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万若楠  孙小广 《物理通报》2022,(8):16-19+24
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为例,以超星学习通系统为平台,结合本校特点构建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背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馈4方面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在课程内容中注重渗入和设计课程思政主题元素.通过对教学实践结果的横向、纵向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期末成绩整体有了较大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更高.混合式教学实践更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注重知识、能力及价值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工作,讨论了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要素和组织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响混合式教学的因素以及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评价方法,指出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整合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学生的基础课程,全英文授课对外国留学生和部分中国学生都大有裨益。本文基于大学物理课程的英文授课实践,分析授课对象和学情,探讨在授课过程中所使用的两种教学方式,传统教师讲授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讨论不同授课模式的效果,并总结其利弊。传统授课模式可以全面地讲授知识,完整地讲授物理思想和思维,整体性较好。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网上的英文优质课程视频资源和搜集整理的课程资料,合理地剪切再组合,使上课方式改为教师授课、观看视频和学生讨论练习的多种教学方式集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则在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线下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局面,为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我校基于学习通平台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重点介绍了课前、课中、课后及考核等阶段的实践经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学习更自由、主动,但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仍存在不足,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物理》2021,40(7)
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实验数据显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成绩分布离散程度小、及格率高,其中重视课前预习的学生学习效果更佳.研究表明,应在尊重不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作业的同质化现象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扎实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是解决该困境的根本要素;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班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有赖于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教学考评方案的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路实验是大学理工科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核心课程,我们在该课程授课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中,进行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健平 《大学物理》2022,41(4):32-38+43
在“新工科”教育要求的推动下,专业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线上互动性差、线下参与度不强等问题显著地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提出了“4+3+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通过“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实施,发现大约92%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技能的熟练掌握,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相似文献   

8.
在“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为积极推进《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 本研究结合S a k a i网络 学习空间开展了《 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活动, 通过将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 以期获得混合式教学 模式给教师以及学生带来的改变和影响. 应用表明本教学实践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优化管理, 还以量化的形 式展示学生的学习详情, 提高对线下实验指导的针对性, 通过线上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预习效 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山东大学针对大容量大学物理课堂开展的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本着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线上通过问题引领,多方位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线下采用雨课堂等信息化手段实施互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多年的校内实践及在兄弟院校推广应用表明,对于大容量课堂,借助多种信息技术精心设计的部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步兴起,但该模式未用数据充分分析学生的学情,为改善这一不足,教改组基于OBE教学理念,结合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挑选线上部分及线下建设教育资源,获得学生学情,反向设计线下教学环节,建设基于OBE教学理念,从学情出发的大学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满足学生核心需求的同时调动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教学实践及学生期末笔试成绩表明,该教学模式能精准服务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助于逐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医用物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开展了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以“线上学习+课堂讲解/讨论+课后练习”为主要教学环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利用学习通系统将翻转课堂、探究学习、协作教学等学习模式融入到混合式教学当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优势互补,行之有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完善了教学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合肥工业大学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出发点,将混合式教学理论应用于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分析了混合教学模式的需求与可行性,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全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洛斯曾经指出创造性能力的存在形式一共有两种:(1)、特殊才能的创造力;(2)、自我实现的创造力.随着新课程的开展,对学生创造性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的有意培养,俨然成为了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亦不能外,教学的重点也由重知识向着重思维和能力的方向过渡,但是笔者环顾当下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对新课程的负面影响还很大,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速度还相对较慢,严重妨碍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对高中物理教学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思考,并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一起商榷.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但实践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如何开展、如何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不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该文针对国内外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系统地阐述了“以学促教”模式实施方法与策略,以期对有意愿从事该教学模式的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 教学设计思想我在教学过程中 ,常把理论讲授、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做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让学生感到物理课并不枯燥乏味 ;体现了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这种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课型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某个定律或规律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以“电磁感应”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这种教学模式 .2 教学过程2 .1 引入新课教师讲述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或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16.
复旦大学陆昉副校长谈MOOCs实践与大学教学质量提高.他指出MOOCs大量优质资源的共享对当前大学教学质量提高具有现实意义,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都应该积极应对,并讲述了他在教学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7.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采用线上线下分工合作的教学方法,通过Sakai网络教学平台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重新梳理和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和评3个维度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使用统计分析工具对教改后的教学效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akai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并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导体的电阻"教学中,运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导学、助学、促学"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物理知识和规律的习得是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练"出来的.不可否认,在"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高考中一样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不过有多少学生能够经过如此的模式走向高考的成功?那些成功的考生,其成绩中素质的含金量有多少?答案都是"没有多少!"  相似文献   

20.
大学物理是高校理工科学生重要的公共必修课,能为后续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物理理论和科学思维培养.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下,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需突出教师引领和学生自主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案,搭建的实验+理论、作业+成果、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灵动课堂”,使得师生动起来,知识活起来,头脑灵起来,课上课下“连续动”.在培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动机、促进教学产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最终实现知识、技能、思维和素养共同培养下的“终身能动”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