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用脾细胞悬液给同系成年小鼠尾静脉接种建立起来的小鼠可移植性粒细胞白血病瘤株,命名为L_(801)。三年来已传130余代,瘤株生长稳定,接种成功率接近100%,平均存活时间为10.9± 2.1d.根据细胞学、细胞化学、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检查,证明本瘤株为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细胞染色体检查为亚二倍体,众数为39条,y染色体丢失和存在一个大的标记染色体;细胞周期为16 h;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C型病毒颗粒;对各类抗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因此,L_(801)瘤株的建立将对辐射致癌机理、辐射与病毒致癌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抗肿瘤药物筛选和实验肿瘤治疗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大鼠神经胶质瘤P_(98)F_(47)细胞系建立代谢协同试验(Metabolic Cooperation Test,MCT)体系研究细胞的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本实验证明P_(98)F_(47)瘤细胞与瘤细胞之间,瘤细胞与正常神经胶质细胞之间都有代谢协同能力,代表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不同的促癌剂对P_(98)F_(47)细胞的代谢协同作用有不同的抑制效应。文中用~3H-脲嘧啶标记示踪法进一步证明P_(98)F_(47)细胞的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对这个试验体系在研究和检测神经系统促癌剂和神经毒素中的效能及意义进行了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支建立了一种经PHA-脾条件培养液刺激,在体外形成白血病干细胞克隆后,再经体内传代,发病后在体外连续培养建成白血病细胞系的新方法。采用此方法成功地建立了T抑制淋巴细胞白血病L7811-85,L7212-85细胞系,非T非B淋巴白血病L1210-86,B淋巴白血病P388-86及红白血病FLCL细胞系等。对上述细胞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发现,白血病细胞的病毒颗粒在体外传代时A型颗粒消失,C型颗粒出现。并发现在L7811-85细胞系培养上清液分离的组分中,有白血病相关抑制活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5个新的柔红霉素及阿霉素的氮氧自由基自旋标记衍生物(5_9),经元素分析,IR,MS和ESR分析确证了其组成和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抑制小鼠白血病P388、小鼠黑色素癌B16、人胃腺癌MGC和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体外筛选.初步药理试验表明,化合物5_9对4种瘤株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9的活性与阿霉素相当.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胞质杂交的细胞工程手段,研究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突变株在添加小鼠网织红细胞胞质后的细胞恶性表型表达状态。实验结果表明,HGPRT~-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突交株(HL-60-AR)与小鼠网织红细胞融合所形成的胞质杂交细胞,其恶性程度较亲本瘤细胞显著降低,它们在体外软琼脂培养基上不能形成集落,在裸鼠体内丧失致瘤能力,同时细胞增殖率降低,细胞分裂指数下降,DNA合成速率减慢。利用c-myc癌基因探针的分子杂交技术,未检测到胞质杂交细胞存在相当于c-myc基因特异的同源序列mRNA,提示杂交细胞癌基因表达严重受抑。对杂交细胞珠蛋白在翻译和转录水平上的表达分别进行探测,结果一致显示胞质杂交细胞中人珠蛋白基因受到激活。上述结果提示,小鼠网织红细胞中存在能调控人肿瘤细胞恶性表型和基因表达状态的胞质因子。  相似文献   

6.
