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合成了一种层间含有表面活性剂分子及纳米钯粒子的水滑石(LDHs)层状材料.设计方法是通过层间含表面活性剂负离子的LDHs与钯络负离子[PdCl42-]进行部分离子交换,得到贵金属络负离子与表面活性剂负离子共同插层的LDHs,再对金属络离子还原处理,最终得到被LDHs主体层板限域的客体纳米金属团簇.所得水滑石层状材料同时具有碱性、双亲性及金属纳米粒子催化位点三重功能,且层间距属于介孔范围,利于中长度有机反应分子的畅通.研究表明该材料对多种卤代芳烃与苯硼酸之间的水相中Suzuki偶联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催化剂具有高转化效率及良好的循环使用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羟基负离子(OH-)催化半胱氨酸(Cys)分子的旋光异构反应机理。研究发现,两性Cys分子的消旋反应可以通过OH-直接抽取α-H质子和Cys碳负离子抽取水分子(H2O)质子实现,也可以在两性Cys向中性异构后,通过OH-抽取中性Cys的α-H质子和Cys碳负离子抽取H2O质子实现。势能面计算表明:第1种情况下Cys消旋反应的活化能垒是45.8 k J/mol,第2种情况下Cys消旋反应的活化能垒是51.6 k J/mol,均比水液相下Cys消旋反应的活化能垒104.0 k J/mol低很多。结果表明,水液相下OH-对Cys的旋光异构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H_2O、CH_3OH、CH_3CN、CH_3COCH_3和DMF等十余种溶剂对Cl~-+CH_3I和I~-+ClCH_2COOCH_3两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在溶液反应中,负离子的溶剂化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它的亲核进攻能力.而负离子的溶剂化作用又与负离子和溶剂分子的特征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密切相关.在质子溶剂中,I~-的反应活性比Cl~-强,而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Cl~-的反应活性比I~-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二氟二茂钛的某些芳氧基衍生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先用取代苯酚的碱金属盐与二氟二茂钛(Cp_2Ti Cl_2)反应合成相应的一氟一芳氧基衍生物,然后用NaH_2N为HCl接受体,进一步合成了不对称的二取代芳氧基二茂钛衍生物。  相似文献   

5.
利用Fe3O4溶胶的正电荷特性,将络负离子PdCl 24-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Fe3O4胶体粒子表面,以抗坏血酸(Vc)进一步将其还原,即得到负载有Pd金属团簇的Fe3O4胶体粒子(Pd0@Fe3O4).该超顺磁性Fe3O4载体负载的纳米Pd对Heck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且反应完毕后可简单地通过永久磁铁将催化剂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循环使用.研究表明,该催化剂在循环使用5次后反应活性没有明显下降,并对多种卤代芳烃的Heck偶联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3,5-二硝基-4-氯三氟甲苯为原料,通过与水合肼、盐酸氨基脲、乙醇胺、盐酸羟胺的脱氯胺化反应,合成了6个含氟化合物,产率最高达94.4%,并通过红外(IR)光谱、核磁共振(NMR)、质谱(MS)和元素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底物中氯原子的活泼性越高越有利于脱氯胺化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7.
以2—氟—6—氯甲苯(CFT)为原料,采用氨氧化法一步制得了2—氟—6—氯苯睛.通过实验筛选到以钒、磷为主要成分的5组分F52号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进行2—氟—6—氯甲苯氨氧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380℃,反应物摩尔比n(CFT):n(NH3):n(空气)=1:6:25.在此条件下,2—氟—6—氯甲苯的转化率为98.99%,2—氟—6—氯苯睛的产率(摩尔)为71.47%,选择性为72.20%.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高于99%.  相似文献   

8.
一种方便而高效的偕二酰氧基甲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和试剂,以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DBU)为碱,羧酸根负离子和二氯甲烷于回流状态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即可方便和高得率地制备得到对称和混合的偕二酰氧基甲烯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有机基取代二氯硅烷与金属锂在有1,1,1—三甲基三苯基二硅烷存在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发生还原偶联反应,合成并分离得到较高收率的具有热力学稳定结构的有机环硅烷,反应式和取得的化合物如下:nR~1R~2SiCl_2+2nLi(?)(R~1R~2Si)。an=6bn=5化合物:1aR~1=R~2=Me;2bR~1=R~2=Ph;3aR=Hex,R~2=Me;4aR~1=Ph,R~2=Me;5aR~1=p-tol,R~2=Me,6bR~1=o-tol,R~2=Me;7aR~1=PhCH_2,R~2=Me;8bR~1=Ph,R~2=Et;9aR~1=Ph,R~2=allyl所有的环硅烷经氢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予以鉴定,对新化合物还测定了质谱,并讨论了它们的波谱性质。加入催化剂量的1,1,1—三甲基三苯基二硅烷是用来在溶液中产生三苯基硅基负离子,它可作为促进缩合反应和平衡化的催化剂。本方法特别有利于用来大量生产十二甲基环六硅烷和由烷基、芳基不对称取代的环硅烷。  相似文献   

