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已从偏重纯知识教学转向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的研究.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思想和数学方法.作为选拔跨世纪人才的高考,也已明显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种能力的体现较多的是以数学解题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2.
刘国成 《中学数学》2012,(20):38-39
数学中考题要体现义务教育性质,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试题的设计充分重视原创,体现能力立意,不考死记硬背.在解题方法上重视对数学通性通法的考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与知识体系相关的现实背景中,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突出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正>一、设计背景数学教学过程既包括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也包括对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其中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正体现了新教材中对学生充分体验数学过程的要求.学生是主体,问题是中心,探索是主线,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舞台.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数学教学中,从课堂提问到新概念的形成与确立,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和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提高,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数学课堂教学的素材主要有"教材知识"和"各类题目"两部分构成,而题目又直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和应用,可以这样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成长主要是通过解题水平来体现的.因此,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必须具有研题的能力.所谓研题,一般指教师在题目教学前、题目教学中、题目教学后对题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首次将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  相似文献   

6.
运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各个学段中,运算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关于各种运算的知识及技能.运算不仅是数学课程中"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  相似文献   

7.
赵映红 《中学数学》2020,(6):31-32,9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10个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史宁中教授指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上,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把握知识本质、创设教学情境.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应从数学本质角度挖掘材料,从数学"四基"的角度厘清思路,从数学思想的角度设计教学.最近,在南京市数学教研活动中,笔者有机会执教"反比例函数",在研习课程标准、不同版本教材之后,决定放弃书上的情境引入,增加了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整理该课教学过程,并跟进阐述教学立意,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展示教学案例"数学史融入极限概念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从学生认知、思想方法和数学史三个维度来设计课堂教学,经试验和调查,数学史材料有机的融入到极限概念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极限的概念,并总结出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9.
傅兰英 《数学之友》2022,(15):51-53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知情的决策者,使学生具有进行正确决策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本文结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方差与标准差”内容,在教学中以问题链为载体设计学习活动,体现一个统计量的构造过程,在问题链的设计中体现思辨、分析、决策、审视,促进深度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培育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以大容量、高效率著称,与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相比,现阶段的数学教学追求三个全新的方式:第一,注重学生探究性的尝试,这种尝试未必一定有结果,但是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动手尝试的过程,可以使其感受知识来源;第二,强调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新课程高中数学课程相比以往有所减少,这势必要求教师以丰富的教学环节设计来应对不断减少的课时,提高教学效率;第三,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式,以探究性教学设计的课堂,将颠覆学生对于知识学习形成过程的认识,这种颠覆意在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学习更依赖自我、更依赖探索。这三方面的要求都需要教师在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的基础上,积极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事实上就是数学语言的学习,就是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的学习,这种"相互转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辨析能力,有助于不同数学语言间的转换与问题的化归,相互转化的过程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下面,我们以集合知识为载体,在其中渗透数学语言相互转化的辩证思维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一贯注重的是一个"讲"字,在课堂上一味地追求知识、思想与方法的教授,而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总不那么尽如人意.如何让复习教学在以知识为基本媒介的支撑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如何想",并走向自觉地思、自觉地想的过程实现新课程理  相似文献   

13.
运算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教学点之一,因此建立数学运算课堂的评价体系,促进“以生为本,以教为辅”的数学评价体系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历程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为此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多样化数学运算课堂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初中数学运算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拟定了数学运算课堂的评价标准,包括评析教师数学运算教学行为的三个维度和评析学生数学运算学习活动的两个维度,探索建立数学运算的课堂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标准(试行稿)提出,"数学学习训练系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整体设计、系统安排,形成综合效应",包括"问题情景、例题和各种数学习题".数学训练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活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因此什么样的训练体系、训练方式、训练过程决定数学思维和品质,进而决定学生的数学素质.本文将提出构建学生数学训练体系的三个原则并作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知识的学习和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不同大学数学课程中的几个例子,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阐述了利用"新知识求解旧习题"和"旧知识求解新习题"在大学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该方法在教学中的灵活应用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新知识、巩固已学知识、培养思维灵活性;并能够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发散思维、多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重视:有时学生对有关数学概念和公式已经了然于心,但遇到具体的题目求解时还会思维受阻,在经人点拨或查阅答案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知识和逻辑推理的障碍,但在独立解题时,就是因为一些关键步骤"没想到",从而导致解题的失败.本文就加强策略性知识教学来提升学生解题瓶颈的突破能力作些探讨.1突破解题瓶颈需要加强策略性知识学习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人脑中对于知识有三种类别的建构,一是描述性知识,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体现在是否记住和理解这些概念和内容.二是程序性知识,主要是一些公式及推理法则,学生的学习体现在是否能利用它们进行推理运  相似文献   

17.
万东 《数学通讯》2012,(10):18-20
设计理念:根据高中数学的教学实际和本节内容的特点,本课的教学先从学生感兴趣的"赌博"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的理念,凸现数学思维与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老师奉送给学生真理,一个好老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启动的上海二期课程改革,其重要标志是构建起“三维”教学目标,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要求的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三个不同维度的目标要求,又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目标整体.其中,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是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关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过程与方法,就可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试题能力立意的内涵试题的命制过程,包括立意、情境、设问三个方面,立意体现试题的主观考查目的(目标),情境是支持与实现主观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即立意的载体),设问是试题的呈现形式.立意是数学高考命题者对数学知识教育价值的理解,高校各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不同层次的要求等,在命题者的观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