从一例临床诊断为硬腭癌病人的大腿皮肤建立了一个上皮细胞系.该细胞系已在体外繁殖传代二年以上,命名为PcaSE-1细胞系.根据细胞在瓶中的生长特性、大B标记染色体的持续出现、电镜观察以及异种移植等结果,证实PcaSE-1细胞为一个异常的上皮细胞系.PcaSE-1细胞接种于免疫的Wistar大鼠新生乳鼠皮下所形成之结节,一部分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鳞癌细胞,另一部分细胞形成类皮肤样组织结构,病理诊断为角化鳞状上皮。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首次用G显带的方法分析了食管癌癌旁上皮原代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在7例标本中至少有二例出现规律性的染色体改变,其标记染色体与食管癌细胞系EC8501中出现的标记染色体十分相似,证明食管癌癌旁粘膜上皮细胞的染色体已经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畸变,本工作开辟了探明食管癌癌变早期的染色体重排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不同动物瘤株和人类癌细胞系,在体外和体内研究中发现癌细胞侵袭过程具有相似规律,从而提出侵袭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的模式。并指出在侵袭过程中癌细胞伸出的丝状伪足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癌细胞转移机制的研究,利用国内自建的动物瘤株,相继建立了一个高肺转移和两个高淋巴合并肺双向转移的模型,并将其中两个模型又建成长期传代的细胞系(MFC和MUCC)。这些模型和细胞系对今后转移机制研究极为有用,并对淋巴道转移步骤、血道转移部位及其来源之间的关系做了较详细研究,在文内进行了讨论也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人直肠腺癌细胞系——HR-8348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一例男性直肠腺癌患者手术后,取得原发癌肿组织,经离体培养建成细胞系,定名为HR-8348。对本系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分析结果是:细胞在对数增殖期的倍增时间为36.05h,细胞分裂指数在第三天达高峰,为44.5‰。细胞形态以多边形上皮样细胞为主,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及核仁呈恶性细胞特征,细胞表面有微绒毛.细胞核形态不规则,胞浆中核蛋白体较丰富,可见分泌颗粒,在少数细胞可找见张力原纤维柬以及细胞间的桥粒结构。AB染色反应阳性,细胞在半固体琼脂中集落形成率为12.9%。细胞在1μg/ml的PHA中即有凝集反应。细胞的染色体众数范围为69—75,有长的亚近端着丝点标记染色体。用定性和定量分析均证实该细胞具有分泌CEA的能力。小鼠皮下移植形成恶性肿瘤结节,其组织结构与该病例的临床直肠癌标本相似,该细胞系经多次检查未发现支原体污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43只LACA小鼠进行了电离辐射、骨髓移植及白血病发生的相关研究。受体(雌性)照射Co-60γ线700rad或800rad,供体(雄性)分别照射Co一60γ线300,150,50,10,5rad和未照射的正常动物。每只受体于照后3—5h内尾静脉注射多只动物混合的供体骨髓细胞1—3×10~7。结果,接受骨髓移植的动物,一个月以上的存活率平均为86%。各实验组均发生了粒细胞白血病,平均发生率为88.5%。除供体受300rad照射组,在移植后1.5—2.5个月发病外,其余分别在5—8个月之间发病。经Y染色体分析,证明其白血病细胞来源于供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用一例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穿刺液接种于BALB/C/nu裸鼠皮下,然后用皮下新生肿物做细胞培养,结果人癌组织诱发了裸鼠本身B淋巴细胞恶性转化,意外地在体外建立了裸鼠B淋巴细胞传代细胞系,这个细胞系定名为NLB-SK。目前该细胞系已在体外培养十个月,传代72次,冻存后复苏良好。根据其细胞生物学特性,推测裸鼠B淋巴细胞恶性转化可归因于人恶性肿瘤细胞和裸鼠正常体细胞之间的水平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体肺腺癌细胞系——SPC-A-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一例男性原发性肺腺癌患者手术中,取得胸膜转移结节,经离体培养建成细胞系,定名为:SPC-A-1。对本系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分析的结果是:细胞群体的倍增时间约30小时,细胞形态以多形性上皮样细胞为主。在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表面具多量微绒毛,细胞核形态不规则,胞质内有粘液性分泌颗粒和类似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板层体,张力原纤维束以及细胞间的桥粒结构。细胞的染色体众数范围为75—80,其中均有一对异常长的具有亚中着丝点的染色体。动物异种移植形成恶性肿瘤结节,其组织结构与该病例的临床肺腺癌标本相似。PAS和粘液卡红染色反应阳性。以上特性表明:本细胞系是一个人体原发性肺腺癌细胞系。  相似文献   

13.
K562细胞是一株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人白血病细胞。研究表明,在一些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细胞可以向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和巨K562核细胞系方向分化成熟,并表现出相应血细胞类型的成熟标志。用一维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电泳(IPGIEF)分离K562细胞总蛋白质,其每一条带常包含多个蛋白质,难以用肽指纹谱技术来鉴定。有人探索过基于液相色谱的串联质谱技术来鉴定混合蛋白质,但灵敏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尝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分析一维电泳条带,鉴定了K562细胞中部分可能与白血病相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4.
