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色素C在吡啶、聚吡啶修饰的金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细胞色素C在吡啶修饰的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只具有一个功能团的吡啶分子和它的聚合物对细胞色素C电化学反应也有促进作用,讨论了影响促进剂促进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用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电极研究了吡啶、2 甲基吡啶存在下细胞色素c碱式异构化和配体结合细胞色素c的电化学。在此电极上 ,细胞色素c可发生准可逆的电极反应而吡啶结合细胞色素c和 2 甲基吡啶结合细胞色素c在循环伏安图上只给出还原峰。高浓度 (1.2 7mol·L- 1)的吡啶和 2 甲基吡啶可诱导碱式细胞色素c在中性条件下生成。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这种诱导作用与配体和细胞色素c的键合无关  相似文献   

3.
罗孟飞  余敏 《应用化学》1995,12(4):87-89
吡啶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的氧化和NO_x生成的控制罗孟飞,余敏,袁贤鑫(杭州大学催化研究所杭州310028)关键词吡啶,催化氧化,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NO_x控制含氮有机物,如吡啶完全氧化的最终产物有如下两种情况:除CO2和H2O外,可以是N2,也?..  相似文献   

4.
王昱赟  刘云云 《化学学报》2019,77(5):418-421
报道了一种无金属催化条件下合成吡啶-2-甲酰胺的方法.在质子酸的促进作用下,简单的吡啶和异氰通过2位碳-氢键的胺甲酰化反应生成吡啶-2-甲酰胺类化合物.产物的形成主要经历二水合草酸存在下异腈对吡啶环的亲电加成、水解和过氧化二叔丁酯氧化下的吡啶环芳构化转化.优化部分的对比实验证实质子酸和氧化剂的存在对于该反应都是必须条件.大体而言,所有反应都是将各反应物和试剂一次性加入,在空气氛围下100℃加热进行良好.环上不同位置含有甲基、叔丁基、环状二烷基、甲氧基、卤素等基团的吡啶底物均展示了良好兼容性.另一方面,烷基和芳基官能化的异腈也都能用于该反应,得到相应的N-烷基和N-芳基吡啶甲酰胺产物.初步结果显示异腈的稳定性对于反应结果有明显影响,相对稳定的2,6-二甲基苯基异腈参与反应生成的产物产率高于其它异腈参与的反应.和已知合成类似产物时采用银、钯盐等催化活化吡啶的2-位碳-氢键的方法相比,本文报道的合成方法优势在于完全无需金属催化剂、专一的碳-2位区域选择性反应、广泛的底物适用性以及高原子经济性.因此,这样的合成方法可望成为对已有合成方法的补充用于合成结构多样和有用的吡啶-2-甲酰胺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反应物配料比3-AMP/Cl(摩尔比)、反应温度与时间对大孔型3-氨甲基吡啶树脂(3—AMPR)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下制得3-AMPR的功能基含量为3.16mmol/g树脂.3-AMPR对AuCl6(2-),PtCl6(2-),IrCl6(2-),PdCl4(2-),RhCl6(3-)的吸附容量分别为800.8,387.8,386.3,133.0,105.5mg金属/g树脂;配位比分别为1.29,0.63,0.64,0.40,0.33。比较了3—AMPR、2-AMPR、4-氨基吡啶树脂(4-APK)、3—APR、2-APR五种树脂对AuCl4-、PtCl6(2-)的吸附性,其中3-AMPR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细胞色素C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曲晓刚  乔专虹 《分析化学》1994,22(12):1267-1272
本文评述了细胞色素C电化学研究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细胞色素C在促进剂作用下的电化学行为,促进剂种类,影响促进作用的因素及促进机理。  相似文献   

7.
吡啶存在下(TPP)Co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川伟  林祥钦 《电化学》1997,3(4):389-394
本文考究了吡啶对Co在1,2-二氧乙烷中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的影响,观察到当存在一定量Py时,CO(Ⅲ)/Co(Ⅱ)还原过程出现两个还原峰,分别在0.25和-0.40V两处。  相似文献   

8.
关于吡啶的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吡啶的碱性姚子鹏,蔡智鸣(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吡啶作为一种常用的有机碱,在教科书和杂环专著中刊载的碱性常数Kb比一般脂肪胺小105~106左右。例如:吡啶和甲胺、二甲胺、六氢吡啶的碱性常数Kb分别如下:因此,许多有机化学教科书都认为...  相似文献   

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吡啶醚和脱氧吡啶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翁建平  廖瑛  余斌杰 《色谱》1997,15(6):521-523
尿中吡啶醚(pyridinoline,PYD)和脱氧吡啶醚(deoxypyridinoline,DPD)是骨代谢特异的生化指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尿中PYD和DPD的测定方法。尿液用6mol/LHCl水解后,以纤维素CF1小柱提取,然后用HPLC测定;色谱系统为Spherisorb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组成为15%甲醇添加0.1%七氟丁酸,流速为1.2mL/min。系统的检测限:PYD为10nmol/L,DPD为7nmol/L;回收率:PYD为91.5%,DPD为106.1%;日内变异  相似文献   