10.
魔芋葡甘聚糖磷酸盐酯化反应的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KG)与三聚磷酸钠,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分别在干法和固液悬浮法条件下的酯化反应,对酯化反应温度、时间、pH和磷酸盐用量,以及环境的温度和pH等对酯化产物(KGMP)水溶胶粘度的影响进行考察,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KGMP的结构,阐明了其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PM3半经验方法和从头算密度泛函方法(B3LYP)研究了8-喹啉磺酸乙酯、异丙酯的气相热解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此类反应经历两个基元反应步骤,第一步反应是通过一个紧密离子对过渡态的非同步的协同反应过程,其中乙基和异丙基碳正离子中的β-H原子帮助碳正离子和磺酸负离子的分离,C-O键的断裂是决定此反应的反应速度的关键。生成的8-喹啉磺酸继续进行分子内的酸碱中和反应。在B3LYP/6-311 G(2d,p)水平计算所得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51.2 kJ.mol-1、137.9 kJ.mol-1,与相应的实验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盐酸苯肼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盐酸苯肼合成中的苯胺重氮化、重氮盐还原、酸析成盐三步反应中的影响因素,并着重研究了苯胺重氮化反应中盐酸的用量、亚硝酸钠的加料速度、反应温度等对盐酸苯肼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非晶化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湿法交联合成淀粉磷酸酯,研究了非晶化木薯淀粉交联反应动力学过程,计算出表观活化能Ea,讨论了不同温度对交联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与木薯原淀粉湿法交联对比,研究了非晶化处理对淀粉后续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化处理后,淀粉交联反应的反应取代度和反应程度均提高,表观活化能降低了23%,反应活性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芥酸合成环十五酮的新方法,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而相类似的硫代硒代氨基甲酸苯酯的合成尚未见报道.根据文献报道,硫醇、硫酚能与硫代异氰酸酯发生如下反应:R~1SH+R~2-N=C=S→R~2NH-(?)-SR~1我们试图用苯硒负离子代替硫酚进行反应,得到了预期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河干流区地方性氟病区水化学成分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R-型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里木河干流地区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内,氟斑牙患病率与饮用水中氟元素及其它化学成分的定量关系,并建立了生活饮用水中氟元素与其它化学成分的回归计算模型,提示了区域内氟斑牙治病的主导因素以及水体中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为探求饮用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2-氨基乙基硫酸酯经Na 2SO3还原生成牛磺酸的反应过程进行了测定.色谱分析采用2,4-二硝基氟苯为柱前衍生化试剂,Dismonsil(TM)-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7);于360 nm处进行紫外检测.还原反应进行16 h后,2-氨基乙基硫酸酯的还原转化率可达93%,牛磺酸的产率达到最大值91%.  相似文献   

18.
发展了一种以鸟苷为原料的新型磷酰胺吗啉代寡鸟苷酸单体的合成路线。在对碱基上氨基和核糖5’位羟基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将核糖环转变为吗啉环,得到保护的吗啉代鸟苷。在吗啉环上进行三苯甲基化反应,并利用Mitsunobu反应对嘌呤6-O位进行修饰;对脱保护后的羟基进行N,N-二甲基氨基磷酰化反应,合成得到目标产物。对Mitsunobu反应和磷酰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新合成路线的总产率为14.1%。通过LC-MS、1H NMR和31P NMR等技术手段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报道了乙酰丙酮 Br O-3  Mn2+  H2 S O4 体系化学振荡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及浓度范围,研究了温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获得振荡反应周期、振荡寿命所对应的表观活化参数分别为 Ep = 100.68 k J·m ol- 1、 E L =48.05 k J·m ol- 1 ,首次报道并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这一体系的新特征,对振荡反应中间物及产物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振荡反应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460 ℃时Zn(液)/ Cu(固)扩散偶反应扩散.利用金相显微镜、能谱仪EDS和Zn/Cu平衡相图分析研究了所出现的新相.通过非平衡态扩散边界条件,导出了各单相反应扩散系数的计算方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相之间反应扩散系数有较大不同,且远大于Arrhenius方程计算的扩散系数.反应扩散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各单相相变反应速率,同时单相边界浓度和扩散时间对反应扩散系数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