设计合成了4种N,N-二(8-黄酮甲基)香叶胺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采用MTT法考察了目标化合物对K562(白血病细胞)和SMMC7721(肝癌细胞)2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对2种肿瘤细胞均有体外抑制活性,其中N,N-二(3′,4′-二甲氧基-8-黄酮甲基)香叶胺(1c)的活性最好,IC50值分别为5.78和3.85μmol/L,N,N-二(4′-氟-8-黄酮甲基)香叶胺(1a)和化合物1c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明显优于商品药物美法仑(Melphalan)。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观测到化合物1c与鲱魚精DNA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生理性诱导剂1,25(OH)_2D_3对一株新建的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HIMeg)的体外诱导分化作用。在浓度为10~(-9)—10~(-6)mol/L的1,25(OH)_2D_3作用下,活细胞计数、克隆形成率测定显示1,25(OH)_2D_3对HIMeg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同时,应用光/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染色、免疫酶标、流式细胞分析等技术,从细胞形态结构、细胞化学、细胞表面分化抗原以及DNA倍体性诸方面证实了1,25(OH)_2D_3能诱导HIMeg细胞进一步分化成熟。从而提示:1,25(OH)_2D_3可能是体内巨核系的一个重要促分化因子,并可试用于治疗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等疾病。  相似文献   

16.
经2-氨基-5-氟苯甲酸与甲酰胺闭环、氯化反应, 合成了6-氟-4-氯喹唑啉, 然后在微波辐射下与芳香胺反应, 合成了6个新的6-氟-4-(N-芳基)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 新化合物经1H NMR, IR及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 体外抑瘤试验证明化合物对前列腺癌细胞(PC3)、人胃癌细胞(BGC823)、人乳腺癌细胞(BCap-37)均无抑制活性. 经ERK的抗磷酸化活性免疫印迹试验证明化合物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无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尺度下对正常中性粒细胞与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表面形貌及细胞的硬度、粘附力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正常中性粒细胞的平均粗糙度(Ra=5.31±1.52 nm),K562细胞的超微结构更为复杂,细胞表面平均粗糙度显著升高(Ra=26.54±8.01 nm).此外,细胞的生物机械特性也有显著差别:中性粒细胞的硬度为9.5±1.3 kPa,AFM针尖与中性粒细胞的非特异性粘附力为135±23.4 pN;K562细胞的硬度为3.0±0.8 kPa,AFM针尖与K562细胞的非特异性粘附力为95±15.6 pN.AFM在单细胞水平上的探测表明,中性粒细胞和K562细胞的超微结构和机械特性均有明显差异.通过对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和力学特性的探测可以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子力显微镜有望成为临床肿瘤诊断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粗制剂对冠心病有效,其醇浸膏经氧化铝层析,再分步重结晶,除分得丹参酮Ⅰ、丹参酮Ⅲ-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β-谷甾醇、左旋二氢丹参酮及丹参酸甲酯七种已知化学成分外,还分得一新二萜醌类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分析测定,确定其结构式为(Ⅱ),定名为次甲丹参醌.邻位二萜醌类化合物在 A 环出现次甲基,植物中是首次被发现.丹参酮Ⅱ-A 的水溶性新衍生物--丹参酮Ⅱ-A 磺酸钠,经证明其结构式为(Ⅰ).经初步动物耐缺氧试验有效,又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副作用极小,化学上为一新类型治疗冠心病药物.  相似文献   

19.
含T-DNA大豆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由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C58菌株诱发的栽培大豆“四月黄”品种的瘤组织,经过无激素的MS培养基初步筛选和标记基因产物胭脂碱纸上电泳鉴定,筛选出含T-DNA的大豆愈伤组织。经过65代悬浮继代培养以及三次单细胞筛选,成功地获得了含T-DNA的稳定的大豆细胞系。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含有T-DNA的多倍体细胞系。异源的T-DNA中的胭脂碱合成酶基因在大豆细胞基因组中稳定的整合和表达。为大豆的基因工程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表达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的转基因烟草及其对TMV的抗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体外重组DNA技术构建携带烟草花叶病毒(TMV,国内流行的普通株)外壳蛋白基因(CP)的中间表达载体,通过土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Ti质粒,重组TMV-CP基因被转移至烟草细胞,并获得大量再生的转基因烟草。工程烟草的基因组经Southern印迹法分析证明,CP基因在再生工程株染色体中有1—5个拷贝的插入。分子杂交分析确证TMV-CP基因在转基因株中获得正确表达,其mRNA和蛋白产物的丰度分别达0.005—0.01%及0.05—0.2%。攻毒实验表明90%以上的能表达TMV—CP基因的工程烟草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扩散,并显著延缓,减轻系统病状的发生。有3株工程植株直至花期无病状表现,生长正常。这一抗性作用机制在于转化细胞中的外壳蛋白在病毒侵染早期有效地抑制了入侵病毒颗粒的脱壳,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