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4年杨桢等发现α-LiIO_3单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中子衍射强度显著增强现象后,引起了中国物理学家们的强烈兴趣。特别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研究了离子导体在静电场作用下的介电行为,X射线形貌图,光衍射,喇曼散射,超声衰减等等,观察到了许多新现象,并对这些现象的机制作了理论解释,本文将对这些实验和理论结果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2.
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麦克斯·冯·劳埃,以表彰他发现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这是从公布成果到获奖时间间隔最短的物理学发现之一。 自从X射线发现以来,为了弄清它的性质,物理学家曾做过大量的实验和多方面的研究。尤其努力寻找过干涉和衍射现象,以便确定它是波动现象还是某种微粒流。1912年前后的慕尼黑大学,拥有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索末菲,发现X射线的实验物理学家伦琴,以及以研究晶体分子结构而闻名的结晶学家格罗特教授。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这里的物理学家们集中精力研究晶格点阵结构概念,研究X射线的波动性质。1909年,由于研究光在平面平行薄片上的干涉理论而获哲学博士学位的劳埃来到了这里,开始进行X射线性质的研究。 1912年9月的一个夜晚,索末菲的学生厄瓦尔德拜访了劳埃,向他请教自己在思考索末菲提出的“电磁波、可见光波受到晶体内规则排列原子的散射”的问题时碰到的困难。劳埃从事了多年的光学研究工作,被认为是深知这些问题的专家,在交谈过程中,劳埃突  相似文献   

3.
X射线晶体学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2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先是劳厄(M.Laue,1879—1960)等发现了X射线的晶体衍射现象并给出了一个解释,此后不久布拉格(W.L.Bragg,1890—1971,后简称小布拉格)又作了重新解释并借此获得了有关晶体结构的信息,从而开始了X射线晶体学发展艰难但成果辉煌的历史.作为整个X射线晶体学史研究的第一步,本文先对其起源作一全面的历史考查. 一、X射线晶体衍射现象 的发现和劳厄的解释 发现X射线晶体衍射现象的直接起因还得先从厄瓦耳说起.1912年初,他正在慕尼黑大学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索末菲教授的指导下撰写《各向同性共振子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4.
建立在单粒子运动学基础上的回流离子理论预测: 强流电子束轰击在 辐射转换靶上可能产生正离子. 这些离子在电子束空间电荷场作用下 回流, 会造成电子束过聚焦, 改变焦斑大小, 从而影响X光机的照相分辨率. 然而大量的实验没有发现相关的现象. 本文分析认为, 电子束 打靶时, 在靶表面可能会形成离子鞘层过渡区. 该区域可以抵消束流空间 电荷场对回流离子的驱动作用, 因此, 回流离子可能以等离子体集团扩散的 方式运动. 这种物理图像得到的结论是离子对聚焦的影响可忽略, 和已有的 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周哲  林东海 《波谱学杂志》1993,10(4):441-446
在用电磁铁NMR谱仪研究细胞内外Na+浓度的实验中,发现了一些与超导谱仪实验相异的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且认为可以由此测得稀土金属原子的磁矩。  相似文献   

6.
质子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几个基本粒子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实验上一直没有观察到质子衰变的现象,所以物理学家们也都相信质子是一种稳定粒子。然而近几年来,粒子物理学家又重新考虑质子是不是会衰变的问题,这个问题所以热起来是由于大统一理论的进展。 粒子之间至少存在着四种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在粒子物理的实验中对前三者都可进行实验研究。引力作用由于太弱,在目前的粒子物理实验中,还难于直接观测。六十年代,美国科学家 Glashow, Wein5erg和巴塞斯坦科学家Salam分别独立提出了弱作用与电磁作…  相似文献   

7.
双离子成份等离子体的离子声色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离子温度与电子温度之比为参数,将等离子体介电函数作展开,由此解析地求解了双离子成分等离子体的离子声快、慢波模的色散关系。与现有的其它解析理论相比较,所得到的解析公式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
 固态离子学是一门研究固态中离子运动的现象和技术的新学科.它包括从现象和原子尺度上对晶态、非晶态、有机和无机固体中离子迁移过程的理解,这些材料(称为固态离子学的材料)的特性与其它材料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对其一般和专门过程的描述,以及日益增长的许多实际应用.近年来在能量的储存和转换、环境保护领域中的许多实际应用大大加速了这一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结合Simon 7.0程序编程,将最新而又最经典的离子与分子碰撞模型即Monte Carlo算法应用于离子运动轨迹模拟.本文以离子检测分析技术中的代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检测技术为例,结合PTR-MS实验条件,实现了在1.0 Torr和298.15 K条件下对处于均匀电场漂移管中反应离子H3O+的运动轨迹模拟.根据离子运动轨迹模拟和统计分析,为离子检测分析技术性能优化进而提高离子的透过率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该理论模拟方法在提高离子检测分析技术及其同类检测仪器灵敏度方面显示出一定的应用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10.
低温物理学     
最近十年来,物理学家们对低温物理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半导体、金属、核现象和物质的磁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者,都开始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所有大的科学中心都建造高度致冷的装置。这些装置的功率及数量都在逐年迅速增长者。  相似文献   

