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第一题是一道平面几何题 ,题目如下 :图 1 三角形如图 1,△ABC中 ,O为外心 ,三条高AD、BE、CF交于点H ,直线ED和AB交于点M ,FD和AC交于点N .求证 :1)OB⊥DF ,OC⊥DE ;2 )OH⊥MN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它的几种不同的证明方法 .证法 1  (直接法 )  1)由题意知 ,A ,C ,D ,F四点共圆 ,∴∠BDF =∠BAC .又∵O为外心 ,∴∠BOC =2∠BAC ,∠OBC =∠OCB ,∴∠OBC =12 (180° -∠BOC)=90° -∠BAC .∴∠OBC +∠BDF =90°,∴OB⊥DF .同…  相似文献   

2.
点面距离是空间距离中比较重要的问题 ,求点面距离方法灵活 ,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 ,往往难以把握 .下面就近年的高考试题谈谈其解法 .1 定义法过平面外一点作平面的垂线 ,直接求出这点到垂足间的距离即可 .例 1  ( 1990年上海试题 )如图 1,平面α ,β相交于直线MN ,点A在平面α上 ,点B在平面 β上 ,点C在直线MN上 ,∠ACM =∠BCN =4 5° ,A MN B是 6 0°的二面角 ,AC =1,求点A到平面 β的距离 .图 1 例 1图解 如图 1,作AD⊥平面 β于点D ,作AE⊥MN于点E ,连结DE ,则DE⊥MN .于是∠AED为二面角A M…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2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2 96 AC是 ABCD较长的一条对角线 ,O为 ABCD内部一点 ,OE⊥AB于E ,OF⊥AD于F ,OG⊥AC于G .求证 :AE·AB AF·AD=AG·AC证明 不妨设O在△ABC内 ,OF与OC交于P ,连结AO ,作BM ⊥AO ,BL⊥AC ,DN ⊥AO ,DK⊥AC ,CQ ⊥AO ,M、L、N、K、Q均为垂足 .∵E、B、M、O四点共圆∴AE·AB =AO·AM同理 ,AF·AD =AN·AO∴AE·AB AF·AD =AO· (AM AN)(1 )设∠DAC =α ,∠CAB =β ,∠…  相似文献   

4.
张宪铸 《数学通报》2003,(3):47-48,F003
20 0 3年 2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41 6 Rt△ABC中 ,AB =AC ,∠BAC=90°,D、E为BC边上的两点 ,△ADE的外接圆分别交边AB、AC于点P和Q ,且BP +CQ =PQ ,求∠DAE的度数 .(安徽省南陵县第二中学 金旗 2 42 40 0 )图 1引理 如图 1 ,梯形ABCD中 ,AD∥BC ,E、F分别为AB、CD上两点 ,且AE=BE ,EF=12 (AD +BC) ,则有EF ∥BC .(该引理较易证明 ,略 )解 如图 2 ,过P点作PF ⊥AB ,PF交BC于F点 ,取PQ的中点O ,连结OE ,PE .图 2因为AB =AC ,∠B…  相似文献   

5.
60°角是图形中的特殊角 ,含 60°角的三角形往往有许多美妙的性质 .怎样利用 60°角的条件呢 ?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 60°角思维体操 .一利用 60°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图 1例 1 如图 1,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 ,∠A =60° ,∠B =90° ,AD =3 ,CD =2 .(1)求BC的长 ;(2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第十四届江苏省竞赛题 )解 延长AB、DC交于点E .∵ ∠D =180° -∠ABC =180° -90° =90°,∠A = 60° ,∴ ∠E =3 0°,AE =2AD =6,DE =3 3 .∴ EC =3 3 -2 .∴ BC =12 EC =32 3 -1.(2 )在Rt△BCE中 ,B…  相似文献   

