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铝(Ⅲ)与脱铁伴清蛋白结合的紫外差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pH7.4、 0.1mol· L~(-1)N-2-羟乙基哌嗪- N′-2-乙磺酸( Hepes)及室温条件下,使用紫外吸收差光谱进行了铝(Ⅲ)对脱铁伴清蛋白的滴定。结果表明铝(Ⅲ)与脱铁伴清蛋白结合后其紫外差光谱在 238nm和 291nm处出现吸收峰。在 238nm处铝(Ⅲ)-脱铁伴清蛋白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是 (1.52± 0.04)× 10~4cm~(-1)· mol~(-1)· L。铝(Ⅲ)可占据脱铁伴清蛋白的两个金属离子结合部位,条件稳定常数是 lgK_N=11.21± 0.12,lgKC=9.53± 0.24。 N-端单铁伴清蛋白的紫外差光谱滴定表明,铝 ?优先占据脱铁伴清蛋白的 N端结合部位。  相似文献   

2.
Eu(Ⅲ)与EHPG配合反应的循环伏安特性和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田燕妮  杨斌盛 《化学通报》2007,70(4):304-308
在0.02mol/LpH6.0的HAc-NaAc缓冲溶液和室温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荧光光谱和紫外差光谱研究了Eu3 与N,N′-亚乙基-二[2-(2-羟基苯基)甘氨酸](EHPG)的配合反应。结果表明,Eu3 与EHPG形成1/1的配合物。循环伏安法测定Eu3 在-0.2~-1.2V电位扫描范围内裸玻碳电极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EHPG无电化学活性,Eu-EHPG在电极上呈现准可逆电化学行为。荧光光谱测定表明,随着Eu3 的不断滴加EHPG在310nm处的最大荧光峰强度逐渐降低。而其紫外差光谱在240nm和293nm处的吸收峰逐渐增强,当Eu3 达到一定量时,在310nm处的荧光强度、240nm和292nm处的吸收峰强度不再发生变化。通过计算,在240nm处配合物Eu-EHPG的摩尔吸光系数为Δε=19.06×103cm-1.mol-1.L,条件稳定常数为lgKEu-EHPG=13.90。  相似文献   

3.
Yb(Ⅲ)、Gd(Ⅲ)与EHPG配合物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0.01mol·L-1 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pH 7.4和室温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差光谱研究了Yb(Ⅲ),Gd(Ⅲ)与N-N′-乙烯-二[2-(2-羟基苯基)甘氨酸](EHPG)的配合反应。结果表明,随着稀土离子Yb(Ⅲ)或Gd(Ⅲ)的不断滴加,EHPG在310nm处的最大荧光峰强度逐渐降低,而其紫外差光谱在238和292nm处的吸收峰逐渐增强,当稀土离子Yb(Ⅲ)或Gd(Ⅲ)达到一定量时,310nm处的荧光强度、238和292nm处的吸收峰强  相似文献   