11.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非全吸收离子回旋波的耦合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学民 《物理学报》1995,44(4):570-580
详细地讨论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对离子回旋波非全吸收,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天线为三维模型的条件下,离子回旋波与等离子体的耦合问题。与全吸收等离子体模型所计算得到的结果相比,本文得到的波的驻波场的解及耦合阻抗谐振特性的理论计算结果与中小型托卡马克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2.
离子辅助沉积中离子束流密度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测量了End-Hall离子源在不同条件下的离子束流密度,在不同离子束流密度下进行了Ar离子辅助沉积ZrO2薄膜的实验,研究了离子束流密度对薄膜折射率、晶相的影响.根据动量传递模型分析了离子束流密度对薄膜折射率的作用;根据热尖峰理论证明了一定条件下离子束流密度不会影响薄膜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杨桢  李强 《物理学报》1988,37(5):871-873
在四圆中子衍射仪上对α-碘酸锂单晶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的中子衍射强度增大和各向异性作了系统的测定。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表明:在场强不大时,衍射的增强及其各向异性可以用经典的各向异性消光理论得到较好的说明。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对量子引力理论,被理论物理学家们尊崇为近代物理研究领域中的圣地的探索经常受到人们的嘲弄,因为理论家们未能证明它是错误的,而这些人的见解却又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的.现在,一位瑞士科学家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对由许多竞争着的量子引力理论所作出的关键性的预言进行检验,由此而使某些理论处于压力之下.数十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尝试着将20世纪产生的两大著名理论──量子理论与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有关引力的理论,相紧密结合起来.在这一艰难探索的进程中,他们虚构了从超弦到多维时空这样一些于科学中最为稀奇古怪的概念.几乎…  相似文献   

15.
<正>1.宇宙线的发现与新问题19世纪初,物理学家们发现了空气电离的现象,并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测量,探究空气电离之谜[1]。物理学家通过测量电离率与海拔的关系,从而确定了这些神秘射线来自于外太空[2],继而有了“宇宙射线”的概念。宇宙射线的发现吸引了众多物理学家的兴趣,人们对于这一神秘射线的发现充满了好奇和怀疑。虽然奥地利物理学家维克多·赫斯的实验结果清晰表明电离率会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但是依然有很多物理学家对这一发现提出了质疑,其中就包括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密立根于1909年设计了著名的“油滴实验”,  相似文献   

16.
掺杂三价铽离子的碱土金属钨酸盐的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聚堂  冯伊利 《发光学报》1992,13(4):333-340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掺杂三价铽离子的碱土金属钨酸盐,测定了晶体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及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属四方晶系,I41/a空间群,晶胞多数随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研究了在这些晶体中三价铽离子5D3→7Fi和5D4→7Fi跃迁发射的激发态及其能量传递机理和浓度猝灭机制.讨论了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与铽离子浓度、金属离子半径及铽离子在晶体中的溶解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掺杂稀土离子发光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义  闫阔  杨波  夏上达 《物理学报》1999,48(7):1361-1371
研究了发光体系中能量传递对发光时间演化的影响.针对以往各种能量传递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考虑施主-受主(D-A)能量传递和施主-施主(D-D)能量迁移,将只考虑D-A能量传递的I-H,D-H,V-F模型与考虑到D-D能量迁移的跳跃模型B分别结合起来,建立了I-H-B,D-H-B,V-F-B三种综合模型.采用这些模型对钾冰晶石(elpasolite)体系的施主发光激发态占据概率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不同D、A浓度下及不同D-A,D-D作用强度条件下施主发光的时间演化曲线,发现V-F-B模型给出的曲线最合理.然后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聚吡咯甲烯/聚乙烯醇薄膜对高斯光束的衍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一种新型有机聚合物(聚吡咯甲烯)与聚乙烯醇的非线性光学复合薄膜,在该样品的激光纵向扫描实验中发现,随着样品相对于高斯光束束腰位置的不同,产生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同心衍射环,理论分析表明,该现象可以用光克尔效应和热光非线性效应共同作用下的附加相位孔对入射光束的衍射行为解释,从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出发,建立了非线性光学介质对高斯光束的衍射模型,通过数值积分,得到了与实验现象符合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张光寅  刘键  冯尚婷 《物理学报》1984,33(5):710-713
我们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到c向电场作用下α-碘酸锂晶体中产生的离子输运经过的纤维状细直通道及其发展过程,为离子管道电导模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我们观察到碘酸锂透射光偏振态的90°变化仅发生于该通道附近的现象,可以肯定这些大量的管道构成了产生90°变偏振的广角衍射带的光栅。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利用25纳秒脉冲Nd-YAG 532 nm的激光,在1011 W cm-2的光场强度下,用飞行时间质谱对不同载气条件下碘甲烷的激光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当利用氩作为载气时,除观察到H+,C+,CH+,CH+3,I+,CH3I+等离子外,还观察到很强的C2+,I2+和I3+离子信号.这些高价离子的最可几平动能分别为55.5 eV,9.5 eV和27 eV.质谱峰形的分裂现象以及不同载气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高价离子可能来源于碘甲烷团簇的库仑爆炸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