6.
题目 :( 1991年“三南”高考题 )如图 1,已知在直三棱柱ABC—A1 B1 C1 中 ,∠ACB =90° ,∠BAC =30° ,BC =1,AA1 =6 ,M是CC1的中点 .求证 :AB1 ⊥A1 M .思路 1:利用三垂线定理证之 .易证B1 C1 ⊥面AA1 C1 ,可知AC1 是AB1 在面AA1 C1 内的射影 ,若能证A1 M⊥AC1 ,由三垂线定理即知AB1 ⊥A1 M ,问题转化为在矩形AA1 C1 C中 ,证A1 M⊥AC1 .证法 1  (等面积法 )在图 2中 ,AA1 =6 ,易求A1 C1 =3,,MC1 =62 .在Rt△A1 MC1 中 ,A1 M =322 ,设A1 M边上的高为h ,由A1 C1 ·M…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1 1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3 4 1 锐角三角形ABC中有内接△DEF ,且FD⊥BC于D ,DE ⊥AC于E ,EF ⊥AB于F ,求证 :S△ABC ≥ 3S△DEF.(武汉华中理工大学西十四舍 5号 黄元兵  43 0 0 74)证 △ABC三边分别与△DEF三边垂直 ,又△ABC为锐角三角形 ,有∠A =∠DEF ,∠B =∠EFD ,∠C =∠FDE即有△ABC ∽△DEF .又公比q=BCDF =BDDF CDDF=cotB DEDFsinC=cotB sinBsinAsinC =cotB sin(A C)sinAsinC=…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3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361 如图 ,C为半圆上一点 ,CD⊥AB于D ,AB为直径 ,G、H分别为 △ ACD、△ BCD的内心 ,过G、H作直线交AC、BC于E、F ,求证 :CE =CF .(安徽省肥西中学 刘运谊  2 31 2 0 0 )证明 连结DG并延长AC于M ,连结DH并延长CB于N ,再连结MN、AG、BN .因为CD⊥AB所以∠CDA=∠CDB =90°而G、H分别为 △ACD、△BCD的内心所以DM、DN分别是∠CDA =∠CDB的平分线所以∠MDC =∠MDA=∠NDC =∠NDB= 45°在 △ MAD和…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5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3 71 如图 ,凸四边形ABCD内接于⊙O ,延长AB、DC得交点E ,延长BC、AD得交点F .M、N各是AC、BD的中点 .且AC >BD .求证 :MNEF =12 · ACBD-BDAC(安徽省怀宁江镇中学 黄全福 2 461 42 )证明 先注意下述两个引理 .引理 1 图形与相关条件与题目相同 ,设AC、BD相交于P .求证 : OP⊥EF .证明 设⊙O半径为R .在射线FP上取一点K ,使得B、K、P、C四点共圆 .此时∠BKF =∠BKP =1 80°-∠BCP=1 80°-∠BCA=1 80° -∠BD…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学习中 ,对于某些数学题 ,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分析 ,就能想出多种解答方法 ,从而开阔我们的思路 ,提高学习兴趣 .例 1 已知 :如图 1,∠A =90° ,∠B =30°,∠C =2 0° ,求∠BDC的度数 ,有下面几种解法 ,供参考 .解法 1:由四边形内角和为36 0° ,得∠A +∠B +∠C +( 36 0°-∠BDC) =36 0° ,则  ∠BDC =∠A +∠B +∠C=90°+30°+2 0°=14 0°.解法 2 :延长CD交AB于E ,(如图 2 ) ,则∠CEB =∠A +∠C=90° +2 0°=110°.所以∠BDC =∠CEB +∠B上接第 35页 )     =110° +30° =14 0° .(想一…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1 2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40 6 已知 :ADCE为半圆 (如图 ) ,B为直径AE上一点 ,F在AC上 ,AD =FC ,DE =CG ,BE=HG ,AL∥FG .求证 :KB ⊥AC证明 因为ADCE为半圆 ,所以∠ADE=∠FCG =90° .在Rt△ADE和Rt△FCG中 ,因为AD =FC ,DE =CG ,所以△ADE≌△FCG .所以AE =FG .又BE =HG ,所以AB =FH因为AL∥FG ,所以 AKFH =CKCH =KLHG.所以 AKKL =FHHG,所以 AKKL =ABBE,所以KB∥LC .又因为LC⊥AC ,所以…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 ,有一个角是直角时 ,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它是两条直线相交中的一种特殊位置关系 .证明两直线垂直的问题始终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 ,它在几何问题证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为此 ,本文就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供读者参考 .1.利用垂直的定义来证例 1 已知 :如图 1,在⊙O中 ,直径AB⊥CD ,分别在AB ,CD上取点E ,F ,使AE =CF .过E作弦CN ,过F作弦BM ,两弦相交于点H .求证 :CN⊥BM .分析 :欲证CN⊥BM ,只需证∠CHF =90° ,即只需证∠HEB +…  相似文献   

13.
定理 在空间四边形中 ,如果它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那么连结两对角线中点的直线垂直于两对角线 ;反之 ,如果连结两对角线中点的直线垂直于两对角线 ,那么它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图 1已知 :空间四边形ABCD中 ,E、F分别是两对角线AC和BD的中点 .求证 :(1 )若AB =CD ,BC =AD ,则EF⊥AC ,EF⊥BD ;(2 )若EF⊥AC ,EF⊥BD ,则AB=CD ,BC=AD .证明 如图 1 ,取AB的中点P ,BC的中点M ,AD的中点N ,连结PE、PF、PM、PN和EM、EN、FM、FN ,则EM =∥ 12 AB , FN =∥ 12 AB ,…  相似文献   

14.
关于几何恒等式有好多 ,不胜枚举 .今介绍如下一个几何恒等式 ,并给出它的应用 .定理 1 设△ABC的三边a、b、c上的高分别为ha、hb、hc,P为△ABC内部的任意一点 ,过P向三边作垂线段PD =ra,PE=rb,PF =rc,若设△ABC、△DEF的面积为△与△′ ,则有  4△△′ =rarbhahb rbrchbhc rcrahcha. ( 1)证明 如图 1,因为PD⊥BC ,PE ⊥CA ,PF ⊥AB ,故 ∠A ∠EPF =π ,∠B ∠FPD =π ,∠C ∠DPE =π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 △′ =S△EPF S△FPD …  相似文献   