4.
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与铕(Ⅲ)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 5 -溴 -吡啶偶氮 - 5 -二乙氨基酚 ( 5 - Br- PADAP)与 Eu( )的显色反应和光度性质 ,并探讨了其最佳光度分析条件。在 p H5 .0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 ,Eu( )与试剂形成了配位比为 1∶ 1的深红色二元配合物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 5 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7.8× 1 0 4 L· mol- 1· cm- 1。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镧-曲利本红光度法测定新霉素及庆大霉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3.0~6.5的条件下,镧(Ⅲ) 曲利本红(TR)与硫酸新霉素(NEO)或硫酸庆大霉素(GEN)反应生成三元红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388nm,摩尔吸收光系数(ε)为4.86×104、2.10×104L·mol-1·cm-1;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432nm(NEO)和428nm(GEN),摩尔吸收光系数(ε)为1.38×104、1.19×104L·mol-1·cm-1。当用双波长叠加时,ε值为6.24×104(NEO)、3.28×104(GEN)L·mol-1·cm-1。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主要分析化学性质。该法用于市售药物中新霉素、庆大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2 mol/L HCl介质中,Ce(Ⅲ),Eu(Ⅲ),Y(Ⅲ)与DBC-偶氮氯膦形成的络合物吸附到201×7型强碱性苯乙烯阴离子树脂上。最大吸收波长Ce(Ⅲ)络合物为648 nm,Eu(Ⅲ)络合物为650 nm,Y(Ⅲ)络合物为650 nm。Ce(Ⅲ)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ε48 nm=9.6×104L.mol-1.cm-1,Eu(Ⅲ)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ε50 nm=1.51×105L.mol-1.cm-1,Y(Ⅲ)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ε50 nm=5.6×104L.mol-1.cm-1。固相光度法测定Ce(Ⅲ),Eu(Ⅲ),Y(Ⅲ)质量浓度在0~0.4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法可用于分子筛中Ce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显色剂 5 (对羧基苯偶氮 ) 8 羟基喹啉 (5 CPAHQ)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BA)存在下 ,与铁 (Ⅲ )的显色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在pH 4 .2~ 5 .6范围内 ,该显色剂可与铁 (Ⅲ )形成 1∶6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在 4 4 8nm波长处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 .14× 10 4 L·mol- 1·cm- 1,该法用于力勃隆药片和大黄中铁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新的杂环不对称双偶氮变色酸试剂2 苯并噻唑偶氮 7 (4 甲氧基苯偶氮) 1,8 二羟基萘 3,6 二磺酸(简称BTAMOPACA)。研究了试剂的结构和光度性质,结果表明,在pH6.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铁(Ⅲ)与BTAMOPACA及CTMAB形成1∶2∶1的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19×105L·mol-1·cm-1,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建立了测定石灰石和高炉渣中铁的方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间苯二酚(MQAR)与Ni(Ⅱ)的显色反应。确立了Ni(Ⅱ)与MQAR显色反应的条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对比度为98nm,镍含量在0.2-1.6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3×104L·mol-1·cm-1,表观稳定常数为1.26×10(10),Sandell灵敏度为2.17×10-3μg·cm-2。用于人发和血清中镍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铽(Ⅲ)-转铁蛋白溶液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7.4,0.01 mol/L 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条件下,铽(Ⅲ)与N,N′-二(2-羟苄基)乙二胺-N,N′-二乙酸(HBED)结合并发生交换相互作用使铽(Ⅲ)荧光增强104倍,通过监测铽(Ⅲ)545 nm荧光强度的变化测定了Tb-HBED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lgK=14.30±0.49;Tb-HBED配合物中配体、铽(Ⅲ)荧光强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pH 7.4,0.01 mol/L Hepes条件下,TbN-apoTf-Tbc配合物中蛋白质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能量受体铽(Ⅲ)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主要源于铽(Ⅲ)与螺旋5色氨酸残基间的无辐射能量转移;当温度由0℃上升到55℃时,平均能量转移效率AE值增加了29%,给体、受体间距离R有约4.2%的减小,温度变化引起TbN-apoTf-Tbc配合物大的构象变化;铽(Ⅲ)与人血清脱铁转铁蛋白的结合使蛋白质的变性温度降低.同样条件下,TbN-apoOTf-Tbc配合物与TbN-apoTf-Tbc配合物有所不同,虽然能量给体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但铽(Ⅲ)荧光强度没有明显的增强;铽(Ⅲ)对蛋白质的变性温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正戊醇/正庚烷/水组成的阳离子型微乳液中Fe(Ⅲ)与水杨基荧光酮(SAF)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微乳液对Fe(Ⅲ)SAF显色体系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在pH9.8~10.3的硼砂缓冲溶液中,经30℃水浴加热10~15min,Fe(Ⅲ)SAF在微乳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有色配合物,ε600达1.23×105L·mol-1·cm-1,而Fe(Ⅲ)SAF在CTMAB胶束体系中,ε600为1.11×105L·mol-1·cm-1,Fe(Ⅲ)浓度在0~5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由于微乳液的特殊组成,可用于汽油中环烷酸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在pH 2 .8~ 6 .5的条件下 ,镧 和 6 ,6′ (2 ,2′ -二甲氧基 4 ,4′ -亚联苯基双偶氮 )二 (5 羟基 4 氨基 1 ,3 萘二磺酸钠 ) (滂胺开蒸 ,PSB)与硫酸新霉素 (NEO)、硫酸庆大霉素 (GEN)、硫酸卡那霉素 (KANA)反应生成具有明显显色峰和褪色峰的三元蓝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显色波长位于 6 88nm ,线性范围从 0~ 1 2 .0mg/L至 0~ 1 4 .0mg/L ,摩尔吸收光系数 (ε)在 3.0 8× 1 0 4~ 4 .6 4× 1 0 4L·mol-1 ·cm-1 之间 ;最大褪色波长在6 1 8~ 6 2 4nm之间 ,线性范围从 0~ 1 2 .0mg/L至 0~ 1 5 .0mg/L ,摩尔吸光系数 (ε)在 4 .4 3× 1 0 4~ 1 .1 3× 1 0 5L·mol-1 ·cm-1 之间。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主要分析化学性质及三元缔合物的络合比。该法用于人血清及尿样中新霉素、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偶氮氯膦Ⅲ吸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偶氮氯膦Ⅲ吸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钙的最佳测定条件。试验表明,在pH2 80~2.85柠檬酸三钠 盐酸缓冲溶液中,钙离子与偶氮氯膦Ⅲ形成1∶1的配合物,其吸收峰为双峰,最大吸收波长为666nm,水中钙离子含量在0~0.56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回归方程C=0.0013+2.6382A(mg·L-1),相关系数为0.9999,摩尔吸光系数ε=1.54×104L·mol-1·cm-1,加入EDTA或葡萄糖酸钠等掩蔽剂后,其他金属阳离子在测定条件下对钙离子的测定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双系列线性回归法研究了Yb(Ⅲ )与 5 Br PADAP的络合反应 ,发现在 pH 9.6 6 ,30 %(体积分数 )的乙醇溶液中 ,Yb(Ⅲ )与 5 Br PADAP形成 1∶2的络合物 ,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lgβ)为 7.58,最大吸收波长为 580nm ,摩尔吸光系数为 2 .0 9× 10 5L·mol- 1·cm- 1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 ,Zn-5 -溴水杨基荧光酮 -酒石酸钠 -CTMAB体系光度法测定微量锌的新方法。四元体系的最大吸收峰在 5 6 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0 8× 10 5 L·mol-1·cm-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K′稳 =1.6 7× 10 1 2 ,锌含量在 0~ 10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已用于水样和药物中锌含量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6.
许书道 《分析化学》2002,30(10):1257-1259
在pH 10.0的水溶液中,5.0×10-4 mol/L的La(Ⅲ)可使Tb(Ⅲ)-o-FBA(邻-氟苯甲酸)-EDA(乙二胺) 体系的荧光增强78倍.以1.0×10-9 mol/L的Tb(Ⅲ)试验,体系的最大荧光条件如下:o-FBA浓度为6.0×10-3 mol/L,EDA体积分数为1%,激发光波长为339 nm,测量的荧光发射波长为546 nm.实验表明,在上述条件下,Tb(Ⅲ)的浓度在5.0×10-10~2.0×10-7 mol/L范围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铽的荧光光度分析法,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0%,Tb(Ⅲ)的检出限为5.0×10-11 mol/L.  相似文献   

