由此构成一种基于负逻辑的全光判决器。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个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高速多功能逻辑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建绩  张新亮  王阳  黄德修 《物理学报》2008,57(4):2222-2228
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的非线性效应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高速全光信号处理. 利用SOA的非线性效应(包括四波混频、交叉增益调制、瞬态交叉相位调制等)实现了多种功能的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同或”、“或”和“非”. 由于SOA用于全光信号处理的调制速率受到增益恢复时间较慢的限制而无法实现高速的信号处理,在SOA后面级联一个带宽为0.32nm的失谐滤波器可以提高SOA的工作速率,仅用一个SOA实现了40Gbit/s的多功能逻辑门.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全光逻辑门 瞬态交叉相位调制  相似文献   

9.
新型结构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帆  张新亮  黄德修 《物理学报》2004,53(7):2165-2169
可调谐波长转换器是智能化光网络中的关键光电子器件. 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环形激光器实现连续可调全光波长转换的方案,建立了该方案的理论模型. 理论计算和实际测定了不同条件下波长转换的输出特性,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符合. 实验中实现了40nm范围内连续可调、转换速率为2.5Gb/s的交叉增益调制型波长转换. 关键词: 可调谐波长转换 半导体光放大器 环形腔  相似文献   

10.
周慧  何晶  陈林 《光子学报》2014,43(5):506003
针对偏振复用相位调制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特性问题,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中四波混频效应,建立了对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理论模型.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了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泵浦光与信号光之间的频率间隔、偏振复用信号中的一个信号与一号泵浦光的偏振夹角对系统转换效率和信号质量有影响;波长转换过程中交叉相位调制产生的相位噪音会对信号质量有影响,且当泵浦光功率较大、泵浦光功率远大于信号光功率时,交叉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较小,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本文研究方法和相关结论对其它偏振复用信号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四波混频效应的波长变换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全光逻辑门是实现光分组交换、光计算和未来高速大容量光传输的关键器件,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因为具备体积小、工作波长范围宽、响应时间短及良好的非线性特性等优点,成为研制高速全光逻辑器件的首选。采用分段模型分析了SOA的稳态增益饱和特性,通过数值求解载流子速率方程和光传输方程对其特性进行了仿真实现。结果表明,SOA在入射光功率不同时会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功率,SOA增益持续增加,继续增加入射光功率,SOA逐渐进入饱和吸收状态,增益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A novel ultrahigh-speed all-optical demultiplexer (DMUX) with polarization-shift-keying (PolSK) modulation input signals is proposed.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four-wave mixing (FWM) in a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SOA). For analyzing each amplifier, we use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FDM) based on solution of the traveling wave coupled equations.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all-optical DMUX is theoretically realized at 40 Gb/s. We als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optical confinement factor and thickness of active layer of the SOA section successfully, and investigate the increasing effect of confinement factor on the DMUX optical output power. With this work, the confinement factor is increased from 0.3 to 0.48, and as a result, the output power approximately twice of its initial value is achieved.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polarization dependence of SOA on the output performance of all-optical DMUX for PolSK signal ar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偏振旋转的全光缓存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程木  吴重庆  赵瑞  宋超  李政勇  王亚平 《光学学报》2008,28(10):1898-1902
全光缓存器可实现数据包在光域内的缓存,是全光路由、伞光计算以及全光交换的关键部件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非线性偏振旋转(PR)的光纤环型全光缓仃器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偏振主态(PSP)寻找两个正交线偏振态以及在线实时测量光纤中偏振态的方法.通过改变SOA的注入电流,实现了对两个正交偏振态转化的控制,利用这两个正交的线偏振态,实现了信号的"写"人和"读"出.利用该结构的缓存器,实现了2.5 Gb/s的1024 bits数据包6圈的缓存.缓存后的信号波形良好.  相似文献   

14.
陈志新 《光子学报》2008,37(12):2443-2447
提出了一种基于SOA-DI结构在OTDM网中光分组信头提取的方案,该方案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增益饱和效应,通过DI结构干涉实现了2.5Gbit/s 全光信头和40Gbit/s净荷数据的OTDM光分组包信头提取,提取的光分组信头消光比可达16dB以上.给出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从理论上对输入脉冲能量和脉宽、SOA的饱和能量、SOA载流子寿命、SOA小信号增益以及DI干涉时延差等重要参量对光分组包信头提取质量的影响做了分析.该方案结构简单,易于集成.  相似文献   

15.
半导体光放大器(SOA)是具有优良非线性效应的光子器件,在光开关、波长变换、光逻辑运算中有重要的应用。从SOA载流子的速率方程和耦合波方程出发,建立了基于SOA的交叉增益调制波长变换理论模型,并利用分段模型分析方法,对SOA的交叉增益调制波长变换的消光比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大信号光功率、减小探测光功率并选择合适的波长差和SOA长度,可以有效地提高传输信号的消光比。  相似文献   

16.
全光地址识别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面向分组业务的全光交换系统中,采用全光地址处理技术可以减少处理时延,大大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网络吞吐量,对全光网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光正交码的自相关性与互相关性,并将其特性应用于全光传送网中,以针对未来基于光分组业务的全光环网为例,提出了一种光分插复用器的新型结构,给出了总体应用设计规则,重点研究和分析了全光地址识别机理和相关的应用设计方法,给出了针对全光环网组网规模的仿真分析结构和基本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来实现全光地址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