10.
2,6-氯吡啶的定向合成及结构测定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6-氯吡啶的定向合成及结构测定研究赵增国张和王桂林郝金库(天津师范大学化学系300074)关键词吡啶氯代吡啶光氯化氯代吡啶是重要的农药、医药中间体。通常2-氯吡啶和2,6-二氯吡啶的合成是用吡啶和氨基钠进行齐齐巴宾反应,生成的氨基吡啶再进行重氮化...  相似文献   

11.
在金属的钠的作用下,通过2,6-二甲基吡啶侧链的烃基化合反应,合成了9个新的2,6-二烷基吡啶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MS,IR,^1HNMR及UV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2.
李克昌  张恒彬  刘佳  曹学静  张玉敏 《分析化学》2005,33(11):1580-1582
建立了以磷酸氢二钾-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添加甲醇为流动相,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吡啶、2-氨基吡啶、2-甲基吡啶和2-吡啶甲酸的新方法。在流动相为甲醇-0.1mol/L磷酸氢二钾和磷酸缓冲溶液、pH为6.0的最佳条件下,吡啶、2-氨基吡啶、2-甲基吡啶和2-吡啶甲酸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2%~102.1%、99.1%~101.3%、97.8%~100.7%和99.1%~102.4%;线性范围分别为20~980、18~913、19~943和18~902mg/L;检出限分别为2.0、1.8、1.9和1.8mg/L。本法可同时测定电氧化2一甲基吡啶过程中电解液。  相似文献   

13.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合成了2,6-二甲酸吡啶氮氧化物(H2PdCO)和稀土硝酸盐形成的配合物[RE(PdCO)·NO3·2H2O](RE=La-Na,Sm,Eu,Tb,Ho,Er,Y)。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及热重-差热分析等对该系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Eu(Ⅲ),Tb(Ⅲ)配合物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4.
吡啶甲酰硫脲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及其吡啶取代产物不仅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且有优良的杀虫 ,除草 ,抗病毒 ,及植物生长调节等功效[1 - 3] 。为了寻找高活性的新药物 ,本文采用亚结构连接法 ,将吡啶杂环引入到含取代嘧啶环的酰基硫脲中 ,合成了8个含取代嘧啶环的β (或γ )吡啶甲酰硫脲 4a~4h ,结构经IR、1 H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目标化合物高效抑制双子叶植物 (如油菜 )的生长 ,而对单子叶植物 (如玉米 )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为 :表 1 化合物 4a~ 4h Tab 1 Compou…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研究一种快速,简便的测定鸡肉中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法采用微量化技术处理样品,以乙腈-氯仿为提取剂提取样品中残留的二氯二甲吡啶酚,提取液经挥发干后,在正已烷和硫酸钠水溶液两相间进行分配以去除脂类物质,然后再用乙腈-氯仿人中将二氯二甲吡啶酚提取出来,将有机相挥发至干,残渣定量溶解于流动相中,以RP-HPLC分离,紫外检测器于265nm波长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空白鸡肉样品添加  相似文献   

16.
朱槿 《合成化学》1996,4(2):174-175
以4-叔丁基吡啶为原料,与碘甲烷成盐后经铁氰化物氧化,在吡啶环上引入酮基,再经溴代,巯基化得标题化合物,由原料到溴代物的合成总收率达80%。  相似文献   

17.
钱旭红  钱枫 《分析化学》1994,22(9):942-944
本文报道了三个由三氟乙氧基取代的氯代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及电子轰击质谱,结果表明,与乙氧基化合物相对照,在H-NMR中,由于三氟甲基的强吸电子作用,其次甲基移向低场,并给出了一组具有较大偶合常数的四得峰。在EIMS中,均存在较多的架重排离子峰,其中C-O,C-F,C-CF3键断裂及失法CO形成的五元,四元含氮杂环离子是重要质谱特征。  相似文献   

18.
吡啶的亲电取代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吡啶的硝化、磺化、卤代等亲电取代反应,并对吡啶难以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B1对细胞色素C电化学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于秀娟  曲晓刚 《分析化学》1994,22(11):1111-1114
本文探讨了细胞色素C在维生素B1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结果表明维生素B1是细胞色素C电化学反应很好的促进剂而且它的促进作用与金电极表面维生素B1分子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乙酰基二茂铁与2,6-吡啶二甲酰肼的缩合反应,首次合成了乙酰基二茂铁2,6-吡啶二甲酰基腙(H2L),在甲醇溶液中得到了它与醋酸锌的固态配合物,其组成为Zn2L(CH3COO)2.8H2O用摩尔比法测定了H2L与Zn(Ⅱ)的配位比,结果表明与固态配合物中H2L与Zn(Ⅱ)的配位比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