17.
在1.4 mol·L-1盐酸介质中,且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的存在下,二溴氯偶氯氯膦(CPA-DBC)与镧(Ⅲ)反应生成稳定的螯合物,其吸收峰位于642 nm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ε642)为1.06×105L·mol-1·cm-1,与相同显色反应但不加OP时相比较,其灵敏度提高了49.3%,镧(Ⅲ)浓度在0~12μg/25 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将此方法应用于测定分子筛试样中镧含量时,测得结果的平均RSD(n=5)为2.5%,平均回收率为97.7%。  相似文献   

18.
3,5-diCl-DMPAP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乳化剂OP存在下,以2 (3,5 二氯 2 吡啶偶氮) 5 二甲氨基酚(3,5 diCl DMPAP)为显色剂使铜和锌同时显色,再以硫脲 硫代硫酸钠掩蔽铜,利用两次所测吸光度之差以差减法同时测定铜、锌。试验结果表明,pH6.0~10.0时,铜和锌与试剂均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铜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58nm处,锌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65nm处。两者在562nm波长处的吸光度具有良好加和性,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Cu=9.6×104L·mol-1·cm-1,εZn=1.2×105L·mol-1·cm-1。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用于地质化探样品和人发中微量铜、锌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铕-伊文思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新霉素及妥布霉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酸性条件下,铕(Ⅲ) 伊文思蓝(EB)与硫酸新霉素(NEO)或硫酸妥布霉素(TOB)反应生成三元蓝色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68nm(NEO)和670nm(TOB);线性范围分别为0~15.5μg·mL-1(NEO)和0~15.0μg·mL-1(TOB);摩尔吸收光系数(ε)为1.19×105(NEO)和9.05×104(TOB)L·mol-1·cm-1;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608nm,线性范围分别为0~16.5μg·mL-1(NEO)和0~16.0μg·mL-1(TOB),摩尔吸收光系数(ε)为1.54×105(NEO)和1.08×105(TOB)L·mol-1·cm-1。当用双波长叠加时,ε值为2.73×105(NEO)和2.00×105(TOB)L·mol-1·cm-1。该法已用于市售药物及尿液中新霉素和妥布霉素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 ,新试剂2,3,7_三羟基_9_(3,5_二氯_4_羟基)苯基荧光酮(DCHPF)与钨(Ⅵ)的显色反应及光度性能 ;在0.6mol/LHCl介质中 ,试剂与钨(Ⅵ)形成化学计量比为2∶1的红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36nm波长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8×105L·mol-1·cm-1,钨含量在0~0.4mg/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 ;拟定分析方法用于钢样中微量钨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