15.
立体几何中的角包括两条直线的夹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面角以及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在立体几何中经常出现有关这些角的计算或论证问题 ,对这些问题 ,本文所给出的几个结论是非常有用的 .定理 1 如果二面角A-PC-B为直二面角 ,∠APC =θ1 ,∠BPC =θ2 ,∠APB =θ ,则cosθ=cosθ1 ·cosθ2 .证明 (1 )若θ1 、θ2 都是锐角 ,过A在面APC内作AD⊥PC于D ,则AD⊥面PBC .在面PBC内作DE ⊥PB于E ,连结AE ,由三垂线定理 ,AE⊥PB .所以cosθ1 ·cosθ2 =PDPA· PEPD =P…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版初中实验教材初三几何中 ,给出了tan1 5°值的几何求法 (见方法 1 )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还可利用学生熟知的其它几何图形来求得tan1 5°的值 .现总结如下 .方法 1 :如图 ,在Rt△ABC中 ,∠C =90° ,∠ABC =30°,延长CB至D ,使AB=BD ,则∠D =1 5° ,tanD =ACDC.不妨设AC =1 ,则BC=3,BD =AB =2 ,所以DC =2 + 3,tan1 5° =12 + 3=2 - 3.方法 2 :如图 ,在Rt△ABC中 ,∠C =90° ,∠ABC =30°,BD平分∠ABC ,则∠ 1 =1 5°,tan∠ 1 =DCBC.不妨设AC=1 ,则BC=3,AB=2…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已知 :直三棱柱A1 B1 C1 -ABC ,AB =AC =AA1 且A1 B与AC1 所成的角为 6 0° ,则∠CAB的度数为 (   ) .(A) 30°  (B) 6 0°(C) 90°  (D) 4 5°一位高三教师找到我 ,说这道题用补形法补成正方体 ,很易解答 ,选 (C) ,但有的学生提出 :如图分别取A1 B1 ,A1 A ,A1 C1 ,AB之中点M、E、F、G .连接EG、EF ,则由题给条件易知∠GEF =6 0° ,若设AB =AC =AA1 =1,则EF =EG =22 ,∴GF= 22 ,但这样在Rt△GMF中直角边GM =A1 A =1就会大于斜边GF =22 .究竟错在哪里 …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3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30 1 正方体ABCD—A1 B1 C1 D1 中 ,E、F、G分别是棱AB、CC1 、D1 A1 的中点 ,如图 .若AB=1 ,(1 )证明B1 D ⊥平面EFG ;(2 )求平面EFG与平面ABCD所成的锐二面角 ;(3)求A1 到平面EFG的距离 .(湖北天门市皂市高级中学 李德钦  431 70 3)解 (1 ) 连DE与B1 E ,依题意 ,DE=B1 E=52 ,则E在线段B1 D的中垂面上 ;同理 ,F、G也在B1 D的中垂面上 .而E、F、G不在同一直线上 ,它们确定的平面是唯一的 .所以B1 D ⊥平面EFG .(2 )由B1 D…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5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31 1 AB是⊙O非直径的弦 ,半径OC ⊥AB于M ,D是OB的中点 ,E在劣弧BC上 ,且∠AED =∠ACO ,AE交CB于F ,交CO于N .求证 :S△FCNS△DMO =CNMO.(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 陈开龙  40 1 555)证明 如图 ,延长CO交⊙O于P ,连结EP ,FD .∵CP是直径 ,OC ⊥AB ,∴AP =BP ,故∠ 1 =∠ 2 ,AC =BC .∵∠AED =∠ACP ,又∠AEP =∠ACP ,∴∠AED =∠AEP ,即E ,D ,P三点共线 .∵OB =OC ,∴∠ 3=∠ 2 ∠OBC =2∠ 2 …  相似文献   

20.
一 .什么是“三线合一”在等腰三角形中 ,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简称“三线合一” .二 .“三线合一”的应用如右图 1 ,在△ABC中 ,(1 )∵AB =AC ,∠ 1 =∠ 2 ,∴AD⊥BC ,BD =DC .(2 )∵AB =AC ,BD =DC ,∴AD⊥BC ,∠ 1 =∠ 2 .(3 )∵AB =AC ,AD⊥BC ,∴BD =DC ,∠ 1 =∠ 2 .根据以上三个推理 ,灵活运用它们 ,是解题的关键 .例 1 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 3cm ,那么它底求证 :PAPB=CMCN .(2 )当P不是边AB的中点时 ,PAPB=CMCN 是否仍然成立 ?请证明你的结论 .(北京市宣武区 2 0 0 1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题 )(1 )分析 :由于P是AB的中点 ,所以PA =PB ,从而 PAPB=1 .欲证 PAPB =CMCN,只需证 CMCN =1 ,即证CM =CN .连结PC ,因为AC =BC ,PA =PB ,根据“三线合一” ,得PC⊥AB ,PC平分∠ACB ,即∠ACP =∠BCP .依题意得折痕MN⊥PC ,所以MN∥AB ,从而得∠C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